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图像处理方法以及动态图像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91256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动态图像处理方法以及动态图像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动态图像处理方法以及动态图像处理系统。该动态图像处理方法包含下列步骤:提供多个第一图像;合成该多个第一图像来产生一第二图像;于该第二图像上选取多个校正点;对该多个第一图像进行一几何转换操作;对该多个校正点进行该几何转换操作,以产生多个转换后的校正点;以及依据该多个转换后的校正点来产生至少一图像特征边界。
【专利说明】动态图像处理方法以及动态图像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车用图像处理,尤其涉及一种通过在车用图像上定义出校正点以对车用图像进行处理的动态图像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环景显影系统(Around view monitor system,AVMS)提供了车辆周围的环景图像(Around view monitor image, AVM image) / 鸟瞰图像(Bird,s_eye viewimages),使驾驶者能够即时监控车辆周围的景象。一般来说,具有环景显影系统的车辆会配置多个图像提取元件(Image capture device)(例如,摄影机)以提取多个车辆周围的图像,该多个车辆周围的图像接着会经由包含图像缝合操作(image stitching)的图像处理来产生一环景图像,其中该环景图像可与一车辆图像(Vehicle image)贴合以产生一车用图像(Vehicularimage)。由于通常是以垂直俯视的方式来观看该车用图像/该环景图像(亦即,观看视角是固定的),故该车用图像/该环景图像上该多个车辆周围的图像所对应的图像缝合线(Imagestitching line)也是固定的。然而,为了要提供给驾驶者更完整的车辆周围景象,会需要能够从不同的视角来观看车用图像/环景图像,因此,图像缝合线也会需要有所调整。
[0003]因此,需要一种图像处理方法来提供可动态调整的图像缝合线,以满足从不同的视角来观看车用图像/环景图像的需求。

【发明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在车用图像上定义出校正点的动态图像处理方法,来满足上述需求。
[0005]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其揭示一种产生车用图像处理方法。该车用图像处理方法包含下列步骤:提供多个第一图像;合成该多个第一图像来产生一第二图像;于该第二图像上选取多个校正点;对该多个第一图像进行一几何转换操作;对该多个校正点进行该几何转换操作,以产生多个转换后的校正点;以及依据该多个转换后的校正点来产生至少一图像特征边界。
[0006]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其揭示一种动态图像处理系统。该动态图像处理系统包含一处理单元以及一存储单元。该处理单元用以将多个第一图像进行一合成操作或一几何转换操作,以及在对该多个第一图像进行该合成操作之后所产生的一第二图像上,选取多个校正点以产生一校正点信息。该存储单元耦接于该处理单元,用以存储该校正点信息。当该处理单元另对该多个第一图像进行该几何转换操作时,该处理单元也会对该多个校正点进行相同的该几何转换操作,以产生多个转换后的校正点,并依据该多个转换后的校正点来产生至少一图像特征边界。
