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辅助设计用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22047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计算机辅助设计用散热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计算机辅助设计用散热结构,属于计算机辅助设计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现如今,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日益先进,各种高性能的电子元器件集成化程度也越高。然而,集成度越高,发热量越大,对机器本身的散热要求就越高。计算机是集成电路应用的最典型代表。散热性能的好坏是衡量计算机性能稳定的重要标准之一,在计算机使用时,往往需要长时间的高效散热,否则会因为温度过高而损坏计算机机箱内部的电子元器件。

机箱是计算机散热的主要功能部分,然而,现有的机箱散热效果差强人意:虽然现有机箱可以满足正常使用情况下的散热需求,但当计算机满负荷工作时,散热就成了限制计算机性能的瓶颈,所以需要一种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计算机辅助设计用散热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计算机辅助设计用散热结构,包括主体部分以及监测结构,所述主体部分包括外壳、进水阀门、出水阀门、过滤网、通孔、风扇、静电吸附板、提手、磁条、螺孔、吊环、冷凝管以及冷凝器,所述外壳为立方体结构,所述外壳的前侧端面上分布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安装有风扇,所述外壳右侧端面的上端分布有进水阀门,所述出水阀门位于进水 阀门的下侧位置,所述提手位于外壳上端面的中间位置,所述外壳上端面的左侧位置安装有静电吸附板,所述静电吸附板贯穿外壳的上端面进行布置,所述外壳的背面的边缘位置分布有磁条,所述螺孔设置有四个且四个螺孔位于外壳背面的四个直角位置,所述吊环设置有四个且四个吊环之间呈90°夹角进行布置,所述冷凝管位于外壳的内部,所述进水阀门与冷凝管的进水端连接在一起,所述出水阀门与冷凝管的出水端连接在一起,所述进水阀门与冷凝器的输出端连接在一起,所述出水阀门与冷凝器的输入端连接在一起。

所述监测结构包括温度传感器、单片机以及继电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外壳的内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的输入端连接在一起,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与继电器的输入端连接在一起,所述继电器的输出端与冷凝器的输入端连接在一起,所述继电器的输出端与风扇的输入端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设置有五个且五个通孔的规格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阀门与出水阀门的规格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单片机与无线通讯模块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计算机辅助设计用散热结构,通过添加磁条来实现固定,该设计解决了传统设备通过螺孔进行固定需要进行螺孔开设的问题,另外风扇的设计则实现对计算机内部的散热,该设计有效的提高了散热效率,配合静电吸附板来实现对外壳内部灰尘的吸附,该设计解决了传统计算机内部灰尘飞扬的问题,另外通过冷凝器来实现水冷散热的目的,该设计有效的提高了计算机散热的效率,通过增加单片机实现负反馈调节的面对,进而提高了散热过程的智能性,节省了能源,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 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计算机辅助设计用散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计算机辅助设计用散热结构中外壳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计算机辅助设计用散热结构中冷凝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计算机辅助设计用散热结构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中:1-外壳、2-进水阀门、3-出水阀门、4-过滤网、5-通孔、6-风扇、7-静电吸附板、8-提手、9-磁条、10-螺孔、11-吊环、12-冷凝管、13-温度传感器、14-单片机、15-继电器、16-冷凝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辅助设计用散热结构,包括主体部分以及监测结构,主体部分包括外壳1、进水阀门2、出水阀门3、过滤网4、通孔5、风扇6、静电吸附板7、提手8、磁条9、螺孔10、吊环11、冷凝管12以及冷凝器16,外壳1为立方体结构,外壳1的前侧端面上分布有过滤网4,过滤网4上开设有通孔5,通孔5的内部安装有风扇6,外壳1右侧端面的上端分布有进水阀门2,出水阀门3位于进水阀门2的下侧位置,提手8位于外壳1上端面的中间位置,外壳1上端面的左侧位置安装有静电吸附板7,静电吸附板7贯穿外壳1的上端面进行布置,外壳1的背面的边缘位置分布有磁条9,螺孔10设置有四个且四个螺孔10位于外壳1背面的四个直角位置,吊环11设置有四个且四个吊环11之间呈90°夹角进行布置,冷凝管12位于外壳1的内部,进水阀门2与冷凝管12的进水端连接在一起,出水阀门3与冷凝管12的出水端连接在一起,进水阀门2与冷 凝器16的输出端连接在一起,出水阀门3与冷凝器16的输入端连接在一起。

监测结构包括温度传感器13、单片机14以及继电器15,温度传感器13安装在外壳1的内部,温度传感器13的输出端与单片机14的输入端连接在一起,单片机14的输出端与继电器15的输入端连接在一起,继电器15的输出端与冷凝器16的输入端连接在一起,继电器15的输出端与风扇6的输入端连接在一起。

通孔5设置有五个且五个通孔5的规格相同,进水阀门2与出水阀门3的规格相同,单片机14与无线通讯模块连接在一起。

具体实施方式:在进行使用时,首先工作人员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检查,检查本实用新型是否存在缺陷,如果存在缺陷的话就无法进行使用,此时需要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如果不存在问题的话就可以进行使用了,使用时,首先根据需要将外壳1通过磁条9固定在外壳1的内壁上,固定完成后将进水阀门2与出水阀门3与冷凝器16连接在一起,进而启动电源,此时,温度传感器13对外壳1内部的温度进行检测,检测的温度数据传输到单片机14中,如果发现温度过高的话,此时,单片机14通过继电器15开启风扇6,达到散热的目的,另外温度如果过高的话,单片机14通过继电器15开启冷凝器16,通过冷凝管12达到散热的目的,而静电吸附板7的设计则实现对外壳1内部灰尘的吸附。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 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