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图像显示方法及移动终端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85177发布日期:2018-10-16 20:59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图像显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图像显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的发展,移动终端的尺寸种类越来越多,分辨率也越来越高,用户使用移动终端观看视频时,高分辨率可以给用户带来更清晰和细腻的视觉效果。目前,大多数移动终端的分辨率是固定的,即移动终端只能将全部待显示图像按照预先设置的同一个分辨率进行显示。这样,如果移动终端的性能较低,则需要处理复杂的3d图像,势必会造成移动终端的运算量过大,导致移动终端发热严重、耗电量增加。所以,在移动终端中设置分辨率的自适应功能是非常有必要的,使得移动终端的分辨率自适应移动终端的性能,这样不仅能够极大地节约移动终端的硬件开销和耗电量,而且还可以大幅度地提升待显示图像的流畅度。目前已有部分移动终端可以支持分辨率的手动设置,该方法是通过修改对应的配置文件来设置适合于移动终端的分辨率的。具体地,用户可以在移动终端的命令行输入“wmsize720×1280”或者“amdisplay-size720×1280”,即可将移动终端的分辨率设置为720×1280。此外,为了保证移动终端能够正常显示待显示图像,不但需要用户在移动终端中设置分辨率,而且还需要用户在移动终端中相应地设置像素密度。否则,如果用户减小移动终端的分辨率,而没有相应地减小移动终端的像素密度;或者,用户增大移动终端的分辨率,而没有相应地增大移动终端的像素密度,移动终端则无法正常显示待显示图像。例如,移动终端中待显示图像为一个100×100的元素,当移动终端的分辨率为1920×1080时,这个元素在移动终端的像素密度为0.052×0.093;当移动终端的分辨率为1280×720时,这个元素在移动终端的像素密度为0.078×0.139。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在现有分辨率的调整方法中,当移动终端从当前显示模式切换到目标显示模式时,需要用户在移动终端中手动设置目标显示模式,即:需要用户在移动终端中手动设置分辨率和像素密度。然而,当移动终端中的待显示图像发生改变时,由于人眼对于移动终端的分辨率的敏感度较低,因此,用户通常不会对移动终端的显示模式进行手动调节,这样不仅会影响待显示图像的显示效果,而且还会造成移动终端的功耗浪费。技术实现要素: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图像显示方法及移动终端,不仅可以保证待显示图像的显示效果,而且还可以避免移动终端的功耗浪费。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显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当移动终端将预先确定的待显示图像在当前显示模式下进行显示时,判断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待显示图像在所述当前显示模式下是否满足各自对应的切换条件;当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待显示图像在所述当前显示模式下满足各自对应的切换条件时,将所述移动终端从所述当前显示模式切换到所述目标显示模式;其中,所述当前显示模式至少包括:当前分辨率和当前像素密度;所述目标显示模式至少包括:目标分辨率和目标像素密度;将所述待显示图像在所述目标显示模式下进行显示。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判断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待显示图像在所述当前显示模式下是否满足各自对应的切换条件,包括:判断所述移动终端在所述当前显示模式下是否满足第一切换条件;其中,所述第一切换条件至少包括:所述移动终端对应的电量条件和温度条件;当所述移动终端在所述当前显示模式下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时,判断所述待显示图像在所述当前显示模式下是否满足第二切换条件;其中,所述第二切换条件至少包括:所述待显示图像对应的帧率条件。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判断所述移动终端在所述当前显示模式下是否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包括:判断所述移动终端在所述当前显示模式下是否满足所述电量条件;当所述移动终端在所述当前显示模式下满足所述电量条件时,判断所述移动终端在所述当前显示模式下是否满足所述温度条件。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移动终端从所述当前显示模式切换到所述目标显示模式,包括:将所述移动终端从所述当前分辨率切换到所述目标分辨率;将所述移动终端从所述当前像素密度切换到所述目标像素密度;其中,所述目标分辨率低于所述当前分辨率;所述目标像素密度小于所述当前像素密度。在上述实施例中,在所述判断移动终端和所述待显示图像是否满足各自对应的切换条件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在第一存储空间中获取所述目标显示模式对应的配置文件;或者,在第二存储空间中获取所述目标显示模式对应的配置文件;其中,所述第一存储空间为所述移动终端的存储空间;所述第二存储空间为云端服务器的存储空间。