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纹辨识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41511阅读:541来源:国知局
指纹辨识模块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指纹辨识模块,尤指一种可以降低大尺寸指纹或掌纹辨识模块制造成本的指纹辨识模块。



背景技术:

现有的行动装置(如手机、平板计算机)皆搭配有指纹辨识模块,指纹辨识模块除了可以具有手机启用安全辨识功能外,还可用于第三方支付中,以确保第三方支付的安全性,现有的指纹辨识模块主要设置于行动装置非触控的区域,即将指纹辨识区域与触控区域区分开,指纹辨识主要一次仅针对一局部小区域进行指纹辨识,当1枚以上的指纹需要辨识时则无法同时进行,而是需依序进行,目前,因辨识区域范围一般较大,则需要将可辨识工作区域也扩大,而能够辨识大范围指纹或掌纹区域的指纹或掌纹辨识模块的制造成本甚高且合格率较差,故如何降低制造成本及提高制造合格率为本实用新型所欲解决的主要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降低制造成本的指纹辨识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为提供一种可以提高制造合格率的指纹辨识模块。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指纹辨识模块,其包含:一基板和多个指纹感测单元;

所述基板具有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该第一侧、第二侧对应设置于该玻璃基板的上侧和下侧。

该多个指纹感测单元分设于该基板的第二侧,该多个指纹感测单元具有一基层,该基层具有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一感应层及一控制IC,所述感应层设置于该第一表面,所述控制IC选择设置于该第一表面或该第二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基层为一硅基板或一二氧化硅薄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多个指纹感测单元水平间隔排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感应层具有多个感应电极及多个走线,该多个感应电极与该多个走线与该控制IC电性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基板的材质为玻璃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多个指纹感测单元间具有一间隙。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指纹辨识模块可解决大面积掌纹辨识模块不易制造、合格率低以及制造成本过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指纹辨识模块第一实施例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指纹辨识模块第一实施例组合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指纹辨识模块第二实施例组合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指纹辨识模块第三实施例组合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指纹辨识模块第四实施例组合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指纹辨识模块工作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指纹辨识模块;11-基板;111-第一侧;112-第二侧;12-指纹感测单元;121-基层;1211-第一表面;1212-第二表面;1213-感应层;1214-控制IC;13-间隙;2-掌纹辨识区。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及其结构与功能上的特性,将依据所附图式的较佳实施例予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指纹辨识模块第一实施例立体分解图及组合侧视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指纹辨识模块1包含:一基板11和多个指纹感测单元12;

所述基板11具有一第一侧111及一第二侧112,该第一侧111、第二侧112对应设置于该基板11的上侧和下侧,所述基板11的材质为玻璃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本实施例以玻璃材质作为说明实施例,但并不以此为限。

该多个指纹感测单元12彼此紧邻并列分设于该基板11的第二侧112,该多个指纹感测单元12具有一基层121,所述基层121为一硅基板。

该基层121具有一第一表面1211、一第二表面1212、一感应层1213及一控制IC1214,所述感应层1213设置于该第一表面1211,所述控制IC1214设置于该第一表面1211并与该感应层1213相邻,所述感应层1213具有多个感应电极及多个走线(图中未示),该多个感应电极与该多个走线与该控制IC1214电性连接,前述感应层1213中的层状结构可参照现有的指纹辨识装置的布线结构,在此将不再赘述。

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指纹辨识模块第二实施例组合侧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部分结构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相同,故在此将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不同处在于所述基层121为一二氧化硅薄膜,当以二氧化硅薄膜做为基层121时,则必须通过逐层披覆的方式于该基板11的第二侧112成型该多个指纹感测单元12的结构层,首先于该基板11的第二侧112先行披覆前述二氧化硅薄膜,以增加附着度,之后再将指纹感测单元12的感应层1213及控制IC1214设置于前述先行披覆于该基板11的第二侧112的二氧化硅薄膜上,再于前述感应层1213及控制IC1214上披覆一层二氧化硅薄膜,作为指纹感测单元12的基层121及作为绝缘使用。

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指纹辨识模块第三实施例组合侧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部分结构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相同,故在此将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不同处在于所述控制IC1214设置于该第二表面1212,即为与该感应层1213对应设置于该基层121的上侧和下侧。

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指纹辨识模块第四实施例组合侧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部分结构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相同,故在此将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不同处在于该多个指纹感测单元12间隔排列设置于该基板11的第二侧112,该多个指纹感测单元12间具有一间隙13,该多个间隙13可通过一算法将该多个间隙13间所造成的辨识无效区域消除,该算法为一现有误差量修正算法,故在此将不再赘述。

如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指纹辨识模块工作示意图,如图1~图5所示,所述指纹辨识模块主要在该基板11的第二侧112设置多个指纹感测单元12,并由该多个指纹感测单元12阵列式排列组成一掌纹辨识区2,当使用者需要指纹辨识时则由该多个指纹感测单元12单独进行辨识,如需进行大范围掌纹辨识或多个指纹辨识工作需同时进行时,则通过前述掌纹辨识区进行辨识,本实用新型中的该多个指纹感测单元12主要设置于该基板11的第二侧112,而实际上使用者操作时对应该基板11的第一侧111进行操作。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目前进行大尺寸指纹或掌纹辨识时,所提供的指纹或掌纹辨识模块不能达到辨识目的的问题,通过多个指纹感测单元阵列式排列所组合而成的大区域指纹或掌纹辨识模块可降低生产制造成本,因现有的大尺寸指纹辨识模块生产所需的大尺寸硅基板材料成本较为昂贵并容易于生产制造中产生不合格品,进而提高不合格率,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指纹辨识模块1能够解决当前制造成本过高的问题以及降低不合格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