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移动显示对象的方法、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55998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移动显示对象的方法、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的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移动显示对象的方法、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具有触摸显示屏的电子设备逐渐变得流行。这种电子设备通常将显示屏与接触传感器层叠放置以形成触摸显示屏。用户通过一定的指点物(如指尖、笔尖)接触所述触摸显示屏。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接触传感器感测到指点物与所述触摸显示屏的接触,并响应于这样的接触来执行相应的操作。然而,这样的电子设备大多仅支持接触操作。也就是说,所述电子设备仅在感测到指点物与所述触摸显示屏接触时才执行相应的操作。这在ー些情况下帯来了不便。例如,在ー些电子设备的解锁操作中,用户需要将ー显示对象(如滑块)从触摸显示屏上的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为此,用户不得不做出滑动手势,并且滑动手势的行程等于第二位置与第一位置之间的距离。这是相对较长的一段距离,在单手操作的情况下不符合用户的操作习惯,容易造成用户疲劳,导致用户体验较差。又例如,在电子设备中常见的列表或网页滚动操作中,为了看到触摸显示屏上当前未显示的内容,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用户需要一直做出滑动手势,直到所期望的内容显示在触摸显示屏上。在行程较长的情况下,这种实现方式同样容易造成用户疲劳,导致用户体验较差。在另ー种实现方式中,用户需要做出快速滑动(fling)手势,使得触摸显示屏上显示的内容快速滚动,并以一定的负加速度逐渐停止滚动。在这种实现方式中,用户不能在做出该手势的同时直观地识别该手势的速度与内容的滚动速度之间的关系,从而无法精确地将所期望的内容显示在触摸显示屏上。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移动显示对象的方法、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其允许用户以简单的、符合操作习惯的手势进行操作,从而改进了用户体验。根据本发明ー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移动显示对象的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对象与所述显示単元的显示区域中用于显示所述显示对象的对象显示区域之间处于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所述方法包括感测一指点物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操作;根据所述第一操作,获得所述指点物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第ー距离;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阈值;当判断所述第一距离小于等于第一阈值时,根据所述第一操作,获得所述指点物的第一操作參数和第二操作參数,其中,所述第一操作參数与所述第二操作參数不同;基于所述第一操作參数和所述第二操作參数,将所述显示对象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之间从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改变为第二相对位置关系;感测所述指点物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操作;根据所述第二操作,获得所述指点物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第二距离;判断所述第二距离是否大于第一阈值并小于等于第二阈值;当判断所述第二距离大于第一阈值并小于等于第二阈值时,根据所述第二操作,获得所述指点物的不同于所述第一操作參数的第三操作參数;以及基于所述第一操作參数和所述第三操作參数,将所述显示对象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之间从第二相对位置关系改变为第三相对位置关系。将所述显示对象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之间从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改变为第二相对位置关系可包括将所述第一操作參数和所述第二操作參数分别转换为所述显示对象的第一移动參数和第二移动參数;以及基于所述第一移动參数和所述第二移动參数,移动所述显示对象,使得所述显示对象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之间从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改变为第二相对位置关系。将所述显示对象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之间从第二相对位置关系改变为第三相对位置关系可包括将所述第三操作參数转换为所述显示对象的第三移动參数;以及基于所述第一移动參数和所述第三移动參数,移动所述显示对象,使得所述显示对象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之间从第二相对位置关系改变为第三相对位置关系。
当所述显示对象的面积小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的面积时,所述显示对象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之间处于第一相对位置关系为所述显示对象显示在所述对象显示区域的第一位置。将所述显示对象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之间从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改变为第二相对位置关系可包括将所述显示对象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对象显示区域的第二位置,其中,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第一位置不同;将所述显示对象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之间从第二相对位置关系改变为第三相对位置关系可包括将所述显示对象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到所述对象显示区域的第三位置,其中,所述第三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不同。当所述显示对象的面积大于等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的面积时,所述显示对象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之间处于第一相对位置关系为所述显示对象的第一部分显示在所述对象显示区域。将所述显示对象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之间从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改变为第二相对位置关系可包括移动所述显示对象,以将所述显示对象的第二部分显示在所述对象显示区域,其中,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至多部分重叠;将所述显示对象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之间从第二相对位置关系改变为第三相对位置关系可包括移动所述显示对象,以将所述显示对象的第三部分显示在所述对象显示区域,其中,所述第三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至多部分重叠。所述第一操作參数可包括所述指点物在第一操作中的移动方向;所述第二操作參数可包括所述指点物在第一操作中的移动距离、速度和操作时间中的至少一个;并且所述第三操作參数可包括所述指点物在第二操作中的移动距离、所述指点物在第二操作中的操作时间中的至少ー个。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操作获得所述指点物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第二距离可包括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以预定定时获得所述指点物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第二距离。