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定位的贯通轴旋转编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65195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边缘定位的贯通轴旋转编码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编码器,尤其是一种安装在鼠标中,由外壳实现定位功能的贯通轴编码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编码器大都有五个部件构成,即外壳、基座、切换片、转子和定位片,由定位片配合转子上表面上设置的齿实现定位功能,但是加入定位片会造成整个编码器体积较大,不适应目前电子产品小型化的趋势。为此,生产厂家提出了一种在编码器的外壳上设置定位触脚的编码器,利用外壳上设置的触角与转子上的齿配合,实现定位功能。然而,由于现有转子的齿都设置在其上表面上,因此就会对转子的厚度有一定的要求,编码器的体积依然不能有效地缩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电子产品中的编码器存在的体积大,不能满足小型化的需求等不足,提供一种边缘定位的新型贯通轴旋转编码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边缘定位的贯通轴旋转编码器,包括基座、外壳、转子和切换片,铆接有切换片的转子安装在基座凹槽内,切换片与底座内部的金属片相接触,外壳铆接在基座上,将切换片和转子密封在基座内,转子的外圆周表面上设置有定位齿,定位齿与定位触脚相接触实现定位功能,所述的定位触脚为Ω形,设置在基座凹槽的侧壁上,其顶端与定位齿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为,所述的定位触脚是从外壳的两侧向竖直下方延伸出的两个弹片,弹片插入基座的凹槽内,在弹片贴近转子的一侧设有凸点,该凸点与定位齿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将转子的定位齿设置在外圆周表面上,可以降低转子的厚度,从而有效的缩小了编码器的体积,而且可以保证编码器使用的可靠性。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具体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具体实施例,一种边缘定位的贯通轴旋转编码器,包括基座1、外壳2、转子3和切换片4,铆接有切换片4的转子3安装在基座1凹槽内,切换片4与基座1内部的金属片5相接触,外壳2铆接在基座1上,将切换片4和转子3密封在基座1内,转子3的外圆周表面上设置有定位齿6,定位齿6与定位触脚7相接触实现定位功能,所述的定位触脚7为Ω形,设置在基座1凹槽的侧壁上,其顶端与定位齿6相接触。
如图3至图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具体实施例,一种边缘定位的贯通轴旋转编码器,包括基座1、外壳2、转子3和切换片4,铆接有切换片4的转子3安装在基座1凹槽内,切换片4与基座1内部的金属片5相接触,外壳2铆接在基座1上,将切换片4和转子3密封在基座1内,转子3的外圆周表面上设置有定位齿6,定位齿6与定位触脚相接触实现定位功能,所述的定位触脚是从外壳2的两侧向竖直下方延伸出的两个弹片8,弹片8插入基座1的凹槽内,在弹片8贴近转子的一侧设有凸点9,该凸点9与定位齿6相接触。
使用时,将编码器的贯通孔套在鼠标轴上,当转动鼠标时,鼠标轴带动转子3旋转,转子3上铆接的切换片4与底座内的金属片5间歇性的接触,由端子10发出电讯号,同时转子3上的定位齿6与触脚相接触,产生断落感。
权利要求1.一种边缘定位的贯通轴旋转编码器,包括基座、外壳、转子和切换片,铆接有切换片的转子安装在基座凹槽内,切换片与底座内部的金属片相接触,外壳铆接在基座上,将切换片和转子密封在基座内,其特征在于转子的外圆周表面上设置有定位齿,定位齿与定位触脚相接触实现定位功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缘定位的贯通轴旋转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触脚为Ω形,设置在基座凹槽的侧壁上,其顶端与定位齿相接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缘定位的贯通轴旋转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触脚是从外壳向竖直下方延伸出的两个弹片,在弹片贴近转子的一侧设有凸点,该凸点与定位齿相接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边缘定位的贯通轴旋转编码器,包括基座、外壳、转子和切换片,铆接有切换片的转子安装在基座凹槽内,切换片与底座内部的金属片相接触,外壳铆接在基座上,将切换片和转子密封在基座内,转子的外圆周表面上设置有定位齿,定位齿与定位触脚相接触实现定位功能。将转子的定位齿设置在外圆周表面上,可以降低转子的厚度,从而有效的缩小了编码器的体积,而且可以保证编码器使用的可靠性。
文档编号G06F3/033GK2891076SQ20062000760
公开日2007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10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10日
发明者余正明 申请人:惠州市正牌科电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