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配管计算机辅助绘图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7697112发布日期:2019-05-17 21:40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电气配管计算机辅助绘图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气配管计算机辅助绘图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cad(computeraideddesign,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在电气工程设计中的广泛应用,三维cad设计由于其独有的特点和优势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电气专业计算机辅助技术,有很多产品或设计平台,有些能够辅助完成电气屏、台、箱、柜的设计,辅助完成逻辑或原理接线图,能够自动生成电缆表和接线表和设备统计功能。另外有的设置平台还能辅助完成电缆桥架和电缆敷设设计,实现桥架尺寸与所敷电缆量的匹配,自动统计桥架和电缆用量,敷设路径施工指导等功能。这种cad软件在冶金领域都获得较好的应用。利用这些技术,可以准确高效地完成电气专业的重要、但只是部分设计内容。

电气专业还有cad技术没有涉及的内容,比如配管设计。在二维autocad(autodeskcomputeraideddesign)平台一直沿用的仍是“手动”配管,包括符号绘制、标注和统计均没有智能辅助功能,其设计质量和统计准确度都难以保证。

电气配管功能在于引导施工单位把电缆从电缆桥架等设施敷设到用电设备或信号检测元件处,其特点为距离短,处于电缆敷设的末端。工程中的机械设备众多,为了保证生产的正常次序,到机械设备的电缆路径需要适当隐蔽,或在楼板内敷设、或在楼板下敷设、或敷设在地下、或沿角落敷设等各种方式,总之是在不影响生产环境的情况下,把电缆从电缆桥架等设施可靠、安全敷设到电缆终端。

如果在三维平台还沿用手动配管模式,由于三维操作的复杂度远远超过二维平台,为了捕捉一个合适的位置坐标要进行各种视图的切换和旋转,使得设计效率更加低下,导致设计需要的时间达到传统cad二维设计工具(比如atuocad)3倍以上,严重制约电气专业工程设计进度,急需开发三维配管设计应用模块,提高效率的同时,还能发挥三维平台的数字化优势,实现智能设计,提高设计整体水平,达到提高设计质量目的。

在冶金工厂用电设备多、电缆量大,而电缆敷设的可靠性又尤其重要。大量的配管设计就是要解决把电缆可靠地敷设到用电设备的同时,又不能影响房间的整洁和维护通道的畅通无阻。

目前,三维配管的设计方法是在三维cad中,通过手动绘图、查规范选管径、标注、统计的方法,进行配管的设计。其它问题还有:

(1)直接用三维cad平台自带的切图工具,切不出满足要求的电气二维图。所以三维配管模型和二维出图目前仍需要分别设计。操作环节多、费时、出错概率高、缺乏自动功能;

(2)配管管口定位要在三维cad视图中手动捕捉定位点,但这样捕捉到的点,通常只是管口定位点某一区域内的参考点,需要随后的人工计算和手动调整,方能最后确定出定位点,否则,就会出现与现有三维模型的碰撞。操作繁琐、耗时,设计效率低;

(3)管口标注需手动记录查找电缆编号,再标注,并人工统计出材料量。标注缓慢,易出错。

校审人员也需要根据绘制的图纸,面对大量不同型号、规格的电缆进行核对。整个配管设计过程,耗费时间多,简单和重复的劳动量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气配管计算机辅助绘图方法及装置,以解决一项或多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电气配管计算机辅助绘图方法,包括:

获取电缆信息、楼板信息、电缆外径与配管规格的匹配关系、相对楼板的管口距离信息、以及配管外径与楼板厚度的匹配关系,所述电缆信息包括电缆工程属性;

根据所述电缆外径与配管规格的匹配关系和所述电缆信息确定配管外径;确定二维平面内的管口定点坐标值;

根据所述管口定点坐标值、所述相对楼板的管口距离信息、所述楼板信息、所述配管外径、以及所述配管外径与楼板厚度的匹配关系,自动敷设形成三维电气配管。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所述方法的步骤。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电气配管计算机辅助绘图方法、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自动敷设生成三维电气配管。进一步,能够通过参考点修正,辅助设计人对配管精准定位;通过添加配管属性,能够自动完成二维出图,并将二维符的属性储存在二维图纸中;能够提取二维符号属性,完成自动标注。从而能够在三维设计平台适时提供决策依据,把设计人从繁琐、简单和重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设计规则信息、设计过程信息等内置于模块数据库中,流畅地根据设计要求,顺利完成设计,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气配管计算机辅助绘图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确定二维平面内的管口定点坐标值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敷设形成三维电气配管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敷设形成三维电气配管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中敷设形成三维电气配管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气配管计算机辅助绘图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根据二维符号属性对二维符号中的管口和配管路径进行标注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气配管计算机辅助绘图方法的功能框图;

图9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楼板配管模式的配管界面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楼板厚度匹配表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二维图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二维图标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钢管二维符号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管口标注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配管操作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调整参考点的界面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钢管的三维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钢管二维符号及标注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钢管统计结果的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管径和管长写回电缆表的结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气配管计算机辅助绘图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些实施例的电气配管计算机辅助绘图方法,可包括:

步骤s110:获取电缆信息、楼板信息、电缆外径与配管规格的匹配关系、相对楼板的管口距离信息、以及配管外径与楼板厚度的匹配关系,所述电缆信息包括电缆工程属性;

步骤s120:根据所述电缆外径与配管规格的匹配关系和所述电缆信息确定配管外径;确定二维平面内的管口定点坐标值;

