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公共信息源模型的船舶数字化完工资料编码构型设计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271640发布日期:2018-08-28 22:30阅读:52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综合保障技术,属于船舶数字化完工资料编码,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公共信息源模型的船舶数字化完工资料编码构型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公共信息源数据库可以实现技术资料编写、存储、发布出版和交互阅读等电子技术资料的集成。在公共信息源数据库中,技术资料作为基本信息单元按照数据模块进行存储,各个数据模块则使用数据模块编码加以区分。数据模块编码是对数据模块的一种标准化、结构化标识,也是其唯一标识符。

为了更好地管理船舶数字化完工资料文本类、多媒体类等多种信息数据模块,在提出船舶数字化完工资料体系设计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公共信息源数据库的数字化完工资料编码构型设计方法。其中纵向树状结构为产品构型编码;横向网络结构为其信息类型编码。产品构型编码+信息类型编码构成了文本类数据模块编码。针对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中的多媒体类(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的信息识别,提出多媒体类数据模块编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公共信息源数据库的船舶数字化完工资料编码构型设计方法,为大型复杂系统数字化完工资料存储、识别、互相调用提供了新思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公共信息源数据库的船舶数字化完工资料编码构型设计方法,根据资料类型分为文本类数据模块编码和多媒体类数据模块编码,所述文本类数据模块编码包括产品构型编码和信息类型编码,产品构型编码由型号识别码、系统差异码和系统划分码组成,信息类型编码由信息码和信息序列码;多媒体类数据模块编码由前缀、型号识别码、系统差异码、系统划分码、责任合作方编码、创作单位码、信息序列码、信息差别码和信息发布码组成。

1、文本类数据模块编码

文本类数据模块编码包括纵向树状结构的产品构型编码和横向网络结构的信息类型编码两部分。

(1)产品构型编码

产品构型编码包括型号识别码、系统差异码、系统划分码等3部分,其中系统划分码又包括一级系统码、二级系统码、三级系统码和设备码等4部分。

(a)型号识别码(mi)

型号识别码(mi)用来标识当前数据模块所描述船舶的型号,如x25301表明x253型号船的第1号船。

(b)系统差异码(sdc)

系统差异码(sdc)用来标识数据模块所描述s103型号的系统差异,基本型取值为“a”,改型后的取值依次为“b”、“c”、“d”等。

(c)系统划分码(sns)

系统划分码(sns)由5位字母数字字符组成,主要用于标识s103的产品结构,在dmc中,该码段标识dm所描述的产品对象。系统划分码由一级系统码、二级系统码、三级系统码和设备码等4个码段组成。

1)一级系统码

该码段表示产品的一级系统组成,由1位字符组成,按型号装备的一级系统进行编码。如“0”表示船总体,“1”表示推进系统,“2”表示电力系统。

2)二级系统码

该码段表示产品一级系统下的二级系统组成,由1位字符组成,其编码方式与一级系统码相同。如对于船舶总体下属各专业,“0”表示总体专业,“1”表示船体结构专业;对于辅助系统下属各二级系统,“1”表示环境控制功能系统,“2”表示资源控制功能系统。

3)三级系统码

该码段表示产品二级系统下的三级系统组成,由1位字符组成,其编码方式与一级系统码相同。如环境控制功能系统下属消防系统,“1”表示消防系统。

4)设备码

该码段表示各组成设备单元,由2位数字字符组成。如消防系统中的1301灭火设备可取设备编码“01”。

(2)信息类型编码

信息类型编码包括信息码和信息序列码两部分。

(a)信息码(ic)

信息码(ic)用于标识数据模块内容的信息类型,由3位数字字符组成,详细说明参见下表。

表1信息码列表

(b)信息序列码(icn)

信息序列码表示同一类型的数据模块编码,由3个数字字符组成,取值范围为“001”~“999”。“001”表示操作类数据模块的第一个文本信息。

产品构型编码+信息类型编码构成了文本类数据模块编码。

2、多媒体类数据模块编码

多媒体类数据模块编码的作用是对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的多媒体类信息(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进行标识,以确定多媒体类信息的具体使用位置。

多媒体类数据模块编码包括前缀、型号识别码、系统差异码、系统划分码、责任合作方编码、创作单位码、信息序列码、信息差别码、信息发布码等9个部分,其结构如下图所示。

其中多媒体类数据模块编码相应码段与其文本类数据模块码段对应一致。

(a)前缀

前缀是多媒体信息编码的起始码段,包括三位字母,以英文缩写为设定值,即为“icn”。

(b)型号识别码、系统差异码、系统划分码

型号识别码、系统差异码、系统划分码与3.2.1产品构型编码一致,不再赘述。

(c)责任合作方码(rpcc)

