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式证和本式证混合发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5082发布日期:2019-01-08 21:28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卡式证和本式证混合发证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证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卡式证和本式证混合发证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及科技的进步,各类证件也越来越多,现在主要的证件有两种,卡式证件与本式证件,在发证量较小的地方也要放置本式证件和卡式证件两种机器,这样,造成资源的浪费,也会造成取证不便。

在此,需要设计改进一种卡式、本式证件混合发证机构装置方案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卡式证和本式证混合发证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卡式证和本式证混合发证机构,包括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包括:

夹持机构,包括用于夹持证件的夹头,所述证件为卡式证或本式证;

导向机构,包括导轨,所述夹持机构可沿所述导轨来回移动地设置,以让所述夹头沿所述导轨传递证件;

调节机构,预调所述夹头夹持时的夹口大小,以能分别对应夹持卡式证和本式证;以及

第一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夹持机构和调节机构沿所述导轨来回移动,以传递证件。

优选地,所述夹头包括下夹头和可上下摆动或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所述下夹头上侧的上夹头,以形成夹口夹持。

优选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可上下摆动设置的调节件,以及分别与所述调节件和上夹头连接的弹性件,所述调节件摆动带动所述上夹头摆动或上下移动。

优选地,所述传送装置还包括对所述调节件的摆动位置进行限位的夹卡限位开关、夹本限位开关,所述夹卡限位开关位于所述夹本限位开关下侧,让所述夹头在夹持所述卡式证时的开口小于所述夹头在夹持所述本式证时的开口。

优选地,所述传送装置还包括带动所述调节件上下摆动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

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和连杆,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导轨上,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并向所述导轨的一端伸出,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夹持机构、调节机构连接,所述第一电机转动,让所述连杆带动所述夹持机构、调节机构在所述导轨上移动;

所述传送装置还包括对所述证件读取的非接触式读卡器,所述非接触式读卡器设置在所述夹持机构靠近所述第一电机时的位置上。

优选地,所述导轨上设有对所述夹持机构的移动范围进行限位的前端限位开关、后端限位开关;

所述前端限位开关、后端限位开关分别由远离所述第一电机的位置向靠近所述第一电机的方向间隔排布;

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轨迹远离所述第一电机一端的证件感应开关,对所述证件到达所述夹头后发出信号,让所述夹头对所述证件夹持。

优选地,所述传送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轨远离所述第一电机一端的上引导轮、下引导轮,所述上引导轮、下引导轮上下间隔设置,供证件通过。

优选地,所述混合发证机构还包括可转动设置的存放装置,所述存放装置的周圈分布有供卡式证插装的若干卡式槽以及供本式证插装的若干本式槽;

所述混合发证机构还包括供所述传送装置可转动安装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轴线与所述存放装置的转动轴线平行;

所述混合发证机构还包括带动所述传送装置绕所述支撑杆转动的第三电机、以及驱动所述传送装置沿所述支撑杆的轴向移动的第四电机。

优选地,所述支撑杆为丝杆。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卡式证和本式证混合发证机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混合发证机构集成了本式证和卡式证的收发存放,可以节省发证机的数量,节省资源,让用户的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混合发证机构的内部示意图;

图2图1中的混合发证机构的另一角度的内部示意图;

图3是1中的混合发证机构的内部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传送装置夹持证件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传送装置夹持证件时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的传送装置夹持证件时的仰视方向示意图;

图7是图5中的传送装置夹持证件时从证件所在侧的侧视示意图;

图8是图5中的传送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的卡式证和本式证混合发证机构包括本式证件放证盒1、卡式证件放证盒2、传送装置3、以及存放装置4。

发证机构收发和读取的证件5通常包括卡式证和本式证,本式证件放证盒1、卡式证件放证盒2内分别存放本式证和卡式证。通常,传送装置3可以分别将本式证件放证盒1、卡式证件放证盒2内的证件5夹取后读取数据,并能按信息存放到存放装置4的相应位置。

结合图3至图8所示,传送装置3包括夹持机构31、导向机构32、调节机构33以及第一驱动机构34。夹持机构31包括用于夹持证件5的夹头311,可在本式证件放证盒1、卡式证件放证盒2内的证件5推出后,夹头311可以将证件5夹持住。

导向机构32包括导轨321,夹持机构31可沿导轨321来回移动地设置,以让夹头311沿导轨321传递证件5。

为了适应卡式证和本式证的不同厚度,调节机构33预调夹头311夹持时的夹口大小,以能分别对应夹持卡式证和本式证。第一驱动机构34用于带动夹持机构31和调节机构33沿导轨321来回移动,以传递证件5。

混合发证机构集成了本式证和卡式证的收发存放,可以节省发证机的数量,节省资源,让用户的使用更加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机构34包括第一电机341和连杆342,第一电机341设置在导轨321上,连杆342的一端与第一电机341的输出轴连接并向导轨321的一端伸出。连杆342的另一端与夹持机构31、调节机构33连接,第一电机341运转时,让连杆342带动夹持机构31、调节机构33在导轨321上移动。