在判断所述第二距离小于等于第一阈值、或大于第二阈值时的时刻,可保持在该时刻的所述显示对象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变。将所述显示对象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之间从第二相对位置关系改变为第三相对位置关系可包括基于所述第一操作參数和所述第三操作參数,确定所述显示对象的移动距离和移动方向;基于所述移动距离,判断移动后的显示对象是否会处于过边界状态;以及当判断移动后的显示对象会处于过边界状态时,移动所述显示对象,直到所述显示对象处于边界状态,作为所述显示对象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之间的第三相对位置关系;其中,当所述显示对象的面积小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的面积时,所述过边界状态为所述显示对象中与所述移动方向对应的第一对象边界超出所述对象显示区域;所述边界状态为所述第ー对象边界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中与所述移动方向对应的第一显示边界重合;并且当所述显示对象的面积大于等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的面积时,所述过边界状态为所述显示对象中与所述移动方向反向对应的第二对象边界位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中;所述边界状态为所述第二对象边界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中与所述移动方向反向对应的第二显示边界重合。根据本发明另ー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其显示区域中包括对象显示区域,所述对象显示区域用于显示显示对象,所述显示对象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之间处于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所述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感测单元,感测一指点物相对于所述显示装置的第一操作;第一获得单元,根据所述第一操作,获得所述指点物与所述显示装置之间的第一距离;第一判断単元,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阈值;第二获得单元,当判断所述第一距离小于等于第一阈值时,根据所述第一操作,获得所述指点物的第一操作參数和第ニ操作參数,其中,所述第一操作參数与所述第二操作參数不同;第一改变单元,基于所述 第一操作參数和所述第二操作參数,将所述显示对象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之间从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改变为第二相对位置关系;第二感测单元,感测所述指点物相对于所述显示装置的第二操作;第三获得单元,根据所述第二操作,获得所述指点物与所述显示装置之间的第ニ距离;第二判断単元,判断所述第二距离是否大于第一阈值并小于等于第二阈值;第四获得单元,当判断所述第二距离大于第一阈值并小于等于第二阈值时,根据所述第二操作,获得所述指点物的不同于所述第一操作參数的第三操作參数;以及第二改变单元,基于所述第一操作參数和所述第三操作參数,将所述显示对象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之间从第二相对位置关系改变为第三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一改变单元可包括第一转换单元,将所述第一操作參数和所述第二操作參数分别转换为所述显示对象的第一移动參数和第二移动參数;以及第一移动单元,基于所述第一移动參数和所述第二移动參数,移动所述显示对象,以将所述显示对象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之间从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改变为第二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二改变单元可包括第二转换单元,将所述第三操作參数转换为所述显示对象的第三移动參数;以及第二移动单元,基于所述第一移动參数和所述第三移动參数,移动所述显示对象,以将所述显示对象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之间从第二相对位置关系改变为第三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三获得单元可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以预定定时获得所述指点物与所述显示装置之间的第二距离。所述显示装置还可包括保持単元,在第二判断単元判断所述第二距离小于等于第一阈值、或大于第二阈值时的时刻,保持在该时刻的所述显示对象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变。所述第二改变单元可包括确定单元,基于所述第一操作參数和所述第三操作參数,确定所述显示对象的移动距离和移动方向;第三判断単元,基于所述移动距离,判断移动后的显示对象是否会处于过边界状态;以及第三移动单元,当第三判断単元判断移动后的显示对象会处于过边界状态时,移动所述显示对象,直到所述显示对象处于边界状态,作为所述显示对象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之间的第三相对位置关系。其中,当所述显示对象的面积小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的面积时,所述过边界状态为所述显示对象中与所述移动方向对应的第一对象边界超出所述对象显示区域;所述边界状态为所述第一对象边界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中与所述移动方向对应的第一显示边界重合;并且当所述显示对象的面积大于等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的面积时,所述过边界状态为所述显示对象中与所述移动方向反向对应的第二对象边界位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中;所述边界状态为所述第二对象边界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中与所述移动方向反向对应的第二显示边界重合。根据本发明另ー实施例,提供了ー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器,其显示区域中包括对象显示区域,所述对象显示区域用于显示显示对象,所述显示对象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之间处于第一相对位置关系;第一传感器,感测一指点物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操作;第二传感器,感测所述指点物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操作;以及处理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操作,获得所述指点物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第一距离;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是否小于第一阈值;当判断所述第一距离小于第一阈值时,根据所述第一操作,获得所述指点物的第一操作參数和第二操作參数,其中,所述第一操作參数与所述第ニ操作參数不同;基于所述第一操作參数和所述第二操作參数,将所述显示对象与所述对 象显示区域之间从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改变为第二相对位置关系;根据所述第二操作,获得所述指点物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第二距离;判断所述第二距离是否大于第一阈值并小于第二阈值;当判断所述第二距离大于第一阈值并小于第二阈值时,根据所述第二操作,获得所述指点物的不同于所述第一操作參数的第三操作參数;以及基于所述第一操作參数和所述第三操作參数,将所述显示对象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之间从第二相对位置关系改变为第三相对位置关系。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中,通过结合接触检测和接近检测两者,使得用户能够以简单的、符合操作习惯的手势方便地控制所述显示装置或电子设备来执行相应的操作,从而改进了用户体验。


