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识别夹具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14867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识别夹具系统。



背景技术:

电子元器件体积越来越小,越来越精密,上机测试时需先用夹具固定,故而夹具的体积也要相应的较小;一条生产线上的元器件夹具可能数量非常多,为了方便识别管理,厂家会给夹具上刻上连续编号或连续可识别条码,方便后期排除故障及管理数据。现有的识别夹具的方式为加装CCD相机或条码识别设备,但使用此种方式存在如下缺陷:1、成本非常高;2、编号条码识别设备对方向和位置精度有要求,也需要一定安装空间,会增加制造成本;3、CCD相机和条码识别设备有一定的识别时间,会增加作业时间,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识别夹具和降低成本的智能识别夹具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夹具本体、夹具输送带、处理器和手持移动设备,所述夹具本体上设置有信息发射器,所述夹具输送带上设置有识别芯片,所述信息发射器与所述识别芯片信号配合,所述识别芯片与所述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手持移动设备上设置有接收天线,所述信息发射器向四周辐射夹具编码信息并与所述手持移动设备信号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信息发射器包括RFID标签芯片,RFID标签芯片记录相应的夹具本体的编码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手持移动设备可以为手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夹具上嵌入一个信息发射器,它会时刻向四周一定范围内辐射夹具编码信息,在夹具输送带对应的每个工位上嵌入可识别这些信息的识别芯片,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信息发射器和识别芯片分别向四周发射信息或接收信息,体积小,无安装方向及位置精度要求,制作成本低;2、识别快速准确,提升工作效率;3、使用手持移动设备可以更加方便地对夹具输送带上的夹具或是处于测试状态下的夹具进行编码信息识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夹具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夹具本体1、夹具输送带2、处理器和手持移动设备,所述夹具本体1用于装夹电子元器件;所述夹具输送带2为现有的皮带传动机构的皮带,用于输送所述夹具本体1到各个测试工位;所述处理器为现有技术,负责读取指令,对指令译码并执行指令;所述夹具本体1上镶嵌设置有信息发射器3,所述信息发射器3的端面与所述夹具本体1的端面平齐,所述信息发射器3将相应的夹具本体1的夹具编码信息向四周发射;所述夹具输送带2上对应于各个测试工位均设置有识别芯片4,所述识别芯片为标准元件,价格低廉,成本低,所述信息发射器3与所述识别芯片4信号配合,所述识别芯片4可以识别并接收所述信息发射器3所发出的夹具编码信息;所述识别芯片4与所述处理器电性连接,使得夹具编码信息最终可以收集到所述处理器中,所述处理器可以对夹具编码信息进行整合存储;所述手持移动设备上设置有接收天线,所述信息发射器3向四周辐射夹具编码信息并与所述手持移动设备信号配合。所述识别芯片4和所述手持移动设备均与所述信息发射器3之间的信息通讯快速准确,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高效识别夹具,降低成本的功能。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信息发射器3包括RFID标签芯片,RFID标签芯片为现有技术,所述RFID标签芯片用于记录相应的夹具本体1的编码信息,并将编码信息以射频的形式发射出去。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手持移动设备可以为手机。所述手持移动设备可以作为RFID标签芯片的配套Reader,当手机作为Reader则可以使得操作人员更加方便地对夹具输送带上的夹具或是处于测试状态下的夹具进行编码信息识别。

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元器件检测的技术领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