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车载舰载使用环境下的计算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21084发布日期:2018-07-11 03:55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计算机硬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车载舰载使用环境下的计算平台。



背景技术:

计算平台是一种用于提供高可靠数据服务的设备。计算平台在处理能力、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可管理性等方面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大多计算平台都采用可插拔内存,该种内存与主板采用金手指接触方式,对振动环境极其敏感,可靠性不高的问题日益突出,同时还暴露出高噪音、安装复杂、无安全保障功能等弊端。

因此适用于车载舰载使用环境下的计算平台如何提高其可靠性、稳定性,同时降低其工作噪音以及安装复杂性,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车载舰载使用环境下的计算平台,其可靠性高、稳定性好,工作噪音小以及安装简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车载舰载使用环境下的计算平台,包括主板、内存、控制器、掉电保护固态电子盘、智能监控模块和接口模块,内存、控制器和智能监控模块集成在主板上,掉电保护固态电子盘与主板通过SATA线连接,接口模块与主板通过PCI总线插槽相连。

优选地,所述计算平台还包括电源模块,电源模块与掉电保护固态电子盘通过电源线连接。

优选地,所述内存为大容量表贴芯片,焊接在主板之上。

优选地,所述计算平台还包括电源模块,掉电保护固态电子盘包括续流模块、固态电子盘模块主控器和NandFlash阵列,电源模块和固态电子盘模块主控器通过电源线连接,续流模块和固态电子盘模块主控器通过电源线连接,续流模块与NandFlash阵列通过电源线连接,固态电子盘模块主控器与NandFlash阵列的多通道NandFlash控制引脚连接,续流模块和固态电子盘模块主控器均通过SATA线与主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智能监控模块包括风扇组、故障指示灯组和基板控制器,风扇组、故障指示灯组和基板控制器均集成在主板上,风扇组与故障指示灯组通过GPIO接口连接,风扇组与基板控制器的通信引脚连接。

优选地,所述接口模块具体为将主板上的接口与外部航空连机器焊接在一块对外接口板上。

优选地,所述接口模块具体为主板接口板通过主板PCI总线插槽与对外接口板结合的方式。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可采用至强处理器。

优选地,所述主板上可集成其他功能卡。

优选地,所述主板上还设置有热管,热管的一端设置在发热芯片上,另一端设置在机壳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车载舰载使用环境下的计算平台其可靠性高、稳定性好,工作噪音小以及安装简便。通过减少内部走线并合理布局,提供两种对外接口的高可靠性的便捷连接方式,可根据用户需要扩展多种功能卡以适用于各种使用情况。在电源方面,消除了与通用电源时序性差异,在主板供电上采用单路直流方式供电,减少可能存在的隐患,加入数据保护功能,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并能兼容现有的舰载服务器产品。通过以上技术在车载舰载使用环境下使用该平台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比传统平台平均故障间隔时间高出3倍以上,平均恢复前时间比传统平台平均恢复前时间之比值小于0.6以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用于车载舰载使用环境下的计算平台的主板布局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用于车载舰载使用环境下的计算平台的布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用于车载舰载使用环境下的计算平台的布局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用于车载舰载使用环境下的计算平台的主板布局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车载舰载使用环境下的计算平台,一种应用于车载舰载使用环境下的计算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板1、内存2、控制器3、掉电保护固态电子盘4、智能监控模块5和接口模块6,内存2、控制器3和智能监控模块5集成在主板1上,掉电保护固态电子盘4与主板1通过SATA线连接,接口模块6与主板1通过PCI总线插槽相连。

所述计算平台还包括电源模块7,电源模块7与掉电保护固态电子盘4通过电源线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车载舰载使用环境下的计算平台其可靠性高、稳定性好,工作噪音小以及安装简便。

下面对计算平台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讲述。

主板1高度集成化,用于为计算平台的各个模块提供安装平台。主板1还上扩展集成其他多种功能卡,如显卡,串口卡,网卡等,从而实现多种功能。

内存2为大容量表贴芯片,焊接在主板1之上,在主板1集成表贴方式的内存环境使用可靠性比金手指接触的普通内存要高,数据传输稳定性也远远高于金手指接触方式的内存,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内存2可采用MT40A1G8PM-083EIT:A芯片。

