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成长档案的电子化收集、分类和归档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65797阅读:1191来源:国知局
幼儿成长档案的电子化收集、分类和归档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幼儿成长档案的电子化收集、分类和归档系统及方法。适用于幼儿互联网教育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深入幼儿园教育领域,原有的幼儿纸质成长档案逐渐被电子成长档案所代替。现有的电子成长档案采用了电子化的收集、分类、归档,从易收集性和易保存性来说都远优于纸质成长档案。

现有的电子成长档案一般都采用固定模板的方式,需要使用者按照预设的模板收集对应的素材完善成长档案,这种电子成长档案本质上仍是纸质成长档案,灵活性较差。现有的电子成长档案收集方式单一,素材收集方式与模板的最终呈现方式是绑定的,不够灵活。现有的电子成长档案归类方式复杂,使用者需要手动将收集的素材分类整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素材收集灵活,分类归档简便的幼儿成长档案的电子化收集、分类和归档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幼儿成长档案的电子化收集、分类和归档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老师客户端、家长客户端、后台存储模块和后台处理模块;

其中老师客户端包括:

类型选择模块Ⅰ,用于选择所要记录内容的类型;

幼儿选择模块,用于选择所要记录内容对应的幼儿;

内容记录模块Ⅰ,根据所述类型选择模块Ⅰ选择的类型记录并生成记录内容;

标签加注模块Ⅰ,输入文字标签对所述内容记录模块Ⅰ生成的记录内容进行标注,标签与记录内容结合生成记录档案;

档案上传模块Ⅰ,用于将经所述标签加注模块Ⅰ标注后生成的记录档案和所述幼儿选择模块的所选幼儿信息一同上传到后台存储模块;

所述家长客户端包括:

类型选择模块Ⅱ,用于选择所要记录内容的类型;

内容记录模块Ⅱ,根据所述类型选择模块Ⅱ选择的类型记录并生成记录内容;

标签加注模块Ⅱ,输入文字标签对所述内容记录模块Ⅱ生成的记录内容进行标注,标签与记录内容结合生成记录档案;

档案上传模块Ⅱ,用于将经所述标签加注模块Ⅱ标注后生成的记录档案上传到后台存储模块;

所述后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老师客户端和家长客户端上传的记录档案;

所述后台处理模块包括幼儿判断模块,幼儿判断模块通过所述幼儿选择模块的所选幼儿信息判断与该所选幼儿信息一同上传的记录档案对应的幼儿;幼儿判断模块通过上传记录档案的家长客户端信息判断由家长客户端上传的记录档案对应的幼儿;

后台处理模块根据幼儿判断模块判断的结果对后台存储模块内的记录档案按幼儿、记录类型和标签三个维度进行分类归档。

所述老师客户端还包括可见范围选择模块Ⅰ,用于选择对经所述标签加注模块Ⅰ标注后生成的记录档案可见的可见人员信息,可见人员信息为指定的家长或全体家长。

所述类型选择模块Ⅰ供选择的类型为照片、视频、贴纸、评语、健康记录和作品收集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类型选择模块Ⅱ供选择的类型为照片、视频、贴纸、评语、健康记录和作品收集中的一种或几种。

一种幼儿成长档案的电子化收集、分类和归档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老师客户端、家长客户端、后台存储模块和后台处理模块;

其中老师客户端包括:

类型选择模块Ⅰ,用于选择所要记录内容的类型;

内容记录模块Ⅰ,根据所述类型选择模块Ⅰ选择的类型记录并生成记录内容;

标签加注模块Ⅰ,输入文字标签对所述内容记录模块Ⅰ生成的记录内容进行标注,标签与记录内容结合生成记录档案;

可见范围选择模块Ⅰ,用于选择对经所述标签加注模块Ⅰ标注后生成的记录档案可见的可见人员信息,可见人员信息为指定的家长或全体家长;

档案上传模块Ⅰ,用于将经所述标签加注模块Ⅰ标注后生成的记录档案和可见范围选择模块Ⅰ选择的可见人员信息一同上传到后台存储模块;

所述家长客户端包括:

类型选择模块Ⅱ,用于选择所要记录内容的类型;

内容记录模块Ⅱ,根据所述类型选择模块Ⅱ选择的类型记录并生成记录内容;

标签加注模块Ⅱ,输入文字标签对所述内容记录模块Ⅱ生成的记录内容进行标注,标签与记录内容结合生成记录档案;

档案上传模块Ⅱ,用于将经所述标签加注模块Ⅱ标注后生成的记录档案上传到后台存储模块;

所述后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老师客户端和家长客户端上传的记录档案;

所述后台处理模块包括幼儿判断模块,幼儿判断模块通过上传记录档案的家长客户端信息判断由家长客户端上传的记录档案对应的幼儿;当所述可见范围选择模块Ⅰ的可见人员信息为指定家长时,幼儿判断模块通过可见范围选择模块Ⅰ指定的家长判断与该可见人员信息一同上传的记录档案对应的幼儿;

