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计算机机壳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05014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便携计算机机壳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系有关于一种便携计算机机壳结构,特别是指一种使用于电子产品如:笔记本电脑、平板计算机、智能型手机等的机壳结构。



背景技术:

按,碳纤维(Carbon Fiber)除具有极高的拉伸强度(Tensile Strength)和拉伸模量(Tensile Module)等特性外,其质轻能够薄型化且化学性能也相当稳定,因此集耐腐蚀性、耐高温低温、耐冲击性、韧性高、抗弯曲、重量轻且薄等诸多优点于一身,因而已经被制作成碳纤维素材应用于各类电子产品的机壳上,如:笔记本电脑、平板计算机、智能型手机等。目前大量被应用之纤维素材,例如碳纤维、玻璃纤维、纤维织物(Scrim)等,均是利用纤维丝材质以单一角度方向之材质纹路进行加工,先制成单一角度方向的预浸布(UD prepreg),再以不同角度的迭层方式制成结构强度更佳的多层预浸布。此种多层预浸布一旦应用于笔记本电脑、平板计算机、智能型手机等机壳上,经由模具内加热加压成笔记本电脑、平板计算机、智能型手机等机壳外型。请参阅图1A、图1B、图1C及图2为多层碳纤维预浸布应用于笔记本电脑、平板计算机、智能型手机的机壳结构及笔记本电脑的机壳剖示图,如图1A、图1B、图1C所示,该笔记本电脑、平板计算机、智能型手机的机壳结构5,5’,5”包括:由复数碳纤维预浸布堆叠而成的本体50,50’,50”,该本体50,50’,50”具有框边51,51’,51”,整体经由模具内加热加压成笔记本电脑、平板计算机或智能型手机的机壳外型。此种多层预浸布应用于笔记本电脑、平板计算机、 智能型手机等机壳上,该机壳的结构以图2笔记本电脑的机壳剖示为代表,即可以理解,即该机壳5的结构,包含由复数碳纤维预浸布堆叠而成的本体50,层叠后形成有框边51。惟,因为碳纤维成型后的材料特性致使笔记本电脑、平板计算机或智能型手机的机壳5,5’,5”表面会产生粗造不平,必须进一步透过繁杂研磨工序处理,且基于碳纤维素材本身色彩呈深黑色较不讨喜,因此,制程上必须再对其表面作外观喷漆、烤漆或贴膜等方式处理,俾赋予该机壳结构5,5’,5”的表面具有讨喜外观。

然而,碳纤维素材成型后固然能够藉由表面研磨整平,再进行表面的加工上色,或采用喷漆、烤漆或贴膜等方式,来对该本体50,50’,50”的表面加工达成近似金属表面外观效果,但是,仍无法真正地达到真实金属表面外观,如:CNC加工的触摸真实质感效果。除此之外,习知平板计算机、智能型手机机壳5’,5”的本体50’,50”由具有导电性的碳纤维堆叠而成,若设置射频天线如RF/Wifi或是无线充电零件等,则必须在该平板计算机的本体50’(图1B所示)的框边51’设置开槽A,或者在该智能型手机的本体50”(图1C所示)的框边51”设置开槽A或本体50”上设置开槽A’,供容置射频天线、无线充电零件或者电路板线路的绝缘容器固设,如是,将破坏整个机壳结构5’,5”外观表面的完整一致性,影响美观,且,也增加制造工序及成本,因此,确有进一步改善寻求突破的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碳纤维材质应用于便携计算机的机壳,外观具真实金属表面触摸质感的结构,是指一种使用于电子产品如:笔记本电脑、平板计算机、智能型手机等的机壳结构,该机壳结构藉具有薄金 属的表层,能够显示真正金属的质感,并有利于在该金属表层上作金属加工之表面处理,如:喷纱处理、阳极处理、发丝纹路处理等精美的外观,达到金属加工的触摸质感效果。

本实用新型便携计算机机壳结构再一目的,在于该机壳结构藉具有薄金属的特性,能够确保该机壳表面的平面光滑度,并且有效确保与复数碳纤维堆叠的预浸布之间,不会因不同材质之膨胀系数差异,在环境温度影响下造成内应力结合性松动与位移性破坏,并有利于框边缘处冲压成型或是弯曲压褶加工成型,且不会因冲压成型或是折弯后产生金属薄层与碳纤维之剥离现象,更能够在框边的四角落进行圆弧边的冲压成型。

