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运输评价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7626369发布日期:2019-05-10 23:42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冷链运输评价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冷链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冷链运输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冷链运输是指在运输全过程中,无论是装卸搬运、变更运输方式、更换包装设备等环节,都使所运输货物始终保持一定温度的运输。在医药、蔬果、速冻食品、乳制品和冰淇淋等物品的运输过程中,通常需要采用冷链运输以避免因高温而导致货物变质。在远距离的冷链运输中,温度的波动是引起货物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保证低温的同时还需保持温度的稳定性,才能更好地保证货物不因温度变化而损坏。

现有技术中,利用传感器等对温度进行实时测量,但却缺乏一套相应的冷链运输评价机制,容易造成配送物品在运输工程中发生变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链运输评价方法及装置,以缓解了在冷链运输过程中发生变质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链运输评价方法,包括:

当物品配送运输后,获取状态信息,所述状态信息包括配送商信息、第一温度值、第一湿度值、配送车辆型号、配送车辆车牌号、配送车辆行走路线、驾驶员信息,外部气象条件,所述第一温度值为冷链运输过程中的各个测量点的温度值、所述第一湿度值为冷链运输过程中的各个测量点实时湿度值;

基于所述状态信息获取预设时间内的第一温度偏差度、第一湿度偏差度、第一温度波动度以及第一湿度波动度;

判断所述第一温度偏差度、所述第一湿度偏差度、所述第一温度波动度以及所述第一湿度波动度是否均在预设范围内;

若是,基于所述状态信息在数据库中获取与所述配送商信息、所述配送车辆型号、所述配送车辆车牌号,所述驾驶员信息、所述行走路线、所述外部气象条件均相同的第一历史数据信息,所述第一历史数据信息包括第二温度值以及第二湿度值;

若否,则记录异常数据并发送错误信息至收货方pc端和/或配送商pc端。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基于所述状态信息获取在预设时间内第一温度偏差度、第一湿度偏差度、第一温度波动度以及第一湿度波动度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温度值以及所述第一湿度值计算所述第一温度偏差度以及第一温度波动度;

所述第一温度偏差度的计算公式为:

δtf=±(tfmax-tfmin);

δtf:第一温度偏差度;

δtfmax:预设时间内测得的温度最大值;

δtfmin:预设时间内测得的温度最小值;

所述第一温度波动值的计算公式为

δtu:第一温度波动度;

tfmaxi:第i个测量点在预设时间内测得的温度最大值;

tfmini:第i个测量点在预设时间内测得的温度最小值。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基于所述状态信息获取在预设时间内第一温度偏差度、第一湿度偏差度、第一温度波动度以及第一湿度波动度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温度值以及所述第一湿度值计算所述第一湿度偏差度以及第一湿度波动度;

所述第一湿度偏差度的计算公式为:

δgf=±(gfmax-gfmin);

δgf:第一湿度偏差度;

δgfmax:预设时间内测得的湿度最大值;

δgfmin:预设时间内测得的湿度最小值;

所述第一湿度波动值的计算公式为

δgu:第一湿度波动度;

gfmaxi:第i个测量点在预设时间内测得的湿度最大值;

gfmini:第i个测量点在预设时间内测得的湿度最小值。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基于所述状态信息在数据库中获取与所述配送商信息、所述配送车辆型号、所述配送车辆车牌号,所述驾驶员信息、所述行走路线、所述外部气象条件均相同的第一历史数据信息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状态信息以及所述第一历史数据信息,获取在所述配送商信息、所述配送车辆型号、所述配送车辆车牌号,所述驾驶员信息、所述行走路线以及外部气象条件均相同的条件下的第二温度偏差度以及第二湿度偏差度。

结合第一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基于所述状态信息以及所述第一历史数据信息,获取在所述配送商信息、所述配送车辆型号、所述配送车辆车牌号,所述驾驶员信息、所述行走路线以及外部气象条件均相同的条件下的第二温度偏差度以及第二湿度偏差度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温度偏差度以及所述第二湿度偏差度,判断所述第二温度偏差度、所述第二湿度偏差度是否均在预设范围内;

若是,则基于所述状态信息,在数据库中获取与所述配送车辆型号、所述行走路线、所述外部气象条件均相同的第二历史数据信息,所述第二历史数据信息包括第三温度值以及第三湿度值;

若否,则执行所述记录异常数据并发送错误信息至收货方pc端和/或配送商pc端的步骤。

结合第一方面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基于所述状态信息在数据库中获取与所述配送车辆型号、所述行走路线、所述外部气象条件均相同的第二历史数据信息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状态信息以及所述第二数据历史信息,获取在所述配送车辆型号、所述行走路线、外部气象条件均相同的条件下的第三温度偏差度以及第三湿度偏差度。

结合第一方面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温度值、所述第三温度值、所述第一湿度值以及所述第三湿度值获取在所述配送车辆型号、所述行走路线、外部气象条件均相同的条件下的第三温度偏差度以及第三湿度偏差度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三温度偏差度以及第三湿度偏差度,判断所述三温度偏差度以及所述第三湿度偏差度是否均在预设范围内,