[0007]本发明提供一种在车用图像上定义出校正点的动态图像处理方法,其中由校正点所产生的图像特征边界可随车用图像的显示设定的改变而调整,因此,当该图像特征边界用来作为图像缝合线/警示线/车幅线时,可实现出动态图像缝合线/动态警示线/动态车幅线,此外,也满足了驾驶者/使用者欲自不同视角来观看车用图像/环景图像的需求。【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发明广义的动态图像处理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0009]图2为本发明于车用图像上定义出图像特征边界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0]图3为在图2所示的车用图像上选取多个校正点以作为图像缝合线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1]图4为缝合图3所示的多个第一图像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2]图5为对图3所示的车用图像进行一几何转换操作以改变其显示方式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3]图6为本发明产生图5所示的第二图像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4]图7为对图3所示的车用图像进行一几何转换操作以改变其显示方式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5]图8为在图2所示的车用图像上选取多个校正点以作为警示线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6]图9为对图8所示的车用图像进行一 几何转换操作以改变其显示方式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7]图10为对图8所示的车用图像进行一几何转换操作以改变其显示方式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8]图11为本发明动态图像处理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0019]【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20]C1、C2、C3、C4图像提取元件
[0021]CPl ~CP8、CPA ~CAD、CP1’ ~CP8’、CPA’ ~CAD, 校正点
[0022]IMG1_C1 ~MG1_C4、IMG_0B, IMG2, IMG_V,图像
[0023]頂G_0B’、IMG2\MG_V’、IMG1_1 ~MGl_n、
[0024]IMG_VR, IMG_T1 ~MG_T4、IMG_FU IMG_F2
[0025]P、PP1、PP2像素
[0026]R_0V重叠区域
[0027]SLO~SL4图像缝合线
[0028]WLl~WL4警示线
[0029]WA警示区
【具体实施方式】
[0030]本发明利用在一车用图像/环景图像上定义出多个校正点(基准点),使得当该车用图像的显示画面有所调整时(例如,放大显示、显示视角改变或其他显示调整),该多个校正点于显示画面的位置也会随之调整,换句话说,该多个校正点于显示画面的位置与该车用图像目前处在的显示设定(例如,标准显示模式、放大显示模式或其他显示模式)之间会有相对应的关系,因此,可通过此对应关系来实现多种车用图像处理的相关应用。
[0031]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广义的动态图像处理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假若所得到的结果大致相同,则不一定要按照图1所示的步骤来执行。该方法可简单归纳如下:
[0032]步骤110:开始。
[0033]步骤120:提供多个第一图像。
[0034]步骤130:合成该多个第一图像来产生一第二图像。
[0035]步骤140:于该第二图像上选取多个校正点。
[0036]步骤150:对该多个第一图像进行一几何转换操作,以产生多个转换后的第一图像。
[0037]步骤160:对该多个校正点进行该几何转换操作,以产生多个转换后的校正点。
[0038]步骤170:依据该多个转换后的校正点来产生至少一图像特征边界。
[0039]步骤180:结束。
[0040]在该方法应用于环景显影系统的情形下,该多个第一图像可以是多个校正图像/俯视图像(Top-view image),该第二图像可以是一环景图像,更具体地说,可先接收多个子图像(例如,广角扭曲图像),再对该多个子图像进行一图像校正操作(例如,广角扭曲校正及俯视转换)以分别产生该多个校正图像/俯视图像,再将该多个校正图像/俯视图像合成为该环景图像。