图I是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的步骤的流程图;图2是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主要配置的框图;图3是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更详细配置的框图;图4是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主要配置的框图;图5是图示接近检测的原理的示意图;图6A-图6C是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上的显示示意图,并且图6D和图6E是分别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过边界状态和边界状态的示意图;以及图7A-图7C是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上的显示示意图,并且图7D和图7E是分别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过边界状态和边界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将參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在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之前,首先,将參考图5描述接近检测的原理。图5是示出了通过电容式触摸屏500来检测接近电子设备的指点物的一种示例情形的说明图。下面,将參照图5对通过电容式触摸屏来检测接近电子设备操作体的示例进行说明。如图5所示,电容式触摸屏500的电场耦合(如图5中的虚线所示)范围覆盖了触摸屏上方与触摸屏之间的距离为LI的空间,从而在触摸屏上方与触摸屏之间的距离为LI的空间内形成了的有效检测区域。当指点物进入有效检测区域内时,可产生足够大小的可检测耦合电流I。电容式触摸屏500中的控制器可以根据各极点检测到的电流值来计算手指的精确位置,以及手指距离屏幕的距离。更进一歩地,控制器还能够检测出手指是否触摸到屏幕表面。可替换地,传感单元可包括第一传感单元和第二传感单元以分别对指点物在接触到电子设备时的运动轨迹以及指点物在未接触到电子设备时的运动轨迹进行检测。也就是说,第一传感单元可包括由电容式触摸传感器或者电阻式触摸传感器之类各种已知传感器元件构成的触摸感应区域。第二传感单元可检测指点物在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之间的运动轨迹。第二传感单元可包括设置在电子设备的不同位置上的多个超声波传感元件、红外传感元件或者图像采集元件,来确定指点物的位置。 下面,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移动显示对象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诸如便携式移动终端、个人计算机等。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单元,并且其显示区域中包括用于显示显示对象的对象显示区域。所述显示对象例如包括网页、图片、列表或其他各种显示控件(如,滑块)。需要指出的是,所述对象显示区域的面积可以小于所述显示区域的面积,以便在所述显示区域中除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以外的其他区域显示背景信息。当然,所述对象显示区域的面积也可以等于所述显示区域的面积。例如,在图6和图7所示的示意图中,以实线绘出的矩形区域SI为电子设备的显示区域,并且该显示区域中以虚线绘出的矩形区域S2为该显示区域中的对象显示区域,其中分别显示了一滑块对象(图6)和一列表对象(图7)。需要指出的是,图7A中的列表对象包括“联系人1”、“联系人2”... “联系人10”总计十个项目,然而由于其面积大于对象显示区域的面积,因此在对象显示区域中仅显示“联系人4”、“联系人5”和“联系人6”三个项目。此外,所述电子设备可包括接触传感器和接近传感器两者。所述接触传感器用于 感测指点物与所述电子设备的接触,并且所述接近传感器用于感测指点物与所述电子设备的接近。替代地,所述电子设备也可仅包括接近传感器。在此情况下,所述接近传感器设计为既可以用于感测指点物与所述电子设备的接近,也可以用于感测指点物与所述电子设备的接触。以下,在不需要特别区分两者的情况下,将统称为“传感器”。此外,所述显示単元和由所述传感器构成的感测单元可以上下层叠设置,也可不必层叠设置,只要所述显示单元和所述感测単元之间存在映射关系即可。在所述方法开始时,所述显示对象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之间处于第一相对位置关系O具体地,当所述显示对象的面积小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的面积时,所述显示对象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之间处于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指的是所述显示对象显示在所述对象显示区域的第一位置。例如,图6A中以带阴影的矩形示出了一滑块对象,设以其左上顶点所处的位置为该显示对象的位置。则,在图6A中,显示对象位于对象显示区域的第一位置Pl点处。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除左上顶点外,也可以将该显示对象中的其他任一点设为该显示对象的位置。另ー方面,当所述显示对象的面积大于等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的面积时,所述显示对象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之间处于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指的是所述显示对象的第一部分显示在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例如,如上所述,在图7A中,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中仅示出了包括十个项目的列表对象的第一部分(三个项目“联系人4”、“联系人5”和“联系人6,,)。下面,将參考图I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移动显示对象的方法。如图I所示,在步骤S101,所述方法感测一指点物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操作。具体地,所述指点物例如用户用来操作的手指的指尖、触笔的笔尖等。所述方法通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的传感器,感测由所述指点物在所述电子设备上形成的多个轨迹点而组成的第一系列轨迹点,从而感测所述指点物对电子设备进行的第一操作。换句话说,所述指点物以滑动操作的方式进行所述第一操作。
另ー方面,由于所述传感器能够感测指点物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因此,在步骤S102,所述方法根据传感器的感测结果,获得所述指点物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第一距离。在步骤S103,所述方法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阈值。所述第一阈值是所述方法将所述第一操作识别为接触操作而设置的阈值。其值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需要适当地设置。例如,当将传感器和显示器从上至下层叠布置时,可以将该第一阈值设置为封装传感器的薄膜的厚度。当将保护体(比如玻璃,用于指点物接触)、传感器和显示器从上至下层叠布置时,可以将该第一阈值设置为所述保护体的厚度。当判断所述第一距离大于第一阈值时,所述方法結束。另ー方面,当判断所述第一距离小于等于第一阈值时,所述方法进行到步骤S104。在步骤S104,所述方法根据所述第一操作,获得所述指点物的第一操作參数和第ニ操作參数。具体地,如上所述,所述方法通过所述传感器能够得到所述第一操作的第一系列轨迹点。通过所述第一系列轨迹点,所述方法可以获得所述指点物的第一操作參数和第
ニ操作參数。更具体地,所述方法可以通过所述第一系列轨迹点中的第一轨迹点和最后轨迹点的位置,得到所述第一操作的移动方向,作为所述第一操作參数。当然,在所述电子设备支持较高运算能力的情况下,为提高精度,所述方法也可通过所述第一系列轨迹点中的任何两个(相邻的)轨迹点,得到所述第一操作的实时移动方向,作为所述第一操作參数。此外,所述方法还可获得与所述第一操作參数不同的第二操作參数。例如,所述方法可以通过所述第一系列轨迹点中的第一轨迹点和最后轨迹点的位置,得到所述第一操作的移动距离,作为所述第二操作參数。替代地,所述方法可通过所述电子设备中的系统时钟的计时,得到所述第一操作的操作时间,作为所述第二操作參数。替代地,所述方法可以通过所述第一系列轨迹点中的第一轨迹点和最后轨迹点的位置、以及所述系统时钟的计时,得到所述第一操作的速度,作为所述第二操作參数。当然,类似地,所述方法可以通过所述第一系列轨迹点中的任何两个(相邻的)轨迹点、以及所述电子设备的系统时钟的计时,得到所述第一操作的实时速度,作为所述第二操作參数。在步骤S105,所述方法基于所述第一操作參数和所述第二操作參数,将所述显示对象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之间从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改变为第二相对位置关系。
