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58555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电子装置,特别关于一种利用旋钮控制开关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所示的电子装置,其是为一般的电脑主机1,电脑主机1具有一机壳10,且机壳10内部设有硬碟机、软碟机、光碟机等电子设备(图中未示)。另外,机壳10具有二开孔11、12,开孔11、12中分别设置有一第一按键13与一第二按键14,其中,第一按键13后方设有一电源开关(图中未示),用以启动电点主机1,而第二按键14后方设有一重新启动开关(图中未示),用以作为重新启动电脑主机1。如此一来,使用者可通过按压第一按键13或第二按键14以进行开启电脑主机1或是重新启动电脑主机1的动作。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电子装置,改变习用结构中以手指直接按压第一开关或第二开关的启动方式,希望借着不同的启动第一开关与第二开关的机制,以提供消费者的新鲜感受。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电子装置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电子装置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电子装置,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电子装置,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电子装置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电子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提供一种电子装置,是利用旋钮启动的第一开关或第二开关。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机壳;一第一开关及一第二开关,设置于该机壳的一内侧;以及一旋钮,枢设于该机壳,且该第一开关与该第二开关分别位于该旋钮的两侧,当该旋钮往一第一方向旋转时,该旋钮触动该第一开关,当该旋钮往一第二方向旋转时,该旋钮触动该第二开关。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的机壳更包括一第一破孔,该旋钮包括一操作部、一连接部及一连动件,该操作部位于该机壳的一外侧,该连接部连接该操作部与该连动件,且该连接部穿过该第一破孔,该连动件位于该内侧。
前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的机壳更包括一第一弹性部及一第二弹性部,该连动件更包括一第一凸出部,连结于该连接部,且该第一凸出部邻近该第一开关;一第二凸出部,连结于该连接部,且该第二凸出部邻近该第二开关;一第三凸出部,连结于该连接部,该第三凸出部邻近该第一弹性部,当该操作部往该第二方向旋转,该第二凸出部触动该第二开关时,且该第三凸出部与该第一弹性部相接触,该第一凸出部产生一往该第一方向旋转的一第一回弹力;以及一第四凸出部,连结于该连接部,该第四凸出部邻近该第二弹性部,当该操作部往该第一方向旋转,该第一凸出部触动该第一开关时,且该第四凸出部与该第二弹性部相接触,该第二弹性部产生一往该第二方向旋转的一第二回弹力。
前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的机壳更包括一第二破孔和一第三破孔,该第一弹性部设置于该第二破孔,该第二弹性部设置于该第三破孔,该第一破孔位于该第二破孔及该第三破孔之间。
前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的连动件是呈一x字型。
前述的电子装置,更包括一弹性件,该弹性件套接于该连接部,当一外力沿该连接部按压时,该旋钮移至一第二位置,当该外力移除时,该弹性件的一弹力带动该旋钮移至一第一位置。
前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的机壳更包括一第一挡块与一第二挡块,该连动件更包括一第五凸出部与一第六凸出部,当该旋钮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第五凸出部是与该第一挡块相接触,该第一挡块阻止该旋钮往该第二方向旋转,当该旋钮位于该第二位置时,该第六凸出部是与该第二挡块相接触,该第二挡块阻止该旋钮往该第一方向旋转。
前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的第六凸出部位于该第一凸出部,该第五凸出部位于该第二凸出部。
前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的旋钮更包括一锁合件,是穿过该连动件而连接该连动件与该连接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可知,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机壳、一第一开关、一第二开关及一旋钮;其中,第一开关与第二开关设置于机壳的一内侧;旋钮枢设于机壳,且第一开关与第二开关是分别位于旋钮的两侧,当旋钮往一第一方向旋转时,旋钮触动第一开关,当旋钮往一第二方向旋转时,旋钮触动第二开关。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电子装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由于旋钮的结构设计,使得使用者得以利用旋转的方式,分别启动第一开关或第二开关。相较习用结构中,本发明仅用单一选钮就能启动第一开关与第二开关,确实能带给使用者新鲜感受。
