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碟机及锁固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17018发布日期:2018-09-25 18:38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锁固模块,且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装置的锁固模块。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笔记本电脑中,为进行光碟机的更换而须于光碟机的壳体增设两个按键,其中一个按键用来将按键解锁,而另一个按键则是用来驱动光碟机退出。或者,光碟机也可以设置取出按键以及锁附螺丝的方式来进行光碟机的替换。锁附螺丝可将取出按键锁附住,而取出按键则是负责将光碟机退出。然而,在上述列举的按键设置方式中,皆必须制作至少一套以上的按键模具。此外,由于每一台笔记本电脑皆有不同的外型,硬体配置也不尽相同,因此,针对不同光碟机所设计出的按键无法共用,而增加模具开发的成本以及系统壳体的组装所需的时间,并且容易发生按键与壳体组装间隙不均、按键滑动不顺、卡键以及异音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碟机,其具有锁固模块,并且锁固模块配置于光碟机的壳体的凹陷空间中。

本发明提供一种锁固模块,其具有卡扣件及把手部,锁固模块可单通过把手部的带动解除卡扣件与承载架之间的结构干涉并且带动可抽换模块沿取出方向被取出。

本发明的光碟机包括壳体以及锁固模块。壳体包括主体部及侧部,并且侧部连接主体部。主体部的侧面与侧部的顶面之间具有凹陷空间。锁固模块容置于凹陷空间中。光碟机通过锁固模块可拆卸地卡持于电子装置的承载架中。

本发明的锁固模块适于将可抽换模块可拆卸地卡持于电子装置的承载架中或是沿取出方向将可抽换模块由承载架中取出。锁固模块包括本体、卡扣件以及把手部。本体配置于可抽换模块上。卡扣件枢接于本体上,并且可移动地与承载架产生结构干涉。把手部可移动耦接于卡扣件上。把手部适于沿取出方向移动并且带动卡扣件相对于本体枢转,以解除卡扣件与承载架之间的结构干涉。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锁固模块的顶面低于或齐平于主体部的顶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锁固模块还包括第一螺锁件。锁固模块通过第一螺锁件锁固于主体部的侧面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锁固模块包括底座、盖板、卡扣件以及把手部。底座配置于侧部的顶面上且具有第一穿槽。盖板配置于底座上,且盖板具有沿第一方向配置的承靠部。承靠部抵接该侧部并且具有开槽。开槽的开口方向朝向承载架的内侧并且平行于第二方向,且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卡扣件配置于底座与该盖板之间并且枢接于底座,其中该卡扣件具有第二穿槽以及勾合部,且该勾合部对应该开槽配置,使得勾合部穿过开槽而可移动地卡合于承载架。把手部可移动地配置于盖板与卡扣件之间,并且把手部具有滑轴,其耦接于第二穿槽中。把手部适于沿第一方向相对于底座及盖板往复移动,而带动滑轴沿第二穿槽滑动,进而带动卡扣件相对于底座枢转,以解除该卡扣件与该承载架之间的结构干涉。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锁固模块还包括弹性件。弹性件枢接于底座上并且抵接于卡扣件的一侧。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弹性件为扭簧,其具有簧体以及与簧体连接的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簧体枢接于底座并且第一端部固定于底座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锁固模块还包括第二螺锁件。盖板通过第二螺锁件锁固于底座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承载架具有卡槽。卡槽对应承靠部的开槽配置。卡槽的开口方向平行第二方向,且勾合部适于通过开槽而卡合于卡槽中。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把手部具有取出部。取出部沿第二方向设置于把手部的侧边。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底座具有沿第一方向设置的导轨,而把手部具有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突出部。第一突出部适于沿导轨来回滑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卡扣件具有第二突出部。第二突起部可移动地穿设于第一穿槽中。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穿槽具有第一槽壁及第二槽壁,彼此相对配置。第一槽壁及第二槽壁分别倾斜于第一方向。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穿槽为弧形穿槽。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上述的卡扣件与承载架之间的结构干涉被解除后,把手部适于沿取出方向带动锁固模块及可抽换模块沿移出承载架,且可抽换模块包括光碟机。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本体包括底座以及盖板。底座配置于可抽换模块上,且底座具有第一穿槽。盖板配置于底座上,且盖板具有沿第一方向配置的承靠部。承靠部抵接于可抽换模块且具有开槽。开槽的开口方向朝向承载架的内侧并且平行于第二方向。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卡扣件具有第二穿槽以及勾合部。勾合部对应开槽配置,使该勾合部穿过开槽而可移动地卡合于承载架。