步骤s130:根据所述管口定点坐标值、所述相对楼板的管口距离信息、所述楼板信息、所述配管外径、以及所述配管外径与楼板厚度的匹配关系,自动敷设形成三维电气配管。

在上述步骤s110中,电缆信息可以以电缆表的形式导入到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cad)中,可以包括需要配管的电缆,每根电缆的编号、型号、规格、电缆的来处和去处等,以此可以作为基础数据进行配管。所述电缆工程属性可包括:电缆编号、电缆来源、电缆去向、电缆型号及电缆规格等。楼板信息可以包括楼板编号和楼板厚度。可以从cad中已构建的需要配管的对象(例如建筑物)中提取楼板信息,并可将提取的楼板信息存储到数据库中,待需要时进行读取。电缆外径与配管规格的匹配关系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其中,配管规格可包括配管外径。相对楼板的管口距离信息,例如为相对楼板的管口高度信息,一般可以通过输入界面进行人工输入,或者可以设置默认值。配管外径与楼板厚度的匹配关系可以根据需要设定,可以用于楼板配管。电缆外径与配管规格的匹配关系和配管外径与楼板厚度的匹配关系可以预先存储在规则库中,而且规则库还可以包括:电缆外径值和钢管型号库,所述钢管型号库可包括:钢管规格、材质名称、物料编码信息等。

在上述步骤s120中,所述电缆外径与配管规格的匹配关系可以包括单根电缆与配管规格的匹配关系,可以包括多根电缆与配管规格的匹配关系,其中配管规格可包括配管外径,配管可以包括钢管。可以根据电缆的外径和电缆外径与配管规格的匹配关系确定配管的外径。可以在二维平面(例如xy平面)内确定管口定点,例如可以通过鼠标的点击指令确定二维平面内的管口定点坐标值,该管口定点坐标值可以是用户选定的参考点坐标值,或者是经过修正后的参考点坐标值。

在上述步骤s130中,所述管口定点坐标值可以作为敷设配管的起点或终点。相对楼板的管口距离信息可以用来确定相对楼板的高度,例如z坐标的值。配管外径与楼板厚度的匹配关系可以用来确定楼板暗配的可行性(不可行时可自动匹配到楼板下敷设)。配管外径可以用来确定配管的截面。确定好管口定点后,可以根据各种匹配关系自动敷设形成配管路径。该三维电气配管可指整个工程的配管,可以包括多个配管、多种种类的配管。三维电气配管的两端可以连接电气设备。

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电缆信息、楼板信息、电缆外径与配管规格的匹配关系、相对楼板的管口距离信息、以及配管外径与楼板厚度的匹配关系,根据所述电缆外径与配管规格的匹配关系和所述电缆信息确定配管外径,确定二维平面内的管口定点坐标值,以及根据所述管口定点坐标值、所述相对楼板的管口距离信息、所述楼板信息、所述配管外径、以及所述配管外径与楼板厚度的匹配关系,能够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自动敷设生成三维电气配管。以此,能够在三维设计平台适时提供决策依据,把设计人从繁琐、简单和重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设计规则信息、设计过程信息等内置于模块数据库中,流畅地根据设计要求,顺利完成设计,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能够通过借助于智能化的信息化手段,建立自动化程度高,进行更加智能的三维配管设计,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确定二维平面内的管口定点坐标值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步骤s120中,确定二维平面内的管口定点坐标值,可包括:

步骤s121:根据第一点击指令确定在二维平面内的管口参考点坐标值;

步骤s122:接收坐标修正值,并根据所述管口参考点坐标值和所述坐标修正值计算得到管口定点坐标值。

在上述步骤s121中,该第一点击指令例如可以通过鼠标左键单击实现。管口参考点坐标值可以是由用户手动选择的管口参考点。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通过键盘或触摸屏等方式确定该管口参考点坐标值。

在上述步骤s122中,该坐标修正值可以通过界面窗口由用户进行输入修正值得到,例如,可以包括x+y、x-y、xy+、xy-、x+y+、x+y-、x-y+、x-y-、xy九种选择,其中,+表示向正方向移动,-表示向负方向移动,x表示x轴,y表示y轴,可以仅在一个坐标轴方向上移动,例如x+y,或者同时在两个坐标轴的方向上移动,例如x+y+。根据所述管口参考点坐标值和所述坐标修正值可以通过坐标相加得到管口定点坐标值。

本实施例中,通过利用坐标修正值对输入的参考点进行修正,可辅助用户对配管进行更精准的定位。

在一个工程的配管过程中,可能用到多种模式的配管,例如,楼板配管模式、地坪暗配模式、沿边角线明配模式、配垂直管模式、已有智能线自动配管模式、配管组等。在不同配管模式下,可以采用不同或类似的方式进行自动配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30,即,根据所述管口定点坐标值、所述相对楼板的管口距离信息、所述楼板信息、所述配管外径、以及所述配管外径与楼板厚度的匹配关系,自动敷设形成三维电气配管,可包括:

(1)在楼板配管模式下,根据所述楼板信息、所述配管外径、以及所述配管外径与楼板厚度的匹配关系,通过连接两个不同所述管口定点坐标值对应的管口定点形成配管路径;

(2)在地坪暗配模式下,根据所述配管外径,通过连接两个不同所述管口定点坐标值对应的管口定点形成配管路径;

(3)在沿边角线明配模式下,根据所述配管外径,通过依据两个不同所述管口定点坐标值对应的管口定点以及在楼板或地坪所在二维平面内选择的边角线进行连接形成配管路径;