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判断单元、切换单元和显示单元;其中,所述判断单元,用于当移动终端将预先确定的待显示图像在当前显示模式下进行显示时,判断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待显示图像在所述当前显示模式下是否满足各自对应的切换条件;所述切换单元,用于当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待显示图像在所述当前显示模式下满足各自对应的切换条件时,将所述移动终端从所述当前显示模式切换到所述目标显示模式;其中,所述当前显示模式至少包括:当前分辨率和当前像素密度;所述目标显示模式至少包括:目标分辨率和目标像素密度;所述显示单元,用于将所述待显示图像在所述目标显示模式下进行显示。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判断单元,具体用于判断所述移动终端在所述当前显示模式下是否满足第一切换条件;其中,所述第一切换条件至少包括:所述移动终端对应的电量条件和温度条件;当所述移动终端在所述当前显示模式下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时,判断所述待显示图像在所述当前显示模式下是否满足第二切换条件;其中,所述第二切换条件至少包括:所述待显示图像对应的帧率条件。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判断单元,具体用于判断所述移动终端在所述当前显示模式下是否满足所述电量条件;当所述移动终端在所述当前显示模式下满足所述电量条件时,判断所述移动终端在所述当前显示模式下是否满足所述温度条件。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切换单元,具体用于将所述移动终端从所述当前分辨率切换到所述目标分辨率;将所述移动终端从所述当前像素密度切换到所述目标像素密度;其中,所述目标分辨率低于所述当前分辨率;所述目标像素密度小于所述当前像素密度。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获取单元,用于在第一存储空间中获取所述目标显示模式对应的配置文件;或者,在第二存储空间中获取所述目标显示模式对应的配置文件;其中,所述第一存储空间为所述移动终端的存储空间;所述第二存储空间为云端服务器的存储空间。由此可见,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先判断移动终端在当前显示模式下是否满足预先设置的切换条件,当移动终端在当前显示模式下满足切换条件时,将移动终端从当前显示模式切换到目标显示模式,然后将预先确定的待显示图像在所述目标显示模式下进行显示。也就是说,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当移动终端在当前显示模式下满足切换条件时,可以自动地将移动终端从当前显示模式切换到目标显示模式。而在现有技术中,当移动终端从当前显示模式切换到目标显示模式时,需要用户在移动终端中手动设置目标显示模式。因此,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图像显示方法及移动终端,不仅可以保证待显示图像的显示效果,而且还可以避免移动终端的功耗浪费;并且,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实现简单方便,便于普及,使用范围更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图像显示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判断移动终端是否满足第一切换条件的实现方法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判断待显示图像是否满足第二切换条件的实现方法流程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确定目标显示模式对应的配置文件的实现方法流程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第一组成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第二组成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图像显示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像显示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01、当移动终端将预先确定的待显示图像在当前显示模式下进行显示时,判断移动终端和待显示图像在当前显示模式下是否满足预先设置的切换条件;当移动终端和待显示图像在当前显示模式下满足切换条件时,执行步骤102;当移动终端和待显示图像在当前显示模式下不满足切换条件,执行步骤104。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当移动终端将预先确定的待显示图像在当前显示模式下进行显示时,可以判断移动终端和待显示图像在当前显示模式下是否满足各自对应的切换条件。当移动终端和待显示图像在当前显示模式下满足切换条件时,执行步骤102;当移动终端和待显示图像在当前显示模式下不满足切换条件,执行步骤104。具体地,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可以先判断移动终端在当前显示模式下是否满足第一切换条件;其中,所述第一切换条件至少包括:移动终端对应的电量条件和温度条件。当移动终端在当前显示模式下满足第一切换条件,可以进一步判断待显示图像在当前显示模式下是否满足第二切换条件;其中,第二切换条件至少包括:待显示图像对应的帧率条件。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判断移动终端是否满足第一切换条件的实现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判断移动终端在当前显示模式下是否满足第一切换条件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步骤201、判断移动终端在当前显示模式下是否满足电量条件;若是,执行步骤202;否则,执行步骤204。