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智能设备音量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043136发布日期:2019-11-05 23:21阅读:4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控制智能设备音量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智能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制智能设备音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智能设备也正越来越多地被人们使用。在某些场合中,由于周边环境的特殊性,需要对移动设备的音量进行调节。现有智能设备的音量调节通常都使用外置的手动按键,必须手动地按下按键才能调节音量。为此,在智能设备设计时需要专门设置机械按键位置和相应的功能电路,一方面导致成本难以继续下调,另一方面也占据较大的空间,影响智能设备的体积优化。另外,在调节按键时为避免智能设备滑落,往往需要用两只手同时操作,操作时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现状,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智能设备音量的方法,可以在不需要机械按键和功能电路的情况下方便地控制智能设备的音量,并且适合于单手操作调节音量。

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控制智能设备音量的方法,所述智能设备内置有重力感应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S10、进入音量控制模式;

S20、利用所述重力感应器检测所述智能设备的第一状态变化;

S30、根据检测到的第一状态变化控制音量增大或减小;

所述智能设备包括触敏显示器,并且,步骤S10中,进入音量控制模式的方法包括:

当所述智能设备处于显示器解锁状态时,检测与所述触敏显示器的接触;

在检测到所述接触之后,利用所述重力感应器检测所述智能设备的第二状态变化;

在所述接触保持为持续接触的同时,所述第二状态变化符合第二预设状态时,控制所述智能设备进入音量控制模式;

所述智能设备包括显示器,并且,在进入音量控制模式后,在所述显示器上显示音量控制图像,并且所述音量控制图像随着所述智能设备的第一状态变化而变动;

所述音量控制图像包括圆形边界和限制在所述圆形边界内的小球,所述小球能够沿所述圆形边界自由地移动,并且,所述小球的移动受控于所述重力感应器。

优选地,所述第二预设状态包括:所述智能设备被连续晃动N次,其中,N≥1。

优选地,在所述接触保持为持续接触的同时,执行步骤S20和步骤S30。

优选地,步骤S30中,在所述接触消失后历经第一预设时间后,控制音量定格。

优选地,步骤S20或步骤S30中,在所述接触消失后历经第二预设时间后,退出音量控制模式。

优选地,步骤S20中,所述第一状态变化包括所述智能设备的倾角变化或者惯性力变化。

优选地,步骤S30中,当所述智能设备的倾角或者受到的惯性力具有在第一方向上的分量时,控制音量减小,当所述智能设备的倾角或者受到的惯性力具有在第二方向上的分量时,控制音量增大。

本发明的控制智能设备音量的方法,利用重力感应器来检测智能设备的状态,并将不同的状态对应于常规的音量控制按键中的增大键和减小键的功能,即可实现在没有机械按键的情况下控制音量,而且控制音量的过程可以单手操作,更加人性化和便捷化。

附图说明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发明的控制智能设备音量的方法进行描述。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控制智能设备音量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音量控制图像的显示效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背景技术部分中所提到的现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设备的音量的方法,该方法主要用智能设备中的重力感应器来检测智能设备的状态,并将音量的增大、减小与智能设备的状态相关联,从而实现对音量的控制。

作为基本前提,本发明的方法所针对的智能设备内置有重力感应器,优选还具有触敏显示器(即触摸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控制智能设备音量的方法包括步骤:

S10、进入音量控制模式;

S20、利用所述重力感应器检测所述智能设备的第一状态变化;

S30、根据检测到的第一状态变化控制音量增大或减小。例如可以判断检测到的第一状态变化与第一预设状态的对比情况,以控制音量。

本发明中,第一状态变化可以是智能设备的倾角变化,也可以是惯性力变化,第一预设状态则对应地可以是智能设备相对于基准位置的倾角的正负,或者惯性力的方向。例如,基准位置为智能设备处于竖立状态,当其相对于竖立状态呈现向左的倾角或者向右的倾角时,则可以分别控制音量减小或者增大。再例如,当智能设备受到沿顺时针方向的惯性力或者沿逆时针方向的惯性力(例如智能设备被朝单方向晃动)时,可以分别控制音量增大或者减小。

可见,本发明利用重力感应器来检测智能设备的状态,并将不同的状态对应于常规的音量控制按键中的增大键和减小键的功能,即可实现在没有机械按键的情况下控制音量,而且控制音量的过程可以单手操作,更加人性化和便捷化。

在具体使用时,当进入音量控制模式后,用户可以简单地通过向左或者向右倾斜智能设备而控制音量,或者通过单手晃动智能设备而控制音量。

进入音量控制模式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在有机械按键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按压相应的机械按键或者机械按键的组合而开启音量控制模式。然而,优选地,进入音量控制模式的方式也可以完全不使用机械按键,而是依靠所述智能设备的触敏显示器和重力感应器来实现。具体地,步骤S10中,进入音量控制模式的方法可以包括:

当所述智能设备处于显示器解锁状态时,检测与所述触敏显示器的接触;

在检测到所述接触之后,利用所述重力感应器检测所述智能设备的第二状态变化;