本实用新型便携计算机机壳结构又一目的,在于该机壳结构藉具有薄金属的表层除了能够使得表面的完整一致性,且成形后与碳纤维预浸布组固一体,牢牢地相结合一体,因此,有利于边缘处冲压成型或是弯曲折压的加工成型,而且不会因冲压成型或是折弯后产生金属层与碳纤维之剥离现象,更提供具有防电磁波干扰的效果。再者,该复数碳纤维之一层为绝缘层,能够将容置射频天线、无线充电零件或者电路板线路的位置设置其上,达到不会因开槽或是容置射频天线,于机壳外观表面上,而增加制造工序及成本,并可保持整个壳体结构上外观表面的完整整性一致性,增加美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便携计算机机壳结构,系包括:一本体,由复数碳纤维预浸布堆叠而成;及一金属层,系固设于该本体表面,其特征在于:该金属层的厚度在0.8mm以下,形成具有薄金属材和复数碳纤维预浸布堆叠组固一体的结构型态,藉以提供习知碳纤维机壳无法达到的金属表面真实质感外观。

本实用新型便携计算机机壳结构之再一特征,在于该复数碳纤维预浸布中至少一层为绝缘层,设置于该本体的最底部或是夹杂于碳纤维预浸布之间,提供容置射频天线(如RF/Wifi或是无线充电零件等)、电路板的电路位置。

本实用新型便携计算机机壳结构之又一特征,在于该金属层为笔记本电脑、或者为平板计算机、或者为智能型手机等的金属机壳外型。

本实用新型便携计算机机壳结构之另一特征,在于该复数碳纤维预浸布的层叠所采用的碳纤维为相同或者是不同等级的拉伸强度(Tensile Strength)及拉伸模量(Tensile Module),以强化机壳的整体结构强度及薄型化需求。

附图说明

图1A、图1B、图1C为习知笔记本电脑、平板计算机、智能型手机的机壳结构立体图;

图2为图1A的2-2剖示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笔记本电脑机壳的剖示图;

图4A、图4B、图4C为本实用新型笔记本电脑机壳的另外的可行实施例剖示图;

图5A、图5B为本实用新型平板计算机机壳之剖示图及另外的可行实施例剖示图;

图6A、图6B为本实用新型智能型手机机壳之剖示图及另外的可行实施例剖示图。

附图标记包括:

1,1’-笔记本电脑机壳 1”-平板计算机机壳

6-智能型手机机壳 2,2’,2”,7-本体

3,3’,3”,8-金属层 4,4’,4”,9-绝缘层

20,20’,20”,70-复数碳纤维预浸布

40,40’,40”,90-电路板的电路位置

B’,C’-装饰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请参阅图3为本实用新型便携计算机机壳结构之笔记本电脑机壳的剖示图,该笔记本电脑机壳1包括本体2及金属层3,该本体2由复数碳纤维预浸布20及一绝缘层4堆叠而成,于本实施例该预浸布基材20系选用由多层碳纤维(Carbon Fiber)堆叠而成,其中该多层碳纤维20的层叠碳纤维可以采用相同或不同等级的拉伸强度(Tensile Strength)及拉伸模量(Tensile Module),而该绝缘层4可以采用任何具有绝缘效果的材质,本实施例采用一层玻璃纤维(Glass Fiber)或塑料材质,藉其绝缘特性,提供容置射频天线、、无线充电零件或者电路板线路的位置40,达到不会增加制造工序及成本,并可保持整个壳体结构上外观表面的完整一致性,增加美观。

该金属层3系选自镁铝合金、钢、铜、铝、铝合金、钛、钛合金之一种,厚度在0.8mm以下,与前述该碳纤维预浸布20组固一体,以形成具有薄金属材和复数碳纤维预浸布堆叠的结构型态,藉该金属层3除了具有防电磁波干扰的效果,更可作金属加工之表面处理,如:喷纱处理、阳极处理、发丝纹路处理等精美的外观效果,使得该笔记本电脑机壳1的表面能够真正地达到真实金属表面加工的触摸质感效果,此为习知碳纤维机壳只能透过表面外观喷漆、烤漆或贴膜等方式所无法达到的。除此之外,藉该金属层3,能够 确保该笔记本电脑机壳1表面的平面光滑度,并且有效确保与复数碳纤维堆叠的预浸布之间,不会因不同材质之膨胀系数差异,在环境温度影响下造成内应力结合性松动与位移性破坏,同时更能够使得该笔记本电脑机壳1外观表面的完整一致性,并有利于边缘处冲压成型或是弯曲折压的加工成型,而且不会因冲压成型或是折弯后产生金属层与碳纤维之剥离现象,更能够在框边的四角落进行圆弧边的冲压成型(请参阅后述图4B、图4C说明)。

