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柔性显示面板的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18232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具有柔性显示面板的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具有柔性显示面板的电子设备,更详细地涉及可扩展或缩小柔性显示面板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最近开发并使用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便携式游戏设备等单元本体的上部面设置有显示部的多种电子设备,这些电子设备以通过形成于单元本体的显示部可观看各种影像或图像等的内容的方式构成。

这些电子设备强调携带性的同时在扩大画面的大小上有限,由于键盘等输入大大依赖于利用相同的显示画面的触屏,因此输入操作速度相对下降。即,为了携带性而减小显示部的情况下,显示在显示器的内容的量会变少且文字或图像的大小变小,而不方便使用。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在韩国授权专利10-1292974号中公开了在以折叠形式工作的终端适用显示器的结构。

但是,在韩国授权专利10-1292974号中,即使折叠终端,但是由于柔性显示器均暴露于终端的上部面和下部面,当在折叠终端的状态下利用暴露于终端上部面的柔性显示器时,暴露于下部面的显示器因暴露于外部产生划痕而存在显示部损伤的问题。尤其,终端为折叠式,因此操作不方便,使用人员感到不适感。

-现有技术文献(韩国授权专利10-1292974号)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现有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具有柔性显示面板的电子设备,即,适用柔性显示面板,使用人员不仅可便于重叠或展开多个单元本体以使相互层叠,由此可扩展或缩小柔性显示面板来使用,而且,在单元本体上下层叠的状态下可将柔性显示面板的一部分引入单元本体。

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具有柔性显示面板的电子设备,即,在不使用电子设备时,能够以使多个单元本体的各个上部面相互相向的方式重叠,由此可将整个柔性显示面板引入单元本体的内部,从而可使对柔性显示面板的损伤最小化。

(二)技术方案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具有柔性显示面板的电子设备的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单元本体及第二单元本体;连杆单元,连接上述第一单元本体与上述第二单元本体,通过使用人员的操作,使上述第一单元本体与上述第二单元本体处于相互层叠的配置状态,或者处于向两侧展开的配置状态;收容腔体,形成于上述第二单元本体的内部,在上述第二单元本体的一侧端部设有引出口;柔性显示面板,一端固定于上述第一单元本体的上部面侧端,另一端随着上述第一单元本体及第二单元本体的配置状态来被引入上述收容腔体或从上述收容腔体被引出;以及引入单元,以与上述柔性显示面板相连接的方式设置于上述收容腔体内,在向外部引出上述柔性显示面板的情况下,产生拉回上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力量,以使上述柔性显示面板自动被引入上述收容腔体。

上述配置状态可包括:第一配置状态,上述第一单元本体与上述第二单元本体以左右相邻的方式并列配置,以使上述第一单元本体和上述第二单元本体的上部面均朝向上部;第二配置状态,上述第一单元本体层叠于上述第二单元本体的上部,上述第二单元本体的上部面朝向上部,在上述第一配置状态下,上述柔性显示面板从上述收容腔体被引出,并与上述第一单元本体及上述第二单元本体的上部面相接触,从而形成扩展屏幕模式,在上述第二配置状态下,只有一部分的上述柔性显示面板从上述收容腔体被引出,形成放置于上述第一单元本体的上部面的缩小屏幕模式。

上述配置状态可包括:第一配置状态,上述第一单元本体与上述第二单元本体以左右相邻的方式并列配置,以使上述第一单元本体和上述第二单元本体的上部面均朝向上部;第二配置状态,上述第一单元本体层叠于上述第二单元本体的上部,上述第二单元本体的上部面朝向上部;以及第三配置状态,上述第一单元本体与上述第二单元本体层叠,以使上述第一单元本体与上述第二单元本体的上部面相向,在上述第一配置状态下,上述柔性显示面板从上述收容腔体被引出,并与上述第一单元本体及上述第二单元本体的上部面相接触,从而形成扩展使用模式,在上述第二配置状态下,只有一部分的上述柔性显示面板从上述收容腔体被引出,形成放置于上述第一单元本体的上部面的缩小使用模式,在上述第三配置状态下,整个上述柔性显示面板被引入上述收容腔体。

上述连杆单元可包括:轨道部,形成于上述第一单元本体;以及连杆片,连接上述第一单元本体与上述第二单元本体,一端可沿着上述轨道部移动并可对上述轨道部进行旋转,另一端可对上述第二单元本体进行旋转。