后台处理模块根据幼儿判断模块判断的结果对后台存储模块内的记录档案按幼儿、记录类型和标签三个维度进行分类归档。

所述幼儿判断模块具有人脸识别模块,人脸识别模块用于识别经所述标签加注模块Ⅰ标注后生成的记录档案中包含的幼儿人像;

当所述可见范围选择模块Ⅰ的可见人员信息为全体家长时,幼儿判断模块通过人脸识别模块判断与该可见人员信息一同上传的记录档案对应的幼儿。

所述家长客户端还包括档案认领模块,档案认领模块用于认领老师客户端上传的记录档案,并将认领信息上传到所述后台存储模块与被认领的记录档案结合;

当所述可见范围选择模块Ⅰ的可见人员信息为全体家长时,幼儿判断模块通过认领信息中认领记录档案的家长客户端信息判断该记录档案对应的幼儿。

所述类型选择模块Ⅰ供选择的类型为照片、视频、贴纸、评语、健康记录和作品收集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类型选择模块Ⅱ供选择的类型为照片、视频、贴纸、评语、健康记录和作品收集中的一种或几种。

一种幼儿成长档案的电子化收集、分类和归档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老师客户端、家长客户端、后台存储模块和后台处理模块;

老师客户端通过选择幼儿、选择记录类型、记录内容并加标签后生成记录档案或通过选择记录类型、记录内容、加标签和指定可见家长后生成记录档案,上传记录档案到后台存储模块;

家长客户端通过选择记录类型、记录内容并加标签后生成记录档案,上传记录档案到后台存储模块;

后台处理模块通过老师客户端选择的幼儿、指定的家长判断记录档案对应的幼儿,通过识别上传记录档案的家长客户端判断记录档案对应的幼儿;

后台处理模块通过记录内容开始前选择的记录类型判断记录档案的记录类型;

后台处理模块对后台存储模块内的记录档案按幼儿、记录类型和标签三个维度进行分类归档。

后台处理模块通过人脸识别判断包含幼儿人像的记录档案对应的幼儿。

后台处理模块通过家长客户端认领记录档案判断记录档案对应的幼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收集方式灵活,素材的收集不依赖于模板的形式。2、自动归档,使用者只需要收集素材,系统会根据使用者之前的操作、人脸识别结果自动将素材归类到对应的幼儿个人档案中。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系统框图。

图2为实施例1中老师端照片收集、分类和归档系统流程图。

图3为实施例1中老师端视频收集、分类和归档系统流程图。

图4为实施例1中老师端贴纸收集、分类和归档系统流程图。

图5为实施例1中老师端评语收集、分类和归档系统流程图。

图6为实施例1中老师端健康记录收集、分类和归档系统流程图。

图7为实施例1中老师端作品收集的收集、分类和归档系统流程图。

图8为实施例1中家长端照片收集、分类和归档系统流程图。

图9为实施例1中家长端视频收集、分类和归档系统流程图。

图10为实施例1中家长端贴纸收集、分类和归档系统流程图。

图11为实施例1中家长端评语收集、分类和归档系统流程图。

图12为实施例1中家长端健康记录的收集、分类和归档系统流程图。

图13为实施例1中家长端作品收集的收集、分类和归档系统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幼儿成长档案的电子化收集、分类和归档系统,包括老师客户端、家长客户端、后台存储模块和后台处理模块。

本实施例中老师客户端包括:类型选择模块Ⅰ、幼儿选择模块、内容记录模块Ⅰ、标签加注模块Ⅰ、可见范围选择模块Ⅰ和档案上传模块Ⅰ。

其中类型选择模块Ⅰ用于选择所要记录内容的类型,类型包括照片和视频(可公开内容),以及贴纸、评语、健康记录和作品收集(隐私内容)。幼儿选择模块用于选择所要记录贴纸、评语、健康记录或作品收集对应的幼儿。内容记录模块Ⅰ用于拍摄照片或视频,记录贴纸、评语、健康记录和作品收集并生成相应的记录内容。标签加注模块Ⅰ通过输入文字标签对记录内容进行标注,标签与记录内容结合生成记录档案。可见范围选择模块Ⅰ用于选择对记录档案可见的可见人员信息,可见人员信息为指定的家长(一个或多个家长)或全体家长,选定的家长对记录档案可见。档案上传模块Ⅰ将记录档案和所选幼儿信息和可见人员信息一同上传到后台存储模块。

本例中家长客户端包括:类型选择模块Ⅱ、内容记录模块Ⅱ、标签加注模块Ⅱ和档案上传模块Ⅱ。

其中类型选择模块Ⅱ用于选择所要记录内容的类型,类型包括照片、视频、贴纸、评语、健康记录和作品收集。内容记录模块Ⅱ用于拍摄照片或视频,记录贴纸、评语、健康记录和作品收集并生成相应的记录内容。标签加注模块Ⅱ经输入文字标签对记录内容进行标注,标签与记录内容结合生成记录档案。档案上传模块Ⅱ用于将记录档案上传到后台存储模块。家长客户端还包括档案认领模块,档案认领模块用于认领老师客户端上传的、可见人员信息为全体家长的记录档案,认领信息上传到后台存储模块,与被认领的记录档案结合。