续请参阅图4A为本实用新型笔记本电脑机壳的另一实施例的剖示图,本实施例该笔记本电脑机壳1’同样包括本体2’及金属层3’,该本体2’同样由复数碳纤维预浸布20’及绝缘层4’堆叠而成,惟,差异在于该堆叠的复数碳纤维预浸布20’中包含有相邻的两层为绝缘层4’,藉该两层绝缘层4’之间提供容置射频天线、无线充电零件、电路板的电路位置40’,达到不会增加制造工序及成本,并可保持整个壳体结构上外观表面的完整一致性,增加美观。该金属层3’同样系选自镁铝合金、钢、铜、铝、铝合金、钛、钛合金之一种,厚度在0.8mm以下,与前述该预浸布20’的组合形成具有薄金属材和复数碳纤维预浸布堆叠组固一体的结构型态,藉该金属表层3’除了具有防电磁波干扰的效果,更可作金属加工之表面处理,如:喷纱处理、阳极处理、发丝纹路处理等精美的外观效果,使得该笔记本电脑机壳1’的表面能够真正地达到真实金属表面加工的触摸质感效果。除此之外,藉该具有薄金属层3’,能够确保该笔记本电脑机壳1’表面的平面光滑度,并且有效确保与复数碳纤维堆叠的预浸布之间,不会因不同材质之膨胀系数差异,在环境温度影响下造成内应力结合性松动与位移性破坏。同时更能够使得该笔记本电脑机壳1’表面的完整一致性,并有利于边缘处冲压成型或是弯曲 折压的加工成型,而且不会因冲压成型或是折弯后产生金属层与碳纤维之剥离现象,更能够在框边的四角落进行圆弧边的冲压成型(请参阅后述图4B、图4C说明)。

续请参阅图4B及图4C,为本实用新型笔记本电脑机壳1’的另外可行实施例的剖示图,其中图4B中该笔记本电脑机壳1’的该复数碳纤维预浸布20’的面积略小于该金属层3’,除能够提供该金属层3’便捷的冲压成型出笔记本电脑机壳1’的四个圆弧边,更能够将延伸出的该金属层3’边缘下的空间设装饰边B’,该装饰边B’以金属射出成型或是塑料射出成型设置包覆于该空间,令整体机壳1’的周边边缘都能够维持与该金属层组固一体结构型态及完整一致性的外观表面,并显示真正金属的质感效果。同样的,图4C中该笔记本电脑机壳1’的该复数碳纤维预浸布20’的面积略相等于该金属层3’,该该复数碳纤维预浸布20’及该金属层3’边缘设装饰边C’,该装饰边C’以金属射出成型或是塑料射出成型设置包覆于堆叠后的复数碳纤维预浸布20’与该金属层3’的边缘,令整体机壳1’的周边边缘都能够维持与该整体机壳外观完整一致性的组固一体结构型态。

请参阅图5A为本实用新型平板计算机机壳之剖示图,该平板计算机机壳1”同样包括本体2”及金属层3”,该本体2”由复数碳纤维预浸布20”及一绝缘层4”堆叠而成,其中该多层碳纤维20”的层叠碳纤维可以采用相同或不同等级的拉伸强度(Tensile Strength)及拉伸模量(Tensile Module),而该绝缘层4”采用玻璃纤维(Glass Fiber)或是塑料材质,藉其绝缘特性,提供容置射频天线、无线充电零件、电路板的电路位置40”,达到不会增加制造工序及成本,并可保持整个壳体结构上外观表面的完整整性一致性,增加美观。

该金属层3”同样系选自镁铝合金、钢、铜、铝、铝合金、钛、钛合金之一种,厚度在0.6mm以下,与前述该碳纤维预浸布20”组固一体,以形成具有薄金属材和复数碳纤维预浸布堆叠的结构型态,藉该金属表层3”除了具有防电磁波干扰的效果,更可作金属加工之表面处理,如:喷纱处理、阳极处理、发丝纹路处理等精美的外观效果,使得该平板计算机机壳1”的表面能够真正地达到真实金属表面加工的触摸质感效果。除此之外,藉该具有薄金属层3”,能够确保该平板计算机机壳1”表面的平面光滑度,并且有效确保与复数碳纤维堆叠的预浸布基材之间,不会因不同材质之膨胀系数差异,在环境温度影响下造成内应力结合性松动与位移性破坏。同时更能够使得该平板计算机机壳1”外观表面的完整一致性,并有利于边缘处冲压成型或是弯曲折压的加工成型,而且不会因冲压成型或是折弯后产生金属层与碳纤维之剥离现象,更能够在框边的四角落进行圆弧边的冲压成型(如前述图4B、图4C说明)。

