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具有多层发光图案的输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具有多层发光图案的输入装置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输入装置,尤指一种具有发光图案的输入装置。
背景技术:
触控输入装置的应用相当广泛,目前市面上有一些触控输入装置同时具备两种不 同的输入模式。其中触控输入装置具有一发光模块,当发光模块开启时,触控输入装置显示 预设的图案而提供第一种输入模式。当发光模块未开启时则不显示图案,因而提供第二种 输入模式。亦即,使用者可藉由图案是否被显示而判断触控输入装置目前处于何种输入模 式,进而依据其模式输入信号。例如发光模块不开启时,触控输入装置外观为整面黑色的状 态,输入模式被预设为控制鼠标光标的模式,此时,使用者可根据显示为整面黑色的触控输 入装置时而进行移动鼠标及点选的动作。而于发光模块开启时触控输入装置显示发光的键 盘,输入模式被预设为控制键盘的模式,此时,使用者可根据被显示的发光的键盘图案而透 过触控输入装置输入文字以及符号等。因此,此种发光触控输入装置的设计重点在于如何 确保于发光模块未开启时不显示图案,而于发光模块开启时才显示发光的图案,以避免使 用者发生混淆的情形。
请参阅图1,其为一种现有发光输入装置的结构侧视示意图。现有发光输入装置I 包括一输入接口 11、一发光模块12以及麦拉片13 (Mylar plate),其由下而上依序为输入 接口 11、发光模块12以及麦拉片13。输入模块11用以被使用者以手指或笔触发而产生相 对应的信号。发光模块12包含一发光兀件121以及一导光板122,发光兀件121用以产生 光束(未显示于图中),而导光板122位于发光元件121的一侧,用以引导光束,使光束投 射至输入接口 11,其中发光元件121为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 0麦拉片 13具有多个发光图案131,该多个发光图案131设置于麦拉片13的一下表面133上,其中 多个发光图案131是以遮光率约98%的透光黑色油墨印制而成,而其下表面133上除了多 个发光图案131以外的区域则以不透光黑色油墨印制而形成多个遮光层132。因此,光线仅 能穿透麦拉片13的下表面133上印制有多个发光图案131的位置,其它区域则无法透光。
当发光输入装置I的发光模块12未被开启时,环境中仍有微弱的光线进入发光输 入装置1,但由于发光图案131的区域遮光率约为98%,而使用者无法以肉眼辨别经由此区 域透出的2%环境中的微弱光线的光量,因此麦拉片13上的多个发光图案131不会被呈现 出来,亦即不会被使用者看见。当发光输入装置I的发光模块12被开启时,有大量的光束 进入发光输入装置1,此时,虽然仅有2%的光线能穿透麦拉片13,其光量已足以使人眼辨 别其光量的差异而可观察到发光的多个发光图案131,以便使用者辨识发光输入装置I上 的发光的多个发光图案131所指示的输入的位置。上述为现有触控输入装置的结构以及其 功能。
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触控输入装置的功能更加丰富,市面上即推出一种具有多 层发光图案的输入装置。请参阅图2,其为现有具有多层发光图案的输入装置的结构侧视示 意图。具有多层发光图案的输入装置2包括一输入接口 21、一第一发光模块22、一第二发光模块23、一电路板24、一遮光板25以及一保护层26。其由下而上依序为输入接口 21、第 二发光模块23、遮光板25、第一发光模块22以及保护层26。输入接口 21用以被触发而产 生相对应的信号。第一发光模块22包含一第一发光兀件221以及一第一导光板222,第一 发光兀件221用以产生一第一光束(未显不于图中),而第一导光板222位于第一发光兀件 221的一侧,用以引导第一光束,使第一光束投射至输入接口 21,且第一导光板222具有多 个第一发光图案2221,其设置于第一导光板222的下表面2222。也就是说,当第一发光兀 件221产生第一光束时,第一导光板222上的第一发光图案2221被显示,其中多个第一发 光图案2221构成用以输入字母的英数键盘接口。
而第二发光模块23包含一第二发光兀件231以及一第二导光板232,第二发光兀 件231用以产生一第二光束(未显不于图中),而第二导光板232位于第二发光兀件231的 一侧,用以引导第二光束,使第二光束投射至输入接口 21,且第二导光板232具有多个第二 发光图案2321,其设置于第二导光板232的下表面2322。也就是说,当第二发光元件231 产生第二光束时,第二导光板232上的第二发光图案2321被显示,其中多个第二发光图案 2321构成用以输入中文文字的中文键盘接口,且第一发光元件221以及第二发光元件231 皆为发光二极管。