基于上述,在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中,锁固模块可用来将例如是光碟机的可抽换模块可拆卸地卡持于电子装置的承载架中。此外,锁固模块可容置于形成在光碟机的壳体的主体部的侧面以及侧部的顶面之间的凹陷空间中。因此,在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中,锁固模块的配置不会额外增加电子装置中用来容置光碟机的容置空间。也因此,锁固模块可通用于不同的电子装置上,并使得光碟机的容置空间大小或设计无需针对锁固模块来进行改变。进而,不同的电子装置无需个别地针对不同的光碟机来进行卡持机构及按键的设计与开模,而可有效减少光碟机组装的时间与相关卡合机构的制作成本。

再者,锁固模块具有把手部及卡扣件,并且卡扣件可相对于锁固模块的本体枢转,使得卡扣件与承载架产生结构干涉。当把手部沿取出方向移动时,把手部可带动卡扣件相对于本体枢转,以解除卡扣件与承载架之间的结构干涉,进而带动锁固模块以及光碟机移出承载架。因此,在发明的多个实施例中,光碟机及其锁固取出组可单通过把手部的作动来达成光碟机解锁以及取出的功能,以取代传统光碟机的至少两个以上的按键,例如解锁按键及取出按键的设置,使得光碟机及其卡持机构的设计更为简化。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抽换模块、锁固模块及承载架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锁固模块及可抽换模块的示意图。

图3a是图1的锁固模块的分解示意图。

图3b是图3a的锁固模块的卡扣件的示意图。

图3c是图3a的锁固模块的把手部的示意图。

图4a、图4b以及图4c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锁固模块的作动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5a、图5b以及图5c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依序绘示的光碟机、锁固模块以及承载架的解锁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6a、图6b以及图6c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依序绘示的光碟机、锁固模块以及承载架的锁附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承载架