[0041]由步骤140?步骤160可知,所选取的该多个校正点与该多个第一图像会经由同一几何转换操作来处理,其中该几何转换操作可以是一旋转操作、一平移操作、一放大操作、一缩小操作、一倾斜操作或一视角转换操作。在该至少一图像特征边界为至少一图像缝合线的情形下,可依据该至少一图像缝合线以及该多个转换后的第一图像来产生另一第二图像,因此,可实现随着图像观看视角而改变的动态图像缝合线,来满足从不同的视角来观看车用图像/环景图像的需求。另外,该至少一图像特征边界也可实现用来提升行车安全的车用警示线(Warning line) /车用警示区(Warning area)、辅助停车的动态车幅线(Dynamic parking line)或其他车用图像处理的相关应用。因此,只要是依据定义于一图像上的多个校正点与该图像目前处在的显示设定之间的对应关系来实现相关的动态图像处理方法,均遵循本发明的发明精神而落入本发明的范围。进一步的说明如下。
[0042]请参阅图2,图2为本发明于车用图像MG_V上定义出图像特征边界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首先,位于车辆(以物件图像MG_0B表示的)上的四个图像提取元件Cl?C4会接收到多个子图像(亦即,对应于车辆周围的广角扭曲图像),并对该多个子图像进行一图像校正操作(亦即,广角扭曲校正及俯视转换)以分别产生多个第一图像(亦即,俯视图像)IMG1_C1?MG1_C4,接着再将多个第一图像MG1_C1?MG1_C4合成为一第二图像MG2(亦即,环景图像)。最后,可将一物件图像MG_0B贴至第二图像頂G2以产生车用图像IMG_N。
[0043]由图2可知,多个第一图像MG1_C1?MG1_C4彼此之间会有多个图像重叠区域,故需要有适当的图像缝合线来将重叠的图像接合以避免在图像重叠区域产生鬼影(Ghost)或图像不连续的情形。因此,可在第二图像IMG2的一图像重叠区域(形成于两个相邻的第一图像MG1_C2与MG1_C3之间)上选取多个校正点CPl及CP2,并依据多个校正点CPl及CP2来产生一图像特征边界以作为一图像缝合线(亦即,通过多个校正点CPl及CP2的射线),其中多个校正点CPl及CP2的位置(或该图像缝合线的位置)可以由车辆的车用图像系统(Vehicular image system)(并未显示于图中)来预先设定,也可以依据使用者/驾驶者的需求来选定。
[0044]在校正点应用于动态图像缝合线的情形下,除了在图像重叠区域上选取校正点之夕卜,也可以参照预设图像缝合线来选取校正点。请参阅图3,图3为在图2所示的车用图像IMG_V上选取多个校正点以作为图像缝合线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在此实施例中,可先对多个第一图像MG1_C1?MG1_C4进行一预设图像缝合操作来产生预设图像缝合线(例如,预设图像缝合线SL0),接着,再参照所产生的预设图像缝合线来选取多个校正点以产生符合需求的图像缝合线。以下为缝合第一图像IMG1_C1与第一图像IMG1_C2的范例说明。
[0045]请参阅图4,图4为缝合图3所示的第一图像IMG1_C1与第一图像IMG1_C2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广角扭曲图像MG_FI为图像提取元件CI所提取的子图像,以及广角扭曲图像IMG_F2为图像提取元件C2所提取的子图像。俯视图像IMG_T1由对广角扭曲图像IMG_Fl进行广角扭曲校正与俯视转换所产生,以及俯视图像IMG_T2由对广角扭曲图像IMG_F2进行广角扭曲校正与俯视转换所产生,其中第一图像MG1_C1实际上是俯视图像MG_T1的一部分,以及第一图像MG1_C2实际上是俯视图像MG_T2的一部分。在此实施例中,第一图像MG1_C1与第一图像MG1_C2重叠于一重叠区域R_0V。为了要缝合第一图像MG1_C1与第一图像MG1_C2,需要决定出位于重叠区域R_0V之中每一像素的像素数据。以图3所示的第二图像頂G2中对应像素P的像素数据的选定为例,可比较广角扭曲图像MG_F1之中像素P与预定像素PPl (亦即,对应于广角扭曲镜头的光心(optical center)的像素)之间的距离dl以及广角扭曲图像MG_F2之中像素P与预定像素PP2(亦即,对应于广角扭曲镜头的光心的像素)之间的距离d2,并据以选取第一图像MG1_C1之中对应像素P的像素数据与第一图像頂G1_C2之中对应像素P的像素数据的其中之一,以作为第二图像MG2之中对应像素P的像素数据。由图4可知,距离d2小于距离dl,此外,由于越接近广角扭曲图像中心的成像失真度越低,故可选取第一图像IMG1_C2之中对应像素P的像素数据来作为图3所示的第二图像IMG2之中对应像素P的像素数据。