续请参阅图5B为本实用新型平板计算机机壳的另一实施例的剖示图,本实施例该平板计算机机壳1”同样包括本体2”及金属层3”,该本体2”同样由复数碳纤维预浸布20”及绝缘层4”堆叠而成,惟,差异在于该堆叠的复数碳纤维预浸布20”中包含有相邻的两层为绝缘层4”,藉该两层绝缘层4”之间提供容置射频天线、无线充电零件或者电路板线路的位置40”,达到不会增加制造工序及成本,并可保持整个壳体结构上外观表面的完整一致性,增加美观。

本实用新型平板计算机机壳1”除上述实施例该金属层3”冲压成型或是折弯包覆该复数碳纤维预浸布20”(含绝缘层4”)外,实际实施时,当该复 数碳纤维预浸布20”的面积相等于或者略小于该金属层3”,于堆叠后的复数碳纤维预浸布20”(含绝缘层4”)与该金属层3”的边缘,同样能够如前述图4B,图4C以装饰边藉金属射出成型或是塑料射出成型设置包覆,令整体机壳1”的周边边缘都能够维持与该整体机壳1”外观完整一致性的组固一体结构型态。

请参阅图6A为本实用新型智能型手机机壳之剖示图,该智能型手机机壳6同样包括本体7及金属层8,该本体7由复数碳纤维预浸布70及一绝缘层9堆叠而成,其中该多层碳纤维预浸布70的层叠碳纤维可以采用相同或不同等级的拉伸强度(Tensile Strength)及拉伸模量(Tensile Module),而该绝缘层9采用玻璃纤维(Glass Fiber)或是塑料材质,藉其绝缘特性,提供容置射频天线、无线充电零件、电路板的电路位置90,达到不会增加制造工序及成本,并可保持整个壳体结构上外观表面的完整整性一致性,增加美观。该金属层8同样系选自镁铝合金、钢、铜、铝、铝合金、钛、钛合金之一种,厚度在0.4mm以下,与前述该碳纤维预浸布70的组固一体,而形成具有薄金属材和复数碳纤维预浸布堆叠的结构型态,藉该金属表层8除了具有防电磁波干扰的效果,更可作金属加工之表面处理,如:喷纱处理、阳极处理、发丝纹路处理等精美的外观效果,使得该智能型手机机壳6的表面能够真正地达到真实金属表面加工的触摸质感效果。除此之外,藉该具有薄金属层8,能够确保该智能型手机机壳6外观表面的平面光滑度,并且有效确保与复数碳纤维堆叠的预浸布之间,不会因不同材质之膨胀系数差异,在环境温度影响下造成内应力结合性松动与位移性破坏。同时更能够使得该智能型手机机壳6外观表面的完整一致性,并有利于边缘处冲压成型或是弯曲折压的加工成型, 而且不会因冲压成型或是折弯后产生金属层与碳纤维之剥离现象,更能够在框边的四角落进行圆弧边的冲压成型(如前述图4B、图4C说明)。

续请参阅图6B为本实用新型智能型手机机壳的另一实施例的剖示图,本实施例该笔记本电脑机壳6同样包括本体7及金属层8,该本体7同样由复数碳纤维预浸布70及绝缘层9堆叠而成,惟,差异在于该堆叠的复数碳纤维预浸布70中包含有相邻的两层为绝缘层9,藉该两层绝缘层9之间提供容置射频天线、无线充电零件、电路板的电路位置90,达到不会增加制造工序及成本,并可保持整个壳体结构上外观表面的完整一致性,增加美观。

本实用新型智能型手机机壳6除上述实施例该金属层8冲压成型或是折弯包覆该复数碳纤维预浸布70(含绝缘层9)外,实际实施时,当该复数碳纤维预浸布70的面积相等于或者略小于该金属层8,于堆叠后的复数碳纤维预浸布70(含绝缘层9)与该金属层8的边缘,同样能够如前述图4B,图4C以装饰边藉金属射出成型或是塑料射出成型设置包覆,令整体机壳6的周边边缘都能够维持与该整体机壳6外观完整一致性的组固一体结构型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便携计算机机壳结构却能够达到实用新型目的,符合新型专利要件,惟,以上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例之详细说明与图式,本实用新型之特征并不局限于此,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之所有范围应以下述之申请专利范围为准,凡合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之精神与其类似变化之实施例,皆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之范畴中,任何熟悉该项技艺者在本实用新型之领域内,可轻易思及之变化或修饰皆可涵盖在以下本案之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