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终端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95139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终端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子终端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用户在使用智能设备的过程中,如果要开启某项应用,需要通过触摸屏、按键或是语音进行操作。应用启动后,如果要关闭应用,也要通过手动或是语音操作。通过语音或手动方式开启或是关闭应用,在大多数的使用场景中没有问题,但是如果在用户不能直接对手机进行操作的场景中,如,开车途中,想打开音乐播放功能,或是在背景音比较嘈杂的环境中,通过语音开启某项应用,通过手动或是语音进行操作就不方便了,这样就会给用户在使用智能设备的过程中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实现非接触性操作的终端及控制方法。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终端的第一预设参数被有效触发时,启动所述第一预设参数对应的应用;

当所述应用处理启动状态时,且当检测到终端的第二预设参数被有效触发时,执行所述应用的相关操作;

所述第一预设参数包括第一预设的时间范围和第一预设的感应次数,所述第一预设的感应次数为检测到的感应对象对终端的感应动作的有效感应次数;

所述第二预设参数包括第二预设的时间范围和第二预设的感应次数,所述第二预设的感应次数为检测到的感应对象对终端的感应动作的有效感应次数

进一步的,前述检测到终端的第一预设参数被有效触发时,启动所述第 一预设参数对应的应用包括:

检测感应对象对终端的感应动作是否在第一预设的感应范围内;

当在第一预设的感应范围内时,记录感应对象落入预设感应范围内的感应次数为有效感应次数;

当在第一预设时间内记录的有效感应次数达到第一预设的感应次数时,启动所述应用。

进一步的,前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应用的状态进行标识。

进一步的,前述当所述应用处理启动状态时,且当检测到终端的第二预设参数被有效触发时,执行所述应用的相关操作,包括:

当所述应用的状态为启动状态时,检测感应对象对终端的感应动作是否在第二预设的感应范围内;

当在第二预设的感应范围内时,记录感应对象落入第二预设感应范围内的感应次数为有效感应次数;

当在第二预设时间内记录的所述有效感应次数达到第二预设的感应次数时,执行所述应用的相关操作。

进一步的,前述方法之前包括:预先设置启动所述应用对应的第一参数和执行所述应用相关操作对应的第二参数。

进一步的,前述方法还包括:

当未在第一预设时间范围内达到第一预设的感应次数时,或者当在第一预设时间范围内未达到第一预设的感应次数时,重新进行检测并将有效感应次数重置为零。

进一步的,前述方法还包括:

当未在第二预设时间范围内达到第二预设的感应次数时,或者当在第二预设时间范围内未达到第二预设的感应次数时,重新进行检测并将有效感应次数重置为零。

进一步的,前述方法还包括:对有效感应次数进行累加。

进一步的,前述方法之前还包括:

提示终端用户是否开启感应模式,当接收到用户开启感应模式时,开启感应模式。

进一步的,前述方法还包括:当感应模式开启后,接收用户设定的接收感应信号的应用优选级别。

进一步的,前述检测到的感应对象对终端的感应动作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接近所述终端的感应区域,摇动所述终端、对所述终端感应区域施加压力,滑动所述终端的感应区域。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当检测到终端的第一预设参数被有效触发时,启动所述第一预设参数对应的应用;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应用处理启动状态时,且当检测到终端的第二预设参数被有效触发时,执行所述应用的相关操作;

所述第一预设参数包括第一预设的时间范围和第一预设的感应次数,所述第一预设的感应次数为检测到的感应对象对终端的感应动作的有效感应次数;

所述第二预设参数包括第二预设的时间范围和第二预设的感应次数,所述第二预设的感应次数为检测到的感应对象对终端的感应动作的有效感应次数。

进一步的,前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

第一感应单元,用于检测感应对象对终端的感应动作是否在第一预设的感应范围内;

第一记录单元,用于当在第一预设的感应范围内时,记录感应对象落入第一预设感应范围内的感应次数为有效感应次数;

第一执行单元:用于当在第一预设时间内记录的有效感应次数达到第一预设的感应次数时,启动所述预设的感应次数对应的应用。

进一步的,前述终端还包括标识模块,用于对所述应用的状态进行标识。

进一步的,前述第二控制模块包括:

第二感应单元:用于当所述应用的状态为启动状态时,检测感应对象对终端的感应动作是否在第二预设的感应范围内;

第二记录单元:用于当在第二预设的范围内时,记录感应对象落入第二预设感应范围内的感应次数为有效感应次数;