后台存储模块用来存储老师客户端和家长客户端上传的记录档案,并根据后台处理模块的计算结果将不同类型的记录分类存储。后台对于记录的存储主要是3个维度,幼儿、记录类型和标签。使用时可以通过对3个维度的设置,筛选出需要的记录。

后台处理模块通过数据处理对各种类型的记录档案进行分类,分类按照幼儿、记录类型和标签3个维度进行。后台处理模块包括幼儿判断模块,幼儿判断模块具有人脸识别模块,人脸识别模块用于识别记录档案中的幼儿人像(如幼儿照片)。

幼儿判断模块的处理方式如下:1、当记录档案结合有所选幼儿信息时,幼儿判断模块通过幼儿选择模块的所选幼儿信息确定从老师客户端、与所选幼儿信息一同上传的记录档案对应的幼儿;2、当可见范围选择模块Ⅰ的可见人员信息为指定的家长时,幼儿判断模块通过可见范围选择模块Ⅰ指定的家长判断从老师客户端与该可见人员信息一同上传的记录档案对应的幼儿;3、当所述可见范围选择模块Ⅰ的可见人员信息为全体家长时,幼儿判断模块通过人脸识别模块判断从老师客户端与该可见人员信息一同上传的记录档案对应的幼儿;4、当可见范围选择模块Ⅰ的可见人员信息为全体家长时,幼儿判断模块根据家长端档案认领模块上传的认领信息确定该被认领记录档案对应的幼儿;5、当记录档案结合有所选幼儿信息和可见人员信息时,幼儿判断模块通过幼儿选择模块的所选幼儿信息确定从老师客户端、与所选幼儿信息一同上传的记录档案对应的幼儿;6、幼儿判断模块通过上传记录档案的家长客户端信息确定该家长客户端所上传的记录档案对应的幼儿。

按记录分类的主要处理方法为根据记录创建时选择的记录类型分类;同样的按其他标签分类根据创建记录时标注的文字内容分类。

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老师端可以收集、分类和归档的记录类型有:照片、视频、贴纸、评语、健康记录和作品收集。

1、老师端照片收集、分类和归档系统

老师端照片收集、分类和归档系统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老师端照片收集、分类和归档系统的流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1、选择记录类型

选择的记录类型为照片,完成归档需要的3个维度之一的按记录类型分类。

1.2、老师记录

1.2.1、拍摄或上传照片;1.2.2输入文字标签(可键盘输入、可语音转文字输入);1.2.3、选择可见范围(全班可见、指定家长可见)。在该步骤中,完成规定需要的3个维度之一的按标签分类。

可见范围决定了下一步的流程,如果选择全班可见,进入人脸识别、家长认领流程;如果选择指定家长可见,进入定向发送流程。

1.3.1、人脸识别、家长认领。

当老师记录选择的可见范围是全班可见时,照片会被公开给所有的家长。经过系统检测,可以进行人脸识别的照片会由系统自动放入被识别出的幼儿的个人档案中。同时家长可以在这些公开的照片中认领自己的孩子,被认领的档案进入认领该档案的家长对应幼儿的个人档案中。此步骤完成了按幼儿分类。

1.3.2、定向发送

当老师选择指定家长可见时,进入定向发送流程。在该过程中,照片只能被指定的家长看到,也只会进入到该家长的孩子的个人档案中。该步骤完成了按幼儿分类。

1.4、后台处理模块对后台存储模块内的照片档案按幼儿、记录类型和标签三个维度进行分类归档。

2、老师端视频收集、分类和归档系统

老师端视频收集、分类和归档系统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老师端视频收集、分类和归档系统的流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2.1、选择记录类型

选择的记录类型为视频,完成归档需要的3个维度之一的按记录类型分类。

2.2、老师记录

2.2.1、拍摄或上传视频;2.2.2、输入文字标签(可键盘输入、可语音转文字输入);2.2.3、选择可见范围(全班可见、指定家长可见)。在该步骤中,完成规定需要的3个维度之一的按标签分类。

可见范围决定了下一步的流程,如果选择全班可见,进入家长认领流程;如果选择指定家长可见,进入定向发送流程。

2.3.1、家长认领

当老师记录选择的可见范围是全班可见时,视频会被公开给所有的家长。家长可以在这些公开的视频中认领自己的孩子。家长手动认领的视频,会进入该家长对应幼儿的个人档案中。此步骤完成了按幼儿分类。

2.3.2、定向发送

当老师选择指定家长可见时,进入定向发送流程。在该过程中,视频只能被指定的家长看到,也只会进入到该家长的孩子的个人档案中。该步骤完成了按幼儿分类。

2.4、后台处理模块对后台存储模块内的视频档案按幼儿、记录类型和标签三个维度进行分类归档。

3、老师端贴纸收集、分类和归档系统

老师端贴纸收集、分类和归档系统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老师端贴纸收集、分类和归档系统的流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3.1、选择记录类型

