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显示模组、智能终端及贴合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638195发布日期:2019-05-11 00:30阅读:86来源:国知局
触控显示模组、智能终端及贴合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触控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触控显示模组、智能终端及贴合方法。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触控显示模组包括触控面板以及显示面板,触控面板与显示面板通过光学胶相互贴合。为了提高触控面板与显示面板之间的粘接强度,光学胶包括框胶以及填充于框胶内部区域的面胶。然而,由于固化后的框胶与面胶之间存在分界线,使得触控面板与显示面板之间的贴合强度并不稳定及存在分界线的光学外观设计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框胶与面胶之间存在分界线而使触控屏与显示屏之间的贴合强度不稳定的问题,提供一种触控显示模组、智能终端及贴合方法。

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包括:

保护盖板;

触控面板,与所述保护盖板相互贴合,所述触控面板包括触控区以及与所述触控区连接的非触控区;

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以及与所述显示区连接的非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在基准平面的投影与所述触控区在基准平面的投影重合,或所述显示区在基准平面的投影位于所述触控区在基准平面的投影所在区域之内;所述基准平面为垂直于所述触控显示模组厚度方向的平面;

垫圈,包括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背设置的第二表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外侧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触控面板连接,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显示面板连接,所述垫圈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通孔,所述外侧面开设有连通所述通孔的注胶孔,所述垫圈在所述基准平面的投影位于所述显示区在基准平面的投影所在区域之外;以及

光学胶,通过所述注胶孔填充于所述通孔并布满所述通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侧面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平面以及第二平面,所述注胶孔开设于所述第一平面,所述第一平面开设有连通所述通孔的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与所述注胶孔相互独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垫圈的相邻两内侧面之间形成有圆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盖板为曲面盖板,所述触控面板为与所述曲面盖板相适应的曲面触控面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学胶为热固型光学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偏光片、液晶层、第二偏光片以及背光组件,所述背光组件包括支撑板以及背光源,所述支撑板具有安装面,所述安装面开设有容置槽,所述背光源设于所述容置槽内并与所述容置槽的槽底连接,所述第一偏光片、所述液晶层、所述第二偏光片顺次贴合并设于所述容置槽内,且所述第二偏光片与所述背光源远离所述槽底的端面连接;所述垫圈包括本体以及连接环,所述本体相背的两端面为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安装面连接,所述连接环由所述本体的内侧面延伸至所述第一偏光片远离所述液晶层的一端。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智能终端,包括:

终端本体;以及

上述触控显示模组,所述触控显示模组设于所述终端本体。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贴合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保护盖板;

提供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包括触控区以及与所述触控区连接的非触控区,将所述触控面板与所述保护盖板相互贴合;

提供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以及与所述显示区连接的非显示区;

提供垫圈,所述垫圈包括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背设置的第二表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外侧面,所述垫圈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通孔,所述垫圈的外侧面开设有连通所述通孔的注胶孔;将所述垫圈设于所述触控面板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以使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触控面板连接,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显示面板连接,并使所述垫圈在基准平面的投影位于所述显示区在基准平面的投影所在区域之外;以及

提供光学胶,将所述光学胶通过所述注胶孔注入所述通孔并填满所述通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侧面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平面以及第二平面,所述注胶孔开设于所述第一平面,所述第一平面开设有连通所述通孔的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与所述注胶孔相互独立,所述将所述光学胶通过所述注胶孔注入所述通孔并填满所述通孔的步骤,具体包括:

移动垫圈,以令所述第一平面处于所述第二平面的正上方;以及

提供充满光学胶的点胶阀,将所述点胶阀置于所述注胶孔的正上方,并利用所述点胶阀将所述光学胶通过所述注胶孔注入所述通孔并填满所述通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学胶为热固型光学胶,所述光学胶包括第一光学胶和第二光学胶,在所述将所述光学胶通过所述注胶孔填满于所述通孔的步骤之后,所述贴合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对所述通孔内的所述光学胶进行加热,以令所述第一光学胶和所述第二光学胶在加热环境中反应固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偏光片、液晶层、第二偏光片以及背光组件,所述背光组件包括支撑板以及背光源,所述支撑板具有安装面,所述安装面开设有容置槽,所述背光源设于所述容置槽内并与所述容置槽的槽底连接,所述第一偏光片、所述液晶层、所述第二偏光片顺次贴合并设于所述容置槽内,且所述第二偏光片与所述背光源远离所述槽底的端面连接;所述垫圈包括本体以及连接环,所述本体相背的两端面为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所述连接环由所述本体的内壁朝向所述本体的内侧延伸;在所述将所述垫圈设于所述触控面板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的步骤中,令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安装面连接,并使所述连接环与所述第一偏光片远离所述液晶层的一端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触控显示模组、智能终端及贴合方法具有如下优点:

垫圈设置于触控面板与显示面板之间,增加了触控面板与显示面板之间的连接强度,且垫圈上的通孔预留了光学胶在触控面板与显示面板之间的填充空间。由于垫圈的外侧面开设有连通通孔的注胶孔,从而使得光学胶能够通过注胶孔填充于通孔并布满通孔内,使得触控面板能够通过光学胶与显示面板牢固贴合。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省略了框胶(也即利用垫圈替代了框胶),不再存在框胶与面胶之间产生分界线的风险,触控面板与显示面板之间的贴合强度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智能终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智能终端水平放置的侧视图;

图3为图1中触控显示模组沿ⅰ-ⅰ剖面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垫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的垫圈沿ⅱ-ⅱ剖面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图3中的通孔内未填充光学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利用点胶阀在图6中的通孔内填充光学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触控显示模组的贴合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地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模组10b,应用于智能终端10。在一实施例中,智能终端10包括终端本体10a以及设于终端本体10a的触控显示模组10b。在一实施例中,智能终端10为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便携电话机、视频电话、数码静物相机、电子书籍阅读器、便携多媒体播放器(pmp)、移动医疗装置、可穿戴式设备等智能终端。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该触控显示模组10b包括顺次贴合的保护盖板100、触控面板200以及显示面板300。触控面板200具有触控电极,显示面板300包括液晶层320。用户通过在保护盖板100外端面施行触摸,即可触发触控面板200内的触控电极产生触控信号,进而通过显示面板300内的液晶层320将触控信号所指示的内容进行显示。

保护盖板100与触控面板200相互贴合,以将触控面板200和显示面板300与外界隔离,起到保护和防尘的作用。在一实施例中,保护盖板100为曲面盖板,触控面板200为与曲面盖板100相匹配的曲面触控面板。其中,保护盖板100可以为朝向远离触控面板200一侧外凸的曲面盖板,保护盖板100也可以为朝向靠近触控面板200一侧内凹的曲面盖板。保护盖板100的材料可以为玻璃、蓝宝石、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简称pc)或有机玻璃(polymethylmethacrylate,简称pmma)等,其可单独使用或混合使用。在一实施例中,保护盖板100的材料为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简称pc),也即保护盖板100为塑胶盖板。

触控面板200包括触控区200a以及与触控区200a连接的非触控区200b。在一实施例中,触控区200a设于触控面板200的中部,非触控区200b环绕触控区200a设置。显示面板300包括显示区300a以及与显示区300a连接的非显示区300b。在一实施例中,显示区300a在基准平面的投影与触控区200a在基准平面的投影重合,基准平面为垂直于触控显示模组10b厚度方向的平面,也即垂直图2中的y轴所在的平面。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显示区300a在基准平面的投影也可以位于触控区200a在基准平面的投影所在区域之内,此时,触控区200a在基准平面的投影面积大于显示区300a在基准平面的投影面积。

在一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3,触控显示模组10b包括垫圈400以及光学胶500。垫圈400设于触控面板200与显示面板300之间。在一实施例中,结合图3、图4和图5,垫圈400包括第一表面410、与第一表面410相背设置的第二表面420、以及连接第一表面410和第二表面420的外侧面430,第一表面410与触控面板200连接,第二表面420与显示面板300连接,例如,第一表面410和第二表面420可以通过双面胶分别与触控面板200和显示面板300相互贴合。垫圈400在基准平面的投影位于显示区300a在基准平面的投影所在区域之外,也即垫圈400不会遮挡显示面板300的显示区300a,显示面板300可以用于图像的正常显示。垫圈400开设有贯穿第一表面410和第二表面420的通孔401,垫圈400的外侧面430开设有连通通孔401的注胶孔402。光学胶500可以通过注胶孔402填充于通孔401并布满于通孔401内,从而将触控面板200与显示面板300牢固贴合在一起。在一实施例中,垫圈400的相邻两内侧面之间形成有圆角404,以利于光学胶500在通孔401内的填充,减少气泡的产生。

