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智能分析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36398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数据智能分析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据分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据智能分析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如何能够快速有效的获得更为准确的信息,对于其能否取得成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的数据分析系统,如现有技术中的高考志愿填报系统,其只是单一针对考生分数与各高校历年分数进行对比,用于报志愿时进行参考。其以历史数据作为分析的依据,进行统计分类或者直接将历史数据导入计算机数据库,供使用者进行查询利用,系统的功能仅限于导入历史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类,用户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数据进行快速的分类与查询,提高使用者查询的便利性,并在检索的基础上提供简单的数据测试功能。相对于现有数据分析系统,该系统在提高使用者检索效率上有一个较大层次的提高。但是,其仍存在不足之处
1、数据利用不便其查询仅限于存储了历史数据数据库的计算机中,对于其它非计算机用户或者其它未安装该数据包的计算机用户,特别是现有的移动媒介的普及,移动客户端如智能手机、PAD的广泛使用,这些用户并不能有效的得到该数据的访问;
2、系统功能不够完善此系统在考如不能结合闻考知识重点对考生进行知识点的综合测评分析,不能结合学生的性格及自身喜好进行准确的职业测评分析,不能为用户提供多方位的高考志愿填报分析,更不能为学生和企业提供互动交流的职前培训教育互通平台,不利于提高使用者对信息的充分有效的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利用方便的数据智能分析系统,以提高数据共享性和提高使用者的效率。一种数据智能分析系统,包括
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分类别存储有待查询与测试数据,该数据包括重点知识题数据库、高考模拟测评数据库、高校信息数据库、个人性格的职业取向测评数据库、就业信息数据库;
网络共享模块用于将数据存储模块中的数据通过网络共享的模式存储于网络服务器,提供用户登陆访问接口 ;
用户登陆访问模块用户通过该模块凭借指定的账号可登陆至网络共享模块,访问数据存储模块数据;
互动模块用户记录用户访问历史信息,并结合用户访问历史数据或历史测试结果,建立对应新的测试数据库。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数据智能分析系统,在数据存储模块中存储的重点知识数据数据库,用户通过登陆访问模块输入用户名与密码,通过网络共享模块登陆至数据存储模块进行测试,并由互动模块记录其测试结果,并相应的建立如针对测试缺陷所生成的新的测试数据库,以提高使用者的使用效率;而个人性格的职业取向测评数据库的测试用户,根据测试结果可对应的在就业信息数据库中查找到与其性格匹配的职业信息,为使用者快速查找到正确的有效信息,提高使用的使用效率,重点知识数据库和高考模拟测试数据库配合互动模块,能快速有效的找到用户的薄弱环节,并建立针对该薄弱环节的新测试数据。另夕卜,通过网络共享模块,可使数据存储模块中的数据能够被不同的用户终端所访问,使本系统的使用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更好的实现数据的共享。优选的,还包括实时数据更新模块,用于对数据存储模块数据进行实时更新。优选的,所述互动模块中所建立的测试数据库,包括用户考题弱点分析、性格优缺点分析以及与性格相对应的专业、职业分析信息。优选的,所述用户登陆访问模块进行登陆的用户包括供方和需方用户,供方与需方用户信息共享。优选的,所述网络共享模块包括INTERNET网、GSM网或其它3G网络。优选的,所述数据存储模块的数据信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检索测试的优先级分级。


图1为本发明所述数据智能分析系统的系统框 图2为本发明所述数据智能分析系统的实施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框图。该系统中,包括
数据存储模块,其中包括重点知识题数据库、高考模拟测评数据库、高校信息数据库、个人性格的职业取向测评数据库、就业信息数据库;
网络共享模块用于将数据存储模块中的数据通过网络共享的模式存储于网络服务器,提供用户登陆访问接口 ;
用户登陆访问模块用户通过该模块凭借指定的账号可登陆至网络共享模块,访问数据存储模块数据;
互动模块用户记录用户访问历史信息,并结合用户访问历史数据或历史测试结果,建立对应新的测试数据库。其中重点知识题数据库及高考模拟测评数据库,以高考各学科重要知识点为基础,收录近三年高考模拟测试题库,学生可据需求选择任意试题进行自我测试,及时了解自己对各重要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便在高考前做到及时的查漏补缺。个人性格有职业取向测评数据库该数据库以帕尔默的九型人格及霍兰德的职业取向分析为原型,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设计一套完整的个人性格及职业取向分析系统,根据学生个人的真实、本能的答题,可准确的测出个人的性格及与之对应的个人职业取向。同时,基于学生对自己性格的充分认知,系统提出了对本人有利的行事方法及需注意规避的行事本能,从而使自己的性格得到充分的拓展;自己的性格结合准确的职业定位,不仅使自己对人生的职业规划有更清晰的认识,更使自己对高考专业选择有了更准确的定位。