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飞机救生衣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10218发布日期:2018-11-20 20:36阅读:101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飞机救生衣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根据民航适航法规,每个需要执行跨水航班任务的飞机都必须为每个乘员配备有效的救生衣。因此,要对执行跨水航班任务的飞机上的救生衣状态(包括:在位情况、有效期、完整性)进行监控与检查。目前的方法主要依靠人工拿出放在座椅底下的救生衣来检查确认。据统计,国内某航空公司每天的跨水航班大约有300多班,通过人工目视检查确认救生衣状态,对于1百多座的飞机一个人检查平均用时至少要50分钟。而对于像类似空客A380型这种双层500多个座位的飞机检查时间则需要更多的时间,很影响航班运作。且这种重复弯腰的工作容易使维修人员疲劳而影响检查质量甚至容易造成人员受伤。同时目前对装机救生衣的有效期缺少机队状态监控,使救生衣的库存处于无序状态,容易造成资源不足或浪费。随着RFID技术的发展,目前RFID标签的定位识别精度与识别距离已大大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飞机救生衣管理系统,可简便快捷地实现对飞机救生衣的在位情况、有效期、完整性检查,且还能进行后台监控管理。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飞机救生衣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干RFID易碎封口识别标签2,分别与各飞机救生衣1进行打包封装,且打包封装方式应使得一旦打开救生衣包装则RFID易碎封口识别标签就会损坏;

一写卡器3,用于在救生衣1入库前将数据写入RFID易碎封口识别标签2;

一手持式读/写卡器4,其内安装有定位模块5及识别模块6;

一计算机7,装有内含飞机救生衣构型数据库9的救生衣管理软件8;

所述的读卡器与RFID易碎封口识别标签2和计算机7分别通过无线连接。

所述的打包封装方式为将RFID易碎封口识别标签2粘在救生衣1的封口处。

所述的RFID易碎封口识别标签具有一次性粘贴、松开即失效的特性。

本基于RFID技术的飞机救生衣管理系统工作步骤如下:

(1)首先安装配置基于RFID技术的飞机救生衣管理系统,包括RFID易碎封口识别标签及写卡器、手持式读/写卡器,读卡器安装好定位模块及识别模块,计算机安装救生衣管理软件,软件装载飞机救生衣构型数据库(包括飞机号,本机救生衣总数、位置构型图),联接读卡器与软件进行位置匹配,匹配成功后即可使用;

(2)救生衣在装上飞机前先使用RFID易碎封口识别标签进行打包封装(作用是确认救生衣没有被使用,一旦打开救生衣包装RFID易碎封口识别标签就会损坏使用读卡器无法读出,从而实现检出功能),使用写卡器对RFID标签进行写入救生衣的件号、序号、有效期信息;

(3)当装有RFID的救生衣装上飞机相应位置后,使用手持式读/写卡器的定位模块对机上救生衣进行定位并识别,如当前位置上的某个救生衣数据(件号、序号、有效期、位置)缺失时,手持式读卡器立即给出声音警告和原因提示,修正后将正确的数据传输回给计算机救生衣管理系统;

(4)救生衣管理系统根据飞机救生衣构型数据库和手持式读/写卡器传回来的数据进行归档统计并实时监控,可实现列出每个月的机队救生衣到期数量,给航材部门准备救生衣库存;另当某一位置救生衣有效期达到设定的检查过期期限时(比如设定离实际过期前6个月时提醒),发提醒信息(包括飞机号、救生衣件号、序号、位置-比如3D)到相关管理部门邮箱(自行设定),实现后台有效期到期自动检出功能。

(5)当需要对飞机上的救生衣进行在位检查时,使用手持式读/写卡器的识别模块在飞机上进行检查,手持式读/写卡器根据设定的检查飞机号自动选择本架飞机的救生衣信息,在维修人员走过的相关位置进行匹配,如不相符或缺少信息时给出声音警告并在相应位置标红色。如救生衣数据(件号、序号、有效期、位置)均正确会在手持式读/写卡器上看到相应位置标示为绿色。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RFID易碎封口识别标签对救生衣进行标识封装,并根据飞机救生衣构型数据库和定位模块使用手持式读/写卡器进行初始位置配备及发送数据到管理计算机软件进行后台监控管理,实现对救生衣的在位情况、有效期、完整性检查与机队航材救生衣库存管理。

本实用新型能实现救生衣有效期后台自动管理,提高监控效率及使航材备件变得科学,方便在飞机上检查,节省大量人力并提高检查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基于RFID技术的飞机救生衣管理系统实施例组成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基于RFID技术的飞机救生衣管理系统的执行步骤图。