若是,则发送配送物品检验指令;

若否,则发送记录异常数据并发送错误信息至配送商pc端。

结合第一方面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发送配送物品检验指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配送物品检验结果;

基于所述配送物品检验结果,判断所述配送物品是否合格;

若是,则获取所述状态信息并保存以备下次匹配;

若否,则执行所述记录异常数据并发送错误信息至收货方pc端和/或配送商pc端的步骤。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冷链运输评价装置,包括:状态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当物品配送运输后,获取状态信息,所述状态信息包括配送商信息、第一温度值、第一湿度值、配送车辆型号、配送车辆车牌号、配送车辆行走路线、驾驶员信息,外部气象条件,所述第一温度值为配送过程中的温度值,所述第一温度值为冷链运输过程中的各个测量点的温度值、所述第一湿度值为冷链运输过程中的各个测量点湿度值;

偏差度波动度获取模块,用于基于第一温度值以及第一湿度值获取在预设时间内第一温度偏差度、第一湿度偏差度、第一温度波动度以及第一湿度波动度。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链运输评价方法及装置,上述方法包括:当物品配送运输后,获取状态信息;基于状态信息获取预设时间内的第一温度偏差度、第一湿度偏差度、第一温度波动度以及第一湿度波动度;判断第一温度偏差度、第一湿度偏差度、第一温度波动度以及第一湿度波动度是否均在预设范围内,若是,基于状态信息在数据库中获取与配送商信息、配送车辆型号、配送车辆车牌号,驾驶员信息、行走路线、外部气象条件均相同的第一历史数据信息,若否,则记录异常数据并发送错误信息至收货方pc端和/或配送商pc端。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对配送物品实时监测并,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冷链运输容易变质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的冷链运输评价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种的冷链运输评价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的冷链运输评价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种的冷链运输评价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的冷链运输评价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冷链运输装置方法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目前在冷链运输中运输外接环境改变容易造成运输物品变质,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链运输评价方法及装置,可以对配送物品实时监测并,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冷链运输容易变质的技术问题。

为便于对本实施例进行理解,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冷链运输评价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链运输评价方法,包括:

s101:当物品配送运输后,获取状态信息;

具体的,上述状态信息包括配送商信息、第一温度值、第一湿度值、配送车辆型号、配送车辆车牌号、配送车辆行走路线、驾驶员信息,外部气象条件,所述第一温度值为冷链运输过程中的各个测量点的温度值、所述第一湿度值为冷链运输过程中的各个测量点实时湿度值;

s102:基于状态信息中获取预设时间内的第一温度偏差度、第一湿度偏差度、第一温度波动度以及第一湿度波动度;

s103:基于第一温度值以及第一湿度值获取预设时间内的第一温度偏差度、第一湿度偏差度、第一温度波动度以及第一湿度波动度;

s104:判断第一温度偏差度、第一湿度偏差度、第一温度波动度以及第一湿度波动度是否均在预设范围内,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温度波动度预设范围为±0.5℃,第一湿度波动度预设范围为±2.0%r.h.,第一温度偏差度预设范围±1.5℃,第一湿度偏差度为±3.0%%r.h.;

若是,则执行s105:基于状态信息在数据库中获取与配送商信息、配送车辆型号、配送车辆车牌号,驾驶员信息、行走路线、外部气象条件均相同的第一历史数据信息;

具体的,上述第一历史数据信息包括第二温度值以及第二湿度值;

若否,则执行s106:记录异常数据并发送错误信息至收货方pc端和/或配送商pc端。

具体的,发送警报信息至收货方pc端和/或配送商pc端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步骤s101、步骤s102、步骤s103以及步骤s104即可实现对冷链运输物品的实时监控;

进一步的,通过获取第一温度偏差度、第一湿度偏差度、第一温度波动度、第一湿度波动度对冷链运输物品进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以防物品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变质。

步骤s102:基于状态信息中获取预设时间内的第一温度偏差度、第一湿度偏差度、第一温度波动度以及第一湿度波动度包括:

依据上述第一温度值以及上述第一湿度值计算上述第一温度偏差度、第一温度波动度、第一湿度偏差度、第一湿度波动度;

具体的,上述第一温度偏差度的计算公式为:

δtf=±(tfmax-tfmin);

δtf:第一温度偏差度;

δtfmax:预设时间内测得的温度最大值;

δtfmin:预设时间内测得的温度最小值;

上述第一温度波动值的计算公式为

δtu:第一温度波动度;

tfmaxi:第i个测量点在预设时间内测得的温度最大值;

tfmini:第i个测量点在预设时间内测得的温度最小值;

依据所述第一湿度值计算所述第一湿度偏差度以及第一湿度波动度;

上述第一湿度偏差度的计算公式为:

δgf=±(gfmax-gfmin);