选择的记录类型为贴纸,完成归档需要的3个维度之一的按记录类型分类。

3.2、老师记录

3.2.1、选择待评价的幼儿(可单选、多选、全选);3.2.2、输入文字标签(可键盘输入、可语音转文字输入),3.2.3、选择可见范围(全班可见、指定家长可见),选择贴纸类别(可选择现有贴纸,可新建贴纸),加标签。在该步骤中,完成规定需要的3个维度之一的按标签分类。

3.3、定向发送

老师发送贴纸的记录会自动进入所选择表扬或加油的幼儿的个人档案,无需家长做任何操作。该步骤完成了按幼儿分类。

3.4、后台处理模块对后台存储模块内的贴纸档案按幼儿、记录类型和标签三个维度进行分类归档。

4、老师端评语收集、分类和归档系统

老师端评语收集、分类和归档系统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老师端评语收集、分类和归档系统的流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4.1、选择记录类型

选择的记录类型为评语,完成归档需要的3个维度之一的按记录类型分类。

4.2、老师创建评价

老师在记录前需要先创建评价活动,该评价活动包括评价的名称、评价的分类、评价的模板。评价的分类目前有老师评价老师评价、家长评价、宝贝自评、宝贝互评和主题进展,其中家长评价由老师端发起,家长端完成记录,会在家长端评语收集、分类和归档系统中详细描述。评价的模板由后台创建,老师客户端选择。选择模板时会列出模板中所包含的题目,题目的种类有文字题、选择题和评分题。文字题是问答题;选择题会有题干和选项;评分题是对幼儿打分。在该步骤中,完成规定需要的3个维度之一的按标签分类。

4.3、老师记录评价

填写记录需要的内容,内容根据选择的模板来提供,文字题、选择题或者评分题。据题目的必答程度,题目分为必答题和选答题,将所有的必答题完成后才可以提交评价。

4.4、定向发送

老师发送评语的记录会自动进入被评价幼儿的个人档案,无需家长做任何操作。该步骤完成了按幼儿分类。

4.4、后台处理模块对后台存储模块内的评语档案按幼儿、记录类型和标签三个维度进行分类归档。

5、老师端健康记录收集、分类和归档系统

老师端健康记录收集、分类和归档系统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老师端健康记录收集、分类和归档系统的流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5.1、选择记录类型

选择的记录类型为健康记录,完成归档需要的3个维度之一的按记录类型分类。

5.2、老师记录

5.2.1、选择待评价的幼儿;5.2.2、输入文字标签(可键盘输入、可语音转文字输入);5.2.3、选择健康记录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身高、体重、左右眼视力和血色素)。该步骤完成了按标签分类。

5.3、定向发送

老师发送的健康记录会自动进入幼儿的个人档案,无需家长做任何操作。该步骤完成了按幼儿分类。

5.4、后台处理模块对后台存储模块内的健康记录档案按幼儿、记录类型和标签三个维度进行分类归档。

6、老师端作品收集的收集、分类和归档系统

老师端作品收集收集、分类和归档系统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老师端作品收集收集、分类和归档系统的流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6.1、选择记录类型

选择的记录类型为作品收集,完成归档需要的3个维度之一的按记录类型分类。

6.2、老师记录

6.2.1、选择需要记录的幼儿;6.2.2、输入作品的文字介绍(包括但不限于作品标题、创作背景、作品点评),作品的照片,作品记录的时间。该步骤完成了按标签分类。

6.3、定向发送

老师发送的作品收集会自动进入幼儿的个人档案,无需家长做任何操作。该步骤完成了按幼儿分类。

6.4、后台处理模块对后台存储模块内的作品收集档案按幼儿、记录类型和标签三个维度进行分类归档。

家长端可以收集、分类和归档的记录类型有:照片、视频、贴纸、评语、健康记录和作品收集。

7、家长端照片收集、分类和归档系统

家长端照片收集、分类和归档系统的流程图如图8所示。家长端照片收集、分类和归档系统的流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7.1、选择记录类型

选择的记录类型为照片,完成归档需要的3个维度之一的按记录类型分类。

7.2、家长记录

7.2.1、拍摄或上传照片(可拍摄、可上传);7.2.2、输入文字标签(可键盘输入、可语音转文字输入);7.2.3、选择可见范围(全班可见、老师和家长可见、仅自己可见),加标签。在该步骤中,完成规定需要的3个维度之一的按标签分类。

7.3、定向发送

与老师端收集不同,无论家长选择什么可见范围,该照片都会进入该家长的幼儿的个人档案中。该步骤完成了按幼儿分类。

7.4、后台处理模块对后台存储模块内的照片档案按幼儿、记录类型和标签三个维度进行分类归档。

8、家长端视频收集、分类和归档系统

家长端视频收集、分类和归档系统的流程图如图9所示。家长端视频收集、分类和归档系统的流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8.1、选择记录类型

选择的记录类型为视频,完成归档需要的3个维度之一的按记录类型分类。

8.2、家长记录

8.2.1、拍摄或上传视频;8.2.2、输入文字标签(可键盘输入、可语音转文字输入);8.2.3、选择可见范围(全班可见、老师和家长可见、仅自己可见),加标签。在该步骤中,完成规定需要的3个维度之一的按标签分类。