12:卡槽

50:光碟机/可抽换模块

51:壳体

51a:主体部

51b:侧部

51a1:侧面

51b1:顶面

56:凹陷空间

100:锁固模块

105:本体

110:底座

112:第一穿槽

112a:第一槽壁

112b:第二槽壁

113:第三穿槽

114:第一枢轴

116:第二枢轴

117:凹槽

118:导轨

118a:第二凸肋

119:螺丝柱

120:盖板

122:承靠部

124:螺孔

126:第一螺锁件

128:第二螺锁件

123:开槽

130:卡扣件

132:第二穿槽

134:枢孔

135:斜边

136:勾合部

137:第一凸肋

138:第二突起部

140:弹性件

142:簧体

144:第一端部

146:第二端部

150:把手部

152:滑轴

154:取出部

156:第一突起部

d1:距离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θ1、θ2、θ3: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抽换模块、锁固模块以及承载架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锁固模块及可抽换模块的示意图。图3a是图1的锁固模块的分解示意图。请参考图1、图2及图3a。在本实施例中,可抽换模块50可被卡持于例如是电脑机的电子装置(未绘示)中。此外,可抽换模块50例如是光碟机。光碟机50包括壳体51以及锁固模块100。壳体51包括主体部51a及侧部51b,并且侧部51b连接主体部51a。主体部51a的侧面51a1及侧部51b的顶面51b1之间具有壁面呈l型的凹陷空间56。锁固模块100可容置于上述的凹陷空间56中。光碟机50通过锁固模块100可拆卸地卡持于承载架10上。在本发明中的其他未绘示的实施例中,除了上述的光碟机50之外,本实施例的可抽换模块50也可为可抽换式硬碟或是其他的电子模块,本发明对此并不加以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锁固模块100可容置于光碟机50的凹陷空间56中,并且锁固模块100的厚度小于此凹陷空间56的高度。举例而言,如图2所示,锁固模块100的顶面的高度是低于或是齐平于光碟机50的主体部51a的顶面的高度。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锁固模块100在电子装置内不会占据额外的厚度空间,以避免影响光碟机50或者是整体电子装置的轻薄化设计。此外,由于光碟机50本身即具有锁固模块100,且其可通用于不同的电子装置的承载架10上。因此,不同外型的电子装置可不需个别地针对光碟机50来设计并制作按键及卡持机构,以减少电子装置的模具开发及组装的成本。

如图2及图3a所示,锁固模块100包括本体105,并且本体105具有底座110及盖板120。此外,锁固模块100还包括卡扣件130、弹性件140以及把手部150。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10具有沿第一方向d1设置的第一穿槽112。盖板120配置于底座110上,并且盖板120具有沿第一方向d1设置于其中一侧缘的承靠部122。如图2所示,承靠部122抵接于侧部51b的侧面及底部。此外,承靠部122具有开槽123,开槽123的开口方向平行于第二方向d2,且第二方向d2垂直于第一方向d1。

图3b是图3a的锁固模块的卡扣件的示意图。请参考图3a及图3b,卡扣件130配置于底座110与把手部150之间,并且枢接于底座110上。在本实施例中,卡扣件130具有第二穿槽132以及勾合部136。勾合部136可对应承靠部122的开槽123配置,并且勾合部136可穿过开槽123而可移动地与承载架10产生结构干涉。此外,底座110具有平行第二方向d2延伸的凹槽117,并且勾合部136具有配置于其侧边的第一凸肋137。当卡扣件130相对于底座110枢转而内缩回底座100中时,勾合部136的第一凸肋137可进入凹槽117中。当第一凸肋137进入凹槽117后,可与凹槽117的侧壁产生结构干涉,使得勾合部136被限位于底座110的凹槽117中。

请再参考图3a,底座110具有第一枢轴114,而卡扣件130具有枢孔134,且枢孔134可套设于第一枢轴114上,以将卡扣件130枢接至底座110。如图3b所示,卡扣件130还具有配置于其一侧的第二突起部138。第二突起部138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凸肋137垂直。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突起部138可移动地穿设于底座110的第一穿槽112中,并且抵靠于第一穿槽112的槽壁上。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10的第一穿槽112可具有相对配置的第一槽壁112a及第二槽壁112b,并且第一槽壁112a及第二槽壁112b分别相对第一方向d1倾斜一角度,而于第一穿槽112内形成扇形空间。第二突起部138可于第一穿槽112的扇形空间内来回移动。当第二突起部138由第一槽壁112a往第二槽壁112b移动时,卡扣件130整体相对于底座110沿逆时针方向枢转。

弹性件140枢接于底座110上,并且弹性件140弹性地抵接于卡扣件130的第二突出部138一侧。详细而言,弹性件140例如是扭簧,且扭簧具有簧体142以及与其连接的第一端部144以及第二端部146。此外,底座110具有第二枢轴116,其配置于第一枢轴114的一侧。簧体142套设于第二枢轴116上,且第一端部144固定于底座110上。第二端部146可被卡扣件130抵压而相对于第一端部144枢转。

如图3a所示,锁固模块100还具有第一螺锁件126。第一螺锁件126可沿第二方向d2将锁固模块100螺锁于主体部51a的侧面51a1上。此外,锁固模块100具有第二螺锁件128,其可通过盖板120上的螺孔124将盖板120螺锁于底座110上的螺丝柱119。

