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信号采集方法、装置及屏幕信号采集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7584858发布日期:2019-05-03 21:13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触控信号采集方法、装置及屏幕信号采集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光学触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触控信号采集方法、装置及屏幕信号采集系统。



背景技术:

在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屏中,电容式触控芯片需要借助面板上的传感器完成触摸控制;而全屏光学式指纹则需要另外一层光电二极管传感器阵列来完成指纹识别。首先,因为有两套独立的传感器,因而增加了工序,也增加了成本。其次,也需要将读出芯片(readoutic,roic)和触控芯片(touchic)这两颗芯片绑定到面板上,这进一步增加了机构设计的难度。其中,读出芯片和触控芯片可以通过cog(chiponglass,芯片被直接绑定在玻璃上)或cof(chiponfilm,覆晶薄膜)的方式封装绑定到面板上,但由于传感器是独立的,则需要分别将它们连接到读出芯片和触控芯片中。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信号采集方法、装置及屏幕信号采集系统,可以实现光学式触控,从而精简光学指纹与触控一体设计的硬件结构,节省成本、简化工艺。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信号采集方法,包括:驱动模块依次开启传感阵列模块的触控组;该传感阵列模块包括阵列式排布的多个传感单元,每个触控组包括相邻的若干行传感单元;读取模块读取开启的触控组中传感单元的电信号;根据所读取的电信号及电信号对应的触控组的位置计算触控坐标。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该驱动模块为栅极驱动电路,该传感阵列模块为光电二极管传感器阵列,该读取模块为读出芯片。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栅极驱动电路依次开启光电二极管传感器阵列的触控组的步骤,包括:栅极驱动电路依次开启光电二极管传感器阵列的触控组,每个触控组只开启其中的一行传感单元。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栅极驱动电路依次开启光电二极管传感器阵列的触控组的步骤,包括:栅极驱动电路依次开启光电二极管传感器阵列的触控组,每个触控组开启所有行的传感单元。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根据所读取的电信号及电信号对应的触控组的位置计算触控坐标的步骤,包括:根据该电信号识别被触发的传感单元;根据该被触发的传感单元所在触控组的位置计算触控坐标。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根据该电信号识别被触发的传感单元的步骤,包括:将该电信号与预设的触发阈值进行比较,若大于该触发阈值,则将该电信号对应的传感单元标识为被触发传感单元。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信号采集装置,包括:光电二极管传感器阵列、栅极驱动电路以及读出芯片;该光电二极管传感器阵列包括阵列式排布的多个传感单元,相邻的若干行传感单元组成一个触控组;该光电二极管传感器阵列的源极线、栅极线分别与读出芯片、栅极驱动电路相连接;该栅极驱动电路用于依次开启触控组;该读出芯片用于读取开启的触控组中传感单元的电信号,并根据所读取的电信号及电信号对应的触控组的位置计算触控坐标。

结合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该读出芯片包括多个模拟前端,且每个该模拟前端与多条源极线相连接。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屏幕信号采集系统,包括指纹信号采集模块、触控信号采集模块以及控制模块;该控制模块分别与该指纹信号采集模块以及该触控信号采集模块相连;该触控信号采集模块用于获取屏幕触控坐标;该指纹信号采集模块用于获取屏幕触发区域的指纹信息;该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该指纹信号采集模块以及该触控信号采集模块的优先级;该触控信号采集模块的优先级预先设置高于该指纹信号采集模块的优先级,当该指纹信号采集模块被调用时,将该指纹信号采集模块的优先级调整为高于该触控信号采集模块的优先级。

结合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该触控信号采集模块包括:触控组开启单元,用于由栅极驱动电路依次开启光电二极管传感器阵列的触控组;该光电二极管传感器阵列包括阵列式排布的多个传感单元,每个该触控组包括相邻的若干行传感单元;电信号读取单元,用于由读出芯片读取开启的触控组中传感单元的电信号;触控坐标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读取的电信号及电信号对应的触控组的位置计算触控坐标。