(4)在配垂直管模式下,根据所述配管外径和所述相对楼板的管口距离信息,通过一个所述管口定点坐标值对应的管口定点形成配管路径。

在沿边角线明配模式下,具体地,可以从第一个管口的定点向上或向下作垂线形成第一垂直段,然后从该第一垂直段遇到地坪或楼板形成的第一拐点在该第一拐点与边角线所在平面内向该边角线作垂线,形成第一最短距离段,然后从该第一最短距离段遇到该边角线形成的第二拐点沿该边角线作直线到第二个最短距离段遇到该边角线形成的第二拐点,其中,从第二管口定点向上或向下作垂线形成第二垂直段,然后从该第二垂直段遇到地坪或楼板形成的第三拐点向该边角线作垂线,形成上述第二最短距离段。在沿边角线明配模式下,根据需要该边角线可包括多边角线。

在其他实施例中,在楼板配管的配管模式下,当进行楼板上配管、楼板下配管及楼板暗配时,可首先自动提取楼板厚度和配管截面,确定在楼板内敷设或楼板下敷设(适合楼板暗配模式),然后,根据选择的两个定点进行自动连接得到配管路径,此外可通过鼠标将连接得到的配管路径调整为倒角折线、能够躲开孔洞等的形状。另外,配管两端头(两个管口)的标高以及坐标可依据参考点进行调整。

在地坪暗配的配管模式下,可首先自动提取配管截面,然后根据选定的两个定点自动连接得到配管路径。此外,可通过鼠标将连接得到的配管路径调整为弧线、能够躲开孔洞等的形状。另外,钢管两端头(两个管口)的标高以及坐标可依据选点进行调整。

在沿边角线明配的模式下,可首先自动提取配管截面,然后根据选定的两个定点,以及选定的边角线(可多选),自动生成配管中间配管路径的线。另外,钢管两端头的标高以及坐标可在界面和依据选点进行调整。

在垂直配管的模式或电气配管垂直段模式下,可首先自动提取配管截面,并根据一个定点垂直生成配管路径。另外,钢管两端头的标高以及坐标可在界面和依据选点调整。

在智能线空间配管的模式下,自动提取配管截面,并通过已有的智能线自动配管。

在配组管的模式下,可以通过已有的智能线以及界面设定自动配管,界面设定可包括:行数和列数、配管截面、行间距、列间距、埋深。

配管截面可根据选定配管的电缆自动匹配,可选多根电缆,电缆外径可根据电缆型号和规格保存在数据库中。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敷设形成三维电气配管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上述步骤s130,即,根据所述管口定点坐标值、所述相对楼板的管口距离信息、所述楼板信息、所述配管外径、以及所述配管外径与楼板厚度的匹配关系,自动敷设形成三维电气配管,可包括:

步骤s1311:根据所述相对楼板的管口距离信息确定垂直于所述二维平面的方向的坐标值;

步骤s1312:在电气配管的垂直段模式下,根据垂直于所述二维平面的方向的坐标值和所述配管外径,从所述管口定点坐标值对应的管口位置开始在垂直于所述二维平面的方向上敷设配管至预定位置,并在所述预定位置处形成圆弧形拐点。

在上述步骤s1311中,二维平面可以是xy平面,垂直于所述二维平面的方向可以是z轴方向。垂直于所述二维平面的方向的坐标值可以根据楼板高度加上所述相对楼板的管口距离信息得到。

在上述步骤s1312中,所述配管外径可以用于确定配管截面。例如,可以在垂直楼板的方向上向下或向上敷设配管。配管的管路可以利用直线表示。圆弧形拐点的弯曲半径可以根据电缆外径确定,或者可以根据钢管外径的6倍确定,例如可以是电缆外径的二十倍,或2个半径值取大值。拐点处的圆弧可以以与直线相切的形式与配管路径连接。

本实施例中,能够方便地辅助用户完成电气配管垂直段以及垂直段与水平段的弧线连接敷设设计。

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敷设形成三维电气配管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图3所示的方法,上述步骤s130,根据所述管口定点坐标值、所述相对楼板的管口距离信息、所述楼板信息、所述配管外径、以及所述配管外径与楼板厚度的匹配关系,自动敷设形成三维电气配管,还可包括:

步骤s1313:在楼板配管模式下,根据所述楼板信息、所述配管外径、以及所述配管外径与楼板厚度的匹配关系,通过连接两个不同所述拐点在楼板所在二维平面内形成配管路径;在地坪暗配模式下,根据所述配管外径,通过连接两个不同所述拐点在地坪所在二维平面内形成配管路径;在沿边角线明配模式下,根据所述配管外径,依据两个不同所述拐点和在楼板或地坪所在二维平面内选择的边角线进行连接形成配管路径。

在步骤s1313中,在绘制三维电气配管的过程中,一般需要绘制多条垂直段(一根电气配管一般可有2条垂直段),两个垂直段在楼板或地坪侧的管端均可以为圆弧形拐点,同一二维平面内需要连接的两个圆弧形拐点可以通过将其二者连接起来形成水平面内的敷设配管。楼板配管模式、地坪暗配模式或沿边角线明配模式均可通过两个定点,例如两个垂直段的管口位置,实现自动配管(边角线模式除了2个定点外,还可有选定的边角线)。

本实施例中,能够方便地辅助用户完成水平面内配管的敷设设计。

图5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中敷设形成三维电气配管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图4所示的方法,上述步骤s130,即,根据所述管口定点坐标值、所述相对楼板的管口距离信息、所述楼板信息、所述配管外径、以及所述配管外径与楼板厚度的匹配关系,自动敷设形成三维电气配管,还可包括:

步骤s1314:根据第二点击指令确定调整点位置;

