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籍档案管理方法、平台及其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5273739发布日期:2018-08-28 22:44阅读:54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学籍档案管理方法、平台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学籍档案,是指某个学生属于某个学校的资格证明。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学籍档案管理系统。但是,现有学籍档案管理系统都是独立管理,例如某个学校拥有自己的学籍档案管理系统,没有实现多个学校之间的学籍档案共享。且,现有学籍档案管理系统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容易被篡改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学籍档案管理方法、平台及其系统,以实现多个学校之间的学籍档案共享,并提高学籍档案的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学籍档案管理方法,包括:

接收上传终端上传的加密学籍档案,所述加密学籍档案由所述上传终端采用第一密钥对原始学籍档案加密所得,所述原始学籍档案包括幼儿园学籍、小学学籍、中学学籍以及大学学籍中的两种或多种;

生成档案记录,并将所述档案记录写入区块链中,所述档案记录包括时间戳、加密学籍档案以及第一学生信息;

接收查询终端上传的查询请求,所述查询请求包括第二密钥以及第二学生信息,所述第一密钥和第二密钥为非对称密钥对;

根据所述第二学生信息查询所述区块链以得到查询结果,并采用所述第二密钥解密所述查询结果;

将解密后的所述查询结果推送至所述查询终端。

作为本申请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接收第一客户端上传的加密学籍档案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上传终端上传的注册请求;

根据所述注册请求完成所述上传终端的注册;

分配所述第一密钥至所述上传终端。

作为本申请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注册请求包括所述上传终端的用户名,根据所述注册请求完成所述上传终端的注册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上传终端的用户名提示所述上传终端上传验证信息,所述验证信息包括身份证正反面图片、驾照图片以及护照图片;

将所述用户名和验证信息进行绑定以完成所述上传终端的注册。

作为本申请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根据所述第二学生信息查询所述区块链以得到查询结果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查询终端进行身份验证。

作为本申请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所述查询终端进行身份验证具体包括:

发送验证请求至所述上传终端;

接收所述上传终端返回的身份合法的验证结果。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学籍档案管理平台,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上传终端上传的加密学籍档案,所述加密学籍档案由所述上传终端采用第一密钥对原始学籍档案加密所得,所述原始学籍档案包括幼儿园学籍、小学学籍、中学学籍以及大学学籍中的两种或多种;

处理单元,用于生成档案记录,并将所述档案记录写入区块链中,所述档案记录包括时间戳、加密学籍档案以及第一学生信息;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查询终端上传的查询请求,所述查询请求包括第二密钥以及第二学生信息,所述第一密钥和第二密钥为非对称密钥对;

查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学生信息查询所述区块链以得到查询结果;

解密单元,用于采用所述第二密钥解密所述查询结果;

推送单元,用于将解密后的所述查询结果推送至所述查询终端。

作为本申请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学籍档案管理平台还包括注册单元,用于:

接收所述上传终端上传的注册请求;

根据所述注册请求完成所述上传终端的注册;

分配所述第一密钥至所述上传终端。

作为本申请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

所述注册请求包括所述上传终端的用户名,所述注册单元还用于:

根据所述上传终端的用户名提示所述上传终端上传验证信息,所述验证信息包括身份证正反面图片、驾照图片以及护照图片;

将所述用户名和验证信息进行绑定以完成所述上传终端的注册。

作为本申请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学籍档案管理平台还包括验证单元,用于:

发送验证请求至所述上传终端;

接收所述上传终端返回的身份合法的验证结果。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学籍档案管理系统,包括上传终端、查询终端以及管理平台。其中,管理平台如上述第二方面所述。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先接收上传终端上传的加密学籍档案,该加密学籍档案由所述上传终端采用第一密钥对原始学籍档案加密所得,再接收查询终端的查询请求,并根据查询请求得到查询结果,由于原始学籍档案包括幼儿园学籍、小学学籍、中学学籍以及大学学籍中的两种或多种,从而实现了多个学校之间的学籍档案共享。另外,本实施例中采用第一密钥对原始学籍档案解密,并将包含加密学籍档案的档案记录写入区块链中,查询时,查询区块链以得到查询结果,进一步地采用第二密钥解密查询结果;本实施例引入了非对称的第一密钥及第二密钥进行加解密,从而提高了学籍档案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学籍档案管理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学籍档案管理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学籍档案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管理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还应当理解,在此本发明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发明。如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如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术语“如果”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当...时”或“一旦”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到”。类似地,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意指“一旦确定”或“响应于确定”或“一旦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或“响应于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