上述连杆单元可包括:第一轨道部,形成于上述第一单元本体;第二轨道部,形成于上述第二单元本体;以及连杆片,连接上述第一单元本体与上述第二单元本体,一端可沿着上述第一轨道部移动并可对上述第一轨道部进行旋转,另一端可沿着上述第二轨道部移动并可对上述第二轨道部进行旋转。

上述连杆片可呈可伸缩的形态,通过提供使上述第一单元本体与上述第二单元本体相互拉动的力量,在上述第一单元本体和上述第二单元本体以并列且相邻的方式配置的状态下,上述第一单元本体和上述第二单元本体的侧部通过相互紧贴来维持并列状态。

上述连杆片可包括:第一操纵杆部;第二操纵杆部,沿着长度方向以可滑动的方式设置于上述第一操纵杆部;以及弹性弹簧,连接上述第一操纵杆部与上述第二操纵杆部。

上述连杆片可包括:至少两个以上的操纵杆部,相互沿着长度方向滑动并移动,以可拉伸的方式设置;以及弹性弹簧,设置于上述至少两个以上的操纵杆部,向上述至少两个以上的操纵杆部缩小的方向赋予弹力。

上述连杆片可在一端设有移动旋转轴,上述移动旋转轴以插入于上述轨道部的状态沿着上述轨道部移动,并在上述轨道部旋转,上述连杆片可在另一端设有固定旋转轴,上述固定旋转轴以定位于上述第二单元的一侧的状态旋转。

上述引入单元可包括螺旋弹簧或弹性垫,或者可呈由螺旋弹簧和弹性垫组合的形态。

上述引入单元还可包括档止部,设置于上述螺旋弹簧或上述弹性垫的长度方向的一侧,或者设置于上述弹性垫和上述柔性显示面板的相交点,以防止上述弹性垫的一部分或整体脱离上述收容腔体。

上述引入单元可包括:螺旋弹簧,一端固定于上述收容腔体的内侧端;弹性垫,用于连接上述螺旋弹簧的末端与上述柔性显示面板;以及档止部,设置于上述螺旋弹簧与上述弹性垫相连接的部分,大小大于上述引出口,以使上述档止部无法穿过上述引出口,从而防止上述螺旋弹簧脱离上述收容腔体。

上述引入单元可包括发条形卷绕筒,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于上述收容腔体内,上述柔性显示面板被卷绕或卷出,在上述柔性显示面板被卷出的状态下,上述发条形卷绕筒自动卷绕上述柔性显示面板

上述引入单元可包括:弹性垫,一端固定设置于上述收容腔体,另一端与上述柔性显示面板相连接;以及多个辊子,形成于上述收容腔体,使上述弹性垫和上述柔性显示面板以“之”字形形态缠绕。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可包括:多个单元本体,至少由两个以上形成;连杆单元,连接上述多个单元本体中的相邻的两个单元本体,通过使用人员的操作,使上述多个单元本体层叠或并列展开;收容腔体,形成于上述多个单元本体中的一个单元本体的内部,并设有引出口;弹性部件,固定于上述收容腔体的内侧端;以及柔性显示面板,一端固定设置于上述多个单元本体中未形成上述收容腔体的两个单元本体中的任一个单元本体的上部面一侧端,另一端固定设置于上述弹性部件的末端,根据上述多个单元本体的配置状态被引入上述收容腔体或从上述收容腔体被引出,从而能够以扩展屏幕模式或缩小屏幕模式使用。

(三)有益效果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具有柔性显示面板的电子设备为多个单元本体由轨道部和连杆片形成的连杆单元所连接的结构,使用人员能够以多种形态重叠或展开多个单元本体,不仅使用方便,而且在层叠有单元本体的状态下,以柔性显示面板的至少一部分被引入单元本体的状态保管,因此显示面板不会不必要地暴露在外面,从而具有可预防显示面板中产生划痕等的损伤的效果。

尤其,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效果,即,能够以层叠的形态进行操作以使多个单元本体的上部面相向,在此情况下,大部分的柔性显示面板为可被引入单元本体的结构,在不使用电子设备时,可将整个柔性显示面板保管在单元本体的内部,因此将显示面板未暴露于外部的状态下可安全地保护显示面板。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立体图。

图2的(a)部分为图1的剖视图,(b)部分和(c)部分为图1的使用状态图。

图3为示出如图1所示的连杆片的另一形态的图。

图4为示出图2的卡止部、第一弹性部件及第二弹性部件的立体图。

图5为示出如图3所示的卡止部的另一形态的立体图。

图6为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图。

图7为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8为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图。