步骤s1315:根据所述调整点位置分别连接至两个不同所述拐点,以调节二维平面内形成的配管路径;所述调整点位置形成圆弧形拐点。

在上述步骤s1314中,可以通过鼠标或触摸屏得到该第二点击指令,点击的位置的坐标可以作为调整点的坐标,调整点可以位于步骤s1313中形成的配管路径的附近。

在上述步骤s1315中,步骤s1313中形成的配管路径由两个拐点连接而形成,可以利用该两个拐点分别与调整点连接形成的配管路径,代替步骤s1313中形成的配管路径。调整点位置形成的圆弧形拐点的弯曲半径可以与上述拐点处形成的弯曲半径相同,拐点处的连接方式可以均为相切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调整点,能够实现在水平面内配管路径的调节。

图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气配管计算机辅助绘图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图1所示的电气配管计算机辅助绘图方法,还可包括:

步骤s140:获取预先存储的所述三维电气配管中配管的特征属性,并根据所述特征属性生成二维符号属性;

步骤s150:生成所述配管对应的二维符号;

步骤s160:根据所述二维符号属性对所述二维符号中的管口和配管路径进行标注。

在上述步骤s140中,配管的特征属性可包括参考点坐标、定位点基于参考点调整方向特征值、电缆信息、相对楼板的管口距离信息、钢管编号(内含管径信息)、敷设信息(包括楼板上、楼板中、楼板下、地坪埋深高度等)、敷设模式(包括楼板配管、地坪配管等)。这些属性可以赋给对应三维钢管的二维符号,作为二维符号的属性。二维符号属性可以让用户得知配管的各种情况。配管的特征属性可以是在三维电气配管的绘制过程中存储到数据库或三维图纸对应的存储空间中,并在需要进行二维图出图时提取出来。

在上述步骤s150中,二维符号中,可以使用直线表示配管路径(如果路径通过调整点做了调整,则二维符号的配管路径可由2条倒角的折线构成),可以使用圆表示管口。管口朝上的端头,可以用固定大小的空心圆表示,管口朝下的端头,可以用实心圆表示。垂直配管可以用一个空心圆表示。水平管口可以用直线表示。不同部分可以用不同颜色表示。

在上述步骤s160中,二维符号属性可以包含管口的相关信息和配管路径的相关信息。对所述二维符号中的管口和配管路径进行标注时,可以添加标注线、标注文字等。

本实施例中,通过增添“三维配管过程信息”作为配管属性,储存在三维图纸中,可以通过提取三维图纸中的配管属性,自动完成二维出图,并将过程信息作为二维符的属性储存在二维图纸中,提取二维符号属性,完成自动标注。无需单独绘制二维图,大大减少用户工作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50,即,生成所述配管对应的二维符号,可包括:

根据所述配管中水平配管路径生成两个设定直径的圆并利用直线连接两个所述圆,形成所述配管对应的二维符号。

本实施例中,管口朝上的端头,可以用固定大小的空心圆表示,管口朝下的端头,可以用实心圆表示。水平管口可以用直线表示。通过圆和直线能够容易的进行二维图出图。垂直配管可以用一个空心圆表示。

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根据二维符号属性对二维符号中的管口和配管路径进行标注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上述步骤s160,即,根据所述二维符号属性对所述二维符号中的管口和配管路径进行标注,可包括:

步骤s161:对所述二维符号中的管口或配管路径,进行动态捕捉,得到标注线起点;

步骤s162:根据第三点击指令确定标注线终点,并根据所述标注线起点和所述标注线终点形成标注线;

步骤s163:将所述标注线终点作为文字标注的基准点,并根据所述基准点和第四点击指令确定文字标注的方向;

步骤s164:根据所述文字标注的基准点、所述文字标注的方向及所述二维符号属性生成所述二维符号中的管口或配管路径的标注文字。

在上述步骤s161,对于管口,可以选择动态捕捉圆心,作为管口的标注线起点。对于配管路径,可以动态捕捉其上任一点,作为配管路径的标注线起点。

在上述步骤s162,可以通过移动光标并通过鼠标或触摸屏进行单击确定标注线终点,一旦确定标注线终点后,可以自动连接标注线起点和标注线终点形成标注线。或者,在光标移动的过程中,可以始终显示标注线起点和光标所在位置的直线,待进行点击操作后,直线固定下来,形成标注线。

在上述步骤s163,第四点击指令可以通过利用鼠标或触摸屏进行单击得到。基准点可以为固定点,可以将点击时的光标位置相对于基准点的方向确定为文字标注的方向。

在上述步骤s164,根据所述文字标注的基准点和所述文字标注的方向可以确定文字标注的起点,在此可以标注文字。二维符号属性可以用于确定文字标注的内容。

本实施例中,能够方便地辅助实现管口或配管路径的标注。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1所示的电气配管计算机辅助绘图方法,还可包括:

步骤s170:遍历三维电气配管中各配管,根据各所述配管的编码属性进行归类汇总,统计得到各类所述配管的长度,并输出所述配管的材料名、材料编码、材料规格及材料长度。

在上述步骤s170中,编码属性可以标识配管的种类。编码属性可以在三维配管绘制过程中存储到数据库或三维图纸对应的存储空间中,在进行汇总统计时进行输出。

本实施例中,能够自动实现配管分类汇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特征属性包括:修正方向(管口参考点坐标值、坐标修正值/修正特征值)、电缆信息、管口高度信息、配管规格、配管编号及配管模式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缆工程属性包括:电缆编号、电缆来源、电缆去向、电缆型号及电缆规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楼板信息包括楼板编号和楼板厚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以配管为钢管为例,电气三维配管的绘制方法,可包括如下步骤:

a、电缆信息导入,用于提取电缆的工程属性(电缆编号、来处、去处、型号及规格),对无关电缆、已配电缆进行标识性设置和隐藏;