具体地,所述方法首先将所述第一操作參数和所述第二操作參数分别转换为所述显示对象的第一移动參数和第二移动參数。更具体地,例如,所述方法将所述第一操作的移动方向转换为所述显示对象的移动方向,作为所述第一移动參数。例如,所述方法可以将与所述第一操作的移动方向一致或相反的方向设置为所述显示对象的移动方向。在以下的描述中,假设所述显示对象的移动方向与所述第一操作的移动方向相同。又例如,所述方法将所述第一操作的移动距离转换为所述显示对象的第一移动距离,作为所述第二移动參数。例如,所述方法可以通过将所述第一操作的移动距离与一系数相加而转换得到所述显示对象的第一移动距离。所述系数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需要适当地设置。例如,所述系数可以设置为O。当然,以上转换方式仅为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所述方法完全可以通过将所述第一操作的移动距离经其他方式转换(如乘以一系数,或根据分段函数等等)而得到所述显示对象的第一移动距离作为所述第二移动參数。替代地,所述方法将所述第一操作的操作时间转换为所述显示对象的第一移动时 间,作为所述第二移动參数。为符合用户的操作习惯,优选地,所述方法将所述第一操作的操作时间设置为所述显示对象的第一移动时间。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将所述第一操作的操作时间经适当算术变换后得到所述显示对象的第一移动时间,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替代地,所述方法将所述第一操作的速度转换为所述显示对象的第一移动速度,作为所述第二移动參数。例如,所述方法可预设一分段函数,当所述第一操作的速度在
此外,优选地,在步骤S107的处理中,所述方法以预定定时获得所述指点物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第二距离。所述预定定时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需要适当地确定。例如,所述预定定时可设置为3ms、5ms等。由此,所述方法实时地获得在所述第二操作中所述指点物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实时距离。在步骤S108,所述方法判断所述第二距离是否大于第一阈值并小于等于第二阈值。所述第二阈值是所述方法将所述第二操作识别为接近操作而设置的阈值。其值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电子设备的精度适当地设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当判断所述第二距离大于第二阈值时,所述方法結束。同样地,当判断所述第二距离小于等于第一阈值时,所述方法結束。当然,在此情况下,所述方法也可根据现有技术针对作为接触操作的第二操作继续进行相应的处理,在此不再描述。此外,在以预定定时不断获得所述第二距离的情况下,在判断所述第二距离小于等于第一阈值、或大于第二阈值时的时刻,所述方法可以保持在该时刻的所述显示对象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变。另ー方面,当判断所述第一距离小于等于第一阈值时,所述方法进行到步骤S109。在步骤S109,所述方法根据所述第二操作,获得所述指点物的不同于所述第一操作參数的第三操作參数。具体地,如上所述,所述方法通过所述接近传感器能够得到所述第二操作在所述电子设备上投影形成的第二系列轨迹点。通过所述第二系列轨迹点,所述方法可以获得所述指点物的第三操作參数。更具体地,例如,所述方法可以通过所述第二系列轨迹点中的第一轨迹点和最后轨迹点的位置,得到所述第二操作的移动距离,作为所述第三操作參数。替代地,所述方法可通过所述电子设备中的系统时钟的计时,得到所述第二操作的操作时间,作为所述第三操作參数。当然,所述方法还可通过上述得到的第二操作的移动距离和第二操作的操作时间,进一歩得到所述第二操作的速度,作为所述第三操作參数。此后,在步骤S110,所述方法基于所述第一操作參数和所述第三操作參数,将所述显示对象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之间从第二相对位置关系改变为第三相对位置关系。具体地,所述方法首先将所述第三操作參数转换为所述显示对象的第三移动參数。更具体地,例如,所述方法将所述第二操作的移动距离转换为所述显示对象的第ニ移动距离,作为所述第三移动參数。例如,所述方法可以通过将所述第二操作的移动距离与一系数相加而转换得到所述显示对象的移动距离。所述系数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需要适当地设置。优选地,所述系数可以设置得大于O。由此,用户可以通过相对较短移动距离的操作而将所述显示对象移动较长距离。当然,以上转换方式仅为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所述方法完全可以通过将所述第二操作的移动距离经其他方式转换(如乘以一系数,或根据分段函数等等)而得到所述显示对象的第二移动距离作为所述第三移动參数。替代地,所述方法将所述第二操作的操作时间转换为所述显示对象的第二移动时间,作为所述第三移动參数。为符合用户的操作习惯,优选地,所述方法将所述第二操作的 操作时间设置为所述显示对象的第二移动时间。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将所述第二操作的操作时间经适当算术变换后得到所述显示对象的第二移动时间,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替代地,所述方法将所述第二操作的速度转换为所述显示对象的第二移动速度,作为所述第三移动參数。与上述类似,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所述方法完全可通过将所述第二操作的速度经各种方式转换(如乘以一系数、与一系数相加、或通过分段函数等等)而得到所述显示对象的第二移动速度作为所述第三移动參数。此后,所述方法基于所述第一移动參数和所述第三移动參数,移动所述显示对象,使得所述显示对象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之间从第二相对位置关系改变为第三相对位置关系O更具体地,例如,所述方法可以參考在步骤S105获得的显示对象的面积与对象显示区域的面积之间的关系。当所述显示对象的面积小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的面积时,所述方法基于所述显示对象的移动方向,并且还基于所述显示对象的第二移动距离、第二移动时间和第二移动速度中的至少ー个,将所述显示对象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到所述对象显示区域的第三位置,其中,所述第三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不同。例如,如图6C所示,所述方法基于获得的第一移动參数(向右)和第三移动參数,将所述显示对象从图6B所示的第二位置(P2)处移动到以粗实线示出的位置(P3)处。另ー方面,当所述显示对象的面积大于等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的面积时,所述方法基于所述显示对象的移动方向,并且还基于所述显示对象的第二移动距离、第二移动时间和第二移动速度中的至少ー个,移动所述显示对象,以将所述显示对象的第三部分显示在所述对象显示区域。需要指出的是,所述第三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至多部分重叠。换句话说,在移动距离较长、移动时间较长或移动速度较快的情况下,所述第三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可以不重叠。反之,在移动距离较短、移动时间较短或移动速度较慢的情况下,所述第三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部分重叠。例如,如图7C所示,所述方法基于获得的第一移动參数(向上)和第三移动參数,移动所述显示对象,以将所述显示对象的第三部分(“联系人7”、“联系人8”和“联系人9”三个项目)显示在所述对象显示区域。其中,项目“联系人7”既包括在图7B所示的显示对象的第二部分中,也包括在图7C所示的显示对象的第三部分中,即,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之间部分重叠。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方法通过所述接近传感器所感测的第二操作的第二系列轨迹点包括多个轨迹点。换句话说,所述指点物以在所述电子设备上方滑行的方式进行第二操作。替代地,所述方法所感测到的第二系列轨迹点也可仅包括单个轨迹点。换句话说,所述指点物可以悬空停留在所述电子设备的上方。在此情况下,同样地,所述方法基于如上所述获得的所述显示对象的移动方向、以及所述显示对象的第二移动时间,以所述方法预定的単位移动速度移动所述显示对象,使得所述显示对象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之间从第二相对位置关系改变为第三相对位置关系。