8.3、定向发送

与老师端收集不同,无论家长选择什么可见范围,该视频都会进入该家长幼儿的个人档案中。该步骤完成了按幼儿分类。

8.4、后台处理模块对后台存储模块内的视频档案按幼儿、记录类型和标签三个维度进行分类归档。

9、家长端贴纸收集、分类和归档系统

家长端贴纸收集、分类和归档系统的流程图如图10所示。家长端贴纸收集、分类和归档系统的流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9.1、选择记录类型

选择的记录类型为贴纸,完成归档需要的3个维度之一的按记录类型分类。

9.2、家长记录

填写记录需要的内容,内容包括文字(可键盘输入、可语音转文字输入),选择可见范围(全班可见、老师和家长可见、仅自己可见),选择贴纸类别(可选择现有贴纸,可新建贴纸),加标签。在该步骤中,完成规定需要的3个维度之一的按标签分类。

9.3、定向发送

家长发送贴纸的记录会自动进入选择表扬或加油的幼儿的个人档案。该步骤完成了按幼儿分类。

9.4、后台处理模块对后台存储模块内的贴纸档案按幼儿、记录类型和标签三个维度进行分类归档。

10、家长端评语收集、分类和归档系统

家长端评语收集、分类和归档系统的流程图如图11所示。家长端评语收集、分类和归档系统的流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0.1、选择记录类型

选择的记录类型为评语,完成归档需要的3个维度之一的按记录类型分类。

10.2老师创建评价

对于家长评价,家长在记录评语前需要由老师先创建评价活动,该评价活动包括评价的名称、评价的分类、评价的模板。评价的模板由后台创建,老师客户端选择。选择模板时会列出模板中所包含的题目,题目的种类有文字题、选择题和评分题。文字题是问答题;选择题会有题干和选项;评分题是对幼儿打分。在该步骤中,完成规定需要的3个维度之一的按标签分类。

10.3、家长记录评价

填写记录需要的内容,内容根据选择的模板来提供,文字题、选择题或者评分题。据题目的必答程度,题目分为必答题和选答题,将所有的必答题完成后才可以提交评价。

10.4、定向发送

家长发送评语的记录会自动进入评价的幼儿的个人档案。该步骤完成了按幼儿分类。

10.4、后台处理模块对后台存储模块内的评语档案按幼儿、记录类型和标签三个维度进行分类归档。

11、家长端健康记录的收集、分类和归档系统

家长端健康记录收集、分类和归档系统的流程图如下图12所示。家长端健康记录收集、分类和归档系统的流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1.1、选择记录类型

选择的记录类型为健康记录,完成归档需要的3个维度之一的按记录类型分类。

11.2、家长记录

填写记录需要的内容,内容包括文字(可键盘输入、可语音转文字输入),选择健康记录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身高、体重、左右眼视力和血色素)。该步骤完成了按标签分类。

11.3、定向发送

家长发送的健康记录会自动进入幼儿的个人档案。该步骤完成了按幼儿分类。

11.4、后台处理模块对后台存储模块内的健康记录档案按幼儿、记录类型和标签三个维度进行分类归档。

12、家长端作品收集收集、分类和归档系统

家长端作品收集收集、分类和归档系统的流程图如下图13所示。家长端作品收集收集、分类和归档系统的流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2.1、选择记录类型

选择的记录类型为作品收集,完成归档需要的3个维度之一的按记录类型分类。

12.2、家长记录

填写记录需要的内容,内容包括需要记录的幼儿,作品的文字介绍(包括但不限于作品标题、创作背景、作品点评),作品的照片,作品记录的时间。该步骤完成了按标签分类。

12.3、定向发送

家长发送的作品收集会自动进入幼儿的个人档案。该步骤完成了按幼儿分类。

12.4、后台处理模块对后台存储模块内的作品收集档案按幼儿、记录类型和标签三个维度进行分类归档。

实施例2:本实施例为一种幼儿成长档案的电子化收集、分类和归档系统,包括老师客户端、家长客户端、后台存储模块和后台处理模块。

本实施例中老师客户端包括:类型选择模块Ⅰ、幼儿选择模块、内容记录模块Ⅰ、标签加注模块Ⅰ和档案上传模块Ⅰ。

其中类型选择模块Ⅰ用于选择所要记录内容的类型,类型包括照片和视频,以及贴纸、评语、健康记录和作品收集。幼儿选择模块用于选择所要记录内容对应的幼儿。内容记录模块Ⅰ用于拍摄照片或视频,记录贴纸、评语、健康记录和作品收集并生成相应的记录内容。标签加注模块Ⅰ通过输入文字标签对记录内容进行标注,标签与记录内容结合生成记录档案。档案上传模块Ⅰ将幼儿选择模块的所选幼儿信息和记录档案一同上传到后台存储模块。

