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圈及包含该装饰圈的指纹识别模组、手持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49735发布日期:2019-03-05 19:56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装饰圈及包含该装饰圈的指纹识别模组、手持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指纹识别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装饰圈及包含该装饰圈的指纹识别模组、手持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各种电子产品的不断发展,其唯一性、安全性、保密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指纹识别技术现已基本普及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一般的指纹识别模组基本包括柔性电路板、指纹传感器、盖板、装饰圈(即边框)等相关部件。

常见的装饰圈包括裙边及直壁,裙边与直壁边垂直连接,以使两者夹角呈90度。组装电子产品时,需将指纹识别模组装配于电子产品的面板玻璃或背板的开孔内。进一步的,面板玻璃或背板压住裙边且开孔的内壁与直壁抵接,从而使指纹识别模组固定。

然而,在装饰圈加工过程中,受工艺的影响(比如,刀具使用一段时候后会发生边缘磨损)可能会造成裙边与直壁的连接处无法形成严格的直角。如图1所示,裙边与直壁的连接处会形成外凸。此时,外凸与面板玻璃或背板顶角抵接,从而使得面板玻璃或背板无法与直壁及裙边贴合紧密。因此,指纹识别模组的边缘会产生缝隙,影响装配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指纹识别模组装配精度不高的问题,提供一种能提高装配精度的装饰圈及包含该装饰圈的指纹识别模组、手持终端。

一种装饰圈,包括直壁及呈环形板状结构的裙边,所述裙边的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直壁沿所述通孔的周向并相对于所述裙边的外表面垂直延伸,以围绕形成中空筒状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直壁与所述裙边的连接处形成有避位区域,所述避位区域自所述外表面和/或所述外侧壁朝指向所述通孔的方向凹陷形成。

装饰圈的直壁与裙边的连接处形成有向内凹陷的避位区域。因此,即使直壁与裙边的连接处因未形成严格的直角而产生凸起,但由于连接处向内凹陷,故也可抵消外凸。进一步的,在将上述指纹识别模组装配于手持终端时,避位区域会对面板玻璃或背板的顶角形成避位,故面板玻璃或背板的表面以及避位孔的内壁可与外表面及外侧壁贴合紧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所述直壁与所述裙边的连接处开设有环形凹槽,以形成所述避位区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沿与所述环形凹槽的延伸方向垂直的平面上,所述环形凹槽的截面呈三角形。

环形凹槽的内壁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而且,在环形凹槽的开口到底部的方向上,环形凹槽的尺寸逐渐变小,即可相应减少对装饰圈的打磨或蚀刻,如此设计可避免装饰圈的机械强度过度降低,从而提升装饰圈的机械强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沿与所述环形凹槽的延伸方向垂直的平面上,所述环形凹槽的截面呈矩形。由于矩形的四条边两两平行,且相邻两边垂直。因此,如果连接处存在外凸且打磨不彻底,则无法形成截面呈矩形的环形凹槽。因此,将环形凹槽的截面设置为矩形,便于对装饰圈的加工过程实现直观的监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沿与所述环形凹槽的延伸方向垂直的平面上,所述环形凹槽的截面呈梯形。该梯形为直角梯形,且环形凹槽构成该直角梯形的腰及其中一个底。由于环形凹槽的截面呈梯形。因此,采用具有棱角的打磨头沿预设方向进行一次打磨,便可形成环形凹槽,从而有效地提升了加工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沿与所述环形凹槽的延伸方向垂直的平面上,所述环形凹槽的截面呈圆弧形。

截面呈圆弧形环形凹槽内部空间较大,可作为收容杂质的收容腔。因此,可防止杂质对贴合造成影响,从而进一步提升贴合的紧密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侧壁相对于所述外表面垂直,且所述外表面所在面与所述外侧壁所在面的交线位于所述环形凹槽内。

此时,面板玻璃的内表面与外表面平行,而避位孔的内壁与外侧壁平行。因此,当外表面及外侧壁所在面的交线位于环形凹槽内时,面板玻璃的顶角必然也位于环形凹槽内。

此时,面板玻璃的顶角悬空,不受任何限位,故可使玻璃面板与装饰圈贴合更紧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侧壁相对于所述外表面倾斜并与所述外表面呈小于90度的夹角,以在所述外侧壁与所述外表面之间形成所述避位区域。

在形成避位区域时,只需要通过沿斜向下的方向进行打磨或切割以使外侧壁相对于外表面倾斜;或者,在装饰圈成型时采用预设的模具,以使外侧壁倾斜即可,故成型方便,加工效率较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直壁与所述裙边为一体成型的金属框架结构。

提高指纹识别模组的使用寿命。而且,装饰圈可通过对应的模具一次性加工成型,从而提升生产效率。

一种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指纹采集组件;

盖板,覆设于所述指纹采集组件的表面;及

如上述优选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装饰圈,且所述指纹采集组件及所述盖板位于所述直壁形成的中空筒状结构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指纹采集组件包括:

柔性电路板;

设置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一侧并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电连接的指纹传感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补强板,所述装饰圈固定于所述补强板上,且所述柔性电路板背向所述指纹传感器的一侧安装于所述补强板上。

