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式触摸屏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17421发布日期:2019-06-26 00:53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式触摸屏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摸屏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式触摸屏传感器。



背景技术:

触摸屏传感器从感应原理分为三类,分别是电容式,电磁式以及电阻式。其中电容式触摸传感器是传感器上有一个平板电容器阵列,电容器的一个电极发射信号,另一个电极通过耦合电容感应信号。当触摸物体(如手指)接近感应电极时,触摸物与感应电极构成另一个电容,该电容分流了一部分耦合信号。通过读取电容阵列中各电容耦合信号的变化,就可以读取触摸的位置。电磁式触摸传感器是与电磁笔配合使用的,电磁笔为信号发射端,传感器为信号接收端,当电磁笔接近传感器时,感应回路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在读取XY两个方向上感应回路的信号之后,通过运算可以定义出电磁笔的位置。目前电容式触摸传感器广泛用于手指的触摸;而电磁式传感器适合用来绘图、笔写辨识等,不能识别手指的触摸。

在一些既需要手指触摸,又需要笔写功能的电子产品上,就需要同时安装一个电容触摸屏和一个电磁触摸屏。这样的堆叠结构既增加了产品的成本,又增加了产品的厚度。

专利申请号为201510621518.1的发明专利公开了电磁电容触摸屏,包括显示模块、具有多个电容感应单元的电容模块、具有多个电磁感应单元的电磁模块,多个电磁感应单元包括多条电磁感应线,电容模块和电磁模块均位于同一层,多个电容感应单元和多个电磁感应单元相互间隔排列。该专利可以实现手笔双触控功能,但是该专利是电容与被动电磁复合,其电磁通道数量多,制造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式触摸屏传感器,其能解决现有技术电磁通道数量多,制造困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复合式触摸屏传感器,包括透明基板,所述透明基板的正面和背面分别设有金属网格层,所述金属网格层均包含有电容传感单元和电磁传感单元,所述电容传感单元包括若干条电容传感通道,所述电磁传感单元包括若干条电磁传感通道,所述电容传感器通道与电磁传感通道依次交替排列,所述透明基板的正面设有第一电学连接线,背面设有第二电学连接线,所述透明基板正面的电磁传感通道均与第一电学连接线连接,背面的电磁传感通道均与第二电学连接线连接。

优选的,所述透明基板正面的电磁传感通道和电容传感通道组成第一传感通道,透明基板背面的电磁传感通道和电容传感通道组成第二传感通道,所述第一传感通道与第二传感通道相互垂直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学连接线设置在透明基板正面的电磁传感通道的一端,所述第二电学连接线设置在透明基板背面的电磁传感通道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透明基板为玻璃、PET、PS、PI和COP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的,所述金属网格层由银细线或铜细线构成。

优选的,所述银细线或铜细线的宽度为2um-6um。

优选的,所述银细线或铜细线的厚度为200nm-3000nm。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将电磁传感通道和电容传感通道集成到一个传感器中,实现功能复合,降低了传感器的数量,并且是透明基板的上下两个表面分别设置,因而可以省去绝缘层,成本更低,制作更加方便,实现电容与主动电磁复合,电磁通道数量大大减少,制造困难大大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透明基板的正面金属网格层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透明基板的背面金属网格层结构图。

图中:1、透明基板;11、正面;12、背面;2、电容传感通道;3、电磁传感通道;4、第一电学连接线;5、第二电学连接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式触摸屏传感器,包括透明基板1,透明基板1的正面11和背面12分别设有金属网格层,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正面11和背面12是对透明基板1的上下两个不同的表面进行定义区分,实际上透明基板1的两面没有正反区别。

本实用新型中,金属网格层均包含有电容传感单元和电磁传感单元,所述电容传感单元包括若干条电容传感通道2,所述电磁传感单元包括若干条电磁传感通道3,所述电容传感器通道2与电磁传感通道3依次交替排列,所述透明基板1的正面11设有第一电学连接线4,背面12设有第二电学连接线5,透明基板1的正面11的电磁传感通道3均与第一电学连接线4连接,背面12的电磁传感通道3均与第二电学连接线5连接。电磁本质上是一种电流测量,需要电磁通道的两端都连接到芯片,构成一个闭合回路。本实用新型将全部电磁通道的其中一端接到芯片,另一端全部接到一条线上,再接到芯片,测量时共用这条线,因此能把引线减少一半。

本实用新型采用电容与主动电磁复合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电磁通道的数量,在制造和设计上都降低了困难。现有技术将金属网格层设置在同一面,需要做完一层后,做一层绝缘层再做第二次,而本申请将金属网格层分别在透明基板1的两面都设置,可以省去做绝缘层的过程,透明基板1相当于天然绝缘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透明基板1的正面11的电磁传感通道3和电容传感通道2组成第一传感通道,透明基板1的背面12的电磁传感通道3和电容传感通道2组成第二传感通道,所述第一传感通道与第二传感通道相互垂直设置。正面与背面的网格采用正交设计更加简单化。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电学连接线4设置在透明基板1的正面11的电磁传感通道3的一端,第二电学连接线5设置在透明基板1的背面12的电磁传感通道3的一端。

在本实用新型中,透明基板1为玻璃、PET(聚酯薄膜)、PS(聚苯乙烯)、PI(聚酰亚胺)和COP(光学材料,如环烯烃共聚物)中的任意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金属网格层由银细线或铜细线构成。进一步的,银细线或铜细线的宽度为2um-6um,银细线或铜细线的厚度为200nm-3000nm。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