优选地,在此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可获得所述第二距离,并基于所述第二距离控制所述显示对象的第二移动速度。例如,所述方法可预设一分段函数,当所述第二距离在(も,dj之间时,所述方法将所述显示对象的第二移动速度设置为V’ !;当所述第二距离在(も,d2]之间时,所述方法将所述显示对象的第二移动速度设置为V’ 2 .当所述第二距离在(Cln+dn]之间时,所述方法将所述显示对象的第二移动速度设置为V’n。所述Clpd2. . . Cln+dn和V’ 1; V’ 2. . . V’ n的值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需要适当地设置。需要指出的是,在上述方法中,も对应于第一阈值,并且dn对应于第二阈值。当然,与上述类似,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所述方法完全可通过将所述第二距离经其他方式转换(如乘以一系数等等)而得到所述显示对象的第二移动速度。由此,用户可通过调整指点物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来控制显示对象的移动速度,并且可以在调整的同时直观地识别该距离与显示对象的移动速度之间的关系,从而能够精确并快速地将所期望的内容显示在对象显示区域上。此外,在步骤SllO的操作中,在如上所述确定所述显示对象的移动距离和移动方向之后,优选地,所述方法可以基于所述移动距离,判断移动后的显示对象是否会处于过边界状态。当判断移动后的显示对象会处于过边界状态时,移动所述显示对象,直到所述显示对象处于边界状态,作为所述显示对象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之间的第三相对位置关系。其中,当所述显示对象的面积小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的面积时,所述过边界状态为所述显示对象中与所述移动方向对应的第一对象边界超出所述对象显示区域;所述边界状态为所述第一对象边界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中与所述移动方向对应的第一显示边界重合。例如,如图6D示意性所示,在移动方向为向右的情况下,所述过边界状态为所述滑块对象的右边界(图中以粗实线示出)超出了对象显示区域S2的右边界。在此情况下,所述方法移动所述显示对象,直到如图6E所示的边界状态。此时,所述滑块对象的右边界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S2的右边界重合。当所述显示对象的面积大于等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的面积时,所述过边界状态为所述显示对象中与所述移动方向反向对应的第二对象边界位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中;所述边界状态为所述第二对象边界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中与所述移动方向反向对应的第ニ显示边界重合。例如,如图7D示意性所示,在移动方向为向上的情况下,所述过边界状态为所述列表对象的下边界(图中以粗实线示出)位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中。在此情况下,所述方法移动所述显示对象,直到如图7E所示的边界状态。此时,所述列表对象的下边界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S2的下边界重合。以上,描述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中,通过在第一操作期间执行接触感测、并在第二操作期间执行接近感测,井根据接触感测和接近感测的结果执行相应处理,使得用户能够以简单的、符合操作习惯的手势(具体地,先接触滑动、后悬空停留的手势,或先接触滑动、后悬空滑动的手势),来方便地控制所述电子设备执行相应的操作,从而改进了用户体验。例如,如上所述,在ー些电子设备的解锁操作中,用户需要将ー显示对象(如滑块)从触摸显示屏上的一位置移动到另一位置。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中,通过在步骤SllO的操作中的适当设置,例如,将作为第三操作參数的指点物在第二操作中的移动距离乘以大于I的系数,转换得到所述显示对象的第二移动距离,使得用户能够通过较短的悬空滑动距离来将显示对象移动较长距离,从而整体上缩短了用户操作所需的指点物的移动距离,并缩短了用户的操作时间,从而更加符合用户的操作习惯,改进了用户体验。又例如,在电子设备中常见的显示对象滚动操作中,通过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尤其是步骤S106-S110的操作),为了看到触摸显示屏上当前未显示的内容,用户做出较短距离的接触滑动操作以使得显示对象在一方向上开始滚动,此后,仅需做出悬空停留操作,所述显示对象便可在该方向上继续滚动,直到所期望的内容显示在对象显示区域中,从而使得用户能够通过较短距离的接触滑动操作以及此后的方便的悬空停留操作来将显示对象移动较长距离。此外,优选地,用户还可通过调整指点物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来控制显示对象的移动速度,并且可以在调整的同时直观地识别该距离与显示对象的移动速度 之间的关系,从而能够精确并快速地将所期望的内容显示在对象显示区域上,改进了用户体验。下面,将參考图2和图3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诸如便携式移动终端、个人计算机等。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单元,并且其显示区域中包括用于显示显示对象的对象显示区域。所述显示对象例如包括网页、图片、列表或其他各种显示控件(如,滑块)。此外,所述显示装置可包括接触传感器和接近传感器两者。所述接触传感器用于感测指点物与所述显示装置的接触,并且所述接近传感器用于感测指点物与所述显示装置的接近。替代地,所述显示装置也可仅包括接近传感器。在此情况下,所述接近传感器设计为既可以用于感测指点物与所述显示装置的接近,也可以用于感测指点物与所述显示装置的接触。以下,在不需要特别区分两者的情况下,将统称为“传感器”。此外,所述显示对象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之间处于第一相对位置关系。如上所述,当所述显示对象的面积小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的面积时,所述显示对象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之间处于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指的是所述显示对象显示在所述对象显示区域的第一位置。当所述显示对象的面积大于等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的面积时,所述显示对象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之间处于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指的是所述显示对象的第一部分显示在所述对象显示区域。如图2和图3所示,显示装置200包括第一感测单元201、第一获得单元202、第一判断单元203、第二获得单元204、第一改变单元205、第二感测单元206、第三获得单元207、第二判断单元208、第四获得单元209和第二改变单元210。具体地,第一感测单元201例如为上述接触传感器,其感测一指点物相对于所述显示装置的第一操作。所述指点物例如用户用来操作的手指的指尖、触笔的笔尖等。所述第一感测单元201感测由所述指点物在所述显示装置上形成的多个轨迹点而组成的第一系列轨迹点,从而感测所述指点物对显示装置进行的第一操作。
第一获得单元202根据第一感测单元201的感测結果,获得所述指点物与所述显示装置之间的第一距离。第一判断単元203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阈值。所述第一阈值是所述显示装置将所述第一操作识别为接触操作而设置的阈值。其值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需要适当地设置。当判断所述第一距离小于等于第一阈值时,第二获得单元204根据所述第一操作,获得所述指点物的第一操作參数和第二操作參数,其中,所述第一操作參数与所述第二操作參数不同。具体地,如上所述,所述第一感测单元201能够得到所述第一操作的第一系列轨迹点。通过所述第一系列轨迹点,所述第二获得单元204可以获得所述指点物的第一操作參数和第二操作參数。更具体地,所述第二获得单元204可以通过所述第一系列轨迹点中的第一轨迹点和最后轨迹点的位置,得到所述第一操作的移动方向,作为所述第一操作參数。当然,在所 述显示装置支持较高运算能力的情况下,为提高精度,所述第二获得单元204也可通过所述第一系列轨迹点中的任何两个(相邻的)轨迹点,得到所述第一操作的实时移动方向,作为所述第一操作參数。此外,所述第二获得单元204还可获得与所述第一操作參数不同的第二操作參数。例如,所述第二获得单元204可以通过所述第一系列轨迹点中的第一轨迹点和最后轨迹点的位置,得到所述第一操作的移动距离,作为所述第二操作參数。替代地,所述第二获得単元204可通过所述显示装置中的系统时钟的计时,得到所述第一操作的操作时间,作为所述第二操作參数。