在上述触控显示模组10b中,垫圈400设置于触控面板200与显示面板300之间,增加了触控面板200与显示面板300之间的连接强度,且垫圈400上的通孔401预留了光学胶500在触控面板200与显示面板300之间的填充空间。由于垫圈400的外侧面430开设有连通通孔401的注胶孔402,从而使得光学胶500能够通过注胶孔402填充于通孔401并布满通孔401内,使得触控面板200能够通过光学胶500与显示面板300牢固贴合。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省略了框胶(本发明利用垫圈400替代了框胶),不再存在框胶与面胶之间产生分界线的风险(当框胶与面胶采用不同的材质时,其黏度与折射率不同,框胶与面胶之间存在明显的分界;即使框胶与面胶采用相同的材质,框胶与面胶也会由于两者之间的缝隙而存在分界线),触控面板200与显示面板300之间的贴合强度更加稳定。

在一实施例中,结合图3、图4和图5,外侧面43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平面431以及第二平面432,注胶孔402开设于第一平面431,第一平面431还开设有连通通孔401的排气孔403,排气孔403与注胶孔402相互独立。由于上述注胶孔402和排气孔403的设置,从而在向通孔401内注胶之前,可以先将整个触控显示模组10b旋转90度(参考图6),使得注胶孔402和排气孔403所在的第一平面431位于第二平面432的正上方,此时再将光学胶500通过注胶孔402注入通孔401内,在光学胶500注满通孔401之前,通孔401内的气体能够通过排气孔403不断地排向外界,而不会有气泡残留于通孔401内。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光学胶500为热固型光学胶。当保护盖板100为曲面盖板时,由于不能保证透射于曲面盖板后的光束照射光学胶500的每个部分,若此时光学胶500为紫外线固化光学胶,则紫外线固化光学胶将会出现固化不全的风险,导致触控面板200与显示面板300之间的贴合强度下降。另外,当保护盖板100为塑胶盖板时,由于塑胶盖板具有阻碍紫外线穿透的作用,故触控面板200与显示面板300之间所用的光学胶500也宜选用热固化光学胶,而不宜选用紫外线固化光学胶。故本实施例的光学胶500采用热固型光学胶,能够通过加热的方式使得光学胶500完全固化,并且能够保证触控面板200与显示面板300之间具有足够的贴合强度,应用范围更广。

在一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3,显示面板300为lcd显示面板。显示面板300包括第一偏光片310、液晶层320、第二偏光片330以及背光组件340,背光组件340包括支撑板341以及背光源342,支撑板341具有安装面3411,安装面3411开设有容置槽3412,背光源342设于容置槽3412内并与容置槽3412的槽底连接,第一偏光片310、液晶层320、第二偏光片330顺次贴合并设于容置槽3412内,且第二偏光片330与背光源342远离槽底的端面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偏光片310和第二偏光片330用于将360度的自然光转化为特定方向的偏振光。液晶层320是显示面板300的主要功能器件,用于图像的显示。背光源342用于为显示面板300提供亮屏所需要的光线。支撑板341是背光源342乃至第一偏光片310、液晶层320、第二偏光片330等的承载体,起到支撑和保护的作用。

在一实施例中,结合图3和图4,垫圈400包括本体400a以及连接环400b,本体400a相背的两端面即为第一表面410和第二表面420,第二表面420与安装面3411连接,连接环400b位于本体400a内,且连接环400b由本体400a的内侧面440延伸至第一偏光片310远离液晶层320的一端。由于支撑板341与第一偏光片310、液晶层320、第二偏光片330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缝隙,为了避免光学胶500落入缝隙内而污染背光源342,现有技术一般会采用密封胶(例如有机硅树脂)来填补缝隙,由于上述缝隙较大,且密封胶的单价成本较高,这就使得填补缝隙需要耗费较大的成本。而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连接环400b与第一偏光片310远离液晶层320的一端连接,从而可以直接密封上述缝隙,来达到避免光学胶500流入缝隙内而污染背光源342的目的,节省了成本。