夹持机构31、调节机构33位于导轨321远离第一电机341的端部时,可以将从本式证件放证盒1、卡式证件放证盒2内推出的证件5夹持住。

优选地,夹头311包括下夹头3111和可上下摆动地设置在下夹头3111上侧的上夹头3112,上夹头3112也可上下移动,以形成夹口夹持。在证件5从本式证件放证盒1、卡式证件放证盒2内推出后,可以先移动到下夹头3111上定位住,再由上夹头3112向下摆动或向下移动后夹持住。在其他实施例中,上夹头3112、下夹头3111也可同时反向摆动。

如图8所示,调节机构33包括可上下摆动设置的调节件331,以及分别与调节件331和上夹头3112连接的弹性件332,调节件331摆动带动上夹头3112摆动或上下移动。优选地,调节件331为凸轮结构或偏心轮结构,在向下摆动时带动上夹头3112向下摆动或向下移动,并由弹性件332提供夹持后的夹紧力。

再如图3至图8所示,为了让调节件331的摆动幅度与夹头311夹持本式证和卡式证的开口大小匹配,需要对调节件331在夹持两种证件5时的摆动幅度限位。进一步地,传送装置3还包括对调节件331的摆动位置进行限位的夹卡限位开关35、夹本限位开关36,通常,由于卡式证的厚度较本式证的厚度小,夹卡限位开关35位于夹本限位开关36下侧,让夹头311在夹持卡式证时的开口小于夹头311在夹持本式证时的开口。

当对卡式证夹取时,夹本限位开关36关闭,调节件331转动到夹卡限位开关35所在位置时,夹卡限位开关35得到信号,让调节件331停止摆动,让夹口的开口能夹住卡式证。

当对本式证夹取时,夹卡限位开关35关闭,调节件331转动到夹本限位开关36所在位置时,夹本限位开关36得到信号,让调节件331停止摆动,让夹口的开口能夹住本式证。

另外,传送装置3还包括带动调节件331上下摆动的第二驱动机构333,第二驱动机构333包括第二电机,第二电机运转带动调节件331摆动。

为了在夹持证件5后识别出证件5的信息,传送装置3还包括对证件5读取的非接触式读卡器37,非接触式读卡器37设置在夹持机构31靠近第一电机341时的位置上。在其他实施例中,非接触式读卡器37也可位于夹持机构31移动范围内的其他位置上。在读取后,可根据信息将证件5存放到存放装置4上与存储的信息匹配的特定位置。

为了限定夹持机构31在导轨321上的活动范围,导轨321上设有对夹持机构31的移动范围进行限位的前端限位开关322、后端限位开关323。前端限位开关322、后端限位开关323分别由远离第一电机341的位置向靠近第一电机341的方向间隔排布。

前端限位开关322对夹持机构31远离第一电机341时的位置进行限定,后端限位开关323对夹持机构31靠近第一电机341时的位置进行限定,夹持机构31在分别到达前端限位开关322、后端限位开关323的位置后,触发前端限位开关322、后端限位开关323,发出指令停止移动。

夹持机构31还包括设置在导轨321远离第一电机341一端的证件感应开关312,在证件5到达夹头311后触发证件感应开关312发出信号,让夹头311对证件5夹持。

传送装置3还包括设置在导轨321远离第一电机341一端的上引导轮324、下引导轮325,上引导轮324、下引导轮325上下间隔设置,上引导轮324、下引导轮325之间形成通道供证件5通过,对证件5定位。

再结合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将证件5存放,混合发证机构还包括可转动设置的存放装置4,存放装置4的周圈分布有供卡式证插装的若干卡式槽41以及供本式证插装的若干本式槽42,让夹取的本式证和卡式证均有位置存放。若干卡式槽41、若干本式槽42可以将每一槽位编号,对应插装不同信息的证件5。

混合发证机构还包括供传送装置3可转动安装的支撑杆6、带动传送装置3绕支撑杆6转动的第三电机7、以及驱动传送装置3沿支撑杆6的轴向移动的第四电机8。优选地,支撑杆6的轴线与存放装置4的转动轴线平行。

本式证件放证盒1、卡式证件放证盒2通常与存放装置4错开放置,在传送装置3从本式证件放证盒1、卡式证件放证盒2取证后,第三电机7带动传送装置3转向存放装置4,将证件5插装到槽位上。同时,存放装置4也可转动,让证件5插装到周向相应的位置上。

当要插装到轴向不同位置的槽位时,第四电机8带动传送装置3沿支撑杆6的轴线移动,让传动装置能直接插接到存放装置4上。

通常,支撑杆6为丝杆,让传送装置3在丝杆上转动或轴向移动,支撑杆6也可为光轴。

可以理解地,上述各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使用而不受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