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二维码的校园信息管理方法与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65795阅读:1296来源:国知局
基于二维码的校园信息管理方法与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二维码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二维码的校园信息管理方法与系统。



背景技术:

二维码(2-dimesional bar code)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案在二维方向的平面上按一定规律分布黑白相间图形记录的数据符号信息,在代码编制上巧妙地利用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0”、“1”比特流概念,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通过图象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它具有条码技术的一些共性:每种码制有其特定的字符集、每个字符占有一定的宽度、具有一定的校验功能等,同时还具有对不同行信息的自动识别功能及处理图形旋转变化等特点。二维码具有信息容量大、纠错能力强和印刷要求不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票务、支付以及考勤等技术领域。由于采用了先进的图像处理技术和编码技术,二维码应用系统只需要普通分辨率的摄像头即可运行,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等领域,设备成本低,且更加节约环保。

传统的校园管理模式效率低,难以满足高校师生数量大的实际情况,数据之间无法实现互联互通,数据操作包括查询、统计和更新等等难度比较大。因此,传统的校园管理模式与手段无法适应新环境下的校园管理与服务等各项工作。移动互联时代校园的信息化管理模式与方法需要做出适应性的转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目的是:提供基于二维码的校园信息管理方法与系统,可以方便采集和存储各类管理过程数据,为高校的大数据应用研究,提供更多的基础数据信息和分析统计,提高学校管理决策水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二维码的校园信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校园信息管理服务系统和移动智能终端,所述移动智能终端内安装有校园信息管理应用系统,所述移动智能终端包括摄像头和二维码识别系统;

所述校园信息管理服务系统,用于根据统一的二维码编码标准生成校园管理对象的二维码标识,所述校园管理对象包括但不限于人、物、教学、科研项目、财务项目、管理项目、系统网络地址、档案信息;

对校园各类活动进行签到管理;对校园资产进行管理;管理各类网址的链接跳转;管理校园场所的预约及使用;管理校园消费支付;

用于存储二维码数据和产生的过程数据;

所述校园信息管理应用系统,用于与校园信息管理服务系统通信,将编辑的信息以及扫描二维码获得的二维码信息上传至校园信息管理服务系统。

优选的,所述二维码编码标准的构成元素包括学校编号、校区、对象属性、对象编码、编码类别、编码体系。

优选的,所述二维码的信息组合模式简明模式和复杂模式,所述简明模式用于线上交互,包含对象的简单信息;所述复杂模式用于线下信息获取,包括对象的详细信息。

优选的,所述校园信息管理服务系统对管理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采集、分类和统计分析,用于校园的管理与决策,构建个人活动轨迹。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二维码的校园信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01:根据统一的二维码编码标准生成校园管理对象的二维码标识,所述校园管理对象包括但不限于人、物、教学、科研项目、财务项目、管理项目、系统网络地址、档案信息;

S02:通过校园管理对象二维码对校园各类活动进行签到管理;

S03:通过校园管理对象二维码对校园资产进行管理;

S04:使用二维码作为各类网址的链接跳转;

S05:使用二维码用于校园场所的预约及使用;

S06:使用二维码用于校园消费支付。

优选的,二维码的信息组合模式简明模式和复杂模式,所述简明模式用于线上交互,包含对象的简单信息;所述复杂模式用于线下信息获取,包括对象的详细信息。

优选的,还包括对管理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采集、分类和统计分析,用于校园的管理与决策,构建个人活动轨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

1、提升效率,传统的校园信息化管理已经无法适应当下师生数量大的现实,比如,采用二维码的校园会议签到不需要排队刷卡签到,而是采用使用个人手机扫描会议二维码来进行签到,即使个人没有带手机,也可以出示个人二维码的身份证明,通过让管理人员扫描确认签到,会比传统的刷卡模式大大提升管理效率。

2、降低成本,与传统的校园信息化管理模式相比,采用本方法会大大降低成本,比如:基于二维码的资产盘点,可以充分利用每个人手中的智能移动终端来扫描张贴在资产上的二维码标识来实现资产清查盘点,比传统的或采用RFID的模式都会降低很多资金和人工成本。