请参考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学籍档案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101,接收上传终端上传的加密学籍档案。

其中,加密学籍档案由上传终端采用第一密钥对原始学籍档案加密所得,第一密钥是由管理平台(也可以是学籍管理服务器)根据上传终端的请求所分配的。进一步地,原始学籍档案包括幼儿园学籍、小学学籍、中学学籍以及大学学籍中的两种或多种。

具体地,管理平台接收上传终端上传的加密学籍档案。

s102,生成档案记录,并将档案记录写入区块链中。

其中,档案记录包括时间戳、加密学籍档案以及第一学生信息,加密学籍档案可以但不仅限于幼儿园学籍、小学学籍、中学学籍以及大学学籍中的两种或多种,第一学生信息包括但不仅限于学生姓名、家庭住址、父母姓名以及父母身份证号等。

具体地,管理平台根据时间戳、加密学籍档案以及第一学生信息生成档案记录,并将档案记录写入区块链中。

s103,接收查询终端上传的查询请求。

其中,查询请求包括第二密钥以及第二学生信息,第一密钥和第二密钥为非对称密钥对。

具体地,管理平台接收查询终端上传的查询请求。第一学生信息包括但不仅限于学生姓名、家庭住址、父母姓名以及父母身份证号等。

s104,根据第二学生信息查询区块链以得到查询结果,并采用第二密钥解密查询结果。

s105,将解密后的查询结果推送至查询终端。

具体地,管理平台根据第二学生信息查询区块链以得到查询结果,采用第二密钥解密查询结果,并将解密后的查询结果推送至查询终端。该查询结果包括但不仅限于学籍档案,例如幼儿园学籍、小学学籍、中学学籍以及大学学籍等。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学籍档案管理方法,先接收上传终端上传的加密学籍档案,该加密学籍档案由所述上传终端采用第一密钥对原始学籍档案加密所得,再接收查询终端的查询请求,并根据查询请求得到查询结果,由于原始学籍档案包括幼儿园学籍、小学学籍、中学学籍以及大学学籍中的两种或多种,从而实现了多个学校之间的学籍档案共享。另外,本实施例中采用第一密钥对原始学籍档案解密,并将包含加密学籍档案的档案记录写入区块链中,查询时,查询区块链以得到查询结果,进一步地采用第二密钥解密查询结果;本实施例引入了非对称的第一密钥及第二密钥进行加解密,从而提高了学籍档案的安全性。

请参考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提供的学籍档案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201,接收上传终端上传的注册请求,并根据注册请求完成上传终端的注册。

其中,上传终端可以是具有管理员权限的一台计算机,其可接收多个用户端(例如手机或计算机)上传的原始学籍档案,该原始学籍档案包括但不仅限于幼儿园学籍、小学学籍、中学学籍以及大学学籍中的两种或多种。

具体地,上传终端上传包括用户的注册请求至管理平台,管理平台根据用户名提示上传终端上传验证信息,该验证信息包括但不仅限于身份证正反面图片、驾照图片以及护照图片,管理平台将用户名和验证信息进行绑定以完成上传终端的注册。

s202,分配第一密钥至上传终端。

在完成上传终端的注册后,管理平台分配第一密钥至上传终端。

s203,接收上传终端上传的加密学籍档案。

上传终端接收到管理平台的第一密钥后,采用该第一密钥对原始学籍档案进行加密,从而得到加密学籍档案。进一步地,上传终端将加密学籍档案上传至管理平台。

s204,生成档案记录,并将档案记录写入区块链中。

其中,档案记录包括时间戳、加密学籍档案以及第一学生信息,加密学籍档案可以但不仅限于幼儿园学籍、小学学籍、中学学籍以及大学学籍中的两种或多种,第一学生信息包括但不仅限于学生姓名、家庭住址、父母姓名以及父母身份证号等。

