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体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18263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盖体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结构,更详细的说,涉及一种固定一盖 体于一机壳上的盖体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10 随着工业技术的精进与专业分工,单一产品的制造通常会历经许多不同的生产流程,例如包括组件制造、组装、测试、包装等,其中 尤以电子产品为甚。由于电子产品日趋微型化及多功能化,连带使得功能强大的电子 产品整合了多种零组件,而且各种零组件各可能分属不同的技术领域,15因此常见各种零组件分别先由不同的厂商代工制造,最终再通过例如 壳体予以整合组装。从而,不同零组件间的组装结构及电性的连接对 于电子产品的整体有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这一观点,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以笔记型计算机上DDR(即内存,Double Data Rate SDRAM)的固定结构设计为例来予以阐述。20 现行市场上使用的笔记型计算机,生产厂商依据不同规格及产品诉求制造各类的产品机型,使得各机型所装设且固定DDR的手段亦不 尽相同,在通常的DDR的固定结构设计中,多是在笔记型计算机的机 壳上开设一用于容置DDR的凹槽,在该DDR放置该凹槽后再通过一 盖体封闭该凹槽,最后用多螺丝固定该盖体。然而,用螺丝作为固定25 件,必先于机壳上热熔铜钉(即埋植螺母NUTS)及垫圈以好配合螺丝实 施螺锁,如此一来,无疑增加了产品的制造方法工序。再者,使用螺丝的固定技术中,必须因应螺丝尺寸而选用对应大 小的工具(螺丝起子)进行螺锁工作,在例如针对安装有诸多大、小零部 件的电子产品进行维修工作时,必须经常更换工具而有诸多不便,特30别是针对零件密集的部位,更是难以操作螺丝的螺锁或旋退等工作, 甚至必须设计特殊的专用工具提供操作,因此,使用螺丝的固定技术确实存在操作不便与费时的缺点。又, 一旦螺丝由于固定不牢造成自 动松脱,落至机箱内电路板上必会影响到电路板的正常运行,更有甚 者,会因为螺丝褡裢线路造成电路板短路而烧坏电路板。而且,无论是铜钉、垫圈还是螺丝都需要单独做购买及物料保管, 5 这样,无疑会加大人力及管理的成本,在竞争激烈的今天,每一项冗 余的成本支出就会影响到产品的竞争优势。所以,如何设计一种即可免工具,又方便安装及拆卸并利于提高 装配质量的盖体固定结构,以避免上述的种种缺失,实为相关领域的 业者目前亟待解决的题。10发明内容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 易于拆装的盖体固定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另一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生产成本的盖体固定结15 构。为达到上述目的及其它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盖体固定 结构,用于固定一盖体至一具有容置槽的壳体,该壳体于对应该容置 槽的一侧设有第一卡合部,而该盖体则具有对应该第一卡合部的第二 卡合部,以使该盖体定位盖合该壳体的容置槽,其特征在于20 该盖体表面设有第一定位部,而该壳体于对应该容置槽的一侧设有用于组装一锁固件的轴孔,且该轴孔内设有呈预定角度的第一限位 部;该锁固件具有转轴及位于该转轴一端的压制部,该转轴为轴接至 该轴孔,且该转轴设有第二限位部以对应于该第一限位部的预定角度 内转动,该压制部用于压制固定该盖体,且该压制部具有对应该第一25 定位部的第二定位部。上述盖体固定结构中,该第一限位部可为设于该轴孔边缘的弧形 凸块,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一限位部两端延伸形成对应该轴孔边缘的 一移动轨迹,该第二限位部根据转轴而转动于该移动轨迹。依上述结构,该第一卡合部为卡槽,该第二卡合部为卡钩,该第30 二限位部为挡块,该第一定位部为凸点,该第二定位部为凹点;亦或 该第一定位部为凹点,该第二定位部为凸点。该转轴可具有设于相对该压制部的一端的扩大部,该扩大部可穿过该穿孔而卡于该壳体。该 盖体表面可设有一止挡部以供抵靠该压制部,从而辅助限定该锁固件 的旋转角度。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盖体固定结构主要是在该壳体的容置槽 5 —侧设有轴孔,通过一具有压制部的锁固件轴接于该轴孔,于该盖体 盖合于该容置槽后,旋动该锁固件至预定角度从而使该锁固件的压制 部压合该盖体,并配合卡合结构以固定该盖体于该壳体的容置槽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不仅免去需以工具组装拆卸的繁琐 工序,有效达到易于拆装的目的,且因其结构设计简单,有效达到降 10 低生产成本的目的。15202530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盖体固定结构、盖体及壳体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A为本实用新型的盖体固定结构的转轴的立体示意图;图2B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盖体固定结构的锁固件的立体示意图;以及图3A至3C为本实'用新型的盖体固定结构的动作示意图。 组件符号简单说明1010a10b101llalib12a12b1313013113214轴孔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移动轨迹第一卡合部第二卡合部第一定位部第二定位部锁固件转轴压制部扩大部止挡部15 凹部2 盖体3 壳体30 容置槽A 方向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 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10 与功效。本实用新型亦可通过其它不同的具体实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亦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背离本实用新 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请参阅图l、 2A、 2B,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盖体固定结构,是用 以固定一盖体2至一具有容置槽30的壳体3,包括轴孔IO、第一卡合 15部lla、第二卡合部llb、第一定位部12a以及锁固件13。该轴孔10设于该容置槽30的至少一侧,且该轴孔10内设有呈 预定角度的第一限位部10a;该第一卡合部lla设于该容置槽30的至 少一侧;该第二卡合部llb对应该第一卡合部11a而设于该盖体2的侧 边。20 该第一定位部12a设于该盖体2表面;该锁固件13具有转轴130及压制部131,该转轴130设于该轴孔10以使该锁固件13连接该壳体 3,且该转轴130设有第二限位部10b以对应于该第一限位部10a的预 定角度内转动,该压制部131具有对应该第一定位部12a的第二定位 部12b。