控制器3可采用至强处理器,用于进行数据运算处理。

掉电保护固态电子盘4用于对电源进行监测,并在掉电时保护数据存储。掉电保护固态电子盘4包括续流模块、固态电子盘模块主控器和NandFlash阵列。电源模块7和固态电子盘模块主控器通过电源线连接,续流模块和固态电子盘模块主控器通过电源线连接,续流模块与NandFlash阵列通过电源线连接,固态电子盘模块主控器与NandFlash阵列的多通道NandFlash控制引脚连接,续流模块和固态电子盘模块主控器均通过SATA线与主板连接。固态电子盘模块主控器监控供电电源模块7电压或电流,当其电压过低或者输出电流过小时,启动续流模块。续流模块保证固态电子盘模块主控器最后一帧数据能够顺利写入NandFlash中,保证掉电瞬间能够最大程度的保护固态电子盘模块存储单元文件系统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在断电后,可将缓存数据进行保存,大大降低了系统及数据文件损坏丢失的可能。

所述NandFlash阵列用于存储救援系统和自动恢复检测脚本。平台系统启动时,脚本程序首先对救援系统和掉电保护固态电子盘中的系统进行比对,当发现掉电保护固态电子盘中的系统数据异常时,通过自动恢复脚本将低容量的NandFlash的救援系统恢复到掉电保护固态电子盘中对应系统目录,然后再重启正常启动。

所述智能监控模块5包括风扇组、故障指示灯组和基板控制器,风扇组、故障指示灯组和基板控制器均集成在主板上,风扇组与故障指示灯组通过GPIO接口连接,风扇组与基板控制器的通信引脚连接。风扇组内置的传感器实时监控风扇转速阀值,当转速低于标准值的50%时,风扇组通过GPIO接口向故障指示灯组发送报警信号以故障指示灯的方式显示,并能分别指示哪一个风扇出现问题。在风扇还没有完全损坏的情况下,就能提示故障,以保障设备内部器件不会出现致命性故障。风扇组前部设置有防尘网与后端的风扇均设计成便捷拆卸方式,直接从前、后部拆卸,便于日常的清理与更换。风扇组与基板控制器的通信引脚连接,在远端监控设备与基板控制器的管理网口连接,实现远程管理功能实现监控,将风扇组运行过程中的状态信息在远端监控设备上动态显示出来,便于故障及时发现与排除。基板控制器通过IPMI2.0标准的管理网口实现远程控制管理方式,可为云平台的系统搭建提供了主要管控接口,解决云平台管控接口标准化问题,可进行状态监控、数据管理、实时操控、操作系统安装等操作。

接口模块6具体为将主板1上的接口与外部航空连机器焊接在一块对外接口板上。将主板1上的信号转送到整机后部航空连接器上。所述主板1上的接口包括电源模块7输出的220V交流电源接口,控制器3输出的RS232串口,RS422串口,VGA接口,1000Mbps网络接口,USB接口以及PS/2键盘/鼠标接口等。主板接口与外部航空连接器焊接在一块对外接口板上,对于没有焊板式航空插座的对外接口,如差分连接器或者特殊型号连接器,采用主板接口板通过主板PCI总线插槽与对外接口板结合的方式进行连接。平台具备高可靠高集成度接口技术消除内部线缆可能带来的隐患。

主板1上还设置有热管,热管的一端设置在发热芯片上,另一端设置在机壳侧壁上,通过热管将将芯片热量导到机壳侧壁。通过热管技术将热量高效导出壳体,从而实现全密封散热。所述发热芯片可以为CPU芯片,南北桥芯片。

电源模块7可采用PAF600F280-12全砖DC-DC模块。采用了优良的功率处理、控制和封装技术,采用高频的ZCS/ZVS开关技术,具有很高的功率密度和效率,能够在-40℃~100℃的条件下正常工作。电源模块的前端还采取了FPC校正电路、滤波设计、反接保护及瞬态抑制。消除了与通用电源时序性差异,在主板供电上采用单路直流方式供电,减少可能存在的隐患。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通过减少内部走线并合理布局,提供两种对外接口的高可靠性的便捷连接方式,可根据用户需要扩展多种功能卡以适用于各种使用情况。在电源方面,消除了与通用电源时序性差异,在主板供电上采用单路直流方式供电,减少可能存在的隐患,加入数据保护功能,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并能兼容现有的舰载服务器产品。通过以上技术在车载舰载使用环境下使用该平台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比传统平台平均故障间隔时间高出3倍以上,平均恢复前时间比传统平台平均恢复前时间之比值小于0.6以下。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应用于车载舰载使用环境下的计算平台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