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移动终端的无线充电和近场通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90116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移动终端的无线充电和近场通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无线充电和近场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移动终端的无线充电和近场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线充电技术源自无线电能传输,可以避免用电设备与充电设备的直接连接,具有灵活、安全、可靠等特点,克服了电接触的不稳定性、电气设备移动的局限性等问题,成为有线供电模式的重要补充。无线充电技术主要借助电磁近场感应、磁场谐振和微波能量传输等方式,通过非接触的方式传输电能。目前,以电磁近场感应为代表的Qi标准是当前主流的无线充电技术,通过发射端和接收端的线圈相互感应产生电流,从而实现电力传输。

NFC的全称为Near Field Communication,即近场通信,源于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ldentify Detection)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识别和互联技术,由索尼和飞利浦公司共同开发的,用来实现各种设备之间点对点的近距离通信。NFC技术广泛的应用于无线支付、数据传输等领域,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设备的普及,NFC天线越来越多的被设计到无线终端中。

在无线充电及NFC技术中,线圈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传输效率和距离。当前设计中,针对无线充电和NFC功能,一般会采用两个独立的线圈,一个用来无线充电,另一个用作NFC,独立的线圈设计占用较大的面积,而无线终端的设计是趋于轻、薄,因此需求无线充电结合NFC功能的线圈。

为了减小线圈的面积,通常的方法是将无线充电和NFC线圈设计在一起,分别放置在内、外部。对于此种结构,由于无线充电与NFC线圈靠近,在靠近NFC通信频率附近会产生耦合谐振频率,影响NFC的通信性能,且产生的耦合谐振对于其他器件会造成电磁干扰。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无线充电线圈和NFC线圈之间的耦合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适用于移动终端的无线充电和近场通信装置,包括基板、无线充电线圈和NFC线圈,无线充电线圈和NFC线圈分别设置于所述基板上,还包括抑制线圈,抑制线圈置于基板上并位于无线充电线圈和NFC线圈之间,用于抑制无线充电线圈和NFC线圈之间的耦合谐振。

一种实施例中,无线充电线圈和NFC线圈螺旋式的设置于基板上,无线充电线圈与NFC线圈之间设有间隙,抑制线圈围绕间隙设置成一闭合形状。

一种实施例中,无线充电线圈和NFC线圈设置于基板的同一侧,所述基板的背侧面设有铁氧体介质板。

一种实施例中,无线充电线圈和NFC线圈为双层结构,上下两层分别对称设置于基板的两侧,基板的背侧面的无线充电线圈和NFC线圈的外则设有铁氧体介质板。

一种实施例中,无线充电线圈置于NFC线圈外部。

一种实施例中,无线充电线圈置于NFC线圈内部。

一种实施例中,无线充电线圈和NFC线圈为圆形螺旋形状,抑制线圈的闭合形状为圆形环。

一种实施例中,无线充电线圈和NFC线圈为方形螺旋形状,抑制线圈的闭合形状为方形环。

一种实施例中,抑制线圈至少为单匝线圈。

一种实施例中,无线充电线圈和NFC线圈分别为多匝线圈。

依据上述实施例的无线充电和近场通信装置,由于在无线充电线圈和NFC线圈之间添加抑制线圈,可以提高无线充电及NFC性能,减少无线充电线圈和NFC线圈之间的耦合谐振,解决了无线充电与NFC线圈的不兼容问题,而且,结构紧凑,占用面积小。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无线充电和近场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无线充电和近场通信装置的侧示图;

图3(a)为现有无线充电和近场通信装置未加入抑制线圈的测试示意图;

图3(b)为实施例一的无线充电和近场通信装置测试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二的无线充电和近场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二的无线充电和近场通信装置的侧示图;

图6(a)为现有无线充电和近场通信装置未加入抑制线圈的测试示意图;

图6(b)为实施例二的无线充电和近场通信装置测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本例提供一种适用于移动终端的无线充电和近场通信装置,其结构图如图1所示,本例的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ipad等可以进行无线充电和近场通信的设备。

本例的无线充电和近场通信装置包括基板1、无线充电线圈2和NFC线圈3,由于无线充电线圈2与NFC线圈3靠近处产生有耦合谐振,为了抑制该耦合谐振,本例在无线充电线圈2和NFC线圈3之间引入抑制线圈4,根据楞次定理,抑制线圈4通过无线充电线圈2感应出感应磁场,该感应磁场与无线充电线圈2在NFC线圈3附近处产生的磁场方向相反,减弱无线充电线圈2产生的磁场,达到抑制无线充电线圈2与NFC线圈3之间的耦合谐振。具体的,抑制线圈4能减小无线充电线圈2和NFC线圈3之间的互相干扰,提高NFC线圈3的性能,另外,抑制线圈4能减小无线充电线圈2和NFC线圈3之间的耦合谐振幅度,防止耦合谐振频率对其他器件的干扰。

具体的,无线充电线圈2和NFC线圈3螺旋式的设置于基板上,无线充电线圈2与NFC线圈3之间设有间隙,抑制线圈4围绕间隙设置成一闭合形状。其中,无线充电线圈2和NFC线圈3设置于基板1的同一侧,且同中心设计,使得无线充电线圈2和NFC线圈3面积共用,结构紧凑,如,无线充电线圈2和NFC线圈3分别利用金属过孔连接到基板1底部,然后,通过带线连接到顶部焊盘处。