图2中,保护层26设置于第一发光模块22的上方,保护层26用以保护第一发光 模块22使其避免受到外力的碰撞或摩擦。保护层26具有一遮光层261,且遮光层261设置 于保护层26的上表面262,遮光层261用以遮蔽大部分的第一光束、大部分的第二光束或 外来光线,其中遮光层261是利用遮光油墨于其上表面上印刷而形成,且遮光层261的预定 遮光率约为98%。电路板24设置于第一发光模块22以及第二发光模块23的一侧,且与 遮光板25互相垂直。而第一发光兀件221以及第二发光兀件231设置于电路板24,由图2 可知,第一发光兀件221以及第二发光兀件231是正向式发光二极管。
而遮光板25设置于第一导光板222与第二导光板232之间,用以遮蔽第一发光兀 件221所产生的第一光束而避免第一光束被投射至第二导光板232而影响第二发光模块23 的第二发光图案2321显不于第二导光板232上。同理,遮光板25亦用以遮蔽第二发光兀 件231所产生的第二光束而避免第二光束被投射至第一导光板222而影响第一发光模块22 的第一发光图案2221显不于第一导光板222上。
当具有多层发光图案的输入装置2的第一发光模块22以及第二发光模块23未被 开启时,环境中仍有微弱的光线进入具有多层发光图案的输入装置2,但由于遮光层261的 预定遮光率约为98%,而使用者无法以肉眼辨别经由遮光层261透出的2%环境中的微弱 光线的光量,因此第一导光板222以及第二导光板232上的多个第一发光图案2221以及多 个第二发光图案2321不会被呈现出来,亦即不会被使用者看见。而当具有多层发光图案的 输入装置2的第一发光模块22被开启时,有大量的第一光束进入具有多层发光图案的输入 装置2,此时,虽然仅有2%的光线能穿透遮光层261,其光量已足以使人眼辨别其光量的差 异而可观察到发光的多个第一发光图案2221,以便使用者辨识具有多层发光图案的输入装 置2上的第一发光图案2231所指示的输入的位置。而其第二发光模块23被开启时的运作 情形与其第一发光模块22的运作情形完全相同,而不再赘述。
根据上述可知,现有具有多层发光图案的输入装置2可提供二种发光图案,以便 使用者根据其显示的第一发光图案2221或第二发光图案2321而得知现有具有多层发光图案的输入装置2目前可进行何种键盘的输入。然而,现有具有多层发光图案的输入装置2 中,其第一发光图案2221以及第二发光图案2321分别设置于第一导光板222以及第二导 光板232上,且二导光板互相叠置造成其结构的厚度太大。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较轻薄 的具有多层发光图案的输入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多层发光图案的输入 装置,其包括输入接口、第一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元件以及导光板,该输入接口用以被触碰 而产生一触控信号;该第一发光元件用以产生第一光束;该第二发光元件用以产生第二光 束;该导光板设置于该输入接口的上方或下方且位于该第一发光元件与该第二发光元件之 间,该导光板具有多个第一发光图案、多个第二发光图案以及设置于该多个第一发光图案 与该多个第二发光图案之间的间隙,该导光板用以分别引导该第一光束以及该第二光束而 显示该多个第一发光图案或该多个第二发光图案。
较佳地,该导光板包括上导光层以及下导光层,且该间隙位于该上导光层与该下 导光层之间,而该多个第一发光图案设置于该上导光层的一第一外表面或一第一内表面 上,该多个第二发光图案设置于该下导光层的一第二内表面或一第二外表面上。
较佳地,该第一光束被该导光板的该上导光层引导而经过该多个第一发光图案, 使该多个第一发光图案显示于该导光板上,且该第二光束被该导光板的该下导光层引导而 经过该多个第二发光图案,使该多个第二发光图案显示于该导光板上;其中该多个第一发 光图案以及该多个第二发光图案皆是藉由多个微导光元件密集排列而成。
较佳地,本发明具有多层发光图案的输入装置还包括第一遮光元件以及第二遮光 元件,该第一遮光元件设置于该下导光层的一侧壁上且接近于该第一发光元件,用以阻挡 该第一光束进入该下导光层,而该第二遮光元件设置于该上导光层的一侧壁上且接近于该 第二发光元件,用以阻挡该第二光束进入该上导光层。
较佳地,该第一遮光元件是塑料薄片、海绵、遮光板或以涂抹方式、喷洒方式、印刷 方式或黏贴方式形成于该下导光层的该侧壁上的遮光材料,而该第二遮光元件是塑料薄 片、海绵、遮光板或以涂抹方式、喷洒方式、印刷方式或黏贴方式形成于该上导光层的该侧 壁上的遮光材料。
较佳地,本发明具有多层发光图案的输入装置还包括保护层,该保护层设置于该 导光板上,用以保护该导光板,且该保护层包括遮光区域以及透光区域,该遮光区域环绕于 该透光区域,且该遮光区域用以遮蔽该第一光束或该第二光束;而该透光区域因应该第一 光束或该第二光束而显示该多个第一发光图案或该多个第二发光图案,且该透光区域具有 一预定遮光率;其中当该第一发光元件或该第二发光元件未被驱动且该第一光束或该第二 光束未被产生时,该第一发光兀件或该第二发光兀件因应该预定遮光率而不显不该多个第 一发光图案或该多个第二发光图案。