δgf:第一湿度偏差度;

δgfmax:预设时间内测得的湿度最大值;

δgfmin:预设时间内测得的湿度最小值;

上述第一湿度波动值的计算公式为:

δgu:第一湿度波动度;

gfmaxi:第i个测量点在预设时间内测得的湿度最大值;

gfmini:第i个测量点在预设时间内测得的湿度最小值。

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s105:基于状态信息在数据库中获取与配送商信息、配送车辆型号、配送车辆车牌号,驾驶员信息、行走路线、外部气象条件均相同的第一历史数据信息后,执行的步骤为s201:基于状态信息以及第一历史数据信息,获取在配送商信息、配送车辆型号、配送车辆车牌号,驾驶员信息、行走路线以及外部气象条件均相同的条件下的第二温度偏差度以及第二湿度偏差度;

具体的,第二温度偏差度以及第二湿度均为实时变动值。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二对s201:基于状态信息以及第一历史数据信息,获取在配送商信息、配送车辆型号、配送车辆车牌号,驾驶员信息、行走路线以及外部气象条件均相同的条件下的第二温度偏差度以及第二湿度偏差度的步骤进行了公开;

执行s201:基于状态信息以及第一历史数据信息,获取在配送商信息、配送车辆型号、配送车辆车牌号,驾驶员信息、行走路线以及外部气象条件均相同的条件下的第二温度偏差度以及第二湿度偏差度的步骤进行了公开后执行步骤s301:基于第二温度偏差度以及第二湿度偏差度,判断第二温度偏差度、第二湿度偏差度是否均在预设范围内;

具体的,第二度偏差度预设范围±1.5℃,第二湿度偏差度为±3.0%r.h.;

若是,则执行s302:基于状态信息,在数据库中获取与配送车辆型号、行走路线、外部气象条件均相同的第二历史数据信息的步骤;

具体的,第二历史数据信息包括第三温度值以及第三湿度值;

若否,则执行s106:记录异常数据并发送错误信息至收货方pc端和/或配送商pc端的步骤;

具体的,上述s201、s301、s302以及s106可用于排除其他干扰因素对冷链运输的影响,在本实施例中,s106发送错误信息至收货方pc端和/或配送商pc端以提醒工作人员可能出现不可控因素,建议排除干扰;

如图4所示,在执行s302:基于状态信息,在数据库中获取与配送车辆型号、行走路线、外部气象条件均相同的第二历史数据信息的步骤之后执行的步骤为:

s401:基于状态信息以及第二数据历史信息,获取在配送车辆型号、行走路线、外部气象条件均相同的条件下的第三温度偏差度以及第三湿度偏差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实施例中,执行s401之后,执行的步骤为s402:基于第三温度偏差度以及第三湿度偏差度,判断三温度偏差度以及第三湿度偏差度是否均在预设范围内;

具体的,第三度偏差度预设范围±1.5℃,第三湿度偏差度为±3.0%r.h.;

若是,则执行s403:发送配送物品检验指令;

若否,则执行s404:发送记录异常数据并发送错误信息至配送商pc端的步骤;

具体的,若第三温度偏差度、第三湿度偏差度均不在预设范围内,则可证明配送商出现不可控因素,需对配送商发送警报。

实施例三: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对步骤s403之后的步骤进行了公开,执行步骤s403之后,执行的步骤为s501:获取配送物品检验结果;

执行s501之后,执行的步骤为s502:基于配送物品检验结果,判断配送物品是否合格;

若是,则执行s503:获取状态信息并保存以备下次匹配;

若否,则执行s106:记录异常数据并发送错误信息至收货方pc端和/或配送商pc端的步骤;

具体的,带配送物品达到收货方后并检验合格后可将配送物品静止一段时间对配送物品进行观测并进行再次检验,以保证物品没有变质,在本实施例中,当配送物品到达配送商后对物品进行检测,若检测合格,则将物品静置6个月,待6个月后重新检测,若再次检测合格,则执行s503:获取状态信息并保存以备下次匹配的步骤,静置时间具体依据情况而定。

实施例四:

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了一种冷链运输评价装置,包括:

状态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当物品配送运输后,获取状态信息,状态信息包括配送商信息、第一温度值、第一湿度值、配送车辆型号、配送车辆车牌号、配送车辆行走路线、驾驶员信息,外部气象条件,所述第一温度值为配送过程中的温度值,所述第一温度值为冷链运输过程中的各个测量点的温度值、所述第一湿度值为冷链运输过程中的各个测量点湿度值;

偏差度波动度获取模块,用于基于第一温度值以及第一湿度值获取在预设时间内第一温度偏差度、第一湿度偏差度、第一温度波动度以及第一湿度波动度。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装置,其实现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前述方法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装置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和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冷链运输评价装置,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冷链运输评价方法具有相同的技术特征,所以也能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40,存储器41,总线和通信接口,所述处理器、通信接口和存储器通过总线连接;处理器40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模块,例如计算机程序。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和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