综上所述,本发明新颖的电子装置具有上述诸多优点及实用价值,其不论在产品结构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电子装置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并具有产业的广泛利用价值,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为习知的电脑主机的一示意图;图2是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一示意图,显示机壳外侧的态样;图3是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一示意图,显示机壳内侧的态样;图4是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一示意图,显示旋钮往第一方向旋转的态样;图5是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一示意图,显示旋钮往第二方向旋转的态样;图6是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一示意图,显示旋钮位于第二位置的态样;图7是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一示意图,显示旋钮位于第一位置的态样;图8是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一示意图,显示旋钮于第一位置时,第一凸出部按压第一开关的态样;图9是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一示意图,显示旋钮于第一位置时,第五凸出部与第一挡块接触的态样;图10是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一示意图,显示旋钮于第二位置时,第六凸出部与第二档块接触的态样;以及图11是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一示意图,显示旋钮于第二位置时,第二凸出部按压第二开关的态样。
1电脑主机10机壳11开孔 12开孔13第一开关 14第二开关
2电子装置 21机壳211内侧212外侧213第一破孔214第二破孔215第三破孔216第一弹性部217第二弹性部 218第一挡块219第二挡块22第一开关23第二开关 24旋钮241操作部 242连接部243连动件 243a第一凸出部243b第二凸出部 243c第三凸出部243d第四凸出部 243e第五凸出部243f第六凸出部 244锁合件25弹性件 F1第一回弹力F2第二回弹力 P1第一位置P2第二位置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电子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为方便说明,电子装置是以一电脑主机为例,但不限于此。
请参阅图2与图3所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电子装置2包括一机壳21、一第一开关22、一第二开关23及一旋钮24。
其中,机壳21为电脑主机的一外壳。于本实施例中,机壳21具有一内侧211与一外侧212,且机壳21更包括贯穿内侧211与外侧212的一第一破孔213、一第二破孔214及一第三破孔215,其中第一破孔213是位于第二破孔214与第三破孔215之间。
此外,机壳21更包括一第一弹性部216、一第二弹性部217、一第一挡块218及一第二挡块219,其中第一弹性部216设置于第二破孔214,第二弹性部217设置于第三破孔215。
另外,如图2及图3所示,第一开关22与第二开关23设置于机壳21的内侧211。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关22为一电源开关,而第二开关23为一重新启动开关,而第一开关22是邻设于第二挡块219,第二开关23是邻设于第一挡块218处。
再者,再请参阅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旋钮24枢设于机壳21,且第一开关22与第二开关23分别位于旋钮24的两侧。当旋钮24往一第一方向(如图3中向右箭头所示)旋转时,旋钮24触动第一开关22,而当旋钮24往第二方向(如图5中向左箭头所示)旋转时,旋钮24触动第二开关23。
如图3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旋钮24具有一操作部241、一连接部242及一连动件243,操作部241是位于机壳21的外侧212,连动件243是位于机壳21的内侧211,而连接部242穿设于第一破孔213且连接操作部241与连动件243。此外,旋钮2 4更可具有一锁合件244,穿过连动件243而连接连动件243与连接部242,当然也可不使用锁合件244,而使用热融或粘合的方式将连接部242与连动件243进行连结。
另外,请参阅图3与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连动件243为一概呈X型的板体,其具有一第一凸出部243a、一第二凸出部243b、一第三凸出部243c、一第四凸出部243d、一第五凸出部243e及一第六凸出部243f。其中,第一凸出部243a的位置邻近第一开关22设置,而第二凸出部243b的位置邻近第二开关23设置,第三凸出部243c的位置邻近第一弹性部216设置,而第四凸出部243d的位置邻近第二弹性部217设置。另外,第六凸出部243f位于第一凸出部243a,第五凸出部243e位于第二凸出部243b。
如图3与图4所示,当操作部241往第一方向旋转时,第一凸出部243a触动第一开关22,而第四凸出部243d是与第二弹性部217相接触,此时,第二弹性部217产生一往第二方向旋转的一第二回弹力F2,可将连动件243回复至原来的位置。
如图3与图5所示,当操作部241往第二方向旋转时,第二凸出部243b触动第二开关23,而第三凸出部243c是与第一弹性部216相接触,此时,第一弹性部216产生一往第一方向旋转的一第一回弹力F1,可将连动件243回复至原来的位置。
此外,如图3所示,于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2更包括一弹性件25,其是套接于连接部242。