较佳地,当该第一光束或该第二光束未被产生时,来自该输入装置外的一外来光 线被具有该预定遮光率的该透光区域遮蔽而不显示该多个第一发光图案或该多个第二发 光图案,其中该预定遮光率介于75% 80%之间。
较佳地,本发明具有多层发光图案的输入装置还包括第一电路板以及第二电路 板,该第一电路板设置于该输入接口的上方或下方且位于该输入接口的第一侧,该第一发 光兀件设置于该第一电路板上;该第二电路板设置于该输入接口的上方或下方且位于该输 入接口的第二侧,该第二发光元件设置于该第二电路板上;其中该第一发光元件以及该第 二发光元件皆是侧向式发光二极管。
较佳地,该第一发光元件设置于该第一电路板的第一侧且该第一电路板的第二侧 伸入该导光板与该输入接口之间,而该第二发光元件设置于该第二电路板的第二侧且该第 二电路板的第一侧伸入该导光板与该输入接口之间。
较佳地,该第一电路板包括第一导线,该第一导线设置于该第一电路板的一上表 面上,且该第一导线由该第一电路板的该第二侧延伸至该第一电路板的该第一侧而连接于 该第一发光元件,而该第二电路板包括第二导线,该第二导线设置于该第二电路板的一上 表面上,且该第二导线由该第二电路板的该第一侧延伸至该第二电路板的该第二侧而连接 于该第二发光兀件。
较佳地,该输入接口设置于该导光板的下方,且该输入接口为不透光的印刷电路 板电容式触控传感器。
较佳地,该输入接口设置于该导光板的上方,且该输入接口为可透光的表面电容 式触控传感器、可透光的内部电容式触控传感器或可透光的投射电容式触控传感器。
本发明具有多层发光图案的输入装置提供一种可设置多层发光图案的导光板,使 其可透过单一导光板分别显示不同的发光图案,因此可缩小具有多层发光图案的输入装置 的厚度。另外,本发明具有多层发光图案的输入装置亦可藉由将电路板伸入输入接口与导 光板之间而缩小其宽度,因此,本发明具有多层发光图案的输入装置不但可缩小其厚度,更 可缩小其宽度,更为轻薄。
图1是现有发光输入装置的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2是现有具有双层发光图案的输入装置的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具有多层发光图案的输入装置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导光板的结构侧 视图。
图4是本发明具有多层发光图案的输入装置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侧视图。
图5是本发明具有多层发光图案的输入装置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结构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具有多层发光图案的输入装置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发光图案被 显示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具有多层发光图案的输入装置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二发光图案被 显示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具有多层发光图案的输入装置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结构侧视图。
图9是本发明具有多层发光图案的输入装置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结构俯视图。
图10是本发明具有多层发光图案的输入装置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结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鉴于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多层发光图案的输入装置。首先请参 阅图3,其为本发明具有多层发光图案的输入装置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导光板的结构侧视图。 图3显不了具有多层发光图案的输入装置3的一导光板36,导光板36包括一上导光层361、 一下导光层362、一间隙363、多个第一发光图案364(请参照图4)以及多个第二发光图案 365 (请参照图4)。间隙363位于上导光层361与下导光层362之间而隔离上导光层361以 及下导光层362,其中上导光层361与下导光层362 —体成型,且间隙363是一空气层。由 图3可知,由侧视角度来看,导光板36为一口字型的结构。导光板36的上导光层361包括 一第一外表面3611、一第一内表面3612以及一侧壁3613,而导光板36的下导光层362包 括一第二外表面3621、一第二内表面3622以及一侧壁3623。