[0046]请再次参阅图3。在决定出重叠区域R_0V之中每一像素的像素数据之后,可参照重叠区域R_0V之中每一像素数据与第一图像IMG1_C1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重叠区域R_0V之中每一像素数据与第一图像MG1_C2之间的对应关系,来产生预设图像缝合线SL0,更具体地说,由于在重叠区域R_0V之中,位于预设图像缝合线SLO右方的像素数据均对应于第一图像MG1_C1,以及位于预设图像缝合线SLO左方的像素数据均对应于第一图像MG1_C2,换句话说,预设图像缝合线SLO可视为像素数据边界,因此,预设图像缝合线SLO即是用于接合多个第一图像MG1_C1及IMG1_C2的图像缝合线。在一设计变化中,由于预设图像缝合线SLO为一曲线(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故可通过数值运算(例如,最小平方线性近似(Linear least squares fitting))来得到一近似直线(例如,另一预设图像缝合线SLl )。在得到预设图像缝合线SL0/SL1之后,可参照预设图像缝合线SL0/SL1来选取多个校正点CPl与CP2以产生符合需求的图像缝合线,也可以直接选定由直线近似所得到的预设缝合线SLl来作为后续图像缝合的图像缝合线。相似地,通过上述产生图像缝合线的实作方式,可得到多个校正点CP3?CP8以及多个预设图像缝合线SL2?SL4,因此,可直接依据多个预设图像缝合线SLl?SL4来合成多个图像提取元件Cl?C4后续所接收到的多个图像来产生另一环景图像。请注意,以上产生预设缝合线的实作方式仅供范例说明的需,并非用来作为本发明的限制,此外,也可以不用产生预设图像缝合线,而是直接依据驾驶者的观看舒适度来选取多个校正点以产生图像缝合线。再者,本发明所提供的图像缝合线并不局限于直线,换句话说,也可以选取三个以上的校正点以产生弯曲的图像缝合线。
[0047]如上所述,由于所选定的多个校正点于显示画面的位置会跟车用图像目前处在的显示设定有相对应的关系,因此,当车用图像的显示设定改变时,所选定的多个校正点/图像缝合线在显示画面的位置也会有相对应的调整。请参阅图5,图5为对图3所示的车用图像IMG_V进行一几何转换操作(Geometric transformation)以改变其显示方式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由图5可知,图5所示的车用图像IMG_V’(包含物件图像IMG_0B’以及第二图像IMG2’ )可视为将图3所示的车用图像IMG_V (包含物件图像IMG_0B以及第二图像IMG2)往顺时针方向旋转而产生,此外,图5所示的多个校正点CP1’?CP8’也是经由对图3所示的多个校正点CPl?CP8进行相同的旋转操作来产生,换句话说,多个校正点CP1’?CP8’与车用图像IMG_V’之中图像物件的相对位置相同于多个校正点CPl?CP8与车用图像IMG_V之中图像物件的相对位置,因此,依据多个校正点CP1’?CP8’所得到的多个图像缝合线SL1’?SL4’也可视为对图3所示的多个图像缝合线SLl?SL4进行该旋转操作而产生。
[0048]值得注意的是,在此实施例中,并不是直接对图3所示的车用图像IMG_V执行旋转操作来产生车用图像MG_V’。请一并参阅图3、图5与参阅图6,图6为本发明产生图5所示的第二图像IMG2’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所示的第二图像IMG2由图6所示的多个俯视图像IMG_T1?IMG_T4所合成,其中图3所示的多个第一图像IMG1_C1?IMG1_C4分别为多个俯视图像IMG_T1?IMG_T4的一部分。由图6可知,在对图3所示的车用图像IMG_V进行一旋转操作时,实际上是对多个俯视图像MG_T1?MG_T4进行该旋转操作以分别产生多个俯视图像MG_T1’?MG_T4’,以及对多个校正点CPl?CP8进行该旋转操作以产生多个校正点CP1’?CP8’。另外,也会对图3所示的物件图像IMG_0B进行该旋转操作以产生图5所示的物件图像IMG_0B’。接下来,依据多个校正点CP1’?CP8’所形成的多个图像缝合线SL1’?SL4’,以及依据多个俯视图像IMG_T1’?IMG_T4’相对应的输出位置,来将多个俯视图像MG_T1’?MG_T4’缝合以产生第二图像MG2’。最后,如图5所示,将物件图像IMG_0B’贴至第二图像頂G2’以产生车用图像IMG_V’。
