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18543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触控显示面板主要分为互容式显示面板和自容式显示面板。在互容式显示面板中通常包含触控发射电极和触控感应电极。触控发射电极的延伸方向和触控感应电极的延伸方向相交,通过在交叉重合区域形成的互电容来确定触摸位置。

触控发射电极和触控感应电极一般分别通过触控信号线传输触控驱动信号和触控感应信号。而与触控感应电极电连接的触控信号线往往沿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布线设置。由于触控信号线的数量较多,所以会导致占用非显示区的较大空间,这样不利于窄边框的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改进的显示面板,来解决以上背景技术部分提到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基材;位于基材上的第一触控电极、第一触控信号线和第二触控信号线,第一触控电极与第一触控信号线电连接;绝缘层,绝缘层覆盖基材、第一触控电极、第一触控信号线和第二触控信号线;位于绝缘层上的第二触控电极,第二触控电极的延伸方向与第一触控电极的延伸方向相交,且各第二触控电极与至少一条第二触控信号线通过过孔电连接;其中,第二触控信号线与第一触控电极、第一触控信号线相互绝缘,且至少一条第二触控信号线形成于两个第一触控电极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任意一条第二触控信号线均形成于两个第一触控电极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与第二触控信号线交替设置,且第一触控电极的延伸方向与第二触控信号线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为条状电极或金属网格状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为条状电极或金属网格状电极,其中,条状电极的材质为氧化铟锡或者氧化铟锌。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均为条状电极。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材上设置有多条相互绝缘的第一虚拟金属线,各第一触控电极向基材的正投影覆盖至少一条第一虚拟金属线,并与至少一条第一虚拟金属线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为条状电极或金属网格状电极中的一种,且第二触控电极为条状电极或金属网格状电极中的另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触控信号线和第二触控信号线的材质为金属。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材上设置有多条相互绝缘的第二虚拟金属线,各第二虚拟金属线形成于两个第一触控电极之间,且与第二触控信号线相互绝缘。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设置于显示区,且延伸至非显示区的部分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的延伸方向与第二触控电极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第一触控电极为触控发射电极或触控感应电极中的一种,且第二触控电极为触控发射电极或触控感应电极中的另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材上设置有保护层,且第一触控电极、第一触控信号线和第二触控信号线均位于保护层背离基材的一侧的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材为柔性透明基材。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包括有机发光功能层和覆盖有机发光功能层的封装层,且基材位于封装层背离有机发光功能层的一侧的表面;有机发光功能层包括薄膜晶体管阵列、阳极层、阴极层以及位于阳极层和阴极层之间的有机发光材料层。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将第一触控电极、第一触控信号线和第二触控信号线同层设置,并利用绝缘层上的过孔实现第二触控信号线与第二触控电极的电连接。这样在保证触控性能的同时,有利于显示面板的薄型化设计。此外,通过将至少一条第二触控信号线设置于两个第一触控电极之间,可以减少第二触控信号线占用显示面板中的非显示区的空间,进而有利于实现窄边框的设计,甚至可以实现无边框的设计。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a是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b是图1a所示的显示面板沿a-a'的剖面图;

图2是图1a和图1b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与第二触控信号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a和图1b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与第二触控信号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再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和特征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请参见图1a,其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显示面板可以包括:基材10;位于基材10上的第一触控电极11、第一触控信号线12和第二触控信号线13;覆盖基材10、第一触控电极11、第一触控信号线12和第二触控信号线13的绝缘层(参见图1b中所示的绝缘层14);位于绝缘层上的第二触控电极15。其中,第一触控信号线12与第一触控电极11电连接,用于向第一触控电极11传输信号。各第二触控电极15与至少一条第二触控信号线13通过过孔(参见图1b中所示的过孔141)电连接。且第二触控信号线15与第一触控电极11、第一触控信号线12相互绝缘。第二触控电极15的延伸方向与第一触控电极11的延伸方向相交,这样在相交处可以形成互电容,从而确定显示面板上的触控位置。同时,至少一条第二触控信号线13形成于两个第一触控电极11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基材10用于承载第一触控电极11、第一触控信号线12和第二触控信号线13等结构,其材质可以为硬质的(例如玻璃),也可以为柔性的(例如聚酰亚胺或者石墨烯)。由于第一触控信号线12和第二触控信号线13均位于基材10上,且可以同层设置,这样有利于显示面板的薄型化设计。同时,从图1a中可以看出,部分第二触控信号线13可以位于两个第一触控电极11之间,这样可以减少第二触控信号线占用显示面板中的非显示区的空间,进而有利于实现窄边框的设计。同时,与沿非显示区布线相比,将第二触控信号线在显示区内布线设置,还可以减少第二触控信号线的长度,从而降低第二触控信号线传输信号时的电阻。可以理解的是,位于两个第一触控电极之间的第二触控信号线的数量,以及第二触控信号线具体位于哪两个第一触控电极之间,在本申请中并不限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