图3c是图3a的锁固模块的把手部的示意图。请参考图3a及图3c。把手部150可移动地配置于盖板120与卡扣件130之间。此外,把手部150具有滑轴152,且滑轴152穿设于卡扣件130的第二穿槽132和底座的第三穿槽113中。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穿槽132例如是弧型穿槽。把手部150具有取出部154,其沿第二方向d2配置于把手部150的一侧边。当使用者欲将把手部150拉出或推入时,使用者可施力于取出部154上,以带动把手部150沿第一方向来回移动。此外,把手部150另具有第一突起部156,其沿第一方向d1配置于把手部150的另一侧边。如图3a所示,底座110具有沿第一方向d1设置的导轨118,并且导轨118的一侧具有多个第二凸肋118a。在本实施例中,把手部150的第一突起部156可滑设于导轨118中,使得第一突起部156可沿位于底座110的侧壁与第二凸肋118a之间的导轨118来回滑动。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10的侧壁与第二凸肋118a可对第一突起部156的滑动方向进行限位,以将把手部150相对于底座110的移动方向限制于第一方向d1上。

图4a、图4b以及图4c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锁固模块的作动方式的流程示意图。请参考图4a、图4b以及图4c。当把手部150相对于底座110沿图4a中的粗箭头方向移动时,滑轴152可沿底座100的第三穿槽113并朝粗箭头的方向移动。同时,滑轴152于第二穿槽132中由其弧形槽道的顶端滑至末端,以带动卡扣件130以第一枢轴114为轴心逆时针枢转。

在本实施例中,把手部150可通过使用者的施力而相对于底座110及盖板120沿第一方向d1往复移动,以通过把手部150带动,使得光碟机50沿上述的粗箭头方向从承载架10中被抽出,或是沿第一方向d1被推回电子装置内,以将光碟机50可拆卸地卡持于承载架10中。如图4a所示,当把手部150开始被施力拉出锁固模块100之前,弹性件140的第二端部146与第一端部144之间具有夹角θ1。

如图4b所示,当把手部150的滑轴152继续沿第三穿槽113以及第二穿槽132滑动时,卡扣件130可继续被带动而相对于底座110枢转并抵压弹性件140的第二端部146。此外,位于第一穿槽112内的卡扣件130的第二突起部138朝第二槽壁112b的方向移动。当卡扣件130抵压第二端部146时,第二端部146可相对于第一端部144被压缩并储存弹性位能,并且第二端部146与第一端部144之间的夹角由θ1-缩小为θ2。

把手部150可持续沿图4b中的粗箭头方向被拉出锁固模块100,并且卡扣件130可持续沿逆时针方向相对于底座110枢转。如图4c所示,把手部150及卡扣件130的作动可持续进行至把手部150的滑轴152抵靠于第二穿槽132的末端,而卡扣件130的第二突起部138抵靠至第一穿槽112的第二槽壁112b上。此时,卡扣件130无法进一步相对于底座110枢转,且把手部150的滑轴152也无法再继续相对于第二穿槽132滑动,使得把手部150无法继续相对于底座110沿上述的粗箭头方向移动。此时,把手部150相对于其原始位置的移动距离为d1,并且弹性件140的第二端部146进一步相对第一端部144被压缩,而使其之间的夹角再由θ2-缩小为θ3。

当把手部150被拉出至如图4c所示的位置后,使用者可再沿第一方向d1继续施力于把手部150,以通过把手部150带动光碟机50及其锁固模块100一同朝第一方向d1移动,使得光碟机50可沿取出方向,也就是沿上述的粗箭头方向,从承载架10中被抽出,以进行光碟机50的更换。