替代地,所述第二获得单元204可以通过所述第一系列轨迹点中的第一轨迹点和最后轨迹点的位置、以及所述系统时钟的计时,得到所述第一操作的速度,作为所述第二操作參数。当然,类似地,所述第二获得单元204可以通过所述第一系列轨迹点中的任何两个(相邻的)轨迹点、以及所述显示装置的系统时钟的计时,得到所述第一操作的实时速度,作为所述第二操作參数。第一改变单元205基于所述第一操作參数和所述第二操作參数,将所述显示对象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之间从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改变为第二相对位置关系。具体地,所述第一改变单元205可以包括如图3所示的第一转换单元301,将所述第一操作參数和所述第二操作參数分别转换为所述显示对象的第一移动參数和第二移动參数;以及第一移动单元302,基于所述第一移动參数和所述第二移动參数,移动所述显示对象,以将所述显示对象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之间从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改变为第二相对位置关系。更具体地,例如,所述第一转换单元301将所述第一操作的移动方向转换为所述显示对象的移动方向,作为所述第一移动參数。例如,所述第一转换单元301可以将与所述第一操作的移动方向一致或相反的方向设置为所述显不对象的移动方向。在以下的描述中,假设所述显示对象的移动方向与所述第一操作的移动方向相同。又例如,所述第一转换单元301将所述第一操作的移动距离转换为所述显示对象的第一移动距离,作为所述第二移动參数。例如,所述第一转换单元301可以通过将所述第一操作的移动距离与一系数相加而转换得到所述显示对象的第一移动距离。所述系数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需要适当地设置。例如,所述系数可以设置为O。当然,以上转换方式仅为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所述第一转换单元301完全可以通过将所述第一操作的移动距离经其他方式转换(如乘以一系数,或根据分段函数等等)而得到所述显示对象的第一移动距离作为所述第二移动參数。替代地,所述第一转换单元301将所述第一操作的操作时间转换为所述显示对象的第一移动时间,作为所述第二移动參数。为符合用户的操作习惯,优选地,所述第一转换単元301将所述第一操作的操作时间设置为所述显示对象的第一移动时间。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将所述第一操作的操作时间经适当算术变换后得到所述显示对象的第一移动时间,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替代地,所述第一转换单元301将所述第一操作的速度转换为所述显示对象的第ー移动速度,作为所述第二移动參数。例如,所述第一转换单元301可预设一分段函数,当所述第一操作的速度在
之间时,所述第二改变单元210将所述显示对象的第二移动速度设置为V’ 2 .当所述第二距离在(Cln+dn]之间时,所述第二改变单元210将所述显示对象的第二移动速度设置为V’ n。所述屯,d2. . . Cllri, <和V’ 1; V’ 2. . . V’ n的值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需要适当地设置。需要指出的是,Cltl对应于第一阈值,并且dn对应于第二阈值。当然,与上述类似,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所述第二改变单元210完全可通过将所述第二距离经其他方式转换(如乘以一系数等等)而得到所述显示对象的第二移动速度。由此,用户可通过调整指点物与显示装置之间的距离来控制显示对象的移动速度,并且可以在调整的同时直观地识别该距离与显示对象的移动速度之间的关系,从而能够精确并快速地将所期望的内容显示在对象显示区域上。
此外,优选地,所述第二改变单元210可以包括确定单元(未示出),基于所述第一操作参数和所述第三操作参数,确定所述显示对象的移动距离和移动方向;第三判断单元(未示出),基于所述移动距离,判断移动后的显示对象是否会处于过边界状态;以及第三移动单元(未示出),当第三判断单元判断移动后的显示对象会处于过边界状态时,移动所述显示对象,直到所述显示对象处于边界状态,作为所述显示对象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之间的第三相对位置关系。以上,描述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通过第一感测单元执行接触感测,并通过第二感测单元执行接近感测,从而根据接触感测和接近感测的结果执行相应处理,使得用户能够以简单的、符合操作习惯的手势(具体地,先接触滑动、后悬空停留的手势,或先接触滑动、后悬空滑动的手势),来方便地控制所述显示装置执行相应的操作,从而改进了用户体验。下面将参照图4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如图4所示,所述电子设备400包括第一传感器401、第二传感器402、处理器403 和显示器404。所述第一传感器401、第二传感器402、处理器403和显示器404之间可通信地耦合。显示器404的显示区域中包括对象显示区域,所述对象显示区域用于显示显示对象,所述显示对象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之间处于第一相对位置关系。第一传感器401例如为接触传感器,其感测一指点物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操作。第二传感器402例如为接近传感器,其感测所述指点物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操作。所述第一传感器401和第二传感器402可以分离设置为两个单元,也可以合并为一个单元。处理器403例如为中央处理单元或微处理器,其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操作,获得所述指点物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第一距离;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是否小于第一阈值;当判断所述第一距离小于第一阈值时,根据所述第一操作,获得所述指点物的第一操作参数和第二操作参数,其中,所述第一操作参数与所述第二操作参数不同;基于所述第一操作参数和所述第二操作参数,将所述显示对象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之间从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改变为第二相对位置关系;根据所述第二操作,获得所述指点物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第二距离;判断所述第二距离是否大于第一阈值并小于第二阈值;当判断所述第二距离大于第一阈值并小于第二阈值时,根据所述第二操作,获得所述指点物的不同于所述第一操作参数的第三操作参数;以及基于所述第一操作参数和所述第三操作参数,将所述显示对象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之间从第二相对位置关系改变为第三相对位置关系。所述处理器403的具体处理已经参照图I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中详细描述,在此不再重复。以上,描述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中,通过第一传感器执行接触感测,并通过第二传感器执行接近感测,从而根据接触感测和接近感测的结果执行相应处理,使得用户能够以简单的、符合操作习惯的手势(具体地,先接触滑动、后悬空停留的手势,或先接触滑动、后悬空滑动的手势),来方便地控制所述电子设备执行相应的操作,从而改进了用户体验。以上,参照图I到图7描述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移动显示对象的方法、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
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