3、解决一些管理盲区,如预约场所,如图书馆座位预约等,在传统的校园信息化管理模式下很难高效实现,在基于二维码和移动终端模式下,师生可以事先通过网上预约,到现场后可以用手机扫描座位二维码来确认使用,该模式的预约和使用比较高效和便利。

4、传统的高校信息化管理模式下,在上课考勤、实验考勤、晨练考勤、会议签到、资产盘点、设备维修登记、设备使用率统计等方面管理过程中,很难采集到准确、真实、动态的过程数据,而基于二维码和移动智能设备的校园信息化管理模式比较容易采集各类管理过程数据,为高校的大数据应用研究,提供更多的基础数据信息和分析统计,提高学校管理决策水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发明基于二维码的校园信息管理系统的原理框图;

图2是本发明基于二维码的校园信息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实施例:

如图1所示,建立一个基于校园信息化管理的二维码编码标准,该二维码涵盖校园信息化管理涉及的所有对象(人、建筑、场所、资产、专业、课程、档案、各类软件、微博、微信等)的二维码标识,构建一个二维码的标识及管理标准,通过现有通讯和信息技术手段(网络通讯、数据库系统、各类移动终端),通过校园信息管理服务系统,借助每位师生的智能移动终端实现校园内的各种管理,实现校园移动互联环境下的各类应用管理,提高校园的信息化管理效率。

校园信息管理服务系统,包括二维码生成与管理模块、校园业务管理模块和校园信息管理模块。

校园二维码涵盖的标识对象,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对象:

人:教师、学生、家长、校友等;

物:学校、校区、楼宇、房间、场所、图书、车辆、软件、家具、设备、景点、植物、校史馆等;

教学:学科、专业、课程等信息表示;

科研项目:论文、项目等管理信息;

财务管理:财物项目等信息;

管理项目:上课、考试、体育锻炼、上班、会议、实训项目、校外实习等项目;

系统网络地址:各类地址等的组成和显示、跳转,及相关的地址等信息(各类参考信息也是作为二维码的地址跳转);

社交工具:微博、微信、QQ、各类移动APP、学校业务系统等设计;

档案管理:各类档案的标识及信息分类、管理;

校园标识:校徽等各类组成及标识显示。

二维码的编码构成标准

各部分元素的构成:

学校编号(名称)+校区(二级学院)+对象属性+对象编码+编码类别+编码体系,如某个学生的二维码编码标识为:

常熟理工学院+东湖校区(人文学院)+人(学生)+学号+明文(密文)+QR编码体系。

二维码的信息组合模式:

包括简明和复杂模式,其中

简明模式:包含对象的简单信息,如只包含学生的编号,多用于线上交互。

复杂模式:包含对象的更多信息,如:标识学生,除学生的编号信息外,还包含如专业、政治面貌、出生日期等更多的信息,多用于线下信息获取。

所有对象都包含二维码的身份标识:实现各类对象的二维码构建、打印、张贴、使用管理;

API服务接口:采用网页地址来源的方式实现二维码的一些服务;

相关技术:二维码生成、活码、美化、批量生成、网站内容自动跳转、OAUTH2认证等;

设备使用:个人移动终端、各类专用二维码扫描设备;

数据标准:各类二维码的元数据标准及管理;

数据库存储:二维码的各类信息的存储、产生的各类信息的存储;