b、规则内置数据库中,包括电缆外径值(对应不同型号和规格)、电缆外径与钢管规格的匹配规则(包括单根电缆和多根电缆)、钢管外径与楼板厚度的匹配规则、钢管规格(对应钢管外径)、钢管型号库(包括钢管材质名称、规格、物料编码信息)等;

c、提取楼板信息到数据库中,包括楼板编号和厚度信息;

d、管口定位点与参考点的修正方法;

e、管口定位点z坐标的定位方法;

f、钢管绘制方法;

g、钢管水平路径调整方法;

h、二维图出图方法;

i、管口标注方法;

j、路径标注方法;

k、管径、管长导出方法;

l、钢管汇总统计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d,在屏幕选择的参考点修正后即为管口定位点。具体修正的可以是平面x、y轴坐标值,在屏幕选择参考点后,从弹出的界面可以选择在八个方向对坐标值进行修正(x+、x-、y+、y-、x+y+、x+y-、x-y+、x-y-)或不修正,共九个选择,设计人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修正值为钢管半径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e,定位点的z坐标与参考点z坐标没关系,取钢管敷设楼板的z坐标信息,由设计人在界面给定相对楼板的高度信息(缺省值为楼板上1200mm,负值为楼板下),由此取得定位点的z坐标信息,即管口高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f,钢管从管口起,垂直向上或向下向敷设平台方向,到预定位置后(楼板上、楼板中、楼板下,地坪埋深高度、根据敷设模式确定)形成拐点,2个拐点间(电气配管从水平路径拐到供/用电设备,一般会有拐点,因为配管的2个管口分别对应供电或用电设备,而配管路径为水平隐蔽段,可能会有高差,从供/用电设备到水平隐藏段,可对应2个垂直段,垂直段与水平段的交点即为拐点,并可处理成圆弧拐点)直线连接。拐点处用圆弧——预设弯曲半径值作为圆弧半径——与二条直线相切过渡。缺省的弯曲半径取管内最粗电缆外径的20倍,或者可以是钢管外径的6倍,取大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g,分别由调整点与上述步骤f中的二个拐点连接为二条相接的直线,调整点处用圆弧与二条直线相切来过渡。圆弧的半径值与上述步骤f中的圆弧半径值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h,遍历每一根三维钢管,提取其特征属性,包括参考点坐标、定位点基于参考点调整方向特征值、电缆列表(管内)、管口标高、钢管编号(内含管径信息)、敷设信息(楼板上、楼板中、楼板下、地坪埋深高度)、敷设模式(楼板配管、地坪配管等),把这些属性赋给对应三维钢管的二维符号,作为二维符号的属性。

三维钢管是一个几何体,与之对应的二维符号由三个独立的元素构成,两个管口分别为直径180mm的圆,第三个元素是连接2个圆的一条线,如果三维钢管的水平路径经过调整,连接2个圆的这条线的做法参考上述步骤f中水平段钢管的连接方式。

每个管口符号的定位,以参考点坐标为基准,在调整方向特征值指定的方向修正,修正值为管口符号圆半径。该特征值与绘制三维钢管时管口定位对参考点x、y坐标进行的1/9(x+、x-、y+、y-、x+y+、x+y-、x-y+、x-y-或不修正)的选择相对应。也就是说管口的二维符号与三维管口的定位,是在同一方向修正,只是修正值不一样。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i,捕捉管口符号圆心,圆心作为标注线的起点,动态捕捉鼠标左键的选点(确定标注位置),作为标注线的终点,该点同时作为文字标注的基准点,继续捕捉鼠标左键,确定标注方向,可文字朝上标注或朝左标注。

以下内容可以自动实现:

提取钢管编号属性值,根据平台激活的字形,计算文字标注线的长度和间距(文字与标注线的间隔距离)。根据管内电缆数量,确定文字标注的行数,每根电缆编号占一行。自动生成文字标注线和写入相应标注信息。与钢管编号一致的电缆编号省略不写,改写为钢管编号。然后在最后一行的下面,提取管口相对敷设楼板的高度值,写入标高符号和该高度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同一个管口符号可多次标注,后一次标注替换上一次对该管口标注的内容。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j,捕捉钢管符号(钢管路径线上的任一点),作为标注线的起点,动态捕捉鼠标左键的选点(确定标注位置),作为标注线的终点,该点同时作为文字标注的基准点,继续捕捉鼠标左键,确定标注方向,确定文字朝上标注或朝左标注。

以下内容可以自动实现:

提取钢管敷设信息,比如楼板上、楼板中、楼板下、或地坪埋深高度等信息,提取平台激活字形,计算文字标注线的长度,自动生成文字标注线,把相应的敷设信息写在线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k,电缆表导入到数据库后,在配管过程中,每根钢管的管径和管长都会即时写入数据库中对应电缆的相应列,导出时为整表导出,个别列信息处理如下:

管长单位,由毫米改为米,小数点后数值不论大小,舍去后直接升一位;

管径写成g+管径值;

与其它电缆合穿钢管的电缆,在管径列填写:与xx电缆合穿。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l,遍历三维钢管,提取其编码属性,按编码属性归类汇总统计长度,同时提取每类钢管的材料名称和管径规格等信息一并以excel格式导出。导出的相关列有:材料名称、材料编码、材料规格、材料长度。

本实施例中,通过构建“电缆配管设计数据库”,包括配管设计工程数据、配管设计规则和规范等设计资源。在配管设计过程中借助数据库提供的知识和信息,辅助设计人员顺利完成三维配管。通过使用“参考点修正技术”,辅助设计人对钢管精准定位。通过增添“三维配管过程信息”作为钢管属性,储存在三维图纸中,通过提取三维图纸中的钢管属性,自动完成二维出图,并将过程信息作为二维符的属性储存在二维图纸中。通过提取二维符号属性,完成自动标注。以此能够达到把设计人员从繁琐、简单和重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的目的: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了解本发明,下面将以一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过程。