图9为示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10为示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图。

图11为示出在本发明的电子设备中设置有固定盖的第六实施例的图。

图12为示出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于以上的本发明的多个目的、多个其他目的、多个特征及多个优点,通过所附的附图和有关的以下优选实施例容易理解。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在此所说明的实施例,还可由其他形态来进行具体化。反而,在此说明的实施例是为了使公开的内容周全并完全而且可充分传递给普通技术人员本发明的思想而提供的。

在本说明书中,在说明某种结构要素在另一结构要素之上的情况下,是指其可直接形成于另一结构要素之上或还可以指第三结构要素介于它们之间。并且,在多个附图中,结构要素的厚度是为了有效说明技术内容而夸张的。

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多个实施例是通过参照作为本发明的理想的例示图的多个剖视图和/或俯视图来进行说明的。在多个附图中,膜及多个区域的厚度是为了有效说明技术内容而夸张的。因此,例示图的形态可根据制造技术和/或允许误差等进行变更。所以,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并不限定于图示的特性形态,而还包括根据制造工序生成的形态的变化。例如,由直角图示的直角区域可以是圆的或具有规定曲率的形态。因此,在附图中例示的区域具有属性,在附图中例示的多个区域的形状是用于例示器件的区域的特定形态,而不是用于限定发明的范畴。在本说明书的多种实施例中,第一、第二等的术语用作描述多种结构要素,但是,这些结构要素不应限定于这种术语。这些术语仅用作区分某一结构要素和另一结构要素。在其中所说明的且所例示的多个实施例还包括它们的多个互补实施例。

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是用于说明多个实施例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本发明。在本说明书中,除非在文句中另有说明,单数型还包括复数型。在说明书中使用的‘包括(comprises)’和/或‘包括的(comprising)’是所提及的结构要素不排除一种以上的其他结构要素的存在或增加。

在描述下面的特定实施例时,为了更具体地说明并为了助于理解而制定了各种特定内容。但是,对于具有可理解本发明的程度的本领域的知识的读者而言,可认识到,即使没有这些各种特征性的内容也可使用。在某种情况下,事先提醒一下,在描述发明时,对于众所周知并与发明无关的部分的说明,为了防止无畏的混淆而不进行描述。

以下,参照图1至图5,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具有柔性显示面板的电子设备进行说明。

作为参照,以下,本发明的说明仅对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特征的结构进行图示,而省略其余公知的多个结构。

即,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可适用于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游戏机等的电子设备,虽然未图示,但是在第一单元本体100和第二单元本体200中应设置有各种电子设备所需的公知的多个结构。

本发明大致包括第一单元本体100、第二单元本体200、连杆单元300、柔性显示面板400、引入单元403。

第一单元本体100及第二单元本体200分别呈四角壳体形态。

连杆单元300包括轨道部307和连杆片301。

轨道部307形成于第一单元本体100的侧面。连杆片301的一端可对轨道部307进行旋转并沿着轨道部307滑动并移动,另一端可对第二单元本体200的侧面的长度方向端部进行旋转,以使连接第一单元本体100与第二单元本体200。具体地,在连杆片301的两端分别形成第一旋转轴304和第二旋转轴305,第一旋转轴304插入于形成于第二单元本体200的侧面的长度方向端部的旋转轴孔308并可进行旋转,第二旋转轴305插入于轨道部307,可沿着轨道部307移动并可在轨道部307上进行旋转。

此时,由于第一旋转轴304是可移动的旋转轴,因此定义为移动旋转轴,而第二旋转轴304是被定位的旋转轴,因此定义为固定旋转轴。

根据上述的结构,参照图2的(b)部分及(c)部分,在本发明中,可将形态操作为第一配置状态和第二配置状态。如图2的(c)部分所示,第一配置形态是第一单元本体100和第二单元本体200以左右相邻的方式并列配置的形态,以使第一单元本体100和第二单元本体200的上部面均朝向上部,如图2的(b)部分所示,第二配置形态是第一单元本体100层叠于第二单元本体200的上部且以第二单元本体200的上部面朝向上部的方式配置的形态。

此时,在第一配置状态下,柔性显示面板400可以与第一单元本体100及第二单元本体200的上部面相接触而形成扩展屏幕模式,在第二配置状态下,柔性显示面板400可以形成放置于第一单元本体100的上部面的缩小屏幕模式。