具体地,管理平台根据时间戳、加密学籍档案以及第一学生信息生成档案记录,并将档案记录写入区块链中。

s205,接收查询终端上传的查询请求。

其中,查询终端包括但不仅限于手机等。具体地,当用户想要查询学籍档案时,通过手机上传查询请求至管理平台。该查询请求包括第二密钥以及第二学生信息,第一密钥和第二密钥为非对称密钥对。第一学生信息包括但不仅限于学生姓名、家庭住址、父母姓名以及父母身份证号等。

s206,对查询终端进行身份验证。

管理平台接收查询请求后,发送包括第二学生信息的验证请求至上传终端,上传终端根据第二学生信息以验证查询终端的合法性。若上传终端验证得到查询终端是合法的,则将身份合法的验证结果返回至管理平台。

s207,根据第二学生信息查询区块链以得到查询结果,并采用第二密钥解密查询结果。

s208,将解密后的查询结果推送至查询终端。

当管理平台接收到查询终端合法的验证结果后,根据第二学生信息查询区块链以得到查询结果,并采用第二密钥解密查询结果,最终将解密后的查询结果推送至查询终端,从而完成查询过程。该查询结果包括但不仅限于学籍档案,例如幼儿园学籍、小学学籍、中学学籍以及大学学籍等。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学籍档案管理方法,先接收上传终端上传的加密学籍档案,该加密学籍档案由所述上传终端采用第一密钥对原始学籍档案加密所得,再接收查询终端的查询请求,并根据查询请求得到查询结果,由于原始学籍档案包括幼儿园学籍、小学学籍、中学学籍以及大学学籍中的两种或多种,从而实现了多个学校之间的学籍档案共享。另外,本实施例中采用第一密钥对原始学籍档案解密,并将包含加密学籍档案的档案记录写入区块链中,查询时,查询区块链以得到查询结果,进一步地采用第二密钥解密查询结果;本实施例引入了非对称的第一密钥及第二密钥进行加解密,从而提高了学籍档案的安全性。

相应地,在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学籍档案管理方法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学籍档案管理系统。请参考图3,该学籍管理系统包括上传终端100、查询终端200以及管理平台300。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学籍档案管理平台300包括:

接收单元30,用于接收上传终端100上传的加密学籍档案,所述加密学籍档案由所述上传终端100采用第一密钥对原始学籍档案加密所得,所述原始学籍档案包括幼儿园学籍、小学学籍、中学学籍以及大学学籍中的两种或多种;

处理单元31,用于生成档案记录,并将所述档案记录写入区块链中,所述档案记录包括时间戳、加密学籍档案以及第一学生信息;

所述接收单元30还用于接收查询终端300上传的查询请求,所述查询请求包括第二密钥以及第二学生信息,所述第一密钥和第二密钥为非对称密钥对;

查询单元32,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学生信息查询所述区块链以得到查询结果;

解密单元33,用于采用所述第二密钥解密所述查询结果;

推送单元34,用于将解密后的所述查询结果推送至所述查询终端300。

进一步地,该管理平台300还包括注册单元35,用于:

接收所述上传终端100上传的注册请求;

根据所述注册请求完成所述上传终端100的注册;

分配所述第一密钥至所述上传终端100。

具体地,注册请求包括上传终端100的用户名,注册单元35根据用户名提示上传终端100上传验证信息,将用户名和验证信息进行绑定以完成上传终端100的注册。其中,验证信息包括但不仅限于身份证正反面图片、驾照图片以及护照图片。

进一步地,该管理平台300还包括验证单元36,用于发送验证请求至上传终端100,并接收上传终端100返回的身份合法的验证结果。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学籍档案管理系统及平台,先接收上传终端上传的加密学籍档案,该加密学籍档案由所述上传终端采用第一密钥对原始学籍档案加密所得,再接收查询终端的查询请求,并根据查询请求得到查询结果,由于原始学籍档案包括幼儿园学籍、小学学籍、中学学籍以及大学学籍中的两种或多种,从而实现了多个学校之间的学籍档案共享。另外,本实施例中采用第一密钥对原始学籍档案解密,并将包含加密学籍档案的档案记录写入区块链中,查询时,查询区块链以得到查询结果,进一步地采用第二密钥解密查询结果;本实施例引入了非对称的第一密钥及第二密钥进行加解密,从而提高了学籍档案的安全性。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