25 该第一限位部10a为设于该轴孔10边缘的弧形凸块。该第一限位部10a两端延伸形成对应该轴孔10边缘的一移动轨迹101,且该第二限位部10b根据转轴130而转动于该移动轨迹101。该第一卡合部lla为卡槽,该第二卡合部llb为卡钩,该第二限位部10b为挡块,该第一定位部12a为凸点,该第二定位部为凹点12b。 30然而,也可使该第一定位部12a为凹点,该第二定位部12b为凸点。同样的,虽然本实施例中以盖体2—侧设有二卡钩、以及壳体3对应处设有对应二卡槽为例说明第二卡合部llb与第一卡合部lla,但是本 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均可理解,本实施例仅提供惯用的例,有关第二卡合部llb与第一卡合部lla的型式与设置数量绝非仅以本实施例所示 者为限,例如图式的卡钩与卡槽亦可替换为整列的凸肋与阶槽,绝无 5数量与型式上的限制,况且第二卡合部llb与第一卡合部lla亦非本实 用新型的技术特征所在,因此不再另外搭配图式为文赘述。该转轴130具有设于相对该压制部131 —端的扩大部132,该扩大 部132穿过该轴孔10而卡于该壳体3,具体而言,扩大部132穿过该 轴孔10而卡于该壳体3的内壁,同时,通过该压制部131例如呈柄状 io的设计,使该压制部131卡于该壳体3表面、扩大部132卡于该壳体3 内壁,相对达成该锁固件13组装于壳体3的连接关系。请一并参阅图3A至3C,该盖体固定结构进一步包括一止挡部14, 设于该盖体2表面以辅助限定该锁固件13的旋转角度。先通过该第二 卡合部llb连接该第一卡合部lla,以使该盖体2盖合于该容置槽30, 15 再朝方向A转动该转轴130,以带动该第二限位部10b抵靠该第一限 位部10a、该第二定位部12b连接该第一定位部12a及该压制部131抵 靠该止挡部14,使该压制部131压制该盖体2,而使该锁固件13固定 该盖体2于该壳体3。于本实施例中,该壳体3为电子装置的机壳,具体地,该壳体3 20为笔记型计算机的机壳,该容置槽30为用于放置DDR(即内存,Double DataRate SDRAM)的凹槽,然而,并不依此为限制,于其它实施例中, 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亦适合本发明。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盖体固定结构主要是在该壳体的容置槽 一侧设置轴孔,通过一具有压制部的锁固件轴接于该轴孔,在该盖体 25盖合于该容置槽后,旋动该锁固件至预定角度从而使该锁固件的压制 部压合该盖体,并配合卡合结构以固定该盖体于该壳体的容置槽上, 如此设计,不仅免去需以工具组装拆卸的繁琐工序,有效达到易于拆 装的目的,且因其结构设计简单,有效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 30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 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与改变。因此,所有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 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申请专利权利要求所涵盖。
权利要求1. 一种盖体固定结构,用于固定一盖体至一具有容置槽的壳体,该壳 体于对应该容置槽的一侧设有第一卡合部,而该盖体则具有对应该第5 —卡合部的第二卡合部,以使该盖体定位盖合该壳体的容置槽,其特 征在于该盖体表面设有第一定位部,而该壳体于对应该容置槽的一侧设 有用于组装一锁固件的轴孔,且该轴孔内设有呈预定角度的第一限位 部;该锁固件具有转轴及位于该转轴一端的压制部,该转轴为轴接至 10 该轴孔,且该转轴设有第二限位部以对应于该第一限位部的预定角度 内转动,该压制部用于压制固定该盖体,且该压制部具有对应该第一 定位部的第二定位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体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限位部 15为设于该轴孔边缘的弧形凸块。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体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限位部 两端延伸形成对应该轴孔边缘的一移动轨迹,该第二限位部根据转轴 而转动于该移动轨迹。20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体固定结构为卡槽,该第二卡合部为卡钩。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体固定结构25 为凸点,该第二定位部为凹点。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体固定结构为凹点,该第二定位部为凸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体固定结构为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卡合部 ,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定位部 ,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定位部 ,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限位部
8.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盖体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转轴具有设 于相对该压制部的一端的扩大部,且该扩大部穿过该轴孔而卡于该壳 体。
9.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盖体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压制部为柄 状。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体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盖体表面 10设有一止挡部供该压制部抵靠,以辅助限定该锁固件的旋转角度。
专利摘要一种盖体固定结构,用于固定一盖体至一具有容置槽的壳体,该壳体于对应该容置槽的一侧设有第一卡合部,而该盖体则具有对应该第一卡合部的第二卡合部,以使该盖体定位盖合该壳体的容置槽,其中,该盖体表面设有第一定位部,而该壳体于对应该容置槽的一侧设有用于组装一锁固件的轴孔,且该轴孔内设有呈预定角度的第一限位部;该锁固件具有转轴及位于该转轴一端的压制部,该转轴为轴接至该轴孔,且该转轴设有第二限位部以对应于该第一限位部的预定角度内转动,该压制部用于压制固定该盖体,且该压制部具有对应该第一定位部的第二定位部,由此以免除工具操作。
文档编号G06F1/16GK201156849SQ20072018657
公开日2008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28日
发明者杨成群, 杨永吉 申请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