本例中家长客户端包括:类型选择模块Ⅱ、内容记录模块Ⅱ、标签加注模块Ⅱ和档案上传模块Ⅱ。

其中类型选择模块Ⅱ用于选择所要记录内容的类型,类型包括照片、视频、贴纸、评语、健康记录和作品收集。内容记录模块Ⅱ用于拍摄照片或视频,记录贴纸、评语、健康记录和作品收集并生成相应的记录内容。标签加注模块Ⅱ经输入文字标签对记录内容进行标注,标签与记录内容结合生成记录档案。档案上传模块Ⅱ用于将记录档案上传到后台存储模块。

后台存储模块用来存储老师客户端和家长客户端上传的记录档案,并根据后台处理模块的计算结果将不同类型的记录分类存储。后台对于记录的存储主要是3个维度,幼儿、记录类型和标签。使用时可以通过对3个维度的设置,筛选出需要的记录。

后台处理模块通过数据处理对各种类型的记录档案进行分类,分类按照幼儿、记录类型和标签3个维度进行。后台处理模块包括幼儿判断模块,幼儿判断模块的处理方式如下:1、当记录档案结合有所选幼儿信息时,幼儿判断模块通过幼儿选择模块的所选幼儿信息确定从老师客户端、与所选幼儿信息一同上传的记录档案对应的幼儿;2、幼儿判断模块通过上传记录档案的家长客户端信息确定该家长客户端所上传的记录档案对应的幼儿。

按记录分类的主要处理方法为根据记录创建时选择的记录类型分类;同样的按其他标签分类根据创建记录时标注的文字内容分类。

本实施例中幼儿成长档案的电子化收集、分类和归档方法如下:

老师客户端通过选择幼儿、选择记录类型、记录内容并加标签后生成记录档案,上传记录档案到后台存储模块;

家长客户端通过选择记录类型、记录内容并加标签后生成记录档案,上传记录档案到后台存储模块;

后台处理模块通过老师客户端所选择的幼儿判断记录档案对应的幼儿,通过识别上传记录档案的家长客户端判断记录档案对应的幼儿;

后台处理模块通过记录内容开始前选择的记录类型判断记录档案的记录类型;

后台处理模块对后台存储模块内的记录档案按幼儿、记录类型和标签三个维度进行分类归档。

实施例3:本实施例为一种幼儿成长档案的电子化收集、分类和归档系统,包括老师客户端、家长客户端、后台存储模块和后台处理模块。

本实施例中老师客户端包括:类型选择模块Ⅰ、内容记录模块Ⅰ、标签加注模块Ⅰ、可见范围选择模块Ⅰ和档案上传模块Ⅰ。

其中类型选择模块Ⅰ用于选择所要记录内容的类型,类型包括照片和视频,以及贴纸、评语、健康记录和作品收集。内容记录模块Ⅰ用于拍摄照片或视频,记录贴纸、评语、健康记录和作品收集并生成相应的记录内容。标签加注模块Ⅰ通过输入文字标签对记录内容进行标注,标签与记录内容结合生成记录档案。可见范围选择模块Ⅰ用于选择对该记录档案可见的可见人员信息,可见人员信息为指定的家长(一个或多个家长)或全体家长,选定的家长对记录档案可见。档案上传模块Ⅰ将记录档案和可见人员信息一同上传到后台存储模块。

本例中家长客户端包括:类型选择模块Ⅱ、内容记录模块Ⅱ、标签加注模块Ⅱ和档案上传模块Ⅱ。

其中类型选择模块Ⅱ用于选择所要记录内容的类型,类型包括照片、视频、贴纸、评语、健康记录和作品收集。内容记录模块Ⅱ用于拍摄照片或视频,记录贴纸、评语、健康记录和作品收集并生成相应的记录内容。标签加注模块Ⅱ经输入文字标签对记录内容进行标注,标签与记录内容结合生成记录档案。档案上传模块Ⅱ用于将记录档案上传到后台存储模块。家长客户端还包括档案认领模块,档案认领模块用于认领老师客户端上传的、可见人员信息为全体家长的记录档案,认领信息上传到后台存储模块,与被认领的记录档案结合。

后台存储模块用来存储老师客户端和家长客户端上传的记录档案,并根据后台处理模块的计算结果将不同类型的记录分类存储。后台对于记录的存储主要是3个维度,幼儿、记录类型和标签。使用时可以通过对3个维度的设置,筛选出需要的记录。

后台处理模块通过数据处理对各种类型的记录档案进行分类,分类按照幼儿、记录类型和标签3个维度进行。后台处理模块包括幼儿判断模块,幼儿判断模块具有人脸识别模块,人脸识别模块用于识别记录档案中的幼儿人像(如幼儿照片)。

幼儿判断模块的处理方式如下:1、当可见范围选择模块Ⅰ的可见人员信息为指定的家长时,幼儿判断模块通过可见范围选择模块Ⅰ指定的家长判断从老师客户端与该可见人员信息一同上传的记录档案对应的幼儿;2、当所述可见范围选择模块Ⅰ的可见人员信息为全体家长时,幼儿判断模块通过人脸识别模块判断从老师客户端与该可见人员信息一同上传的记录档案对应的幼儿;3、当可见范围选择模块Ⅰ的可见人员信息为全体家长时,幼儿判断模块根据家长端档案认领模块上传的认领信息确定该被认领记录档案对应的幼儿;4、幼儿判断模块通过上传记录档案的家长客户端信息确定该家长客户端所上传的记录档案对应的幼儿。