如图6所示,当一外力按压操作部241时,旋钮24移至一第二位置P2。如图7所示,当外力移除时,弹性件25的一弹力带动旋钮24移至一第一位置P1。
另外,再请参阅图7与图9,当旋钮24位于第一位置P1而欲将旋钮24往第二方向旋转时,第五凸出部243e是与第一挡块218相接触,所以,于第一位置P1时,第一挡块218阻止旋钮24往第二方向旋转而仅能往第一方向旋转。
再请参阅图6与图10,当旋钮24位于第二位置P2而欲将旋钮24往第一方向旋转时,第六凸出部243f是与第二挡块219相接触,所以,第二挡块219阻止旋钮24往第一方向旋转而仅能往第二方向旋转。
以下,叙述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2的实际操作方式。
请参阅图7与图9所示,当使用者欲启动第一开关22时,由于旋钮24不受外力按压而位于第一位置P1(如图7所示),由于旋钮24(第五凸出部243e)受第一挡块218的限制(如图9所示),使用者仅能将旋钮24往第一方向旋转(如图9所示),使得第一凸出部243a与第一开关22接触而启动第一开关22。再者,如图4所示,当使用者放开旋钮24时,第四凸出部243d是与第二弹性部217接触,而第二弹性部217产生往第二方向旋转的第二回弹力F2,可将旋钮24回复至原来的位置。
接着,如图5及图6所示,当使用者欲启动第二开关23时,按压旋钮24,将旋钮24移至第二位置P2,又如图10所示,此时由于旋钮24(第六凸出部243f)受第二挡块219的限制,而使用者仅能将旋钮24往第二方向旋转(如图11所示),使得第二凸出部243b与第二开关23接触而启动第二开关23。接着,如图5所示,当使用者放开旋钮24,第三凸出部243c是与第一弹性部216接触,而第一弹性部216是产生往第一方向旋转的第一回弹力F1,可将旋钮24回复至原来的位置。
承上所述,依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由于旋钮的结构设计,使得使用者得以利用旋转的方式,分别启动第一开关或第二开关。相较习用结构中,本发明仅用单一选钮就能启动第一开关与第二开关,确实能带给使用者新鲜感受。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机壳;一第一开关及一第二开关,设置于该机壳的一内侧;以及一旋钮,枢设于该机壳,且该第一开关与该第二开关分别位于该旋钮的两侧,当该旋钮往一第一方向旋转时,该旋钮触动该第一开关,当该旋钮往一第二方向旋转时,该旋钮触动该第二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机壳更包括一第一破孔,该旋钮包括一操作部、一连接部及一连动件,该操作部位于该机壳的一外侧,该连接部连接该操作部与该连动件,且该连接部穿过该第一破孔,该连动件位于该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机壳更包括一第一弹性部及一第二弹性部,该连动件更包括一第一凸出部,连结于该连接部,且该第一凸出部邻近该第一开关;一第二凸出部,连结于该连接部,且该第二凸出部邻近该第二开关;一第三凸出部,连结于该连接部,该第三凸出部邻近该第一弹性部,当该操作部往该第二方向旋转,该第二凸出部触动该第二开关时,且该第三凸出部与该第一弹性部相接触,该第一凸出部产生一往该第一方向旋转的一第一回弹力;以及一第四凸出部,连结于该连接部,该第四凸出部邻近该第二弹性部,当该操作部往该第一方向旋转,该第一凸出部触动该第一开关时,且该第四凸出部与该第二弹性部相接触,该第二弹性部产生一往该第二方向旋转的一第二回弹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机壳更包括一第二破孔和一第三破孔,该第一弹性部设置于该第二破孔,该第二弹性部设置于该第三破孔,该第一破孔位于该第二破孔及该第三破孔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连动件是呈一x字型。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一弹性件,该弹性件套接于该连接部,当一外力沿该连接部按压时,该旋钮移至一第二位置,当该外力移除时,该弹性件的一弹力带动该旋钮移至一第一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机壳更包括一第一挡块与一第二挡块,该连动件更包括一第五凸出部与一第六凸出部,当该旋钮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第五凸出部是与该第一挡块相接触,该第一挡块阻止该旋钮往该第二方向旋转,当该旋钮位于该第二位置时,该第六凸出部是与该第二挡块相接触,该第二挡块阻止该旋钮往该第一方向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六凸出部位于该第一凸出部,该第五凸出部位于该第二凸出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旋钮更包括一锁合件,是穿过该连动件而连接该连动件与该连接部。
全文摘要
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机壳、一第一开关、一第二开关及一旋钮;其中,第一开关与第二开关设置于机壳的一内侧;旋钮枢设于机壳,且第一开关与第二开关分别位于旋钮的两侧,当旋钮往一第一方向旋转时,旋钮触动第一开关,当旋钮往一第二方向旋转时,旋钮触动第二开关。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由于旋钮的结构设计,使得使用者得以利用旋转的方式,分别启动第一开关或第二开关。相较习用结构中,本发明仅用单一选钮就能启动第一开关与第二开关,确实能带给使用者新鲜感受。
文档编号G06F1/16GK101071690SQ20061007919
公开日2007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12日
发明者陈秋嘉, 蔡文正 申请人: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