当上述图4a、图4b以及图4c所绘示的步骤完成后,光碟机50从承载架10内被抽出,且使用者不再继续对把手部150施力时,弹性件140可释放在上述步骤中,第二端部146被相对于第一端部144压缩时所储存的弹性位能,使得第二端部146通过弹性恢复力推动卡扣件130沿顺时针方向相对于底座110枢转回到其初始位置。同时,卡扣件130可经由滑轴152来带动把手部150沿第一方向d1相对底座110移动回到其初始位置。

图5a、图5b以及图5c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依序绘示的光碟机、锁固模块以及承载架的解锁步骤的流程示意图。请参考图5a,当锁固模块100的把手部150被施力拉出之前,卡扣件130的勾合部136可卡合于承载架10的卡槽12中,以将光碟机50卡持于电子装置中。

在本发明中,光碟机50卡合于承载架10上的方式不限于上述。在另一个未绘示的实施例中,承载架10的内壁面上可配置多个凸肋,并且凸肋可与卡扣件130产生结构干涉,以将锁固模块100及光碟机50卡持于承载架10上。

请参考图4b及图5b,当把手部150被沿图4b中的粗箭头方向被拉出时,把手部150可带动卡扣件130相对于底座110沿逆时针方向枢转,使得卡扣件130的勾合部136缩回底座110中,并使勾合部136与承载架10之间不具有结构干涉,而使得锁固模块100及光碟机50不再卡持于承载架10上。

请参考图4c及图5c,当把手部150相对其原始位置被拉出至如图4c所示的距离d1的位置,并且卡扣件130无法继续相对于底座110枢转时,使用者可继续沿上述的粗箭头方向对把手部150施力,以将位于电子装置的承载架10内的光碟机50及其锁固模块100一同抽出。

图6a、图6b以及图6c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依序绘示的光碟机、锁固模块以及承载架的锁附步骤的流程示意图。请参考图6a,在本实施例中,卡扣件130具有斜边135,并且当光碟机50被插置进入承载架10时,承载架10的内壁可抵压卡扣件130的斜边135,使得卡扣件130相对底座110枢转并朝底座110的方向内缩。接着,如图6b所示,卡扣件130的勾合部136沿着承载架110的壁面的延伸方向移动,并且勾合部136的一侧持续抵靠于承载架10的内壁上。

如图6c所示,当锁固模块100及光碟机50经由把手部150的带动而进一步沿第一方向d1被推入笔记本电脑的承载架10内时,卡扣件130被推至对应承载架10卡槽12的位置。此时,卡扣件130的勾合部136可通过弹性件140施加的弹性恢复力相对底座110枢转,并沿第二方向d2被推入卡槽12内,使勾合部136卡合于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光碟机50及锁附于其上的锁固模块100可经上述图6a至图6c的步骤卡合回到承载架10中。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中,光碟机具有锁固模块,使得光碟机可通过锁固模块卡持于电子装置承载架上。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中的锁固模块可容置于光碟机的凹陷空间中。因此,锁固取模块不会于电子装置内占据额外的空间,并且可通用于例如是笔记本电脑的不同外型的电子装置上,使得电子装置内无需额外再设置用来卡持光碟机的机构或按键,而可有效减少为了针对不同外型的笔记本电脑进行光碟机的卡持机构及按键,所须进行的设计步骤以及开模次数,并可减少按键组装时容易发生的按键与壳体组装间隙不均、按键滑动不顺、卡键以及异音等问题。

此外,在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中,光碟机可通过锁固模块的卡扣件卡持于承载架中。把手部可带动卡扣件解除与承载架之间的结构干涉,使得卡扣件相对于底座枢转。因此,当使用者欲从电子装置中取出光碟机时,使用者可单通过施力于把手部来解除光碟机与承载架之间的结构干涉,并且带动光碟机及锁固模块由承载架中一同被抽出。也因此,光碟机及承载架上无须个别地设置解锁及取出按键或机构,进而使得光碟机进行组装及更换时的复杂度、所需的时间及人力成本皆可有效地减少。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