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标签检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85533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射频识别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标签检验装置。



背景技术:

RFID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利用射频信号(无线电波)自动识别目标物体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标签中存储信息容量大,可非接触远距离识别,操作快捷方便,RFID技术已在仓储、物流、溯源防伪等多个领域得以广泛应用。

将RFID标签安装在电力设备上,可对设备标识全球唯一编码,较为普遍的是RFID标签与条形码结合起来使用,每只复合标签为纸质不干胶标签,具有1个或者多个条形码标签和一个射频标签,复合标签做成链式封装,形成一个成卷的标签条带,且成卷的标签能够通过RFID打印机连续批量写入数据和打印条形码,这种复合标签在电力资产管理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电表、集中器等计量器具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既不影响现有条码管理的总体工作流程,又可以充分利用RFID的技术优势,在批量盘点、快速出入库方面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

电力计量器具用的RFID标签为保证供货质量,每批供货前都需送检,检验标签的内存区容量大小、编码规则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检验重码、漏码、缺码、信息写入的完整性、条码和RFID信息的一致性等是否符合要求,自动统计不良品标签数量、良品数量、总数,自动合格率统计,报告输出和打印,自动变功率输出检测标签可最小读取功率,统计弱标、坏标数量。由于通常采用的支持RFID功能的手持机或用计算机、读写器和天线搭建的简易测试环境进行测试,上述很多功能难以实现,手工测试操作繁琐,效率很低难以满足日常测试工作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电子标签检验装置结构复杂,检验装置只布置一套致使工作效率低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电子标签检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子标签检验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前面板上设置有:

放卷装置,其包括放卷涨紧轴,电子标签卷套设在放卷涨紧轴上;

前涨紧装置和后涨紧装置,从所述电子标签卷中引出的电子标签条依次经过所述前涨紧装置和后涨紧装置进行涨紧,使在前涨紧装置和后涨紧装置之间形成一段平整的标签条;

收卷装置,其包括由电机驱动的收卷涨紧轴,从所述电子标签卷中引出的电子标签条依次经过所述前涨紧装置和后涨紧装置后缠绕在所述收卷涨紧轴上;

前检验装置,其设置在所述前涨紧装置和后涨紧装置之间,所述前检验装置包括设置在标签条下方的第一RFID读头,以及设置在电子标签上方的第一标签位置传感器和第一条码扫描器;

后检验装置,其设置在所述前涨紧装置和后涨紧装置之间,所述后检验装置包括设置在标签条下方的第二RFID读头,以及设置在电子标签上方的第二标签位置传感器和第二条码扫描器;所述前检验装置靠近前涨紧装置,所述后检验装靠近后涨紧装置;

标废装置,其设置在后检验装置和后涨紧装置之间,以对作废标签进行标注。

优选的是,所述前涨紧装置和/或后涨紧装置上设置有静电消除器。

优选的是,所述放卷涨紧轴外端设置有压紧盖,以将电子标签卷压紧在放卷涨紧轴上。

优选的是,所述前涨紧装置包括上下交错布置的第一导向辊、第二导向辊、第一涨紧轮以及第三导向辊。

优选的是,所述后涨紧装置包括上下交错设置的第四导向辊、第二涨紧轮以及第五导向辊。

优选的是,所述机体上还设置有报警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可实现RFID标签初始化及检验过程的全自动化,有效提高检验质量和检验效率。静电消除器的设置,有效避免标签因摩擦产生的静电对标签造成损坏,影响标签检测,保证良好的检验质量;标签位置传感器的设置,可以精确监测电子标签到位情况;标废装置对问题标签进行自动标废,自动统计坏标数量。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两套检验装置,可利用前检验装置进行条码扫描、RFID赋码初始化工作,后检验装置进行条码扫描和RFID检验功能,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子标签检验装置总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标签检验设备,包括机体2,在所述机体2上设置有放卷装置、前涨紧装置、前检验装置、标废装置、后涨紧装置以及收卷装置。

其中,所述放卷装置和收卷装置分别设置在机体2前面板的左右两侧。所述放卷装置包括放卷涨紧轴1,电子标签卷25套在放卷涨紧轴1上,在放卷涨紧轴1的外端设置有压紧盖23,以将电子标签卷25压在放卷涨紧轴1上,起到固定的作用。