第二执行单元:用于当在第二预设时间内记录的所述有效感应次数达到第二预设的感应次数时,执行所述应用的相关操作。

进一步的,前述包括:

第一设置模块:用于预先设置启动所述应用对应的第一参数和执行所述应用相关操作对应的第二参数。

进一步的,前述方法还包括:

第一重置模块:用于当未在第一预设时间范围内达到第一预设的感应次数时,或者当在第一预设时间范围内未达到第一预设的感应次数时,重新进行检测并将有效感应次数重置为零。

进一步的,前述方法还包括:

第二重置模块:用于当未在第二预设时间范围内达到第二预设的感应次数时,或者当在第二预设时间范围内未达到第二预设的感应次数时,重新进行检测并将有效感应次数重置为零。

进一步的,前述方法还包括:

叠加模块:用于对有效感应次数进行累加。

进一步的,前述方法之前还包括:

启动模块:用于提示终端用户是否开启接近感应模式,当接收到用户开启接近感应模式时,开启接近感应模式。

进一步的,前述方法还包括:

第二设置模块:用于当感应模式开启后,接收用户设定接收感应信号的应用优选级别。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终端上设置传感器,并在终端传感器对应的一级预设感应参数和二级预设感应参数,当检测用户的感应动作达 到一级感应参数,则启动应用,当检测到用户的感应动作达到二级感应参数则对启动的应用继续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终端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检测到终端的第一预设参数被有效触发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检测到终端的第二预设参数被有效触发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为终端模块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为终端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具有接近感应器的智能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设置模块第一设置页面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设置模块第二设置页面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具有接近感应器的智能终端控制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的描述,并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各种方式可以相互组合。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终端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包括:

S1:当检测到终端的第一预设参数被有效触发时,启动所述第一预设参数对应的应用;

S2:当所述应用处理启动状态时,且当检测到终端的第二预设参数被有效触发时,执行所述应用的相关操作;

第一预设参数包括第一预设的时间范围和第一预设的感应次数,所述第一预设的感应次数为检测到的感应对象对终端的感应动作的有效感应次数。所述第二预设参数包括第二预设的时间范围和第二预设的感应次数,第二预设的感应次数为检测到的感应对象对终端的感应动作的有效感应次数。第一预设参数和第二预设参数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同时参数取值可以相同也可 以不同。

上述方法之前包括预先设置启动所述应用对应的第一参数和执行所述应用相关操作对应的第二参数。

启动的应用可以为音乐、照相机、阅读等应用于终端设备上的应用。执行应用的操作可以为在已经开启的某个应用中继续进行的相关操作,例如:当音乐播放的应用开启后,可以继续进行相关操作包括:下一首歌曲播放和上一首歌曲播放的操作,以及关闭音乐播放应用的操作等;再例如在阅读应用开启后,可以继续进行相关操作包括上一页浏览和下一页浏览的操作,以及关闭阅读应用的操作等。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检测到终端的第一预设参数被有效触发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S1:当检测到终端的第一预设参数被有效触发时,启动所述第一预设参数对应的应用包括:

S11:检测感应对象对终端的感应动作是否在第一预设的感应范围内;

S12:当在第一预设的感应范围内时,记录感应对象落入预设感应范围内的感应次数为有效感应次数;

当未在第一预设时间范围内达到第一预设的感应次数时,或者当在第一预设时间范围内未达到第一预设的感应次数时,重新进行检测并将有效感应次数重置为零;

S13:对有效接感应次数进行累加;

S14:当在第一预设时间内记录的有效感应次数达到第一预设的感应次数时,启动所述应用。

具体的,可以通过距离感应器、重力感应器、及压力感应等进行检测。感应对象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单独设置与终端匹配的感应物件、和用户身体部位进行感应。上述感应对象对终端的感应动作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接近所述终端的感应区域,摇动所述终端、对所述终端感应区域施加压力。