按记录分类的主要处理方法为根据记录创建时选择的记录类型分类;同样的按其他标签分类根据创建记录时标注的文字内容分类。

本实施例中幼儿成长档案的电子化收集、分类和归档方法如下:

老师客户端通过选择记录类型、记录内容、加标签和指定可见家长后生成记录档案,上传记录档案到后台存储模块;

家长客户端通过选择记录类型、记录内容并加标签后生成记录档案,上传记录档案到后台存储模块;

后台处理模块通过老师客户端指定的家长、通过人脸识别判断包含幼儿人像或通过家长客户端认领记录档案判断记录档案对应的幼儿。后台处理模块通过识别上传记录档案的家长客户端判断记录档案对应的幼儿;

后台处理模块通过记录内容开始前选择的记录类型判断记录档案的记录类型;

后台处理模块对后台存储模块内的记录档案按幼儿、记录类型和标签三个维度进行分类归档。

实施例4:本实施例为一种幼儿成长档案的电子化收集、分类和归档系统,包括老师客户端、后台存储模块和后台处理模块。

本实施例中老师客户端包括:类型选择模块Ⅰ、幼儿选择模块、内容记录模块Ⅰ、标签加注模块Ⅰ、可见范围选择模块Ⅰ和档案上传模块Ⅰ。

其中类型选择模块Ⅰ用于选择所要记录内容的类型,类型包括照片和视频(可公开内容),以及贴纸、评语、健康记录和作品收集(隐私内容)。幼儿选择模块用于选择所要记录贴纸、评语、健康记录或作品收集对应的幼儿。内容记录模块Ⅰ用于拍摄照片或视频,记录贴纸、评语、健康记录和作品收集并生成相应的记录内容。标签加注模块Ⅰ通过输入文字标签对记录内容进行标注,标签与记录内容结合生成记录档案。可见范围选择模块Ⅰ用于选择对记录档案可见的可见人员信息,可见人员信息为指定的家长(一个或多个家长)或全体家长,选定的家长对记录档案可见。档案上传模块Ⅰ将记录档案和所选幼儿信息可见人员信息一同上传到后台存储模块。

后台存储模块用来存储老师客户端上传的记录档案,并根据后台处理模块的计算结果将不同类型的记录分类存储。后台对于记录的存储主要是3个维度,幼儿、记录类型和标签。使用时可以通过对3个维度的设置,筛选出需要的记录。

后台处理模块通过数据处理对各种类型的记录档案进行分类,分类按照幼儿、记录类型和标签3个维度进行。后台处理模块包括幼儿判断模块,幼儿判断模块具有人脸识别模块,人脸识别模块用于识别记录档案中的幼儿人像(如幼儿照片)。

幼儿判断模块的处理方式如下:1、当记录档案结合有所选幼儿信息时,幼儿判断模块通过幼儿选择模块的所选幼儿信息确定从老师客户端、与所选幼儿信息一同上传的记录档案对应的幼儿;2、当可见范围选择模块Ⅰ的可见人员信息为指定的家长时,幼儿判断模块通过可见范围选择模块Ⅰ指定的家长判断从老师客户端与该可见人员信息一同上传的记录档案对应的幼儿;3、当所述可见范围选择模块Ⅰ的可见人员信息为全体家长时,幼儿判断模块通过人脸识别模块判断从老师客户端与该可见人员信息一同上传的记录档案对应的幼儿;4、当可见范围选择模块Ⅰ的可见人员信息为全体家长时,幼儿判断模块根据家长端档案认领模块上传的认领信息确定该被认领记录档案对应的幼儿。5、当记录档案结合有所选幼儿信息和可见人员信息时,幼儿判断模块通过幼儿选择模块的所选幼儿信息确定从老师客户端、与所选幼儿信息一同上传的记录档案对应的幼儿。

按记录分类的主要处理方法为根据记录创建时选择的记录类型分类;同样的按其他标签分类根据创建记录时标注的文字内容分类。

实施例5:本实施例为一种幼儿成长档案的电子化收集、分类和归档系统,包括老师客户端、后台存储模块和后台处理模块。

本实施例中老师客户端包括:类型选择模块Ⅰ、幼儿选择模块、内容记录模块Ⅰ、标签加注模块Ⅰ和档案上传模块Ⅰ。

其中类型选择模块Ⅰ用于选择所要记录内容的类型,类型包括照片和视频(可公开内容),以及贴纸、评语、健康记录和作品收集(隐私内容)。幼儿选择模块用于选择所要记录贴纸、评语、健康记录或作品收集对应的幼儿。内容记录模块Ⅰ用于拍摄照片或视频,记录贴纸、评语、健康记录和作品收集并生成相应的记录内容。标签加注模块Ⅰ通过输入文字标签对记录内容进行标注,标签与记录内容结合生成记录档案。档案上传模块Ⅰ将记录档案和所选幼儿信息一同上传到后台存储模块。