电气配管依据电缆表要求,包括需要配管的电缆,每根电缆的编号、型号、规格、电缆的来处和去处作为基础数据进行配管。配管设计要解决的问题有管口定位、管径与电缆外径的匹配关系、电缆在保护管中保持一定的弯曲半径、钢管外径与楼板厚度的匹配关系、钢管在楼板内敷设的路径调整、钢管的二维符号化问题、二维管口和管口路径的标注问题、以及材料统计等问题。

应用本实施例的方法进行工程配管设计时,用户只需将电缆表导入系统,对每根电缆选定敷设模式,在平面图上确定管口的参考位置和调整方向,就可以按照默认的弯曲半径绘制所需的三维配管图。更主要的是以此为基础能够自动生成二维图,辅助完成管口标注,自动统计材料用量并生成材料表,提供工程量数据。操作界面可采用图标菜单、键盘和鼠标等操作方法,方便、灵活、快捷,能够为用户提供便捷的人机接口模式和有关基础数据的录入选项,使设计人员在操作上直观明了。

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技术手段,达到把设计人员从繁琐、简单和重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的目的:

(1)构建“电缆配管设计数据库”,包括配管设计工程数据、配管设计规则和规范等设计资源。在配管设计过程中借助数据库提供的知识和信息,辅助设计人员能够顺利完成三维配管;

(2)使用“参考点修正方法”辅助设计人对钢管精准定位;

(3)增添“三维配管过程信息”作为钢管属性,储存在三维图纸中,通过提取三维图纸中的钢管属性,自动完成二维出图,并将过程信息作为二维符的属性储存在二维图纸中;

(4)提取二维符号属性,完成自动标注。

图8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气配管计算机辅助绘图方法的功能框图。如图8所示,在楼板配管的配管模式下,当进行楼板上配管、楼板下配管及楼板暗配时,通过给定的两点,自动配管的方法可包括:

1、自动提取楼板厚度和钢管截面,确定在楼板内敷设或楼板下敷设(适合楼板暗配模式);

2、根据选择的两点,自动连接得到配管路径,可后期通过鼠标调整为倒角折线、躲开孔洞等;

3、钢管两端头的标高以及坐标可通过界面输入和依据参考点调整。

在地坪暗配的配管模式下,通过给定的两点,自动配管的方法可包括:

1、自动提取钢管截面;

2、根据选定的两点,自动连接得到配管路径,可后期通过鼠标调整为弧线,躲开孔洞等;

3、钢管两端头的标高以及坐标可通过界面输入和依据选点调整。

在沿边角线明配的模式下,通过给定的两点,自动配管的方法可包括:

1、自动提取钢管截面;

2、根据选定的两点,中间路径线(选定的边角线)自动生成配管;

3、钢管两端头的标高以及坐标可通过界面输入和依据选点调整。

在垂直配管的模式下,通过给定的一点,自动配管的方法可包括:

1、自动提取钢管截面;

2、钢管两端头的标高以及坐标可通过界面输入和依据选点调整。

在智能线空间配管的模式下,通过已有的智能线自动配管的方法可包括:

1、自动提取钢管截面。

2、提取智能线

在配组管的模式下,通过已有的智能线以及界面设定自动配管,界面设定可包括:

1、设置行数和列数;

2、设置钢管截面;

3、设置行间距;

4、设置列间距;

5、设置埋深。

配组管模式,只配管,没有电缆,一般为电缆预留路径,不依据电缆配管,可根据经验预留管。

图9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楼板配管模式的配管界面示意图。参见图9,在进行配管设计时,可根据电缆表确定电缆的来处和去处,确定钢管的路径;根据电缆型号规格确定电缆直径,通过电缆直径确定钢管规格,配管后,进行管口标注,指导施工人员施工。现有技术中,上述过程都是人工匹配,包括:查每根电缆的外径,查表匹配钢管规格,多根电缆合穿时,通过多根电缆的外切圆直径,查表获得钢管的规格,手工记录、添加标注。

在本实施例中,首先把项目电缆表导入到数据库,在数据库中设置电缆外径表,项目所用的电缆型号、规格对应的电缆外径内置其中,电缆外径与钢管的匹配表也内置在数据库中,多根电缆合穿时的计算规则内置于程序中。设计时选定电缆后,模块自动匹配钢管规格,以钢管编号的形式显示在界面上,设计人可据此确定,也可根据需要修改。每根钢管所穿电缆编号,作为钢管属性记录下来,标注时自动提取加以显示。界面左侧的电缆表是通过电缆管理界面导入再处理后提取出来的。所呈现的都是待配管电缆,一些不需要配管的电缆和已经配管的电缆都已排除在列表外,便于设计人员进行有效选择和充分掌握设计进程。

图10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楼板厚度匹配表示意图。如图10所示,在图9所示界面中,点击“敷设规则按钮”,可呈现出楼板厚度匹配表界面。这个表的数据已经内置于数据库中,设计人可打开该界面了解模块推送结果的依据,判断是否在具体的项目中做些变通。

图9中管端1和管端2的相对高度值,为管端z坐标取值,单位为mm,默认值为1200(很多情况下管口就在楼板上1200mm的位置),可更改输入实际值,管端z坐标值=楼板高度+相对高度值。