所述前涨紧装置包括从左至右上下交错布置的第一导向辊3、第二导向辊6、第一涨紧轮5以及第三导向辊7。

带状的电子标签从电子标签卷25中引出,依次绕过第一导向辊3、第二导向辊6、第一涨紧轮5以及第三导向辊7,从第三导向辊7的上方经过,通过前涨紧装置对电子标签进行涨紧。

所述后涨紧装置包括上下交错设置的第二涨紧轮22、第四导向辊18和第五导向辊19,从第三导向辊7的上方经过的电子标签依次绕过第四导向辊 18、第二涨紧轮22以及第五导向辊19,通过后涨紧装置将电子标签进行涨紧。

所述收卷装置包括收卷涨紧轴21,经过后涨紧装置的电子标签缠绕在收卷涨紧轴21上,进行收卷。所述收卷涨紧轴21由驱动电机驱动旋转,作为电子标签运动的动力来源,使电子标签卷25从放卷装置开始进行放卷,依次经过前涨紧装置和后涨紧装置,最后在收卷装置上进行收卷。

在前涨紧装置附近设置有第一静电消除器4,在后涨紧装置附近设置有第二静电消除器20,用于消除电子标签条上的静电。

在前涨紧装置和后涨紧装之间的一段电子标签条成水平状。在该段的电子标签上设置有前检验装置,所述前检验装置包括设置在电子标签下方的第一RFID读头12,和设置在电子标签上方的第一标签位置传感器9和第一条码扫描器11。所述前检验装置还包括第一工业电脑8以及PLC10。

所述第一工业电脑8由PLC10控制,所述收卷涨紧轴21由电机驱动,所述第一工业电脑8与PLC10进行通讯连接,PLC10采集传感器信号并对电机进行控制。

所述后检验装置设置在前检验装置的右侧,包括设置在电子标签下方的第二RFID读头14,以及设置在电子标签上方的第二标签位置传感器24和第二条码扫描器13。所述后检验装置该包括第二工业电脑16。

在所述后检验装置的右侧设置有标废装置17。所述机体2上方设有警示灯15。对于检测后需要作废的标签,需要通过标废装置17进行标注,并可以通过警示灯15进行报警。所述警示灯15还能够在设备出现故障时进行报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标签检验设备,前检验装置和后检验装置可以单独设置其中一套,也可以同时设置。

如果是只有前检验装置的话,就用它实现扫描条码、电子标签信息初始化赋码、电子标签信息校验等功能;如果是两套的话,前检验装置可进行条码扫描、电子标签赋码初始化工作,后检验装置实现条码扫描和RFID检验功能。这样整体效率能够大大提高,这两套之间的工作相互独立,互部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工作过程,首先将卷状电子标签卷25由压紧盖23安装牢固。标签条是走走停停的,即标签到达指定位置后停止,完成相关功能检验后再走到下个工位。

(1)初始化及检验模式

走料,PLC10通过标签第一位置传感器9检测到标签到达位置后,停止走料,前检验装置完成当前位置标签的条码扫描和RFID信息初始化工作后,给PLC10发结束信号A,后检验装置完成当前位置标签扫描和RFID检验功能后,给PLC10发结束信号B,PLC10收到结束信号A和结束信号B之后控制继续走料,进入一下个循环。

(2)只是检验模式

走料,PLC10通过标签第一位置传感器9检测到标签到达位置后,停止走料,前检验装置完成标签扫描和RFID初始化及检验工作后,给PLC10发结束信号A,后检验装置退出工作,PLC10收到结束信号A之后控制继续走料,进入一下个循环。当然也可以是前检验装置退出运行,利用后检验装置进行检验工作。

另外,编码规则、是否有重码、漏码、缺码、信息写入完整性、条码和RFID信息一致性、坏标、弱标等检测项每个标签都需检验,而内存区容量大小只抽检一个标签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实现RFID标签初始化及检验过程的全自动化,有效提高检验质量和检验效率。静电消除器的设置,有效避免标签因摩擦产生的静电对标签造成损坏,影响标签检测,保证良好的检验质量;标签位置传感器的设置,可以精确监测电子标签到位情况;标废装置对问题标签进行自动标废,自动统计坏标数量。

两套检验装置的设置,可利用前检验装置进行条码扫描、RFID赋码初始化工作,后检验装置进行条码扫描和RFID检验功能,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 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