高校信息数据库该库收录全国各高校的基本信息,并以系统的形式使学生更全面的了解各学校的基本状况(学校简介、专业分布、教职状况、就学费用、住宿状况、招生计划、实验条件、图书收藏、录取分数、录取人数等),同时,系统也可以链接的方式直接登录到高校的网站,使学生更深入的了解志愿学校。高考五分段分析系统收录每年每个省份的五分段人数,并与之与前一高考年份进行综合比较,以得出当年高考的录取竞争状况及分段对比率,使考生能全面、正确的估测本年的录取形式。并且收录各院校近三年的各专业录取最低分、最高分、平均分及本省录取人数,让考生能正确预估各院校及专业的录取形势。同时收录各院校综合排名及各热门专业的排名状况,使学生及家长对各院校有更全面的了解。另外,本系统还以学生高考的实际考分为基准,结合自己的分析条件(根据分数选学校、根据专业选学校、根据职业选专业、根据批次选学校、自定义条件选学校),自动与各院校及专业的录取分数线进行比对分析,并按系统计算的录取机率为标准,自动分析出适合填报的学校供学生及家长参考。另外,就业信息数据库中包括企业用人需求及目前各专业的就业状况(就业率、薪资状况、就业单位),综合体现各专业的就业率排名,并结合专家的分析点评,对各专业的就业形势进行综合分析。在考生入学后,为学生提供专业的人才档案库供企业查询,并让企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业状况及职业学习性况。同时,系统与各知名招聘网站进行友情链接,使学生就业信息得到充分共享,从而有力促进学生的毕业就业率的提升。而且系统迎合企业用人单位的基本要求,结合现代企业培训的相关知识及短片,建立学生岗前培训的知识库,从而有效的催进学生向职业化转变的进程,使学生学有所用,使企业招之能用,从而促成学校学生与社会人才的无缝接轨。如图2,学生用户通过登陆访问模块输入用户名与密码,通过网络共享模块登陆至数据存储模块进行测试,并由互动模块记录其测试结果,并相应的建立如针对测试缺陷所生成的新的测试数据库,以提高使用者的使用效率;而个人性格的职业取向测评数据库的测试用户,根据测试结果可对应的在就业信息数据库中查找到与其性格匹配的职业信息,为使用者快速查找到正确的有效信息,提高使用的使用效率,重点知识数据库和高考模拟测试数据库配合互动模块,能快速有效的找到用户的薄弱环节,并建立针对该薄弱环节的新测试数据和用户信息模块。另外,通过网络共享模块,可使数据存储模块中的数据能够被不同的用户终端所访问,使本系统的使用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更好的实现数据的共享。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
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种数据智能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分类别存储有待查询与测试数据,该数据包括:重点知识题数据库、高考模拟测评数据库、高校信息数据库、个人性格的职业取向测评数据库、就业信息数据库; 网络共享模块:用于将数据存储模块中的数据通过网络共享的模式存储于网络服务器,提供用户登陆访问接口; 用户登陆访问模块: 用户通过该模块凭借指定的账号可登陆至网络共享模块,访问数据存储模块数据; 互动模块:用户记录用户访问历史信息,并结合用户访问历史数据或历史测试结果,建立对应新的测试数据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智能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实时数据更新模块,用于对数据存储模块数据进行实时更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智能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互动模块中所建立的测试数据库,包括用户考题弱点分析、性格优缺点分析以及与性格相对应的专业、职业分析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智能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登陆访问模块进行登陆的用户包括供方和需方用户,供方与需方用户信息共享。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数据智能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共享模块包括INTERNET网、GSM网或其它3G网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智能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存储模块的数据信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检索测试的优先级分级。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利用方便的数据智能分析系统,包括数据存储模块,网络共享模块,用户登陆访问模块,互动模块,用户通过登陆访问模块输入用户名与密码,通过网络共享模块登陆至数据存储模块进行测试,并由互动模块记录其测试结果,并相应的建立如针对测试缺陷所生成的新的测试数据库,使用户快速查找到所需要信息,提高使用者的使用效率;通过网络共享模块,可使数据存储模块中的数据能够被不同的用户终端所访问,使本系统的使用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更好的实现数据的共享。
文档编号G06F17/30GK103077167SQ20111032754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5日
发明者杨海涛 申请人:东莞市科宇软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