接下来说明本发明具有多层发光图案的输入装置的整体结构。请同时参阅图4以 及图5,图4为本发明具有多层发光图案的输入装置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侧视图,而图5 为本发明具有多层发光图案的输入装置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结构俯视图。具有多层发光 图案的输入装置3除了导光板36之外更包括一底座30、一输入接口 31、一第一电路板32、 一第二电路板33、第一发光兀件34、第二发光兀件35、一保护层37、一第一遮光兀件38以 及一第二遮光元件39。输入接口 31设置于底座30上,其用以被使用者以手指或笔触发而 产生相对应的触控信号,于本较佳实施例中,输入接口 31为不透光的印刷电路板电容式触 控传感器。第一电路板32设置于输入接口 31上且位于输入接口 31的第一侧311,而第二 电路板33设置于输入接口 31上且位于输入接口 31的第二侧312。第一发光元件34设置 于第一电路板32的第一侧321上,用以产生一第一光束BI,而第二发光元件35设置于第二 电路板33的第一侧331上,用以产生一第二光束B2,于本较佳实施例中,第一电路板32的 第一侧321为第一电路板32的内侧,且第二电路板33的第一侧331为第二电路板33的内 侧,而第一发光元件34以及第二发光元件35皆为侧向式发光二极管。
导光板36设置于输入接口 31上且位于第一发光兀件34与第二发光兀件35之间, 多个第一发光图案364可设置于上导光层361的一第一外表面3611或一第一内表面3612 上,且多个第二发光图案365则可设置于下导光层362的一第二内表面3622或一第二外表 面3621上,于本较佳实施例中,多个第一发光图案364设置于上导光层361的第一外表面 3611上,而多个第二发光图案365设置于下导光层362的第二内表面3622上,如图4所不。
需特别说明的是,多个第一发光图案364以及多个第二发光图案365是藉由微导 光元件密集排列而成,且微导光元件可采用密集排列的微结构(例如微透镜、V型切口)或 密集排列的印刷网点。形成发光图案的微导光元件用以影响导光板36中局部光线的入射 角,以破坏其全反射路径而使光线折射穿透导光板35,使微导光元件位置上方透出光线而 呈现多个第一发光图案364或多个第二发光图案365。
请再次参阅图4,第一遮光元件38设置于下导光层362的侧壁3623上且接近于第 一发光兀件34,用以阻挡第一光束BI进入下导光层362,而第二遮光兀件39设置于上导光 层361的侧壁3613上且接近于第二发光元件35,用以阻挡第二光束B2进入上导光层361。 于本较佳实施例中,第一遮光兀件38是藉由涂抹方式、喷洒方式、印刷方式或黏贴方式形 成于下导光层362的侧壁3623上的遮光材料,且第二遮光兀件39亦是藉由涂抹方式、喷洒 方式、印刷方式或黏贴方式形成于上导光层361的侧壁3613上的遮光材料。在其他实施例 中,该第一遮光元件和第二遮光元件亦可以是塑料薄片、海绵、遮光板等。
图4中,保护层37设置于导光板36上,保护层37用以保护输入接口 31。保护层 37包括一透光区域371以及一遮光区域372,遮光区域372环绕于透光区域371,且遮光区 域372用以遮蔽第一光束B1、第二光束B2或来自于输入装置3外的外来光线(未标不于 图中)。透光区域371用以因应第一光束BI或第二光束B2而显不多个第一发光图案364 或多个第二发光图案365,且透光区域371具有一预定遮光率,其中预定遮光率介于75% 80%之间。
图5中,第一电路板32包括第一导线322,其设置于该第一电路板的一上表面323 上,且第一导线322由第一电路板32的第一侧321延伸而连接于第一发光元件34。而第二 电路板33包括第二导线332,其设置于第二电路板33的一上表面333上,且第二导线332 由第二电路板33的第一侧331延伸而连接于第二发光元件35。
当具有多层发光图案的输入装置3的第一发光元件34以及第二发光元件35未被 驱动且第一光束BI以及第二光束B2未被产生时,多个第一发光图案364以及多个第二发 光图案365因应透光区域371的预定遮光率而不被显示。其原因在于,当其第一发光元件 34以及第二发光元件35皆不产生光束时,仅有周边环境中的微弱的外来光线可进入保护 层37的透光区域371中,并由于其透光区域371的预定遮光率为75 80%,使得进入其透 光区域371的微弱光线约75% 80%会被透光区域371吸收,其余20 25%的光线则入 射至导光板36。当其余20 25%的光线抵达导光板36上的微导光元件(亦即多个第一 发光图案364或多个第二发光图案365)时,由于不同方向的光线入射至微导光兀件时的入 射角度不同,约有一半的光线会经折射而继续往导光板36的下方前进,因此仅剩约10%的 光线会被反射而往透光区域371的方向行进。于其光线被反射的过程中,透光区域371再 次吸收光线,使得仅剩约2%的光线透出透光区域371,故无法呈现多个第一发光图案364 以及多个第二发光图案365,亦即使用者不会看见多个第一发光图案364以及多个第二发 光图案365。