责任合作方码表示该项目的总负责单位或牵头单位,由1位字母或数字字符组成,代码值由承制方自行规定。如:“a”表示责任单位1,“b”表示责任单位2。

(d)创作单位码(oc)

创作单位码表示多媒体信息的创作单位,由5位字母或数字字符组成。

在本项目中,采用1位字母+4位数字的型式表示创作单位码,其中1位字母表示行业分类码,4位数字表示单位标识码,其中行业分类码见下表所示:

表2相关行业分类码定义

(e)信息序列码(sn)

信息序列码表示同一创作单位提供的多媒体信息编号,由3个数字字符组成,取值范围为“001”~“999”。“001”表示创作单位提供的第一个多媒体信息。当由同一创作单位创作多个多媒体信息时,其后宜按“002”、“003”…顺序编码,直到“999”。

(f)信息差别码(vc)

信息差别码表示各多媒体信息之间的差异,通常指基于同一多媒体的剪裁、旋转、注释、镜象等,由1位字母字符组成,默认为“a”,表示多媒体信息(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为基本型。宜用“b”、“c”、“d”…表示多媒体信息的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差异。

(g)信息发布码(in)

信息发布码表示多媒体信息的版本,由3位数字字符组成,默认为“001”,当多媒体信息需更新发布时,其代码宜按“002”、“003”…顺序编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有益效果是,充分考虑船舶数字化完工资料体系设计中的横向网络结构和纵向树状结构,结合了船舶工作分解结构和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数据模块编码的相关标准,统一了文本类数据模块编码和多媒体类数据模块信息控制编码,使得其基于同一个公共信息源数据库,是一种标准化、结构化的设计方法,具有唯一标识性,为大型复杂系统数字化完工资料存储、识别、互相调用提供了新思路。

附图说明

图1是产品构型编码结构

图2是信息类型编码结构

图3是文本类数据模块编码结构

图4是多媒体类数据模块编码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说明。

以某船为例开展数字化完工资料编码构型设计。

某船型号为x278,包括动力系统、电力系统、辅助系统等3个一级系统。其中船总体专业包括总体专业、船体专业、动力专业、电气专业等;动力系统包括柴油机、齿轮箱、隔振装置等;电力系统包括发电机、配电板、照明系统等;辅助系统包括消防系统、灭火系统、排水系统等。

1、文本类数据模块编码

(1)产品构型编码

型号识别码:x27801表示x278型号船的第1号船;

系统差异码:因无改型,为首条船,系统差异码为a;

系统划分码:一级系统码“0”表示船总体、“1”表示动力系统、“2”表示电力系统、“3”表示辅助系统;二级系统码对于船总体下属各专业“0”表示总体专业、“1”表示船体专业、“2”表示动力专业、“3”表示电气专业,对于动力系统无二级系统用“0”表示,对于电力系统无二级系统用“0”表示,对于辅助系统下属二级系统“1”表示消防系统、“2”表示灭火系统、“3”表示排水系统;无三级系统用“0”表示;动力系统下属设备“01”表示柴油机、“02”表示齿轮箱、“03”表示隔振装置;电力系统下属设备“01”表示发电机、“02”表示配电板、“03”表示照明系统。

(2)信息类型编码

信息码:“000”表示功能、计划和描述数据模块,“100”表示操作数据模块,“200”表示维护保养数据模块,“300”表示检测、测试和检查数据模块,“400”表示故障和隔离程序数据模块,“500”表示断开、移除和分解程序数据模块,“600”表示修理和本地加工程序数据模块,“700”表示装配、安装和连接程序数据模块,“800”表示包装、装卸、存储和运输数据模块,“900”表示其他数据模块。

信息序列码:为同一类型的数据模块编号顺序号,范围为“001”~“999”。

2、多媒体类数据模块编码

前缀:“icn”。

型号识别码、系统差异码、系统划分码:与(1)产品构型编码一致。

责任合作方码:“a”表示责任单位1,“b”表示责任单位2,“c”表示责任单位3,“d”表示责任单位4,“e”表示责任单位5,“f”表示责任单位6,“g”表示责任单位7。

创作单位码:“j0101”表示责任单位1,“j0102”表示责任单位2,“j0103”表示责任单位3,“j0104”表示责任单位4,“c0101”表示航天责任单位5,“c0102”表示航天责任单位6,“e0101”表示电子责任单位7。

信息序列码:为同一创作单位提供的多媒体信息编号顺序号,范围为“001”~“999”。

信息差异码:默认为“a”,表示多媒体信息(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为基本型。“b”、“c”、“d”…表示多媒体信息的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差异。

信息发布码:“001”为版本1.0,“002”为版本2.0,为顺序号。

尽管本发明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发明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