补强板可对柔性电路板起到支撑、补强及定型的作用。

一种手持终端,包括:

主机,其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主机包括面板玻璃及背板,且所述面板玻璃或所述背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安装孔相对的避位孔;

如上述优选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所述指纹识别模组收容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面板玻璃或所述背板与所述裙边相抵持,且所述避位孔的内壁与所述外侧壁贴合。

上述指纹识别模组、手持终端,装饰圈的直壁与裙边的连接处形成有避位区域。而且,避位区域自外表面和/或外侧壁朝指向通孔的方向凹陷形成。也就是说,避位区域向内凹陷。因此,即使直壁与裙边的因连接处未形成严格的直角而产生外凸,但由于连接处向内凹陷,故也可抵消外凸。进一步的,在将上述指纹识别模组装配于手持终端时,避位区域会对面板玻璃或背板的顶角形成避位,故面板玻璃或背板的表面以及避位孔的内壁可与外表面及外侧壁贴合紧密。因此,装配精度得到有效地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指纹识别模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手持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手持终端沿a-a’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指纹识别模组中装饰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一中局部a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二中局部a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三中局部a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四中局部a的放大示意图;

图9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局部a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手持终端10,包括主机及设置于主机上的指纹识别模组100。主机包括外壳、显示屏、处理器及主板等多个部件。其中,外壳上设置有面板玻璃200及背板。具体的,手持终端可以是手机、pos机、pad或mp5等电子设备。

进一步的,主机上设置有安装孔,且面板玻璃200或背板上开设有与安装孔相对的避位孔。指纹识别模组100收容于安装孔内并与避位孔对齐。因此,透过避位孔可对指纹识别模组100实现按压。安装孔与避位孔的形状相同并与指纹识别模组100的形状相匹配。具体的,可以为圆形、矩形或其他形状。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装饰圈110及包含装饰圈110的指纹识别模组100。请参阅图3,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的指纹识别模组100包括装饰圈110、指纹采集组件120及盖板130。

请一并参阅图4,装饰圈110包括直壁111及裙边113。裙边113呈环形板状结构,且裙边113的中部开设有通孔1132。直壁111沿通孔1132的周向并相对于裙边113的外表面1134垂直延伸,以围绕形成中空筒状结构(图未标)。

具体的,裙边113的外表面1134指的是裙边113上直壁111所在一侧的表面;而直壁111的外侧壁1114,则指的是中空筒状结构的外壁表面。其中,外表面1134为平面,而外侧壁1114为曲面。

进一步的,请一并参阅图5,沿直壁111与裙边113的连接处形成有避位区域115,避位区域115自外表面1134和/或外侧壁1114朝指向通孔1132的方向凹陷形成。

其中,避位区域115可以是外侧壁1114或外表面1134分别向内凹陷形成,也可是外侧壁1114及外表面1134均向内凹陷形成。因此,即使裙边113与直壁111的连接处因未形成严格的直角而产生凸起,但由于避位区域115使得连接处向内凹陷,故可抵消外凸,从而避免对面板玻璃200或背板的顶角造成限位。

指纹采集组件120用于采集指纹数据,并将指纹数据转化成电信号。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指纹采集组件120包括柔性电路板121及指纹传感器123。

指纹传感器123设置于柔性电路板121一侧并与柔性电路板121电连接。指纹传感器123检测压力信号,以获取指纹。其中,柔性电路板121用于与主机的主板电连接。

盖板130覆设于指纹采集组件120的表面。盖板130的材质可以为玻璃、树脂、蓝宝石等。盖板130能防止直接接触指纹采集组件120,从而对指纹采集组件120起到保护作用。

其中,指纹采集组件120及盖板130位于直壁111形成的中空筒状结构内。因此,装饰圈110作为边框,在起到保护作用的同时将指纹识别模组100集成于一体。

具体以前置式指纹识别的手持终端10为例:

在将指纹识别模组100装配于手持终端10时,指纹识别模组100设置于面板玻璃200的同一侧,且避位孔开设于面板玻璃200的表面。

具体的,面板玻璃200将裙边113压持于主机内,且避位孔的内壁与直壁111的外侧壁1114贴合。其中,将面板玻璃200与裙边接触的一侧称为内表面。面板玻璃200的内表面与避位孔的内壁相交处形成顶角。此时,顶角位于避位区域115内。也就是说,面板玻璃200的顶角不会与连接处的外凸形成限位,故面板玻璃200可与直壁111及裙边113的表面贴合紧密,从而有效地提高装配精度。

在本实施例中,直壁111与裙边113为一体成型的金属框架结构。

金属材质的装饰圈110具有耐磨、机械强度高的优点,可提高指纹识别模组100的使用寿命。而且,装饰圈110通过对应的模具一次性加工成型,可提升生产效率。

需要指出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装饰圈110的材质还可以为塑料、树脂等。此外,装饰圈110还可在拼接成型后,通过打磨、蚀刻等方式进一步形成环形凹槽。