以下结合图6、图7和图8对本发明的贴合方法的一些实施例做简要说明,该贴合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610,如图6所示,提供保护盖板100。在一实施例中,保护盖板100为曲面盖板。其中,保护盖板100可以为外凸的曲面盖板,保护盖板100也可以为内凹的曲面盖板。

步骤s620,提供触控面板200。触控面板200包括触控区200a以及与触控区200a连接的非触控区200b,将触控面板200与保护盖板100相互贴合。在一实施例中,触控区200a设于触控面板200的中部,非触控区200b环绕触控区200a设置。

步骤s630,提供显示面板300。显示面板300包括显示区300a以及与显示区300a连接的非显示区300b。在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300为led显示面板,显示面板300包括第一偏光片310、液晶层320、第二偏光片330以及背光组件340,背光组件340包括支撑板341以及背光源342,支撑板341具有安装面3411,安装面3411开设有容置槽3412,背光源342设于容置槽3412内并与容置槽3412的槽底连接,第一偏光片310、液晶层320、第二偏光片330顺次贴合并设于容置槽3412内,且第二偏光片330与背光源342远离槽底的端面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偏光片310和第二偏光片330用于将360度的自然光转化为特定方向的偏振光。液晶层320是显示面板300的主要功能器件,用于图像的显示。背光源342用于为显示面板300提供亮屏所需要的光线。支撑板341是背光源342乃至第一偏光片310、液晶层320、第二偏光片330等的承载体,起到支撑和保护的作用。

步骤s640,提供垫圈400。垫圈400包括第一表面410、与第一表面410相背设置的第二表面420、以及连接第一表面410和第二表面420之间的外侧面430,垫圈400开设有贯穿第一表面410和第二表面420的通孔401,垫圈400的外侧面430开设有连通通孔401的注胶孔402。将垫圈400设于触控面板200与显示面板300之间,以使第一表面410与触控面板200连接,第二表面420与显示面板300连接,并使垫圈400在基准平面的投影位于显示区300a在基准平面的投影所在区域之外。

在一实施例中,当显示面板300为led面板时,垫圈400包括本体400a以及连接环400b,本体400a相背的两端面为第一表面410和第二表面420,连接环400b由本体400a的内侧面440朝向本体400a的内侧延伸。在将垫圈400设于触控面板200与显示面板300之间的步骤中,令第二表面420与安装面3411连接,并使连接环400b与第一偏光片310远离液晶层320的一端连接。如此,可以将支撑板341与第一偏光片310、液晶层320、第二偏光片330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避免光学胶500流入至缝隙内而污染背光源342。

步骤s650,提供光学胶500,将光学胶500通过注胶孔402注入通孔401并填满通孔401。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外侧面430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平面431以及第二平面432,注胶孔402开设于第一平面431,第一平面431开设有连通通孔401的排气孔403(参考图4),排气孔403与注胶孔402相互独立,将光学胶500通过注胶孔402注入通孔401并填满通孔401的步骤,也即步骤s650,具体包括:

步骤s651,移动垫圈400,令第一平面431处于第二平面432的正上方。

步骤s652,提供充满光学胶500的点胶阀600,将点胶阀600置于注胶孔402的正上方,并利用点胶阀600将光学胶500通过注胶孔402注入通孔401并填满通孔401。在一实施例中,光学胶500为热固化光学胶,光学胶500包括第一光学胶510和第二光学胶520,通过点胶阀600将第一光学胶510和第二光学胶520分别注入通孔401内进行混合。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光学胶510的黏度为140厘泊(cp),第二光学胶520的黏度为80厘泊(cp),将第一光学胶510和第二光学胶以1:1的比例填充于通孔401内进行混合。

步骤s660,光学胶500为热固型光学胶,对通孔401内的光学胶500进行加热,以令第一光学胶510和第二光学胶520在加热环境中反应固化。需要说明的是,混合后的第一光学胶510和第二光学胶520在60℃的加热环境下只需0.5小时即可固化。另外,由于混合后的第一光学胶510和第二光学胶520在常温(25℃)下经过4小时也能够固化,故在其它实施例中,对光学胶500进行加热固化的步骤可以省略。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