在所述接触保持为持续接触的同时,所述第二状态变化符合第二预设状态时,控制所述智能设备进入音量控制模式。

也即,进入音量控制模式的优选方式可以是在长按显示器的同时配合智能设备自身的第二状态变化而实现。这里,第二状态变化可以是惯性力变化,例如,检测到智能设备被以预定的方式晃动或甩动时,便可以开启音量控制模式。

在具体使用时,用户可以在长按显示器(例如,用拇指长按显示器的下半部分的某处)的同时甩动智能设备,以便开启音量控制模式。长按显示器外加甩动的方式,能够有效地与长按显示器的其他固有功能(例如删除程序等)区分开。

优选地,为避免误操作,所述第二预设状态可以包括:所述智能设备被连续晃动N次,其中,N≥1。在连续晃动的情况下,重力感应器能够检测到惯性力的连续反向变化。也即,通过预设智能设备被连续晃动的次数,例如三次,则可以有效地消除绝大多数的误操作。

优选地,在所述接触保持为持续接触的同时,执行步骤S20和步骤S30。

也即,当通过长按显示器的方式进入音量控制模式时,后续的检测状态和调节音量的过程仍可以在长按显示器的状态下进行,使的控制过程连贯、快捷。

例如,用户通过长按显示器并连续晃动智能设备的方式进入音量控制模式,随后,在保持继续长按显示器的情况下,改变智能设备的倾角或者单方向晃动智能设备,便可以控制音量增大或者减小。

优选地,步骤S30中,在控制音量增大或者减小的过程中,在所述接触消失后历经第一预设时间后,控制音量定格。

也即,在控制音量改变后,如果想要定格音量,则可以解除对触敏显示器的接触,即,松开长按显示器的手指,那么,在第一预设时间(例如0.2s)之后,音量便被定格。

优选地,步骤S20或步骤S30中,在所述接触消失后历经第二预设时间后,退出音量控制模式。

也即,在进入音量控制模式后,如果解除对触敏显示器的接触,即,松开长按显示器的手指,那么,在第二预设时间(例如1s)之后,便可退出音量控制模式。显然,第二预设时间应大于第一预设时间。在具体使用时,用户在调节音量的过程中,可以随时松开长按显示器的手指,以便退出音量控制模式。显然,在松开手指之前,如果音量已经被调节(如增大或减小),那么,在退出音量控制模式之前,音量会先被定格而生效。

优选地,步骤S20中,所述第一状态变化包括所述智能设备的倾角变化或者惯性力变化。

优选地,步骤S30中,当所述智能设备的倾角或者受到的惯性力具有在第一方向上的分量时,控制音量减小,当所述智能设备的倾角或者受到的惯性力具有在第二方向上的分量时,控制音量增大。

例如,当第一状态变化为倾角变化时,那么,只要智能设备的状态包含例如向左倾斜的分量,就可以控制音量减小,只要智能设备的状态包含向右倾斜的分量,就可以控制音量增大,而不需要严格地限制为只能向左倾斜或者只能向右倾斜,例如可以同时向前倾斜或者向后倾斜。

再例如,当第一状态变化为惯性力变化时,那么,只要智能设备受到的惯性力包含例如向左或逆时针方向的分量,就可以控制音量减小,只要智能设备受到的惯性力包含向右或顺时针方向的分量,就可以控制音量增大,而不需要严格地限制为只能在左右方向上、或者只能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上的惯性力,例如该惯性力也可以同时包含向前或向后的分量。

优选地,为了直观地显示音量调节的过程,在进入音量控制模式后,可以在所述显示器上显示音量控制图像,并且所述音量控制图像随着所述智能设备的第一状态变化而变动。也即,音量控制图像可以跟随重力感应器所检测到的第一状态变化而动态变化,从而使音量控制图像能够同步地反映出音量调节的过程,例如,在音量增大时,音量控制图像朝一个方向变动,在音量减小时,音量控制图像朝另一个方向变动。

优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音量控制图像包括圆形边界1和限制在所述圆形边界内的小球2,所述小球2能够沿所述圆形边界1自由地移动,并且,所述小球2的移动受控于所述重力感应器。图2中,矩形框代表显示器。

由于小球2的移动受控于重力感应器,因此,随着智能设备的状态改变(例如左右倾斜),小球2将始终位于圆形边界1内的最低点,当智能设备向左倾斜时,小球2将位于圆形边界1的左半区,当智能设备向右倾斜时,小球2将位于圆形边界1的右半区,当智能设备在左右方向上无倾斜时,小球2将位于圆形边界1的左右半区分界线上。对应地,当小球2位于圆形边界1的左半区时,控制智能设备音量减小,当小球2位于圆形边界1的右半球时,控制智能设备音量增大。

类似地,当智能设备受到向左或向右的惯性力,例如被向左或向右晃动时,小球2也将对应地移动到相应的半区,以同步地反映音量调节的方向。

当采用本发明的方法控制智能设备的音量时,用户既可以左手单手操作,也可以右手单手操作,且不需要手指的灵活动作来操控,即简单又方便。

对应地,当采用本发明的方法时,智能设备中可以省略常规的音量机械按键和相应地功能电路,既可以节省成本,又可以节省机内空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智能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者个人数字助理。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优选方案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应当理解,上述的实施方式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基本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上述细节做出的各种明显的或等同的修改或替换,都将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