后台存储模块用来存储老师客户端上传的记录档案,并根据后台处理模块的计算结果将不同类型的记录分类存储。后台对于记录的存储主要是3个维度,幼儿、记录类型和标签。使用时可以通过对3个维度的设置,筛选出需要的记录。

后台处理模块通过数据处理对各种类型的记录档案进行分类,分类按照幼儿、记录类型和标签3个维度进行。幼儿判断模块的处理方式如下:通过幼儿选择模块的所选幼儿信息确定从老师客户端、与所选幼儿信息一同上传的记录档案对应的幼儿。

按记录分类的主要处理方法为根据记录创建时选择的记录类型分类;同样的按其他标签分类根据创建记录时标注的文字内容分类。

实施例6:本实施例为一种幼儿成长档案的电子化收集、分类和归档系统,包括老师客户端、后台存储模块和后台处理模块。

本实施例中老师客户端包括:类型选择模块Ⅰ、内容记录模块Ⅰ、标签加注模块Ⅰ、可见范围选择模块Ⅰ和档案上传模块Ⅰ。

其中类型选择模块Ⅰ用于选择所要记录内容的类型,类型包括照片和视频(可公开内容),以及贴纸、评语、健康记录和作品收集(隐私内容)。内容记录模块Ⅰ用于拍摄照片或视频,记录贴纸、评语、健康记录和作品收集并生成相应的记录内容。标签加注模块Ⅰ通过输入文字标签对记录内容进行标注,标签与记录内容结合生成记录档案。可见范围选择模块Ⅰ用于选择对记录档案可见的可见人员信息,可见人员信息为指定的家长(一个或多个家长)或全体家长,选定的家长对记录档案可见。档案上传模块Ⅰ将记录档案和可见人员信息一同上传到后台存储模块。

后台存储模块用来存储老师客户端上传的记录档案,并根据后台处理模块的计算结果将不同类型的记录分类存储。后台对于记录的存储主要是3个维度,幼儿、记录类型和标签。使用时可以通过对3个维度的设置,筛选出需要的记录。

后台处理模块通过数据处理对各种类型的记录档案进行分类,分类按照幼儿、记录类型和标签3个维度进行。后台处理模块包括幼儿判断模块,幼儿判断模块具有人脸识别模块,人脸识别模块用于识别记录档案中的幼儿人像(如幼儿照片)。

幼儿判断模块的处理方式如下:1、当可见范围选择模块Ⅰ的可见人员信息为指定的家长时,幼儿判断模块通过可见范围选择模块Ⅰ指定的家长判断从老师客户端与该可见人员信息一同上传的记录档案对应的幼儿;2、当所述可见范围选择模块Ⅰ的可见人员信息为全体家长时,幼儿判断模块通过人脸识别模块判断从老师客户端与该可见人员信息一同上传的记录档案对应的幼儿;3、当可见范围选择模块Ⅰ的可见人员信息为全体家长时,幼儿判断模块根据家长端档案认领模块上传的认领信息确定该被认领记录档案对应的幼儿。

按记录分类的主要处理方法为根据记录创建时选择的记录类型分类;同样的按其他标签分类根据创建记录时标注的文字内容分类。

实施例7:本实施例为一种幼儿成长档案的电子化收集、分类和归档系统,包括家长客户端、后台存储模块和后台处理模块。

本例中家长客户端包括:类型选择模块Ⅱ、内容记录模块Ⅱ、标签加注模块Ⅱ和档案上传模块Ⅱ。

其中类型选择模块Ⅱ用于选择所要记录内容的类型,类型包括照片、视频、贴纸、评语、健康记录和作品收集。内容记录模块Ⅱ用于拍摄照片或视频,记录贴纸、评语、健康记录和作品收集并生成相应的记录内容。标签加注模块Ⅱ经输入文字标签对记录内容进行标注,标签与记录内容结合生成记录档案。档案上传模块Ⅱ用于将记录档案上传到后台存储模块。家长客户端还包括档案认领模块,档案认领模块用于认领老师客户端上传的、可见人员信息为全体家长的记录档案,认领信息上传到后台存储模块,与被认领的记录档案结合。

后台存储模块用来存储家长客户端上传的记录档案,并根据后台处理模块的计算结果将不同类型的记录分类存储。后台对于记录的存储主要是3个维度,幼儿、记录类型和标签。使用时可以通过对3个维度的设置,筛选出需要的记录。

后台处理模块通过数据处理对各种类型的记录档案进行分类,分类按照幼儿、记录类型和标签3个维度进行。后台处理模块包括幼儿判断模块,幼儿判断模块的处理方式如下:通过上传记录档案的家长客户端信息确定该家长客户端所上传的记录档案对应的幼儿。

按记录分类的主要处理方法为根据记录创建时选择的记录类型分类;同样的按其他标签分类根据创建记录时标注的文字内容分类。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