当第一发光兀件34被驱动而发射第一光束BI时,大量的第一光束BI由导光板 36的侧边进入导光板36,且部分第一光束BI被导光板36的下导光层362的侧壁3623上 的第一遮光元件38阻挡,使得第一光束BI无法进入下导光层362而仅得以进入上导光层 361。第一光束BI被上导光层361引导而经过多个微导光元件所组成的多个第一发光图案 364,其第一光束BI因全反射路径被多个微导光兀件破坏而往上导光层361的上方行进,亦 即第一光束BI离开导光板36。第一光束BI通过导光板36并进入保护层37的透光区域 371时,大约有75 80%的第一光束BI会被透光区域371吸收,使得约20 25%的第一 光束BI得以通过而显不发光的多个第一发光图案364于导光板36上,且其发光的多个第 一发光图案364可被使用者看见,如图6所示。
当第二发光兀件35被驱动而发射第二光束B2时,大量的第二光束B2由导光板36 的侧边进入导光板36,且部分第二光束B2被导光板36的上导光层361的侧壁3613上的第 二遮光元件39阻挡,使得第二光束B2无法进入上导光层361而仅得以进入下导光层362。 第二光束B2被下导光层362引导而经过多个微导光元件所组成的多个第二发光图案365, 其第二光束B2因全反射路径被多个微导光元件破坏而往下导光层362的上方行进,亦即第 二光束B2离开下导光层362而进入导光板36的间隙363,并通过上导光层361而离开导光 板36。第二光束B2通过导光板36并进入保护层37的透光区域371时,大约有75 80%的第二光束B2会被透光区域371吸收,使得约20 25 %的第二光束B2得以通过而显示发 光的多个第二发光图案365于导光板36上,且其发光的多个第二发光图案365可被使用者 看见,如图7所示。由图6以及图7可知,多个第一发光图案364构成用以控制音乐播放的 音乐播放接口,而多个第二发光图案365构成用以输入字母以及符号的键盘接口。
需特别说明的是,由于导光板36的间隙363中的光传递介质为空气,使得第二光 束B2由导光板36的下导光层362进入其间隙363的过程中因应光传递介质由导光板36 变更为空气而进行折射一次。同理,当第二光束B2由间隙363进入其上导光层361的过程 中因应光传递介质由空气变更为导光板36而再进行折射一次。因此,第二光束B2进行两 次折射而可避免通过形成多个第一发光图案364的微导光元件,使得导光板36仅显示多个 第二发光图案365而不显不多个第一发光图案364。
本较佳实施例的具有多层发光图案的输入装置3是经过制程技术而将导光板36 分为上导光层361以及下导光层362,其可利用单一导光板36而设置有多层发光图案,故具 有多层发光图案的输入装置3的厚度可被降低而实现轻薄化。
再者,本发明更提供一第二较佳实施例。请同时参阅图8以及图9,图8为本发明 具有多层发光图案的输入装置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结构侧视图,而图9为本发明具有多层发 光图案的输入装置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结构俯视图。具有多层发光图案的输入装置4包 括一底座40、一输入接口 41、一第一电路板42、一第二电路板43、第一发光兀件44、第二发 光元件45、一导光板46、一保护层47、一第一遮光元件48以及一第二遮光元件49。导光板 46包括一上导光层461、一下导光层462、一间隙463、多个第一发光图案464以及多个第二 发光图案465,且间隙463位于上导光层461与下导光层462之间而隔离上导光层461以及 下导光层462,其中上导光层461与下导光层462 —体成型。而保护层47包括一透光区域 471以及一遮光区域472。
本较佳实施例中的各元件皆与第一较佳实施例大致上相同,其结构以及功能则不 再赘述,而本较佳实施例与第一较佳实施例不同之处有三点,第一,本较佳实施例的多个第 一发光图案464设置于上导光层461的第一内表面4612上,而多个第二发光图案465设置 于下导光层462的第二外表面4621上。第二,于导光板46的一第一侧上,其上导光层461 与下导光层462被断开而未连接,由图8可知,由侧视角度来看,导光板46为一口字型的结 构。
第三,第一发光兀件44设置于第一电路板42的一第一侧421且第一电路板42的 一第二侧424伸入导光板46与输入接口 41之间,且第二发光兀件45设置于第二电路板43 的一第一侧431且第二电路板43的一第二侧434伸入导光板46与输入接口 41之间。而 第一电路板42包括一第一导线422,设置于第一电路板42的一上表面423上,且第一导线 422由第一电路板42的第二侧424延伸至第一电路板42的第一侧421而连接于第一发光 兀件44。第二电路板43包括一第二导线432,设置于第二电路板43的一上表面433上,且 第二导线432由第二电路板43的第二侧434延伸至第二电路板43的第一侧431而连接于 第二发光兀件45,其中第一电路板42的第一侧421为第一电路板42的外侧,且第二电路 板43的第一侧431为第二电路板43的外侧。也就是说,第一电路板42以及第二电路板43 分别伸入导光板46与输入接口 41之间的设置方式可将第一电路板42以及第二电路板43 往内侧移动。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具有多层发光图案的输入装置3的宽度Wl (请参照图5)相比,本较佳实施例的具有多层发光图案的输入装置4的宽度W2(请参照图9)较小,因此, 本较佳实施例的具有多层发光图案的输入装置4可进一步地进行轻薄化。