[0049]由图5可知,通过上述旋转操作的实作方式,使用者可从第二图像MG2’的显示画面掌握更多的行车信息(例如,前方车辆的车顶)。在一设计变化中,直接将图6所示的图像缝合线SLl?SL4进行该旋转操作以形成图像缝合线SL1’?SL4’亦是可行的。请注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轻易地了解以上所述的几何转换操作除了旋转操作之外,也可以包含放大、缩小、平移以及其他相关的二维转换操作。
[0050]由于本发明所提供的图像处理方法为先对俯视图像进行几何转换操作,再将俯视图像合成为环景图像,因此,其也可应用于通过三维转换操作以改变车用图像的显示方式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图7为对图3所示的车用图像IMG_V进行一几何转换操作以改变其显示方式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由图7可知,图7所示的车用图像IMG_V’可视为对图3所示的车用图像IMG_V进行一倾斜操作(亦即,改变俯视的视角)所产生,此外,图7所示的多个校正点CP1’?CP8’也是经由对图3所示的多个校正点CPl?CP8进行相同的倾斜操作来产生。由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阅读图5的相关说明之后,应可轻易地了解产生图7所示的车用图像IMG_V’的操作细节,故进一步的说明在此便不再赘述。[0051]本发明的车用图像处理方法也可以用来提供行车安全机制以提醒驾驶者要与前方车辆保持适当的车距。请再次参阅图2。由图2可知,驾驶者前方有一台车辆(以车辆物件0B_V表示的),因此,可在第二图像MG2上选取多个校正点CP3及CP4,并依据多个校正点CP3及CP4来于车辆物件0B_V与物件图像IMG_0B之间产生一图像特征边界以作为一警示线(亦即,以多个校正点CP3及CP4为端点的线段),其中多个校正点CP3及CP4的位置(或该警示线的位置)可以由车用图像系统来预先设定,也可以依据使用者/驾驶者的需求来选定。
[0052]请参阅图8,图8为在图2所示的车用图像MG_V上选取多个校正点以作为警示线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由图8可知,由于驾驶者前方有一台车辆(以车辆物件0B_V表示的),故以下以车辆物件0B_V与物件图像IMG_0B之间警示线的选定来作为范例说明。
[0053]首先,可依据物件图像MG_0B于第二图像MG2的位置来选取多个校正点CPA?CPB,举例来说,可自物件图像MG_0B的车头前缘向前延伸三分之一的车身长度的地方来选取多个校正点CPA?CPB以产生一警示线WL1。在一设计变化中,也可以同时参照行车速度以及物件图像MG_0B于第二图像MG2的位置来调整警示线WLl的位置,更具体地说,行车速度越快,警示线WLl会越远离物件图像IMG_0B (亦即,越接近车辆物件0B_V)以确保高速行驶的安全车距。一旦车辆物件0B_V在车用图像IMG_V中越过警示线WLl上,车辆的车用图像系统可产生一警示信号来提醒驾驶者。相似地,也可依据物件图像IMG_0B于第二图像MG2的位置来选取多个校正点CPC?CPD以产生多条警示线WL2?WL4,或是除了参照物件图像MG_0B于第二图像IMG2的位置之外,也可同时参照物件图像IMG_0B周围的物件与物件图像MG_0B之间的距离来选取多个校正点CPC?CPD以产生多条警示线WL2?WL4。另外,在此实施例中,多条警示线WLl?WL4形成一警示区WA。请注意,以上产生警示线的实作方式仅供范例说明的需,并非用来作为本发明的限制,举例来说,可以直接依据驾驶者的需求来选取至少二校正点以产生至少一警示线。另外,也可以直接选取多个校正点来产生警示区而无需先选定警示线。再者,本发明所提供的警示线并不局限于直线,换句话说,也可以选取三个以上的校正点以产生弯曲的警示线,因此,本发明所提供的警示区形状也可使用者需求来调整。