当采用距离感应时,感应对象为用户时,设置的第一参数包括应用启动时用户的接近距离,例如可以设置为0~10cm,和接近的感应次数,例如3次,当用户重复3次在距离终端0~10cm的范围内3次有效接近终端时,则 开启对应的应用;当采用重力感应器时,设置的第一参数包括应用启动时的感应重力范围和有效的重力感应次数,当用户重复摇晃终端的重力在设置的重力感应范围内且完成的有效感应次数达到设置的感应次数,则启动该应用;当采用压力感应器时,设置的第一参数包括应用启动时压力大小的范围和有效压力感应次数,可以在检测到用户对终端的某个区域施加的压力的大小在预设的压力值范围内且完成的有效压力感应次数达到设置的感应次数,则开启对应的应用。同时为了增强触发的可靠性,在终端设置计时器用于计算完成有效感应次数的时间范围,从第一次有效感应次数被触发时,进行计时,完成第二次有效感应,进行叠加,在规定的时间的范围内完成规定的有效感应次数则进行启动对应的应用,否则进行清零,重新感应。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检测到终端的第二预设参数被有效触发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S2:当所述应用处理启动状态时,且当检测到终端的第二预设参数被有效触发时,执行所述应用的相关操作:

S21:当所述应用的状态为启动状态时,检测感应对象对终端的感应动作是否在第二预设的感应范围内;

S22:当在第二预设的感应范围内时,记录感应对象落入第二预设感应范围内的感应次数为有效感应次数;

当未在第二预设时间范围内达到第二预设的感应次数时,或者当在第二预设时间范围内未达到第二预设的感应次数时,重新进行检测并将有效感应次数重置为零;

S23:对有效接感应次数进行累加;

S24:当在第二预设时间内记录的所述有效感应次数达到第二预设的感应次数时,执行所述应用的相关操作。

进一步的,可以设置应用开启的状态下的相关操作的参数为第二参数,例如:当音乐播放应用开启的状态下,第二参数包括播放下一首歌曲的感应次数为1次,播放上一首歌曲的感应次数为2次,关闭音乐应用的感应次数为3次,当检测到感应对象的感应动作的有效感应次数达到预设的值时,则进行相关操作。同时,为提供感应的稳定性增加了计时器,计时器与重置清 零与上述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上述方法包括:对所述应用的状态进行标识。具体的是对应用启动、关闭的状态进行记录,若应用处于启动状态,则标记为true,若应用处于关闭状态,则标记为false,若用户终端开启或是关闭应用,同样对应用状态进行标识。启动、关闭功能,如果启动或是关闭应用的条件满足,则通过其对应用进行操作。

可选的,上述方法之前还包括:提示终端用户是否开启感应模式,当接收到用户开启感应模式时,开启感应模式;当感应模式开启时,用于当感应模式开启后,接收用户设定接收感应信号的应用优选级别。

本发明实施例中启感应模式可以为设置在终端上的硬开关,也可以为设置在终端页面中的悬浮按钮。当打开开关或者悬浮按钮则进入感应模式,否则,不进行感应检测。当感应模式被开启,可以选择哪些应用开启或者屏蔽,设置终端应用开启时对应的感应时间、感应次数,进一步设置在终端应用开启的状态下继续相关操作的选项对应的感应时间、感应次数。用户在同一参数值的基础上可以设置启动多个应用,利用优先级对应用进行排序,如,第一优先级启动照相机功能,第二优先级启动音乐播放器功能,如果设置第一优先级的启动功能关闭,则用户操作达到接近阀值之后,默认启动第二优先级功能。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终端模块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包括控制模块,设置第一和第二参数的设置模块、叠加有效感应次数的叠加模块、以及重置模块。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为终端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当检测到终端的第一预设参数被有效触发时,启动所述第一预设参数对应的应用;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应用处理启动状态时,且当检测到终端的第二预设参数被有效触发时,执行所述应用的相关操作;第一预设参数包括第一预设的时间范围和第一预设的感应次数,所述第一预设的感应次数为检测到的感应对象对终端的感应动作的有效感应次数;第二预设参数包括第二预设的时间范围和第二预设的 感应次数,所述第二预设的感应次数为检测到的感应对象对终端的感应动作的有效感应次数。第一预设参数和第二预设参数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同时参数取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上述应用可以为音乐、照相机、阅读等应用。应用的相关操作为在应用开启的状态下继续进行的操作,例如:在音乐播放的应用中相关操作包括继续进行播放下一首歌曲和播放上一首歌曲的操作,以及关闭音乐播放应用的操作;再例如在阅读应用中相关操作包括继续进行上一页浏览和下一页浏览的操作,已经关闭阅读应用的操作等。可以通过接近感应器、重力感应器、及压力感应等进行检测。感应对象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单独设置与终端匹配的感应物件、和用户的部位。上述感应对象对终端的感应动作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接近所述终端的感应区域,摇动所述终端、对所述终端感应区域施加压力。