在本实施例中,沿直壁111与裙边113的连接处开设有环形凹槽,以形成避位区域115。

环形凹槽可通过打磨、蚀刻等方式形成。其中,直壁111与裙边113的连接处呈环形,而环形凹槽沿连接处设置。因此,环形凹槽必然呈环形并沿通孔1132的周向延伸。

应当理解,外表面1134及外侧壁1114并不包含环形凹槽中被镂空的区域。也就是说,外表面1134及外侧壁1114均以环形凹槽的边缘为终点。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外侧壁1114相对于外表面1134垂直,且外表面1134所在面与外侧壁1114所在面的交线位于环形凹槽内。

如上所述,该交线为一条闭合的曲线。而且,该交线为虚拟线。其中,环形凹槽的边界也应当理解为包含于环形凹槽的区域内。此时,面板玻璃200的内表面与外表面1134平行,而避位孔的内壁与外侧壁1114平行。因此,当外表面1134及外侧壁1114所在面的交线位于环形凹槽内时,面板玻璃200的顶角必然也位于环形凹槽内。

此时,面板玻璃200的顶角悬空,不受任何限位,故可使玻璃面板200与装饰圈110贴合更紧密。

如图5所示,在实施例一中,在沿与环形凹槽的延伸方向垂直的平面上,环形凹槽的截面呈三角形。

环形凹槽的延伸方向指的是其上某一点的切线方向。由于呈环状,故环形凹槽的115的不同位置,其延伸方向所指的方向不同,故截面所在平面的方向也存不同。

由于装饰圈110本身尺寸较小,故打磨或蚀刻过多会降低其机械强度,进而降低指纹识别模组100的良率。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环形凹槽的内壁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而且,在环形凹槽的开口到底部的方向上,环形凹槽的尺寸逐渐变小,从而可减少对装饰圈110的打磨或蚀刻。因此,可避免装饰圈110的机械强度过度降低。

如图6所示,在实施例二中,在沿与环形凹槽的延伸方向垂直的平面上,环形凹槽的截面呈矩形。

由于矩形的四条边两两平行,且相邻两边垂直。因此,如果连接处存在外凸且打磨不彻底,则无法形成截面呈矩形的环形凹槽。因此,将环形凹槽的截面设置为矩形,便于对装饰圈110的加工过程实现直观的监控。

如图7所示,在实施例三中,在沿与环形凹槽的延伸方向垂直的平面上,环形凹槽的截面呈梯形。

具体的,该梯形为直角梯形,且环形凹槽构成该直角梯形的腰及其中一个底。由于环形凹槽的截面呈梯形。因此,采用具有棱角的打磨头沿预设方向进行一次打磨,便可形成环形凹槽,从而有效地提升了加工效率。

如图8所示,在实施例四中,在沿与环形凹槽的延伸方向垂直的平面上,环形凹槽的截面呈圆弧形。

在装饰圈110的后续应用过程中,有可能会引入金属碎屑、粉尘颗粒等杂质。该部分杂质可能会夹持于装饰圈110的表面与面板玻璃200的表面之间,从而造成贴合不紧密。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截面呈圆弧形环形凹槽内部空间较大,可作为收容以上杂质的收容腔。因此,杂质不会对贴合造成影响,从而进一步提升贴合的紧密度。

需要指出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环形凹槽的形状不限于上述四个实施例中所示出的结构。环形凹槽只要能实现对面板玻璃200或背板的顶角避位即可。

请一并参阅图9,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外侧壁1114相对于外表面1134倾斜并与外表面1134呈小于90度的夹角,以在外侧壁1114与外表面1134之间形成避位区域115。

具体的,外侧壁1114与外表面1134呈锐角。将指纹识别模组100应用于手持终端10时,避位孔的内壁与外侧壁1114及外表面1134配合,三者之间可形成三角形的空间,而该空间即为避位区域115。因此,即使直壁111与裙边113的连接处存在外凸,则外凸也可收容于避位区域115内,从而不会对面板玻璃200造成限位。

而在形成避位区域115时,只需要通过沿斜向下的方向进行打磨或切割以使外侧壁1114相对于外表面1134倾斜;或者,在装饰圈110成型时采用预设的模具,以使外侧壁1114倾斜即可,故成型方便,加工效率较高。

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指纹识别模组100还包括补强板140。装饰圈110固定于补强板上,且柔性电路板121背向指纹传感器123的一侧安装于补强板140上。

补强板140由较硬的材质制成,例如塑料。柔性电路板121设置于补强板140上,补强板140可对柔性电路板121起到支撑、补强及定型的作用。

上述装饰圈110及包含该装饰圈110的指纹识别模组100、手持终端10,在直壁111与裙边113的连接处开形成有避位区域115。而且,避位区域自外表面和/或外侧壁朝指向通孔的方向凹陷形成。也就是说,避位区域向内凹陷。因此,即使直壁111与裙边113的连接处因未形成严格的直角而产生外凸,但由于连接处向内凹陷,故也可抵消外凸。进一步的,在将指纹识别模组100装配于手持终端10时,避位区域115会对面板玻璃200或背板的顶角形成避位,故面板玻璃200或背板的表面以及避位孔的内壁可与外表面1134及外侧壁1114贴合紧密。因此,装配精度得到有效地提高。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