可选地,任意一条第二触控信号线均可以形成于两个第一触控电极之间。如图2所示,其示出了图1a和图1b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与第二触控信号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在图2中,所有的第二触控信号线13均位于第一个第一触控电极11和最后一个第一触控电极11之间。且相邻两个第一触控电极11之间形成有两条第二触控信号线13。也就是说,所有的第二触控信号线均可以位于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内。这样可以避免第二触控信号线占用非显示区,进一步有利于窄边框或无边框的设计。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如图2所示每个第二触控电极15可以与两条第二触控信号线13电连接,而连接位置仅仅是示意性的。此外,图2中的第一触控电极的形状和第二触控信号线的形状仅仅是示意性的。

作为示例,第一触控电极与第二触控信号线可以交替设置,且第一触控电极的延伸方向与第二触控信号线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如图3所示,第二触控信号线13均位于第一个第一触控电极11和最后一个第一触控电极11之间。同时,相邻两个第一触控电极11之间形成有一条第二触控信号线13。这样可以避免相邻两条第二触控信号线之间产生耦合效应。此外,由于第一触控电极11通常为条状电极,所以第二触控信号线13为延伸方向与第一触控电极11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的直线。在有利于窄边框设计的同时,还可以减少第二触控信号线的长度,从而降低第二触控信号线传输信号时的电阻,并且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触控电极11可以为条状电极或金属网格状电极,第二触控电极15可以为条状电极或金属网格状电极。其中,条状电极的材质可以为氧化铟锡或者氧化铟锌。金属网格状电极的材质可以为金属铜或金属铝等,金属网格状电极的形状为网格状,与显示面板内部的结构之间的耦合电容较小,可以减少耦合电容对于显示信号或者触控信号的影响。而第一触控信号线12和第二触控信号线13可以由各种导电材料制成。并且为了简化生产工艺,第一触控信号线12和第二触控信号线13可以在同一工艺制程中使用同种导电材料形成。这样也有利于减小显示面板的厚度。

继续参见图4,其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同样可以包括基材40、第一触控电极41、第一触控信号线42、第二触控信号线43、绝缘层(图中未示出)和第二触控电极44。具体位置关系可以参见图1b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从图4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触控电极41和第二触控电极44均为条状电极,可以由氧化铟锡或者氧化铟锌制成。例如先在基材40上镀金属层;然后通过图形处理和刻蚀等过程形成第一触控信号线42和第二触控信号线43;接着形成氧化铟锡膜或者氧化铟锌膜以制成第一触控电极41;之后形成绝缘层(图中未示出),该绝缘层覆盖基材40、第一触控电极41、第一触控信号线42和第二触控信号线43,并在绝缘层的相应位置处形成过孔;最后在绝缘层上形成氧化铟锡膜或者氧化铟锌膜以制成第二触控电极44,同时第二触控电极44通过过孔与第二触控信号线43电连接。

由于氧化铟锡膜或者氧化铟锌膜为透明材质,所以光源可以穿透第一触控电极41和第二触控电极44。而第一触控信号线42和第二触控信号线43的材质通常为不透光的金属,会遮挡光源。此时为了使各金属线趋于均匀排列,从而优化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提高用户体验,基材上可以设置有多条相互绝缘的第一虚拟金属线。各第一触控电极向基材的正投影覆盖至少一条第一虚拟金属线,并与至少一条第一虚拟金属线电连接。如图4所示,基材40上对应的每个第一触控电极41正投影的位置均设置有一条第一虚拟金属线45。第一虚拟金属线45为直线、延伸方向与第二触控信号线43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第一虚拟金属线45可以设置在第二触控信号线43的延长线上。同时各第一虚拟金属线45和第二触控信号线43可以等间距设置,从而可以进一步优化显示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虚拟金属线45可以与第一触控信号线42和第二触控信号线43形成在同一金属层中,这样有利于简化生产工艺和显示面板的薄型化。在其他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虚拟金属线45与第一触控电极41和第一触控信号线42电连接,这样既可以提高信号在第一触控电极41中的传输速率,又可以避免在第一虚拟金属线45与第一触控电极41之间形成新的绝缘层,可以进一步降低显示面板的厚度。

可选地,为了进一步使第二触控信号线43趋于均匀排列,优化显示效果,基材40上还可以设置有多条相互绝缘的第二虚拟金属线。各第二虚拟金属线形成于两个第一触控电极之间,且与第二触控信号线相互绝缘。如图4所示,第二虚拟金属线46可以(但不限制)设置在之间设置有第二触控信号线43的两个第一触控电极41之间,并且第二虚拟金属线46可以(但不限制)位于第二触控信号线43的延长线上(与第二触控信号线43的延伸方向相同)。此时,为了避免第二虚拟金属线46与第一触控电极41之间产生耦合效应,第二虚拟金属线46可以不用于传输任何信号(即与其他元器件绝缘)。为了进一步有利于简化生产工艺和显示面板的薄型化,第二虚拟金属线46也可以与第一触控信号线42和第二触控信号线43形成在同一金属层中。