通讯技术依赖:结合4G、5G、Wi-Fi、蓝牙、GPS、GIS等实现各类功能。

二维码使用功能场景:二维码作为学校移动互联的入口。

各类对象的标识:人、物等各类对象的信息标识功能,如二维码工作证、学生证等。

各类活动的签到管理:上课、考试、实验、实训、实习、开会、招生、入校组册等活动管理。

资产的盘点清查等各类管理:资产的信息查询、盘点、调拨、维修、使用登记等管理。

各类网址的链接跳转:如各类系统的登陆(扫码后跳转及打开)、课程资源跳转。

场所的预约及使用:如图书馆的座位、开放实验室、体育场馆等景点的预约使用,身份结合场景的应用,扫码后并进行身份验证后打开电子门锁。

各类景点的使用及场景介绍:如导航图、校史馆、各类植物等信息的展示。

校园消费支付功能:通过二维码作为消费的个人身份标识,实现校园消费支付功能。

大数据的利用与挖掘:以上各类信息的产生,可以进行各类的信息统计分析、挖掘,为管理与服务决策,同时也可以构建个人活动轨迹。

如图2所示,一种基于二维码的校园信息管理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S01:学校制订一套二维码的移动信息管理制度,其内容包含二维码标识的管理对象(人、物、软件等),二维码的编码标准,二维码的管理办法等。

S02:根据以上制订的管理制度,产生各类校园管理对象的二维码标识,主要包括教师工作证、学生证、楼宇标识、房间标识、二级学院标识、专业标识、课程标识、档案标识、场馆标识、导航标识、各类活动项目标识、各类软件地址标识、微博标识、微信标识等,进行张贴、展示。

S03:根据以上制订的管理制度与管理方法,通过校园信息管理服务系统实现各类校园场景的管理与服务。

S04:校园师生通过智能移动终端参与校园的各类移动信息管理与服务活动,如:师生证照、上课考勤签到管理、会议服务、门票应用、资产管理、教学管理、场所预约、档案管理、车辆管理、表单应用管理、校园移动消费、电子门禁、场馆介绍、植物介绍、图书管理、通知广告、校园导航、二维码印章、信息传递、网站系统导航等各类校园活动。

S04:以上各类活动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采集、分类,进行各类的统计分析,服务校园的管理与决策,提升教育管理水平。

下面以校园场所或座位预约使用管理作为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1,对本发明的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首先管理提供预约服务的各个场所和位置,采用场所和座位的编码,同时进行二维码的编码和制作,并在这些场所张贴二维码管理标识。

用户通过校园信息管理应用系统进行场所或座位预约,按照约定的规则,通过图形化界面选择某个时段可以使用的场所或座位,根据该次预约会产生一个包括预约场所、预约时间、预约人、是否校内人员、使用费用等信息二维码预约门票,校外人员必须通过打印或通过手机携带该二维码的预约门票。

预约者到现场后,预约者打开个人智能手机中校园信息管理应用系统的预约业务模块,扫描指定场所或座位的二维码,进行预约确认的过程,或到指定场所出示个人身份证明二维码或此次预约成功的二维码门票被指定设备扫描,进行预约确认的过程,确认后方可使用预定的场所或座位,如果没有扫描二维码进行现场预约确认过程,则该预约场所或座位在预约时间点的15分钟后失效。

其中没有带手机来指定场所或座位的预约用户,可以通过固定场所的二维码扫描设备进行扫描确认,或者通过管理员的手机进行扫描确认,如果是校外人员使用,则根据情况进行相应的使用费用支付处理。

指定的场所或座位预约成功后,校园信息管理应用系统的预约业务模块将该场所或座位标记为使用状态,同时也将该用户该次预约标志标识为使用标志,如果该场所已经安装了电子门禁,则该场所的电子门禁自动开锁,结合管理摄像头,实现场馆的无人管理的开放使用。

以上预约和确认的过程会产生从场所预约使用和个人用户预约使用的两个维度的使用信息,通过校园移动大数据管理与分析系统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统计分析学校的各个场所或座位的使用效率,从中发现问题进行管理改进,提高场所或座位的使用效率。同时也可以分析该用户的预约使用情况,再则结合该个体的其他信息可以分析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为该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校园服务。

通过以上的这个实施例想要说明的是,通过二维码化的校园场所或座位预约使用管理,通过将人、场所或座位、预约场所的活动都进行二维码编码的管理,减少了许多管理环节,会大大提高该项服务的管理与服务效率,同时产生的记录信息的统计分析也会对改进该场所的管理方式。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