此外,本发明更提供一第三较佳实施例。请参阅图10,其为本发明具有多层发光图 案的输入装置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结构侧视图。具有多层发光图案的输入装置5包括一底座 50、一输入接口 51、一第一电路板52、一第二电路板53、第一发光兀件54、第二发光兀件55、 一导光板56、一保护层57、一第一遮光兀件58以及一第二遮光兀件59。导光板56包括一 上导光层561、一下导光层562、一间隙563、多个第一发光图案564以及多个第二发光图案 565,且间隙563位于上导光层561与下导光层562之间而隔离上导光层561以及下导光层 562,其中上导光层561与下导光层562 —体成型。而保护层57包括一透光区域571以及 一遮光区域572。
本较佳实施例中的各元件皆与第一较佳实施例大致上相同,其结构以及功能则不 再赘述,而本较佳实施例与第一较佳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本较佳实施例的第一电路板52 以及第二电路板53设置于底座50上,亦即设置于输入接口 51的下方,且第一发光兀件54 以及第二发光兀件55则分别设置于第一电路板52以及第二电路板53上。导光板56设置 于第一电路板52以及第二电路板53上且位于第一发光兀件54以及第二发光兀件55之间, 且输入接口 51则设置于导光板56的上方,其输入接口 51可采用可透光的表面电容式触控 传感器、可透光的内部电容式触控传感器或可透光的投射电容式触控传感器。而保护层57 设置于输入接口 51的上方。
根据上述各较佳实施例可知,本发明具有多层发光图案的输入装置提供一种可设 置多层发光图案的导光板,使其可透过单一导光板分别显示不同的发光图案,因此可缩小 具有多层发光图案的输入装置的厚度。另外,本发明具有多层发光图案的输入装置亦可藉 由将电路板伸入输入接口与导光板之间而缩小其宽度,因此,本发明具有多层发光图案的 输入装置不但可缩小其厚度,更可缩小其宽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因此 凡其它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下所完成的等效改变或修饰,均应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 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多层发光图案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入接口,用以被触碰而产生一触控信号; 第一发光元件,用以产生第一光束; 第二发光元件,用以产生第二光束;以及 导光板,设置于该输入接口的上方或下方且位于该第一发光元件与该第二发光元件之间,该导光板具有多个第一发光图案、多个第二发光图案以及设置于该多个第一发光图案与该多个第二发光图案之间的间隙,该导光板用以分别引导该第一光束以及该第二光束而显示该多个第一发光图案或该多个第二发光图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层发光图案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板包括上导光层以及下导光层,且该间隙位于该上导光层与该下导光层之间,而该多个第一发光图案设置于该上导光层的一第一外表面或一第一内表面上,该多个第二发光图案设置于该下导光层的一第二内表面或一第二外表面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多层发光图案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光束被该导光板的该上导光层引导而经过该多个第一发光图案,使该多个第一发光图案显示于该导光板上,且该第二光束被该导光板的该下导光层引导而经过该多个第二发光图案,使该多个第二发光图案显示于该导光板上;其中该多个第一发光图案以及该多个第二发光图案皆是藉由多个微导光元件密集排列而成。