[0054]当车用图像的显示设定改变时,所选定的多个校正点/警示线在显示画面的位置也会有相对应的调整。请参阅图9,图9为对图8所示的车用图像IMG_V进行一几何转换操作以改变其显示方式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由图9可知,图9所示的车用图像IMG_V’(包含物件图像IMG_0B’以及第二图像IMG2’)可视为将图8所示的车用图像IMG_V往顺时针方向旋转而产生,此外,图9所示的多个校正点CPA’?CPD’也是经由对图8所示的多个校正点CPA?CPD进行相同的旋转操作来产生,换句话说,多个校正点CPA’?CPD’与车用图像IMG_V’之中图像物件的相对位置相同于多个校正点CPl?CP8与车用图像IMG_V2中图像物件的相对位置,因此,依据多个校正点CPA’?CPD’所得到的多条警示线WL1’?WL4’也可视为对图8所示的多条警示线WLl?WL4进行该旋转操作而产生。相似地,依据多条警示线WL1’?WL4’所得到的警示区WA’也可视为对图6所示的警示区WA进行该旋转操作而产生。如此一来,便可确保在不同的显示模式下,仍然维持行车安全机制的高度准确性。请注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轻易地了解以上所述的几何转换操作除了旋转操作之夕卜,也可以包含放大、缩小、平移以及其他相关的二维转换操作。[0055]本发明图像处理方法也可应用于通过三维转换操作以改变车用图像的显示方式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0,图10为对图8所示的车用图像IMG_V进行一几何转换操作以改变其显示方式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由图10可知,图10所示的车用图像MG_V’可视为对图8所示的车用图像IMG_V进行一倾斜操作(亦即,改变俯视的视角)所产生,此外,图10所示的多个校正点CPA’?CPD’也是经由对图8所示的多个校正点CPA?CPD进行相同的倾斜操作来产生。由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阅读图9的相关说明之后,应可轻易地了解产生图10所示的车用图像IMG_V’的操作细节,故进一步的说明在此便不再赘述。
[0056]简而言之,假若将图3/图8所示的车用图像IMG_V的显示设定视为标准显示模式,则图5/图9所示的车用图像IMG_V’的显示设定可视为旋转模式,以及图7/图10所示的车用图像頂G_V’的显示设定可视为倾斜模式,其中校正点于显示画面的位置会随着车用图像IMG_VK处的显示设定的改变而调整,换句话说,本发明提供了可随着显示模式的不同而进行相对应调整的动态图像缝合线/动态警示线。另外,本发明所提供的警示线/警示区不仅可在行车时用来提醒驾驶者保持安全车距,也可以在停车时用来提醒驾驶者周围的障碍物。再者,本发明的概念并不限定于图像缝合线及警示线。在一实作范例中,可选取适当的校正点以产生图2所示的物件图像IMG_0B两侧的切线,进而作为辅助停车的动态车幅线。在另一实作范例中,也可选取适当的校正点以产生一遮罩区域(Mask region),进而去除该遮罩区域的图像,或是将该遮罩区域的图像替换为想要的图像。
[0057]请参阅图11,图11为本发明动态图像处理方法应用于动态缝图的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假若所得到的结果大致相同,则不一定要按照图11所示的步骤来执行。该方法可简单归纳如下:
[0058]步骤1100:开始。
[0059]步骤1110:取得校正点信息。
[0060]步骤1112:接收多个广角扭曲图像。
[0061]步骤1114:提供一车辆图像。
[0062]步骤1120:对该多个校正点进行一三维转换操作,以产生多条图像缝合线。
[0063]步骤1121:对该多个子图像进行一广角扭曲校正及俯视转换操作,以产生多个俯视图像。
[0064]步骤1122:对该多个俯视图像进行该三维转换操作,以产生多个转换后的俯视图像。
[0065]步骤1124:对该车辆图像进行该三维转换操作,以产生一转换后的车辆图像。
[0066]步骤1130:依据该多条图像缝合线以及该多个转换后的俯视图像相对应的输出位置来执行图像缝合,以产生一环景图像。
[0067]步骤1140:将该转换后的车辆图像贴至该环景图像以产生一车用图像。
[0068]步骤1150:结束。