图中:1.救生衣,2.RFID易碎封口识别标签,3.写卡器,4.手持式读/写卡器,5.定位模块,6.识别模块,7.计算机,8.救生衣管理软件,9.飞机救生衣构型数据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RFID技术的飞机救生衣管理系统实施例。

该基于RFID的飞机救生衣管理系统包括:若干RFID易碎封口识别标签2,分别与各飞机救生衣1进行打包封装,且打包封装方式应使得一旦打开救生衣包装则RFID易碎封口识别标签就会损坏;一写卡器3,用于在救生衣1入库前将数据写入RFID易碎封口识别标签2;一手持式读/写卡器4,其内安装有定位模块5及识别模块6;一计算机7,装有内含飞机救生衣构型数据库9的救生衣管理软件8。

所述的读卡器与RFID易碎封口识别标签2和计算机7分别通过无线连接,所述的打包封装方式为将RFID易碎封口识别标签2粘在救生衣1的封口处,所述的RFID易碎封口识别标签具有一次性粘贴、松开即失效的特性。

在救生衣1入库前通过写卡器3将数据写入RFID易碎封口识别标签2,然后将RFID易碎封口识别标签2粘在救生衣1的封口处,当救生衣1安装到飞机上时,维修人员使用手持式读/写卡器4的定位模块5将救生衣1的安装位置输入系统中,手持式读/写卡器4通过网络把带有装机位置的救生衣1信息全部传输回计算机7,计算机7内的救生衣管理软件8结合飞机救生衣构型数据库9把手持式读/写卡器4传回的数据匹配到相应的位置上。

到此完成了数据的采集,可以查询监控每架飞机上的任一位置上的救生衣1数据(包括件号、序号、位置等)。在机队有效期监控方面系统定期自动监测救生衣1数据如有效期到了监控日期时系统自动发提示邮件到管理部门的邮箱中,实现自动化控制。而在日常的在位及有效期检查时,使用手持式读/写卡器4的识别模块6在机上快速的执行检查确认工作,当有救生衣1缺失或标签被人为损坏,手持式读/写卡器4即给出声音警告和原因提示,并在相关位置标红色。如数据正确则为绿色。

该基于RFID技术的飞机救生衣管理系统的工作步骤如图2,具体的执行步骤如下:

(1)首先安装配置基于RFID技术的飞机救生衣管理系统8,包括RFID易碎封口识别标签2及写卡器3、手持式读/写卡器4,手持式读/写卡器4安装好定位模块5及识别模块6,计算机7安装救生衣管理软件8,软件装载飞机救生衣构型数据库9(包括飞机号,本机救生衣总数、位置构型图),联接手持式读/写卡器4与救生衣管理软件8进行位置匹配,匹配成功后即可使用;

(2)救生衣1在装上飞机前先使用RFID易碎封口识别标签2进行打包封装(作用是确认救生衣没有被使用,一旦打开救生衣1包装RFID易碎封口识别标签2就会损坏使用手持式读/写卡器4无法读出,从而实现检出功能),使用写卡器3对RFID标签1进行写入救生衣的件号、序号、有效期等信息;

(3)当装有RFID的救生衣1装上飞机相应位置后,使用手持式读/写卡器4的定位功能5对机上救生衣1进行定位并识别,如当前位置上的某个救生衣1数据(件号、序号、有效期、位置)缺失时,手持式读/写卡器4立即给出声音警告和原因提示,最后将正确的数据传输回给计算机救生衣管理系统8;

(4)救生衣管理系统8根据飞机救生衣构型数据库9和手持式读/写卡器4传回来的数据进行归档并实时监控,可实现列出每个月的机队救生衣到期数量,给航材部门准备救生衣库存;另当某一位置救生衣1有效期达到设定的检查过期期限时(比如设定离实际过期前6个月时提醒),发提醒信息(包括飞机号、救生衣件号、序号、位置-比如3D)到相关管理部门邮箱(自行设定),实现后台有效期到期自动检出功能。

(5)当需要对飞机上的救生衣1进行在位检查时,使用手持式读/写卡器4的识别模块6在飞机上进行检查,手持式读/写卡器4根据设定的检查飞机号自动选择本架飞机的救生衣1信息,在维修人员走过的相关位置进行匹配,如不相符或缺少信息时给出声音警告并在相应位置标红色。如救生衣1数据(件号、序号、有效期、位置)均正确会在手持式读/写卡器4上看到相应位置标示为绿色。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