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当移动终端将待显示图像在当前显示模式下进行显示时,可以先判断移动终端在当前显示模式下是否满足电量条件;当移动终端在当前显示模式下满足电量条件时,执行步骤202;当移动终端在当前显示模式下不满足电量条件时,执行步骤204。具体地,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可以判断移动终端在当前显示模式下的当前电量是否大于预先设置的电量阈值;当移动终端在当前显示模式下的当前电量大于电量阈值时,执行步骤202;当移动终端在当前显示模式下的当前电量小于或者等于电量阈值时,执行步骤204。步骤202、判断移动终端在当前显示模式下是否满足温度条件;若是,执行步骤203;否则,执行步骤204。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当移动终端在当前显示模式下满足电量条件时,可以进一步判断移动终端在当前显示模式下是否满足温度条件;当移动终端在当前显示模式下满足温度条件时,执行步骤203;当移动终端在当前显示模式下不满足温度条件时,执行步骤204。具体地,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可以判断移动终端在当前显示模式下的当前温度是否高于预先设置的温度阈值;当移动终端在当前显示模式下的当前温度高于温度阈值时,执行步骤203;当移动终端在当前显示模式下的当前温度低于或者等于温度阈值时,执行步骤204。步骤203、判定移动终端在当前显示模式下满足第一切换条件。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当移动终端在当前显示模式下满足温度条件时,即:当移动终端在当前显示模式下的当前温度高于温度阈值时,判定移动终端在当前显示模式下满足第一切换条件。步骤204、判定移动终端在当前显示模式下不满足第一切换条件。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当移动终端在当前显示模式下不满足温度条件时,即:当移动终端在当前显示模式下的当前温度低于或者等于温度阈值时,判定移动终端在当前显示模式下不满足第一切换条件。根据上述的分析可知,通过上述的步骤201~204,可以判断移动终端在当前显示模式下是否满足第一切换条件;当移动终端在当前显示模式下满足第一切换条件时,可以进一步判断待显示图像是否满足第二切换条件;当移动终端在当前显示模式下不满足第一切换条件时,可以结束待显示图像的显示流程。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判断待显示图像是否满足第二切换条件的实现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判断待显示图像在当前显示模式下是否满足第二切换条件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步骤301、判断待显示图像在当前显示模式的当前帧率是否小于预先设置的帧率阈值;若是,执行步骤302;否则,执行步骤303。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当移动终端在当前显示模式下满足第一切换条件时,可以进一步判断待显示图像在当前显示模式下是否满足第二切换条件;其中,第二切换条件至少包括:待显示图像对应的帧率条件。具体地,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可以判断待显示图像的当前帧率是否小于帧率阈值,当待显示图像的当前帧率小于帧率阈值时,执行步骤302;当待显示图像的当前帧率大于或者等于帧率阈值时,执行步骤303。步骤302、判定待显示图像在当前显示模式下满足第二切换条件。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当待显示图像的当前帧率小于帧率阈值时,判定待显示图像在当前显示模式下满足第二切换条件。步骤303、判定待显示图像在当前显示模式下不满足第二切换条件。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当待显示图像的当前帧率大于或者等于帧率阈值时,判定待显示图像在当前显示模式下不满足第二切换条件。根据上述的描述可知,通过上述的步骤301~303,可以判断待显示图像在当前显示模式下是否满足第二切换条件;当待显示图像在当前显示模式下满足第二切换条件时,可以将移动终端从当前显示模式切换到目标显示模式;当待显示图像在当前显示模式下不满足第二切换条件时,可以结束图像显示流程。步骤102、将移动终端从当前显示模式切换到目标显示模式。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当移动终端和待显示图像在当前显示模式下满足各自对应的切换条件时,可以将移动终端从当前显示模式切换到目标显示模式;其中,当前显示模式至少包括:当前分辨率和当前像素密度;目标显示模式至少包括:目标分辨率和目标像素密度。具体地,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当移动终端和待显示图像在当前显示模式下满足各自对应的切换条件时,可以将移动终端从当前分辨率切换到目标分辨率;将移动终端从当前像素密度切换到目标像素密度;其中,目标分辨率低于当前分辨率;目标像素密度小于当前像素密度。较佳地,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在判断移动终端和待显示图像是否满足各自对应的切换条件之前,移动终端还可以在第一存储空间中获取目标显示模式对应的配置文件;或者,在第二存储空间中获取目标显示模式对应的配置文件;其中,第一存储空间为移动终端的存储空间;第二存储空间为云端服务器的存储空间。