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近场通信方法,应用于第一触摸屏终端,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第一触摸屏终端检测是否存在大面积接触的第二触摸屏终端;
如果检测到大面积接触的第二触摸屏终端,则采用第一信号强度阈值与所述第二触摸屏终端进行接近检测,否则采用第二信号强度阈值与所述第二触摸屏终端进行接近检测,其中,所述第二信号强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阈值;
当接近检测成功后,与所述第二触摸屏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场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摸屏终端检测是否存在大面积接触的第二触摸屏终端进一步包括:
第一触摸屏终端周期性获取自容数据,并计算自容数据一致性值;
判断自容数据一致性值是否小于预设的一致性阈值,如果是,进一步判断自容数据是否满足大面积接触条件,当满足大面积接触条件且识别次数未达到上限时,则将识别次数加1,当不满足大面积接触条件且识别次数不为0时,将识别次数减1;
判断预设的时间段内识别次数是否达到预设的识别次数阈值,如果是,则判定存在大面积接触的第二触摸屏终端,否则判定不存在大面积接触的第二触摸屏终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近场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摸屏终端周期性获取自容数据,并计算自容数据一致性值进一步包括:
第一触摸屏终端周期性地获取全屏驱动数据和感应数据;
计算全屏相邻驱动电极的驱动数据之间的差值、以及相邻感应电极的感应数据之间的差值;
对所述驱动数据差值和所述感应数据差值的绝对值求和,得到自容数据一致性值;
所述判断自容数据是否满足大面积接触条件进一步包括:
分别统计自容数据大于预设的第一大面积接触阈值和大于第二大面积接触阈值的个数,其中第二大面积接触阈值为第一大面积接触阈值的两倍;
根据两种统计结果判定是否满足大面积接触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场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第一信号强度阈值与所述第二触摸屏终端进行接近检测进一步包括:
发出接近检测序列;接收第二触摸屏终端回应的响应序列;根据所述响应序列中每个频点接收到信号强度幅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阈值判定所述第二触摸屏终端是否接近;
所述采用第二信号强度阈值与所述第二触摸屏终端进行接近检测进一步包括:
发出接近检测序列;接收第二触摸屏终端回应的响应序列;根据所述响应序列中每个频点接收到信号强度幅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阈值判定所述第二触摸屏终端是否接近。
5.一种近场通信装置,应用于第一触摸屏终端,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大面积接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是否存在大面积接触的第二触摸屏终端;
接近检测模块,用于当检测到大面积接触的第二触摸屏终端时,采用第一信号强度阈值与所述第二触摸屏终端进行接近检测,否则采用第二信号强度阈值与所述第二触摸屏终端进行接近检测,其中,所述第二信号强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阈值;
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当接近检测成功后,与所述第二触摸屏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近场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面积接触检测模块进一步包括:
计算单元,用于周期性地获取自容数据,并计算自容数据一致性值;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自容数据一致性值是否小于预设的一致性阈值,如果大于,则判定为不存在大面积接触的第二触摸屏终端;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自容数据是否满足大面积接触条件,当满足大面积接触条件且识别次数未达到上限时,则将识别次数加1,当不满足大面积接触条件且识别次数不为0时,将识别次数减1;
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判断预设的时间段内识别次数是否达到预设的识别次数阈值,如果是,则判定存在大面积接触的第二触摸屏终端,否则判定不存在大面积接触的第二触摸屏终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近场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计算单元具体用于:第一触摸屏终端周期性地获取全屏驱动数据和感应数据,并计算全屏相邻驱动电极的驱动数据之间的差值、以及相邻感应电极的感应数据之间的差值;对所述驱动数据差值和所述感应数据差值的绝对值进行求和,得到自容数据一致性值;
所述第二判断单元具体用于:分别统计自容数据大于预设的第一大面积接触阈值和大于第二大面积接触阈值的个数,其中第二大面积接触阈值为第一大面积接触阈值的两倍;根据两种统计结果判定是否满足大面积接触条件。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近场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近检测模块进一步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发出接近检测序列;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触摸屏终端回应的响应序列;
判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响应序列中每个频点接收到信号强度幅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阈值或第二信号强度阈值判定所述第二触摸屏终端是否接近。
9.一种触摸屏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屏终端包括权利要求5~8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近场通信装置。
10.一种近场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一个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摸屏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