不采用鼠标直接提取管端的z坐标,跟x、y坐标一样,是为了避免三维视图操作选点,三维操作选点比二维操作效率低很多。

三维设计二维操作,融合了二维设计和三维设计的优点,二维设计操作简单,三维设计直观,这一设置使本实施例的方法在性能上提升一大步。

钢管的弯曲半径值缺省设置为20,多数情况下为20,可更改输入需要值。

图1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二维图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1所示,在三维配管完成后,可以点击图9所示界面中的“创建二维图”来生成二维图。

在自动创建新图类型为二维图纸的过程中,可以新建图纸放置二维符号,其中,图纸名称,例如,是在当前图纸名称后面增加“_2d”。

在自动绘制钢管的二维符号过程中,钢管的二维符号可由三个独立的元素构成,两个管口分别为直径180mm的圆连接2个圆的一条线,如果三维钢管的水平路径经过调整,连接2个圆的这条线的符号路径也相应调整。管口坐标的参考点和调整方向与三维管绘制时一样,调整值则改为管口圆的半径值90mm。

在把三维钢管的属性提取出来赋给对应的二维符号的过程中,对于每根三维钢管,提取其特征属性,包括:参考点坐标、定位点基于参考点的调整方向特征值、电缆列表(管内)、管口标高、钢管编号(含管径信息)、敷设信息(楼板上、楼板中、楼板下、地坪埋深高度)、敷设模式(楼板配管、地坪配管等)等,作为二维符号属性。在把三维钢管的属性提取出来赋给对应的二维符号之后,可以进行标注。

其中:1、一根钢管由三部分组成,两个端头和管体;垂直钢管只能看到一个端头;2、管口朝上的端头,用固定大小的空心圆表示,管口朝下用实心圆表示,圆直径可为180mm(出图尺寸为1.8mm);垂直钢管用一个空心圆表示;3、水平管口,用直线表示,长度可为180mm(出图尺寸为1.8mm);4、管体部分可用红色的线表示;图层、色号设置方法可包括:电气专业图层elec-d-conduit、管体色号203,端头色号195;通信专业图层elec-x-tc-communicationpipeline,管体色号:225,端头色号217;通信专业图层elec-x-tc-intercompipeline,管体色号:225,端头色号217;仪表专业elec-k-cabletray&conduit,管体色号:214,端头色号206。

图1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二维图标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1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钢管二维符号示意图。图1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管口标注的示意图。如图12至图14所示,在二维图中进行标注包括管口标注和敷设路径标注两种,其中第三点只是判断方向,线长和终点坐标通过计算获得。管口标注的标注内容可以从管口属性中自动提取,可包括:1、管内有几根电缆,设置几行;2、最后一行除了标注出电缆编号外,再标注出配管路径;3、其它行只标电缆编号;4、最后一行电缆编号下,标出管口标高。敷设路径标注的内容可从钢管符号属性提取,可包括楼板内敷设、楼板下敷设、楼板上敷设及埋深值中的至少一项。

项目的电缆表可包括:序号、电缆编号、管径、管长、电缆类型、电缆规格、噪声等级、电缆长度、来处名称、来处编号、去处名称、去处编号(例如+s5.rl1)等。

图1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配管操作示意图。如图15所示,管口定位的参考点捕捉在二维图里实现,图15示意了操作面中的二维操作和选点,图中示意的是建筑物的平面图,中间部分为混凝土楼板,钢管水平敷设路径都是基于混凝土楼板的标高及楼板厚度进行。图1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调整参考点的界面示意图。如图16所示,为了得到管口的准确定位,对参考点xy坐标的修正,通过界面选择完成。图1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钢管的三维示意图。如图17所示,可以得到钢管的三维图形,图17中示意了5根三维配管模型,上面三根有水平路径的钢管,是基于楼板的配管,其中一根管的管口设置在楼板下,其余管口的设置均为楼板上,下面一根管为地坪配管,其管口标高均为地坪上,中间有一根垂直管,2个管口一个在楼板上,另一个在楼板下。图18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钢管二维符号及标注的示意图。如图18所示,可以通过两个圆和一条直线表示钢管二维图形,并可以利用钢管的特征属性形成标注文字。图18示意的是管口标注和管径(配管路径)标注。例如,左上角的管口标注,示意该电气配管内有2根电缆(编号分别为=a101bc+s5rl1-w2010、=a101bc+s5rl1-w2005),管径为g32,管口标高为楼板上1.2m,其中以“=”引导的代码a101bc为功能代码,实际代表皮带机,该电缆与编号为a101bc的皮带机相关,以“+”引导的编码s5rl1为位置代码,表示s5变电所rl1继电器柜,以“-”引导的代码w2010为规格代码,w代表电缆,2与电缆的噪声等级相关,010为顺序号。图18中的管径(配管路径)标注了2处,不同之处是字体号不一样,较大字体用的绿色,打印比较暗,较小字体为黑色,所以比较清楚。管径标注支持多处标注,当路径长时,允许多处标注。而管口标注,也可以多次标注,但只显示最后一次的标注,前一次的标注被后一次标注自动替换。图19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钢管统计结果的示意图。如图19所示,可以方便地统计出各类材质钢管的结果。图20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管径和管长写回电缆表的结果示意图。如图20所示,可以将管长和管径写回电缆表,并存储起来。

本实施例中,运用计算机辅助技术与传统设计方法的结合,设计人员在三维配管设计中,能从繁琐的绘图、计算和材料统计中解脱出来,减轻劳动强度,缩短设计周期,大大提高设计和绘图效率和设计质量;在应用中,设计人员的感觉是轻松、快捷、准确,而且工程量越大,效率提高越明显。