参照图3的(a)部分,本发明的连杆片301呈可伸缩的形态,可提供使第一单元本体100与第二单元本体200相互拉动的力量。具体地,连杆片301包括第一操纵杆部3011、第二操纵杆部3013及弹性部件3019,上述第一操纵杆部3011呈管体形态,上述第二操纵杆部3013插入于第一操纵杆部3011并可向长度方向滑动,弹性部件3019的两端连接形成于第一操纵杆部3011的固定突起3015与形成于第二操纵杆部3013的第二固定突起3013,在第一操纵杆部3011和第二操纵杆部3013被拉伸的情况下,提供需要恢复原状态的弹性力。此时,虽然未图示,但是第一操纵杆部3011和第二操纵杆部3013的各个末端部形成有第一旋转轴304和第二旋转轴305。

如图2的(c)部分所示,在借助具有这种结构的连杆片301并列展开第一单元本体100和第二单元本体200的情况下,第一单元本体100与第二单元本体200相互拉动,第一单元本体100与第二单元本体200的相向的侧面彼此紧贴,从而可稳定地保持并列状态。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本发明的连杆片301还可包括两个操纵杆部3011、操纵杆部3013及一个弹性部件3019,或者如图3的(b)部分所示,本发明的连杆片301为3个相互可滑动并以可沿着长度方向伸缩的方式设置的管体形态,可包括3个操纵杆部3021、操纵杆部3023和连接这些3个操纵杆部中相邻的操纵杆部来提供弹力的一对弹性部件3035。

此外,还可伸缩连杆片301,当然,若是在拉伸的状态下可恢复到原状态的结构,则可以对上述操纵杆部和弹性部件的设置数进行多种变形。同时,在上述说明了多个操纵杆部呈管体形态,以使可稳定地滑动,但是,若相邻的多个操纵杆部结构为可滑动的结构,则即使不是管体结构,也可以是在板中形成导轨的结构。

在上述说明了轨道部307形成于第一单元本体100的侧面,虽然未图示,但并不限定于此,第一单元本体100的上部面或下部面形成切口缝,当然,在此切口缝侧面可形成轨道部。

另一方面,如图1及图2所示,对于本发明的说明如下,即,仅在第一单元本体100形成轨道部307,在第二单元本体200形成旋转轴孔308,因而连杆片301的一端可对第一单元本体100进行旋转且移动,另一端可对旋转轴孔308进行旋转,但并不限定于此,当然,在本发明中,在第一单元本体100和第二单元本体200分别形成轨道部,连杆片301的两端能够以可沿着轨道部移动的方式形成于这一对轨道部。同时,在本发明中,可使连杆片301的长度很长,在并列展开第一单元本体100和第二单元本体200的状态下,以使第一单元本体100和第二单元本体200形成相互隔开的形态。

柔性显示面板400为可自由弯曲的公知的柔性显示面板,此柔性显示面板可具有触摸功能。

本发明的柔性显示面板400可被引入第二单元本体200内或从第二单元本体20引出。

为此,在第二单元本体200的内部形成收容腔体404,此收容腔体404在第二单元本体200的一侧端部设有引出口201。

柔性显示面板400的一端固定设置于第一单元本体100的上部面的一侧端,另一端根据第一单元本体100及第二单元本体200的配置状态,通过引出口201被引入收容腔体404内或从收容腔体404内引出。

参照图2的(a)部分及图4,在从收容腔体205内引出柔性显示面板400的情况下,由于引入单元403产生因拉伸而需要收缩的弹力,从而以使柔性显示面板400被自动引入收容腔体205内。

引入单元403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收容腔体205的内侧端,另一端固定于柔性显示器400的侧端。

具体地,本发明的引入单元403包括螺旋弹簧408、弹性垫404、档止部407。

螺旋弹簧408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收容腔体205的内侧端,弹性垫404为具有弹力的橡胶垫,并以连接螺旋弹簧408的末端与柔性显示面板400的侧端的方式设置。

档止部407的大小大于引出口201,并设置于螺旋弹簧408与弹性垫407相连接的部分,以使档止部407配置于收容腔体205内。

如图2的(c)部分,使用人员对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第一单元本体100及第二单元本体200进行操作,以使第一单元本体100及第二单元本体200成为并列形态,在柔性显示面板400被引出的情况下,档止部407卡止于引出口201,从而弹性垫407从收容腔体205引出,但是不会使螺旋弹簧408脱离收容腔体205。