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多层发光图案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遮光元件以及第二遮光元件,该第一遮光元件设置于该下导光层的一侧壁上且接近于该第一发光元件,用以阻挡该第一光束进入该下导光层,而该第二遮光元件设置于该上导光层的一侧壁上且接近于该第二发光元件,用以阻挡该第二光束进入该上导光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多层发光图案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遮光元件是塑料薄片、海绵、遮光板或以涂抹方式、喷洒方式、印刷方式或黏贴方式形成于该下导光层的该侧壁上的遮光材料,而该第二遮光元件是塑料薄片、海绵、遮光板或以涂抹方式、喷洒方式、印刷方式或黏贴方式形成于该上导光层的该侧壁上的遮光材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层发光图案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层,该保护层设置于该导光板上,用以保护该导光板,且该保护层包括遮光区域以及透光区域,该遮光区域环绕于该透光区域,且该遮光区域用以遮蔽该第一光束或该第二光束;而该透光区域因应该第一光束或该第二光束而显示该多个第一发光图案或该多个第二发光图案,且该透光区域具有一预定遮光率;其中当该第一发光元件或该第二发光元件未被驱动且该第一光束或该第二光束未被产生时,该第一发光兀件或该第二发光兀件因应该预定遮光率而不显示该多个第一发光图案或该多个第二发光图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多层发光图案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一光束或该第二光束未被产生时,来自该输入装置外的一外来光线被具有该预定遮光率的该透光区域遮蔽而不显示该多个第一发光图案或该多个第二发光图案,其中该预定遮光率介于75% 80%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层发光图案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电路板,设置于该输入接口的上方或下方且位于该输入接口的第一侧,该第一发光元件设置于该第一电路板上;以及第二电路板,设置于该输入接口的上方或下方且位于该输入接口的第二侧,该第二发光元件设置于该第二电路板上;其中该第一发光元件以及该第二发光元件皆是侧向式发光二极管。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多层发光图案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发光元件设置于该第一电路板的第一侧且该第一电路板的第二侧伸入该导光板与该输入接口之间,而该第二发光元件设置于该第二电路板的第二侧且该第二电路板的第一侧伸入该导光板与该输入接口之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多层发光图案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路板包括第一导线,该第一导线设置于该第一电路板的一上表面上,且该第一导线由该第一电路板的该第二侧延伸至该第一电路板的该第一侧而连接于该第一发光元件,而该第二电路板包括第二导线,该第二导线设置于该第二电路板的一上表面上,且该第二导线由该第二电路板的该第一侧延伸至该第二电路板的该第二侧而连接于该第二发光元件。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层发光图案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输入接口设置于该导光板的下方,且该输入接口为不透光的印刷电路板电容式触控传感器。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层发光图案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输入接口设置于该导光板的上方,且该输入接口为可透光的表面电容式触控传感器、可透光的内部电容式触控传感器或可透光的投射电容式触控传感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关于一种具有多层发光图案的输入装置,包括输入接口、第一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元件以及导光板。导光板包括一上导光层、一下导光层以及分隔上导光层以及下导光层的间隙,且上导光层与下导光层一体成型。导光板可设置多层发光图案且可分别显示之,因此可降低输入装置厚度。
文档编号G06F3/042GK103034368SQ201110294579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30日
发明者陈仲渊 申请人: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