具体地,在第一存储空间或者第二存储空间中预先保存的目标显示模式对应的配置文件可以如下述表1所示:分辨率像素密度cpu负载分辨率1像素密度1cpu负载1分辨率2像素密度2cpu负载2………分辨率n像素密度ncpu负载n表1如上述表1所述,在第一存储空间或者第二存储空间中预先保存的目标显示模式对应的配置文件中可以包括:分辨率、像素密度和cpu负载;其中,分辨率可以包括:分辨率1、分辨率2、…、分辨率n;像素密度可以包括:像素密度1、像素密度2、…、像素密度n;cpu负载可以包括:cpu负载1、cpu负载2、…、cpu负载n;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较佳地,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分辨率1>分辨率2>…>分辨率n;像素密度1>像素密度2>…>像素密度n;cpu负载1>cpu负载2>…>cpu负载n。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确定目标显示模式对应的配置文件的实现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移动终端确定目标显示模式对应的配置文件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步骤401、当移动终端将待显示图像在第m个显示模式下进行显示时,判断移动终端和待显示图像在第m个显示模式下是否满足各自对应的切换条件;若是,执行步骤402;否则,执行步骤404。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当移动终端将待显示图像在第m个显示模式下进行显示时,可以判断移动终端和待显示图像在第m个显示模式下是否满足各自对应的切换条件;其中,m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具体地,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可以判断移动终端在第m个显示模式下是否满足电量条件;当移动终端在第m个显示模式下满足电量条件时,可以进一步判断移动终端在第m个显示模式下是否满足温度条件;当移动终端在第m个显示模式下满足温度条件时,还可以进一步判断待显示图像在第m个显示模式下是否满足帧率条件。当移动终端和待显示图像在第m个显示模式下满足各自对应的切换条件时,执行步骤402;当移动终端和待显示图像在第m个显示模式下不满足各自对应的切换条件时,执行步骤404。步骤402、将移动终端从第m个显示模式切换到第m+1个显示模式。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当移动终端和待显示图像在第m个显示模式下满足各自对应的切换条件时,将移动终端从第m个显示模式切换到第m+1个显示模式。即:当移动终端在第m个显示模式下满足电量条件和温度条件,且待显示图像在第m个显示模式下满足帧率条件时,可以将移动终端从第m个显示模式切换到第m+1个显示模式;其中,第m个显示模式至少包括:分辨率m和像素密度m;第m+1个显示模式至少包括:分辨率m+1和像素密度m+1。步骤403、将第m+1个显示模式设置为第m个显示模式,返回执行步骤401。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在将移动终端从第m个显示模式切换到第m+1个显示模式之后,可以将第m+1个显示模式设置为第m个显示模式,返回执行步骤401。步骤404、保存第m个显示模式对应的配置文件。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当移动终端在第m个显示模式下不满足自身对应的切换条件,或者当待显示图像在第m个显示模式下不满足自身对应的切换条件时,移动终端可以保存保存第m个显示模式对应的配置文件,此时,第m个显示模式对应的配置文件即为目标显示模式对应的配置文件。根据上述的分析可知,通过上述的步骤401~404,移动终端可以确定目标显示模式对应的配置文件。具体地,该配置文件可以保存在移动终端中,也可以保存在云端服务器中,因此,移动终端可以在第一存储空间中获取目标显示模式对应的配置文件;或者,移动终端还可以在第二存储空间中获取所述目标显示模式对应的配置文件。步骤103、将待显示图像在目标显示模式下进行显示。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在从当前显示模式切换到目标显示模式之后,移动终端可以将待显示图像在目标显示模式下进行显示。具体地,移动终端可以将待显示图像在目标分辨率和目标像素密度下进行显示。步骤104、结束待显示图像的显示流程。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当移动终端和待显示图像在当前显示模式下不满足切换条件时,可以结束待显示图像的显示流程。在实际编码过程中,修改分辨率可以有多种方法,例如可以在代码中直接编写代码执行“amdisplay-size720x1280”指令;也可以修改安卓系统的配置文件,在重启后进行分辨率修改。另外,修改像素密度的方法,一般可以使用代码修改system分区下的build.prop文件中的“ro.sif.lcd_density”字段,像素密度与分辨率的对应关系为:目标像素密度=当前像素密度/(当前分辨率/目标分辨率)。例如:设备默认的分辨率为:1080p(1920x1080),像素密度为:480。如果要把分辨率修改到720p(1280x720),那么就按照下面的方法计算出目标像素密度=480/(1080/720)=320。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图像显示方法,先判断移动终端在当前显示模式下是否满足预先设置的切换条件,当移动终端在当前显示模式下满足切换条件时,将移动终端从当前显示模式切换到目标显示模式,然后将预先确定的待显示图像在所述目标显示模式下进行显示。也就是说,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当移动终端在当前显示模式下满足切换条件时,可以自动地将移动终端从当前显示模式切换到目标显示模式。而在现有技术中,当移动终端从当前显示模式切换到目标显示模式时,需要用户在移动终端中手动设置目标显示模式。因此,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图像显示方法,不仅可以保证待显示图像的显示效果,而且还可以避免移动终端的功耗浪费;并且,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实现简单方便,便于普及,使用范围更广。