基于与图1所示的电气配管计算机辅助绘图方法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气配管计算机辅助绘图装置,如下面实施例所述。由于该电气配管计算机辅助绘图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电气配管计算机辅助绘图方法相似,因此该电气配管计算机辅助绘图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电气配管计算机辅助绘图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气配管计算机辅助绘图装置,可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电缆信息、楼板信息、电缆外径与配管规格的匹配关系、相对楼板的管口距离信息、以及配管外径与楼板厚度的匹配关系,所述电缆信息包括电缆工程属性;

外径及管口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电缆外径与配管规格的匹配关系和所述电缆信息确定配管外径;确定二维平面内的管口定点坐标值;

配管敷设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管口定点坐标值、所述相对楼板的管口距离信息、所述楼板信息、所述配管外径、以及所述配管外径与楼板厚度的匹配关系,自动敷设形成三维电气配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径及管口获取单元,可包括:

参考点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点击指令确定在二维平面内的管口参考点坐标值;

参考点修正模块,用于接收坐标修正值,并根据所述管口参考点坐标值和所述坐标修正值计算得到管口定点坐标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配管敷设单元,可包括:

楼板配管模式敷设模块,用于在楼板配管模式下,根据所述楼板信息、所述配管外径、以及所述配管外径与楼板厚度的匹配关系,通过连接两个不同所述管口定点坐标值对应的管口定点形成配管路径;

地坪暗配模式敷设模块,用于在地坪暗配模式下,根据所述配管外径,通过连接两个不同所述管口定点坐标值对应的管口定点形成配管路径;

沿边角线明配模式敷设模块,用于在沿边角线明配模式下,根据所述配管外径,通过依据两个不同所述管口定点坐标值对应的管口定点以及在楼板或地坪所在二维平面内选择的边角线进行连接形成配管路径;

配垂直管模式敷设模块,用于在配垂直管模式下,根据所述配管外径和所述相对楼板的管口距离信息,通过一个所述管口定点坐标值对应的管口定点形成配管路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配管敷设单元,可包括:

配管管口定位点垂向坐标值确定模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相对楼板的管口距离信息确定垂直于所述二维平面的方向的坐标值;

垂直敷设模块,用于在电气配管垂直段模式下,根据垂直于所述二维平面的方向的坐标值和所述配管外径,从所述管口定点坐标值对应的管口位置开始在垂直于所述二维平面的方向上敷设配管至预定位置,并在所述预定位置处形成圆弧形拐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配管敷设单元,还可包括:

水平段敷设模块,用于在楼板配管模式下,根据所述楼板信息、所述配管外径、以及所述配管外径与楼板厚度的匹配关系,通过连接两个不同所述拐点在楼板所在二维平面内形成配管路径;在地坪暗配模式下,根据所述配管外径,通过连接两个不同所述拐点在地坪所在二维平面内形成配管路径;在沿边角线明配模式下,根据所述配管外径,依据两个不同所述拐点和在楼板或地坪所在二维平面内选择的边角线进行连接形成配管路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配管敷设单元,还可包括:

调整点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二点击指令确定调整点位置;

配管路径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调整点位置分别连接至两个不同所述拐点,以调节二维平面内形成的配管路径;所述调整点位置形成圆弧形拐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气配管计算机辅助绘图装置,还可包括:

属性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预先存储的所述三维电气配管中配管的特征属性,并根据所述特征属性生成二维符号属性;

二维符号生成单元,用于生成所述配管对应的二维符号;

标注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二维符号属性对所述二维符号中的管口和配管路径进行标注。

在一些实施例中,二维符号生成单元,可包括:

二维符号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配管中水平配管路径生成两个设定直径的圆并利用直线连接两个所述圆,形成所述配管对应的二维符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标注单元,包括:

标注线起点获取模块,用于对所述二维符号中的管口或配管路径,进行动态捕捉,得到标注线起点;

标注线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第三点击指令确定标注线终点,并根据所述标注线起点和所述标注线终点形成标注线;

文字标注方向获取模块,用于将所述标注线终点作为文字标注的基准点,并根据所述基准点和第四点击指令确定文字标注的方向;

标注文字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文字标注的基准点、所述文字标注的方向及所述二维符号属性生成所述二维符号中的管口或配管路径的标注文字。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气配管计算机辅助绘图装置,还可包括:

配管材料汇总单元,用于遍历三维电气配管中各配管,根据各所述配管的编码属性进行归类汇总,统计得到各类所述配管的长度,并输出所述配管的材料名、材料编码、材料规格及材料长度。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所述方法的步骤。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气配管计算机辅助绘图方法、电气配管计算机辅助绘图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获取电缆信息、楼板信息、电缆外径与配管规格的匹配关系、相对楼板的管口距离信息、以及配管外径与楼板厚度的匹配关系,根据所述电缆外径与配管规格的匹配关系和所述电缆信息确定配管外径,确定二维平面内的管口定点坐标值,以及根据所述管口定点坐标值、所述相对楼板的管口距离信息、所述楼板信息、所述配管外径、以及所述配管外径与楼板厚度的匹配关系,能够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自动敷设生成三维电气配管。进一步,通过参考点修正,辅助设计人对配管精准定位;通过添加配管属性,能够自动完成二维出图,并将二维符的属性储存在二维图纸中;能够提取二维符号属性,完成自动标注。以此,能够在三维设计平台适时提供决策依据,把设计人从繁琐、简单和重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设计规则信息、设计过程信息等内置于模块数据库中,流畅地根据设计要求,顺利完成设计,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个具体实施例”、“一些实施例”、“例如”、“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各实施例中涉及的步骤顺序用于示意性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其中的步骤顺序不作限定,可根据需要作适当调整。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