在其他实施例中,无线充电线圈2和NFC线圈3可以为双层结构,上下两层分别对称设置于基板1的两侧,基板1的背侧面的无线充电线圈2和NFC线圈3的外则设有铁氧体介质板5。

本例的无线充电线圈2、NFC线圈3和抑制线圈4位于基板1的同一平面,使得加工方面,进一步,本例在基板1的背侧面设有铁氧体介质板5,铁氧体介质板5用于屏蔽磁场,提高无线充电线圈2和NFC线圈3的性能,其侧视图如图2所示。

本例的无线充电线圈2置于NFC线圈3外部,无线充电线圈2和NFC线圈3为圆形螺旋形状,抑制线圈4的闭合形状为圆形环;本例的无线充电线圈2和NFC线圈3分别为多匝线圈,抑制线圈4至少为单匝线圈,本例的抑制线圈4为单匝线圈。在其他实施例中,无线充电线圈2和NFC线圈3为方形螺旋形状,抑制线圈4的闭合形状为方形环,匝数为多匝线圈。

当无线充电线圈2和NFC线圈3之间未引入抑制线圈4时,NFC线圈3的Smith圆图的测试结果如图3(a)所示,由图3(a)可知,由于外部的无线充电线圈2对于内部的NFC线圈3的耦合,在14.86MHz时出现谐振,且谐振圆圈很大,耦合谐振强度很强,在13.56MHz上,品质因子Q仅为3.08,自感量为2.83uH。

而本例的提供的无线充电和近场通信装置,其NFC线圈3的Smith圆图测试结果如图3(b)所示,耦合谐振频率移动到14.71MHz,且谐振圆圈变小,耦合谐振强度很小,在13.56MHz上,品质因子Q提高到9.1,自感量降低到1.73uH。而无线充电线圈2在加入抑制线圈4之后,其品质因子Q从6.26降低到5.09,自感量从8.28uH降低到7.58uH,可见对无线充电线圈2的充电效率影响较小。但是总体来看,无线充电线圈2和NFC线圈3之间的耦合谐振得到了抑制,提高了NFC线圈3的性能。

通过测试结果可知,本例提供的无线充电和近场通信装置因增加了抑制线圈4,减小了无线充电线圈2和NFC线圈3之间的耦合谐振,解决了无线充电线圈2与NFC线圈3的兼容问题。

实施例二:

基于实施例一,本例提供另外一种结构的无线充电和近场通信装置,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本例的无线充电线圈2置于NFC线圈3内部,无线充电线圈2和NFC线圈3为方形螺旋形状,抑制线圈4的闭合形状为方形环,抑制线圈4置于无线充电线圈2和NFC线圈3之间,优选的,无线充电线圈2和NFC线圈3为双层结构,上下两层分别对称设置于基板1的两侧,通过金属过孔连接,并引出到顶部焊盘处,基板1的背侧面的无线充电线圈2和NFC线圈3的外则设有铁氧体介质板5,铁氧体介质板5用于屏蔽磁场,提高NFC线圈3的性能。其结构图如图4所示,侧视图如图5所示。

本例的抑制线圈4抑制无线充电线圈2和NFC线圈3之间的耦合谐振的原理与实施例一相同,即:根据楞次定理,抑制线圈4通过无线充电线圈2感应出感应磁场,该感应磁场与无线充电线圈2在NFC线圈3附近处产生的磁场方向相反,减弱无线充电线圈2产生的磁场,达到抑制无线充电线圈2与NFC线圈3之间的耦合谐振。

当无线充电线圈2和NFC线圈3之间未引入抑制线圈4时,NFC线圈3的Smith圆图的测试结果如图6(a)所示,由图6(a)可知,由于内部的无线充电线圈2对于外部的NFC线圈3的耦合,在12.09MHz时出现谐振,且谐振圆圈很大,表明耦合谐振的强度很强,在NFC频率13.56MHz上,品质因子Q仅为4.2,自感量为1.33uH。

而本例的提供的无线充电和近场通信装置,其NFC线圈3的Smith圆图测试结果如图6(b)所示,耦合谐振频率偏移到12.07MHz,但是谐振圆圈变小,耦合谐振强度很小,且在13.56MHz上,品质因子Q提高到10.4,自感量降低到1.09uH。而无线充电线圈2在加入抑制线圈4之后,其品质因子Q值从17.6降低到10.7,自感量从9.05uH降低到7.62uH,对与无线充电线圈2的充电效率影响较小,通过实测仅有2%~3%的降低。但是总体来看,无线充电线圈2和NFC线圈3之间的耦合谐振得到了抑制,NFC线圈的Q值得到了提高,性能明显得到了提高。

通过测试结果可知,本例提供的无线充电和近场通信装置因增加了抑制线圈4,减小了无线充电线圈2和NFC线圈3之间的耦合谐振,解决了无线充电线圈2与NFC线圈3的兼容问题。

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