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第一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移动终端可以包括:判断单元501、切换单元502和显示单元503;其中,所述判断单元501,用于当移动终端将预先确定的待显示图像在当前显示模式下进行显示时,判断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待显示图像在所述当前显示模式下是否满足各自对应的切换条件;所述切换单元502,用于当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待显示图像在所述当前显示模式下满足各自对应的切换条件时,将所述移动终端从所述当前显示模式切换到所述目标显示模式;其中,所述当前显示模式至少包括:当前分辨率和当前像素密度;所述目标显示模式至少包括:目标分辨率和目标像素密度;所述显示单元503,用于将所述待显示图像在所述目标显示模式下进行显示。进一步的,所述判断单元501,具体用于判断所述移动终端在所述当前显示模式下是否满足第一切换条件;其中,所述第一切换条件至少包括:所述移动终端对应的电量条件和温度条件;当所述移动终端在所述当前显示模式下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时,判断所述待显示图像在所述当前显示模式下是否满足第二切换条件;其中,所述第二切换条件至少包括:所述待显示图像对应的帧率条件。进一步的,所述判断单元501,具体用于判断所述移动终端在所述当前显示模式下是否满足所述电量条件;当所述移动终端在所述当前显示模式下满足所述电量条件时,判断所述移动终端在所述当前显示模式下是否满足所述温度条件。进一步的,所述切换单元502,具体用于将所述移动终端从所述当前分辨率切换到所述目标分辨率;将所述移动终端从所述当前像素密度切换到所述目标像素密度;其中,所述目标分辨率低于所述当前分辨率;所述目标像素密度小于所述当前像素密度。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第二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获取单元504,用于在第一存储空间中获取所述目标显示模式对应的配置文件;或者,在第二存储空间中获取所述目标显示模式对应的配置文件;其中,所述第一存储空间为所述移动终端的存储空间;所述第二存储空间为云端服务器的存储空间。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判断单元501、切换单元502、显示单元503和获取单元504均可由位于移动终端中的中央处理器(cpu)、微处理器(mp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实现。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的各个单元可以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非作为独立的产品进行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移动终端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移动终端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移动终端设备(可以是个人移动终端,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processor(处理器)执行本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具体来讲,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对应的移动终端程序指令可以被存储在光盘,硬盘,u盘等存储介质上,当存储介质中的与一种图像显示方法对应的移动终端程序指令被一电子设备读取或被执行时,包括以下步骤:当移动终端将预先确定的待显示图像在当前显示模式下进行显示时,判断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待显示图像在所述当前显示模式下是否满足各自对应的切换条件;当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待显示图像在所述当前显示模式下满足各自对应的切换条件时,将所述移动终端从所述当前显示模式切换到所述目标显示模式;其中,所述当前显示模式至少包括:当前分辨率和当前像素密度;所述目标显示模式至少包括:目标分辨率和目标像素密度;将所述待显示图像在所述目标显示模式下进行显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移动终端,先判断移动终端在当前显示模式下是否满足预先设置的切换条件,当移动终端在当前显示模式下满足切换条件时,将移动终端从当前显示模式切换到目标显示模式,然后将预先确定的待显示图像在所述目标显示模式下进行显示。也就是说,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当移动终端在当前显示模式下满足切换条件时,可以自动地将移动终端从当前显示模式切换到目标显示模式。而在现有技术中,当移动终端从当前显示模式切换到目标显示模式时,需要用户在移动终端中手动设置目标显示模式。因此,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移动终端,不仅可以保证待显示图像的显示效果,而且还可以避免移动终端的功耗浪费;并且,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实现简单方便,便于普及,使用范围更广。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硬件实施例、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