[0069]由于在执行动态缝图之前,校正点已选定并存储于一车用图像系统中,因此,在步骤1110中,可直接取得校正点信息以供后续缝图之用。在步骤1120、步骤1122及步骤1124中,会对该多个校正点、该多个俯视图像以及该车辆图像执行相同的三维转换操作。由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经由阅读图1?图7的相关说明,应可轻易地了解图11所示的流程之中每一步骤的操作细节,故进一步的说明在此便不再赘述。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可在同一车用图像中提供多个图像特征边界以供不同用途,举例来说,可以在同一车用图像之中同时定义出动态图像缝合线、动态警示线和/或动态车幅线。
[0070]综合上述,本发明提供一种在车用图像上定义出校正点的动态图像处理方法,其中由校正点所产生的图像特征边界可随车用图像的显示设定的改变而调整,因此,当该图像特征边界用来作为图像缝合线/警示线/车幅线时,可实现出动态图像缝合线/动态警示线/动态车幅线,此外,也满足了驾驶者/使用者欲自不同视角来观看车用图像/环景图像的需求。
[0071]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动态图像处理方法,包含: 提供多个第一图像; 合成该多个第一图像来产生一第二图像; 在该第二图像上选取多个校正点; 对该多个第一图像进行一几何转换操作; 对该多个校正点进行该几何转换操作,以产生多个转换后的校正点;以及 依据该多个转换后的校正点来产生至少一图像特征边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图像处理方法,其中该至少一图像特征边界为至少一图像缝合线,以及该方法还包含: 依据该至少一图像缝合线来合成经由该几何转换操作之后的该多个第一图像,以产生经由该几何转换操作之后的该第二图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态图像处理方法,其中该第二图像上包含该多个第一图像之中相互重叠的相邻图像所形成的至少一重叠区域,以及在该第二图像上所选取的该多个校正点位于该重叠区域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图像处理方法,其中该至少一图像特征边界为至少一警示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态图像处理方法,其中该第二图像包含有一物件图像;该警示线位于该第二图像上该物件图像的周围位置;以及该警示线用以判断是否有物件通过该警示线而靠近该物件图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图像处理方法,其中提供该多个第一图像的步骤包含: 接收多个子图像;以及 对该多个子图像进行一图像校正操作,以分别产生该多个第一图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图像处理方法,其中合成该多个第一图像来产生该第二图像的步骤包含: 自该多个第一图像之中相互重叠的相邻图像所形成的一重叠区域之中得到一图像缝合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态图像处理方法,其中于该第二图像上选取该多个校正点的步骤包含: 在该图像缝合线上选取该多个校正点。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图像处理方法,其中该几何转换操作为一旋转操作、一平移操作、一放大操作、一缩小操作、一倾斜操作或一视角转换操作。
10.一种动态图像处理系统,包含: 一处理单元,用以将多个第一图像进行一合成操作或一几何转换操作,以及在对该多个第一图像进行该合成操作之后所产生的一第二图像上,选取多个校正点以产生一校正点"[目息;以及 一存储单元,耦接于该处理单元,用以存储该校正点信息; 其中当该处理单元另对该多个第一图像进行该几何转换操作时,该处理单元也对该多个校正点进行相同的该几何转换操作,以产生多个转换后的校正点,并依据该多个转换后的校正点来产生至少一图像特征边界。
【文档编号】G06T3/40GK103778617SQ201210468045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3日
【发明者】游启昌 申请人:义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