第一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感应单元,用于检测感应对象对终端的感应动作是否在第一预设的感应范围内;第一记录单元,用于当在第一预设的感应范围内时,记录感应对象落入第一预设感应范围内的感应次数为有效感应次数;第一执行单元:当在第一预设时间内记录的有效感应次数达到第一预设的感应次数时,启动所述预设的感应次数对应的应用。

当第一感应单元和第二感应单元采用接近感应时,感应对象为用户的手时,设置的参数包括对应应用启动时接近感应器的感应距离,例如可以设置为0~10cm,和对应应用开启的感应次数,例如3次,对应的应用可以为音乐播放,当用户的手重复3次在距离终端0~10cm的范围内有效接近终端,则开启音乐播放器应用。当第一感应单元和第二感应单元采用重力感应器时,首先设置感应器的感应重力范围,和感应次数,当对应应用为音乐播放,当用户摇晃手机的重力都在设置的范围内且有效的感应次数达到设置的感应次数则启动音乐播放器功能。同时为了增强触发的可靠性,在终端设置计时器用于计算完成有效感应次数的时间范围,从第一次有效感应次数被触发时,进行计时,完成第二次有效感应,进行叠加,在规定的时间的范围内完成规定的有效感应次数则进行启动对应的应用,否则进行清零,重新感应。

第二控制模块包括:第二感应单元:用于当所述应用的状态为启动状态 时,检测感应对象对终端的感应动作是否在第二预设的感应范围内;第二记录单元:用于当在第二预设的范围内时,记录感应对象落入第二预设感应范围内的感应次数为有效感应次数;第二执行单元:用于当在第二预设时间内记录的所述有效感应次数达到第二预设的感应次数时,执行所述应用的相关操作。

进一步的,第一和第二感应单元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当第一和第二感应单元都为接近感器时,可以继续设置在对应应用开启的状态下的该应用相关操作的参数,例如:当音乐播放器应用开启的状态下,相关操作的参数包括播放下一首歌曲的有效感应次数为1次,播放上一首歌曲的有效感应次数为2次,关闭音乐应用的有效感应次数为3次,感应距离可以设置为相同的距离也可以设置为不同。

终端还包括第一设置模块:用于预先分别设置所述开启某个应用和执行该应用相关操作对应的参数包括感应范围、有效感应次数、及有效感应次数对应的时间范围;第一重置模块:用于当未在第一预设时间范围内达到第一预设的感应次数时,或者当在第一预设时间范围内未达到第一预设的感应次数时,重新进行检测并将有效感应次数重置为零。第二重置模块:用于当未在第二预设时间范围内达到第二预设的感应次数时,或者当在第二预设时间范围内未达到第二预设的感应次数时,重新进行检测并将有效感应次数重置为零;叠加模块:用于对有效接近次数进行累加。计时器与重置清零与上述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终端还包括:标识模块,用于对所述应用的状态进行标识。具体的是对应用启动、关闭的状态进行记录,若应用处于启动状态,则标记为true,若应用处于关闭状态,则标记为false,若用户终端开启或是关闭应用,同样对应用状态进行标识。启动、关闭功能,如果启动或是关闭应用的条件满足,则通过其对应用进行操作。

终端还包括:启动模块:用于提示终端用户是否开启接近感应模式,当接收到用户开启接近感应模式时,开启接近感应模式;第二设置模块:用于当感应模式开启后,接收用户设定接收感应信号的应用优选级别。

本发明实施例中启动模块可以为设置在终端上的硬开关,也可以为设置 在终端页面中的悬浮按钮。当打开开关或者悬浮按钮则进入感应模式,否则,不进行感应检测。当感应模式被开启,可以选择哪些应用开启或者屏蔽,设置终端应用开启时对应的感应时间、感应次数,进一步设置在终端应用开启的状态下继续操作的选项对应的感应时间、感应次数。用户在同一参数值的基础上可以设置启动多个应用,利用优先级对应用进行排序,如,第一优先级启动照相机功能,第二优先级启动音乐播放器功能,如果设置第一优先级的启动功能关闭,则用户操作达到接近阀值之后,默认启动第二优先级功能。

下面以接近感应器为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6为本发明具有接近感应器的智能终端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包括:

本发明的智能设备包括感应模块、记录模块、执行模块、及设置模块。其中感应模块用于感知用户与智能设备的距离,可用距离传感器,当距离传感器感知到人体与智能设备接近后,获取其距离数据,如果距离数据达到设定的阀值时,将距离数据发送到记录模块;记录模块对外感设备的传入距离数据进行计数,并与相应的开关阀值进行比较;执行模块用来启动或是关闭应用;设置模块,设置外感设备的接近次数阀值、接近距离阀值、待启动、关闭的应用等。

具体的,感应模块获取用户与智能设备之间的距离数据,通过记录模块对传入的距离值进行计数,统计在某段时间内用户接近的次数并和阀值进行判断,例如:当获取到的距离小于某一设定的阀值后记录在记录模块中;设置定时装置如计时器,完成对用户接近后再无操作的超时处理,记录模块对设置中的应用进行标识,作为启动、关闭应用时的判断依据。感应模块对2次接近的时间差设置可接受范围,便于计算合理的接近次数,防止用户无法启动或是关闭目标应用。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设置模块第一设置页面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设置模块用于设置启动、关闭应用的一些必要参数。可以设置的相关参数如下,但并不限于以下的参数:外感设备即距离传感器和人体的距离阀值,应用名称,与应用相关联的计数阀值,如,音乐播放器需要用户接近2次进行开启或是关闭;设置模块还用于完成基准参数的设置,可以对应用进行添加、删 除,对添加的应用设置用户接近次数阀值,如开启、关闭某项应用需要用户接近几次。从而防止用户在无意识接近智能设备时即刻开启某项应用,也用于区别启动不同的应用。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设置模块第二设置页面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进一步的,用户在同一阀值的基础上可以设置启动多个应用,利用优先级对应用进行排序,如,第一优先级启动照相机功能,第二优先级启动音乐播放器功能,如果设置第一优先级的启动功能关闭,则用户操作达到接近阀值之后,默认启动第二优先级功能。进一步的,可以通过设置阀值对应用进行相操作,进入设置中的相关功能,系统列出可设置参数,如在上述所举例中的照相机模块,列出拍照、录像等选项,在相应选项中设置接近阀值,如用户接近1次拍照,接近2次录像,再次接近2次,录像功能关闭。应用启动状态,用户对应用操作过程中,系统启动定时器功能,若设定时间内,再无操作,则认为用户不再需要对应用进行操作,等待用户的接近,关闭应用。用户可以设置外感设备的接近距离阀值,如果防干扰,设置近距离,如果无过多外界干扰,可以设置适当远距离,若无设置,可以使用默认值。

记录模块完成所有逻辑以及数据相关的处理流程。数据处理功能,对外感设备传入的距离数据进行计数并存储。定时器功能,检测一段时间内是否有用户接近智能设备,如果未监测到未有可用数据传入,则将数据清零。状态处理功能,用于对应用启动、关闭的状态进行记录,若应用处于启动状态,则标记为true,若应用处于关闭状态,则标记为false,若用户手动开启或是关闭应用,同样对应用状态进行标识。启动、关闭功能,如果启动或是关闭应用的条件满足,则通过其对应用进行操作。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具有接近感应器的智能终端控制方法流程图,如图9所示,该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步骤S101:外感设备即距离传感器,获取人体与智能设备之间的距离,当距离数据小于某一设定阀值后,将数据传递给记录模块。

步骤S102:记录模块接收距离数据,对数据进行存储和计数,如第一次接近,计数则为1,第二次接近,计数为2。

步骤S103:记录模块检测到传入的计数数据与设定的开关阀值匹配后, 查看与此阀值相关联的应用,若应用未在启动状态则启动应用,如果应用在启动状态,则关闭应用。

步骤S104:如果所获取到的计数未有阀值与之匹配,启动定时器装置,等待人体与智能设备的再次接近,若距离传感器将距离数据传入记录模块后,系统流程转到S101,如定时器启动周期内未有距离数据传入,则数据系统清零,系统流程转到S107。

步骤S105:应用启动或关闭后,对启动状态进行标识,如启动为true,关闭为false。

步骤S106:应用启动后,等待用户的再次接近,并根据标识对应用进一步操作,如进入照相机功能后,进行拍照。

步骤S107:系统流程结束

本实施例利用外感设备检测人体与智能设备的距离,当距离数据达到阀值后进行计数,并与应用设定的开关阀值进行比较,从而启动和关闭智能设备中的应用,进一步的,在开启应用后,可以通过阀值对应用进行进一步的操作。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