在上述中说明了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引入单元403包括螺旋弹簧408和弹性垫404及档止部407,但并不限定于此,虽然未图示,但是还能够以如下方式设置,即,引入单元403仅由螺旋弹簧408构成,螺旋弹簧408的一端固定于收容腔体205的内侧,另一端固定于柔性显示面板400,并且还能够以如下方式设置,即,引入单元403仅由弹性垫404构成,弹性垫404的一端固定于收容腔体205的内侧,另一端固定于柔性显示面板400。在此情况下,当然,根据需要,可设置也可不设置档止部407,档止部407设置于螺旋弹簧408或弹性垫404的长度方向的一侧,或者设置于螺旋弹簧408与柔性显示面板400相连接的部分或弹性垫404与柔性显示面板400相连接的部分。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引入单元403可以仅由螺旋弹簧408构成,还可以仅由弹性垫404构成,选择性地,可设置档止部407,但是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中,引入单元403由弹力互不相同的螺旋弹簧408和弹性垫404构成,在螺旋弹簧408与弹性垫404之间设置档止部407,从而在引出柔性显示面板400的情况下,通过对螺旋弹簧408和弹性垫404分散地施加力量,来分别对螺旋弹簧408和弹性垫404产生一定长度的拉伸,在档止部407卡止于引出口201后,由于力量仅作用于弹性垫404,对于弹性垫404产生额外的拉伸,因此即使长期使用螺旋弹簧408,螺旋弹簧408不会使弹性垫404的恢复力很快失去,从而可防止因螺旋弹簧408和弹性垫404的性能下降而发生故障。

即,在引入单元403仅由螺旋弹簧408构成或仅由弹性垫404构成的情况下,柔性显示面板400被引出时,由于力量集中作用于螺旋弹簧408或弹性垫404,因应力过负荷而容易失去恢复力,但是以组合具有互不相同的弹力的螺旋弹簧408和弹性垫404的形态形成引入单元403,在螺旋弹簧408与弹性垫404之间设置档止部407的结构形成,从而可使螺旋弹簧408和弹性垫404的恢复力持久保持良好的状态。

并且,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中,档止部407呈长的圆形棒形态,直径可大于引出口201的宽度。此时,档止部407通过粘结剂附着于弹性垫404,或者在档止部407的外周面挖结合槽,且可在结合槽插进弹性垫404并以插入方式使档止部404与弹性垫404相结合。

另一方面,如图5所示,在本发明中,在档止部407的两端可旋转的方式设置有轮圈409,可使此轮圈409在收容腔体205的内部移动,从而档止部407可在收容腔体205的内部更容易地移动。

使用人员对具有上述的结构的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容易进行操作,可使第一单元本体100与第二单元本体200处于以左右相邻的方式并列配置的第一配置状态,以使第一单元本体100和第二单元本体200的上部面均朝向上部,在此情况下,如图2的(c)部分所示,整体柔性显示面板400从收容腔体205引出,并与第一单元本体100及第二单元本体的上部面相接触而形成扩展屏幕模式,使用人员可通过所扩展的柔性显示面板400来使用电子设备。

使用人员可操作成第一单元本体100层叠于第二单元本体200的上部的第二配置状态,在此情况下,如第2的(b)部分所示,显示面板400形成只有一部分被从收容腔体205引出的缩小屏幕模式,使用人员可通过所缩小的显示面板400来使用电子设备。

像这样,在本发明中,不仅便于使用人员轻松地对第一单元本体100及第二单元本体200进行变形来使用,而且在缩小屏幕模式(第二配置状态)中,柔性显示面板400的只有一部分被引出,且其余是被引入第二单元本体200的收容腔体205的状态下保管的,因此可确保防止未被使用的柔性显示面板400中发生划痕或损伤。

参照图6,与第一实施例相比,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引出口201的形成位置,其余结构相同。即,在本发明中,如图2所示,引出口201还可形成于第二单元本体200的侧面上,并且,如图6所示,还可形成于第二单元本体200的上部面侧端部上。

参照图7至图8,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电子设备进行说明。

与第一实施例相比,第三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引入单元的结构,其余结构相同。因此,在以下说明中,对于相同的结构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在第三实施例中,收容腔体205'的长度小于第一实施例的收容腔体205的长度,引入单元410可由发条形卷绕筒410构成,而并不由螺旋弹簧或弹性垫构成。发条形卷绕筒如同适用于卷尺工具的发条形卷绕筒,是内置有弹簧的卷绕筒,并以可进行旋转的方式设置于收容腔体205'的内部。柔性显示面板400卷绕或卷出在此发条形卷绕筒410,若柔性显示面板400被卷出而从收容腔体205'中引出,则发条形卷绕筒410产生自动卷绕柔性显示面板400的力量。