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一系列处理不仅包括以这里所述的顺序按时间序列执行的处理,而且包括并行或分别地、而不是按时间顺序执行的处理。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全部通过硬件来实施。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对背景技术做出贡献的全部或者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 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0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单元/模块可以用软件实现,以便由各种类型的处理器执行。举例来说,一个标识的可执行代码模块可以包括计算机指令的一个或多个物理或者逻辑块,举例来说,其可以被构建为对象、过程或函数。尽管如此,所标识模块的可执行代码无需物理地位于一起,而是可以包括存储在不同位里上的不同的指令,当这些指令逻辑上结合在一起时,其构成单元/模块并且实现该单元/模块的规定目的。在单元/模块可以利用软件实现时,考虑到现有硬件工艺的水平,所以可以以软件实现的单元/模块,在不考虑成本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都可以搭建对应的硬件电路来实现对应的功能,所述硬件电路包括常规的超大规模集成(VLSI)电路或者门阵列以及诸如逻辑芯片、晶体管之类的现有半导体或者是其它分立的元件。模块还可以用可编程硬件设备,诸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可编程阵列逻辑、可编程逻辑设备等实现。以上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
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移动显示对象的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对象与所述显示单元的显示区域中用于显示所述显示对象的对象显示区域之间处于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所述方法包括 感测一指点物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操作; 根据所述第一操作,获得所述指点物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第一距离; 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阈值; 当判断所述第一距离小于等于第一阈值时,根据所述第一操作,获得所述指点物的第一操作参数和第二操作参数,其中,所述第一操作参数与所述第二操作参数不同; 基于所述第一操作参数和所述第二操作参数,将所述显示对象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之间从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改变为第二相对位置关系; 感测所述指点物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操作; 根据所述第二操作,获得所述指点物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第二距离; 判断所述第二距离是否大于第一阈值并小于等于第二阈值; 当判断所述第二距离大于第一阈值并小于等于第二阈值时,根据所述第二操作,获得所述指点物的不同于所述第一操作参数的第三操作参数;以及 基于所述第一操作参数和所述第三操作参数,将所述显示对象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之间从第二相对位置关系改变为第三相对位置关系。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显示对象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之间从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改变为第二相对位置关系包括 将所述第一操作参数和所述第二操作参数分别转换为所述显示对象的第一移动参数和第二移动参数;以及 基于所述第一移动参数和所述第二移动参数,移动所述显示对象,使得所述显示对象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之间从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改变为第二相对位置关系; 并且,将所述显示对象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之间从第二相对位置关系改变为第三相对位置关系包括 将所述第三操作参数转换为所述显示对象的第三移动参数;以及基于所述第一移动参数和所述第三移动参数,移动所述显示对象,使得所述显示对象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之间从第二相对位置关系改变为第三相对位置关系。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显示对象的面积小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的面积时,所述显示对象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之间处于第一相对位置关系为所述显示对象显示在所述对象显示区域的第一位置; 并且,将所述显示对象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之间从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改变为第二相对位置关系包括将所述显示对象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对象显示区域的第二位置,其中,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第一位置不同; 将所述显示对象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之间从第二相对位置关系改变为第三相对位置关系包括将所述显示对象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到所述对象显示区域的第三位置,其中,所述第三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不同。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显示对象的面积大于等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的面积时,所述显示对象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之间处于第一相对位置关系为所述显示对象的第一部分显示在所述对象显示区域; 并且,将所述显示对象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之间从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改变为第二相对位置关系包括移动所述显示对象,以将所述显示对象的第二部分显示在所述对象显示区域,其中,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至多部分重叠; 将所述显示对象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之间从第二相对位置关系改变为第三相对位置关系包括移动所述显示对象,以将所述显示对象的第三部分显示在所述对象显示区域,其中,所述第三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至多部分重叠。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操作参数包括所述指点物在第一操作中的移动方向; 所述第二操作参数包括所述指点物在第一操作中的移动距离、速度和操作时间中的至少一个;并且 所述第三操作参数包括所述指点物在第二操作中的移动距离、所述指点物在第二操作中的操作时间中的至少一个。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操作获得所述指点物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第二距离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以预定定时获得所述指点物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第二距离。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判断所述第二距离小于等于第一阈值、或大于第二阈值时的时刻,保持在该时刻的所述显示对象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变。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显示对象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之间从第二相对位置关系改变为第三相对位置关系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操作参数和所述第三操作参数,确定所述显示对象的移动距离和移动方向; 基于所述移动距离,判断移动后的显示对象是否会处于过边界状态;以及 当判断移动后的显示对象会处于过边界状态时,移动所述显示对象,直到所述显示对象处于边界状态,作为所述显示对象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之间的第三相对位置关系; 其中,当所述显示对象的面积小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的面积时,所述过边界状态为所述显示对象中与所述移动方向对应的第一对象边界超出所述对象显示区域;所述边界状态为所述第一对象边界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中与所述移动方向对应的第一显示边界重合;并且 当所述显示对象的面积大于等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的面积时,所述过边界状态为所述显示对象中与所述移动方向反向对应的第二对象边界位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中;所述边界状态为所述第二对象边界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中与所述移动方向反向对应的第二显示边界重合。