进一步参见图5,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触控电极可以为条状电极或金属网格状电极中的一种,而第二触控电极可以为条状电极或金属网格状电极中的另一种。

图5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第一触控电极51为金属网格状电极,第二触控电极54为条状电极,第二触控电极54的材质可以为氧化铟锡或者氧化铟锌制成。可选的,第一触控信号线52和第二触控信号线53的材质均为金属,此时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制作显示面板:首先在基材50上形成金属层;然后通过刻蚀等处理形成第一触控电极51、第一触控信号线52和第二触控信号线53;之后形成覆盖基材50、第一触控电极51、第一触控信号线52和第二触控信号线53的绝缘层,并在绝缘层的相应位置处形成过孔531;最后在绝缘层上形成氧化铟锡膜或者氧化铟锌膜以制成第二触控电极54,同时第二触控电极54通过过孔531与第二触控信号线53电连接。由于第一触控电极51的材质也为金属,所以可以与第一触控信号线52、第二触控信号线53同层设置、在同一工艺制程中形成,有利于简化生产工艺和显示面板的薄型化。此时,为了优化显示效果,第一触控电极51和第二触控信号线53可以均匀分布。同时也可以设置第二虚拟金属线55。而且第二虚拟金属线55可以与第一触控电极51同层设置,从而进一步简化生产工艺。

继续参见图6,本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可以为上述各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的延伸方向与第二触控电极的延伸方向可以相互垂直。第一触控电极可以为触控发射电极或触控感应电极中的一种,且第二触控电极可以为触控发射电极或触控感应电极中的另一种。如图6所示,第一触控电极61为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沿第二方向排列的触控发射电极(如tx1、tx2···txn)。而第二触控电极64则为沿第二方向延伸且沿第一方向排列的触控感应电极(如rx1、rx2···rxn)。其中,n为正整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此外,显示面板一般还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如图6所示,第一触控电极61和第二触控电极64通常设置于显示区(如虚线边框区内)。并且为了提高显示区边缘的触控精度,第一触控电极61和第二触控电极64还可以延伸至非显示区(虚线边框区外)的部分区域。也就是说,第一触控电极61在第一方向的长度以及rx1至rxn之间的宽度均可以大于显示区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和/或tx1至txn之间的宽度以及第二触控电极64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均可以大于显示区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61通过第一触控信号线62与集成电路65电连接。第二触控电极64通过第二触控信号线63与集成电路65电连接。集成电路65向第一触控电极61发送触控驱动信号,并接收第二触控电极64的触控感应信号,从而确定触控位置。

此外,为了避免在生产过程中破坏基材,本申请各实施例的的显示面板中,基材上还可以设置有保护层。此时,第一触控电极、第一触控信号线和第二触控信号线可以均位于保护层背离基材的一侧的表面。也就是说,在进行其他各层制程之前,先在基材上形成保护层。

可以理解的是,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一些公知结构,例如阵列基板、与阵列基板对向设置的彩膜基板、位于阵列基板与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偏振片、背光源等。当显示面板为自发光显示面板时,其上可以设置有机发光功能以代替背光源。具体可以参见图7,其示出了本申请的显示面板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基材70可以为透明基材,例如可以为由石墨烯材料形成的柔性透明基材。而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衬底基板76、设置在衬底基板76一侧的有机发光功能层77和覆盖有机发光功能层77的封装层78。其中,有机发光功能层还可以包括薄膜晶体管阵列、阳极层、阴极层以及位于阳极层和阴极层之间的有机发光材料层。此时,基材70可以位于封装层78背离有机发光功能层的一侧的表面。由于基材70为透明基材,所以光源可以穿透基材70。

可以理解的是,衬底基板76用于承载上述的有机发光功能层77等其他结构。并且衬底基板76可以为硬质基板(如玻璃基板),这样显示面板可以适用于手机或平板电脑等触控显示装置。此外,衬底基板76还可以为柔性基板(如由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et形成的基板),这样显示面板可以适用于各种柔性触控显示装置。

从图7中可以看出,由于第一触控电极71和第二触控电极75均位于基材70的同一侧,所以在将第二触控信号线73与第二触控电极75电连接时,只需在绝缘层74上形成过孔,而避免了在基材70上进行穿孔的工艺,从而降低了工艺难度。而第一触控电极71与第一触控信号线72设置在同一层、二者直接电连接,进一步避免了进行穿孔的工艺。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