即,如图8的(a)部分所示,当使用人员将第一单元本体100和第二单元本体200处于第一配置状态的情况下,柔性显示面板400从发条形卷绕筒410被解开并形成扩展屏幕模式,在这种状态下,若使用人员将第一单元本体100和第二单元本体200转变为第二配置状态,则发条形卷绕筒410自动卷绕柔性显示面板400的一部分,从而柔性显示面板400的一部分可从第一单元本体100的上部面被引出并形成缩小屏幕模式。另一方面,如图8的(b)部分所示,可将本发明的电子设备操作成第三配置状态,即,第一单元本体100与第二单元本体200相互层叠,第一单元本体100与第二单元本体200的各个的上部面相向,在此情况下,整体柔性显示面板400卷绕在发条形卷绕筒410,从而可处于完全被引入收容腔体205'内的状态。由此,使用人员在不使用电子设备时,将第一单元本体100和第二单元本体200操作成第三配置状态,从而将整体柔性显示面板400保管于第二单元本体200的收容腔体205'的内部,由此避免暴露于外部,从而可安全地保护柔性显示面板400。

参照图9,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与第三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区别仅在于,引入单元由弹性垫404和多个辊子420构成,而不是由发条形卷绕筒410构成,其余结构相同。

在收容腔体205”中,以可进行旋转的方式设置多个辊子420,弹性垫404的一端固定于收容腔体205”的内侧,另一端固定于柔性显示面板400,此弹性垫404和柔性显示面板400以“之”字形形态进行卷绕。

在此情况下,可形成如下的结构,可使容腔体205'的长度小于第一实施例的收容腔体205的长度,在短的收容腔体205'内收容多层的弹性垫404和显示面板400的状态下,可进行引出或引入。

参照图10,在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中,当第一单元本体100和第二单元本体200处于第一配置状态(并列配置)时,以相向的各个侧面相对应的方式进行圆形处理并形成缩小屏幕模式(参照图10的(a)部分)时,可缓解柔性显示面板400在第一单元本体100中被压或被弯曲的程度,从而可使柔性显示面板400的损伤最小化。

参照图11,在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中,在第二单元本体200的侧端铰链设置有盖350,如图11的(a)部分所示,在使用人员将第一单元本体100及第二单元本体200操作成第二配置状态并以缩小屏幕模式使用的情况下,可利用盖350包围并保护被引出的柔性显示面板400的侧端,从而起到保护以缩小屏幕模式使用时所暴露的显示面板400的侧面的作用。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第一单元本体100和第二单元本体200的厚度可以互不相同,在此情况下,在第一单元本体100和第二单元本体200以并列方式展开的第二配置状态下可设有支腿(未图示),以使第一单元本体100和第二单元本体200的上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例如,在以使第一单元本体100厚于第二单元本体200的情况下,在第二单元本体200设置支腿(未图示),使第二单元本体200对于支撑面向上部隔开,由此确保高度,从而可使第一单元本体100的上部面和第二单元本体200的上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以下,参照图12,对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电子设备进行说明。

目前为止,在上述说明的第一实施例至第六实施例中,说明了由两个单元本体100、单元本体200构成的形态的电子设备,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如图12所示的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由三个单元本体100、单元本体200、单元本体500构成,为了使三个单元本体100、单元本体200、单元本体500相互层叠或者展开,可在相邻的单元本体分别设有连杆单元301、连杆单元301'、连杆单元307、连杆单元307',在此情况下,与之前的实施例相比,可实现更大的扩展画面。

其中,未图示第三单元本体500的内部,但是在第三单元本体500的内部形成有用于引入或引出柔性显示面板400的收容腔体,在内部可设有在上述提及的多种形态的引入单元404。

当然,可由如上所述的方式,本发明可对单元本体的数量和连杆单元的数量进行多种实施。

以上,以针对用于例示本发明的原理的优选实施例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如此图示和说明的结构及作用。反而,在不脱离所附的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的思想及范畴下,对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更容易理解可对本发明作出多种变更及修改。因此,注意的是,这些所有适当的变更及修改和同等技术方案也术语本发明的范围。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涉及具有柔性显示面板的电子设备,可使用于具有显示面板的电子设备产业领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