9.一种显示装置,其显示区域中包括对象显示区域,所述对象显示区域用于显示显示对象,所述显示对象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之间处于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第一感测单元,感测一指点物相对于所述显示装置的第一操作; 第一获得单元,根据所述第一操作,获得所述指点物与所述显示装置之间的第一距离; 第一判断单元,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阈值; 第二获得单元,当判断所述第一距离小于等于第一阈值时,根据所述第一操作,获得所述指点物的第一操作参数和第二操作参数,其中,所述第一操作参数与所述第二操作参数不同; 第一改变单元,基于所述第一操作参数和所述第二操作参数,将所述显示对象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之间从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改变为第二相对位置关系; 第二感测单元,感测所述指点物相对于所述显示装置的第二操作; 第三获得单元,根据所述第二操作,获得所述指点物与所述显示装置之间的第二距离; 第二判断单元,判断所述第二距离是否大于第一阈值并小于等于第二阈值; 第四获得单元,当判断所述第二距离大于第一阈值并小于等于第二阈值时,根据所述第二操作,获得所述指点物的不同于所述第一操作参数的第三操作参数;以及 第二改变单元,基于所述第一操作参数和所述第三操作参数,将所述显示对象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之间从第二相对位置关系改变为第三相对位置关系。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改变单元包括 第一转换单元,将所述第一操作参数和所述第二操作参数分别转换为所述显示对象的第一移动参数和第二移动参数;以及 第一移动单元,基于所述第一移动参数和所述第二移动参数,移动所述显示对象,以将所述显示对象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之间从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改变为第二相对位置关系;并且,所述第二改变单元包括 第二转换单元,将所述第三操作参数转换为所述显示对象的第三移动参数;以及第二移动单元,基于所述第一移动参数和所述第三移动参数,移动所述显示对象,以将所述显示对象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之间从第二相对位置关系改变为第三相对位置关系。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三获得单元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以预定定时获得所述指点物与所述显示装置之间的第二距离。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 保持单元,在第二判断单元判断所述第二距离小于等于第一阈值、或大于第二阈值时的时刻,保持在该时刻的所述显示对象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变。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改变单元包括 确定单元,基于所述第一操作参数和所述第三操作参数,确定所述显示对象的移动距离和移动方向; 第三判断单元,基于所述移动距离,判断移动后的显示对象是否会处于过边界状态;以及 第三移动单元,当第三判断单元判断移动后的显示对象会处于过边界状态时,移动所述显示对象,直到所述显示对象处于边界状态,作为所述显示对象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之间的第三相对位置关系; 其中,当所述显示对象的面积小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的面积时,所述过边界状态为所述显示对象中与所述移动方向对应的第一对象边界超出所述对象显示区域;所述边界状态为所述第一对象边界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中与所述移动方向对应的第一显示边界重合;并且 当所述显示对象的面积大于等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的面积时,所述过边界状态为所述显示对象中与所述移动方向反向对应的第二对象边界位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中;所述边界状态为所述第二对象边界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中与所述移动方向反向对应的第二显示边界重合。
14.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显示器,其显示区域中包括对象显示区域,所述对象显示区域用于显示显示对象,所述显示对象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之间处于第一相对位置关系; 第一传感器,感测一指点物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操作; 第二传感器,感测所述指点物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操作;以及 处理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根据所述第一操作,获得所述指点物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第一距离; 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是否小于第一阈值; 当判断所述第一距离小于第一阈值时,根据所述第一操作,获得所述指点物的第一操作参数和第二操作参数,其中,所述第一操作参数与所述第二操作参数不同; 基于所述第一操作参数和所述第二操作参数,将所述显示对象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之间从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改变为第二相对位置关系; 根据所述第二操作,获得所述指点物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第二距离; 判断所述第二距离是否大于第一阈值并小于第二阈值; 当判断所述第二距离大于第一阈值并小于第二阈值时,根据所述第二操作,获得所述指点物的不同于所述第一操作参数的第三操作参数;以及 基于所述第一操作参数和所述第三操作参数,将所述显示对象与所述对象显示区域之间从第二相对位置关系改变为第三相对位置关系。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移动显示对象的方法、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所述显示对象与电子设备的对象显示区域之间处于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所述方法包括感测一指点物相对于电子设备的第一操作;获得指点物与电子设备之间的第一距离;判断第一距离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阈值;当得到肯定判断时,获得第一操作参数和第二操作参数;将显示对象与对象显示区域之间从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改变为第二相对位置关系;感测指点物相对于电子设备的第二操作;获得指点物与电子设备之间的第二距离;判断第二距离是否大于第一阈值并小于等于第二阈值;当得到肯定判断时,获得第三操作参数;以及将显示对象与对象显示区域之间从第二相对位置关系改变为第三相对位置关系。
文档编号G06F3/048GK102681750SQ201110061129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4日
发明者王茜莺, 郜远 申请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