本发明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信号采集方法、装置及屏幕信号采集系统,该触控信号采集方法包括驱动模块依次开启传感阵列模块的触控组;该传感阵列模块包括阵列式排布的多个传感单元,每个触控组包括相邻的若干行传感单元;读取模块读取开启的触控组中传感单元的电信号;根据所读取的电信号及电信号对应的触控组的位置计算触控坐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信号采集方法,可以实现光学式触控,从而精简光学指纹与触控一体设计的硬件结构,节省成本、简化工艺。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或者,部分特征和优点可以从说明书推知或毫无疑义地确定,或者通过实施本公开的上述技术即可得知。

为使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全屏光学指纹方案的示意图;

图2a和图2b分别为两种全屏指纹和触控方案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信号采集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信号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a、图5b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指纹信号采集和触控信号采集的传感单元扫描方案示意图;

图6为一种光电二极管传感器阵列源极线与模拟前端的连接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屏幕信号采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光电二极管传感器阵列;20-栅极驱动电路;30-读出芯片;101-触控组;70-控制模块;71-指纹信号采集模块;72-触控信号采集模块;721-触控组开启单元;722-电信号读取单元;723-触控坐标计算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目前,在光学指纹中读出芯片采用光学原理,而在触控中触控芯片采用电容耦合原理。参见图1,为一种全屏光学指纹方案的示意图,由图1可见,该光学指纹装置包括光电二极管传感器阵列、读出芯片以及栅极驱动电路。其中,光电二极管传感器阵列的每条源极线均对应读出芯片唯一的一个i/o通道,以及唯一的一个模拟前端;每条栅极线连接到栅极驱动电路。当手指按压屏幕的任意位置时,都会有相应的传感器与手指对应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最终被读出芯片采集。

这里,若要将光学指纹和触控集成在一体,则面临将两种不同原理的传感器合并的困难。因为,光学指纹和触控的集成设计需要两套独立的传感器,并且需要分别连接到两个不同的芯片中(参见图2a和图2b),这样的方式不但工序复杂,而且使得成本也较高。

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信号采集方法、装置及屏幕信号采集系统,可以实现光学式触控,从而精简光学指纹与触控集成设计的硬件结构,节省成本、简化工艺。

为便于对本实施例进行理解,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触控信号采集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实施例一:

参见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信号采集方法的流程图,由图3可见,该触控信号采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02:驱动模块依次开启传感阵列模块的触控组;该传感阵列模块包括阵列式排布的多个传感单元,每个触控组包括相邻的若干行传感单元。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该驱动模块为栅极驱动电路,该传感阵列模块为光电二极管传感器阵列。也即,栅极驱动电路依次开启光电二极管传感器阵列的触控组;该光电二极管传感器阵列包括阵列式排布的多个传感单元,每个触控组包括相邻的若干行传感单元。

这里,光电二极管传感器阵列为采用光学原理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传感装置,其包含有阵列式排布的多个传感单元,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每个传感单元由一个光电二极管、一个与之并联的寄生电容以及一个tft(thinfilm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构成。其中,阵列式排布表示各个传感单元的排布构成阵列的形式。在该光电二极管传感器阵列中,每一列的传感单元中的tft的源极共同连接输出为该列的源极线,每一行的传感单元中的tft的栅极共同连接输出为该行的栅极线,对于规模为n*m的光电二极管传感器阵列,相应的,共有m条源极线和n条栅极线。另外,光电二极管传感器阵列中的光电二极管传感器是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一种器件,其工作原理基于光电效应。光电效应是指光照射在某些物质上时,物质的电子吸收光子的能量而发生了相应的电效应现象。

在本实施例中,光电二极管传感器阵列以触控组的方式设置,其中,每个触控组包括相邻的若干行传感单元。对于一个触控组,它可以包括一行、两行和多行的传感单元。对于不同的触控组,它们所包含的传感单元行数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在实际操作中,根据分辨率的需要和扫描频率的需要,将光电二极管传感器阵列分成多个触控组,每个触控组类似一个子屏,可以独立进行控制。

另外,光电二极管传感器阵列的栅极线分别连接到栅极驱动电路。这里,栅极驱动电路用于向光电二极管传感器阵列的各条栅极线输出驱动信号,以实现对栅极线的通断的控制。唯有当某一条栅极线在被开通时,该栅极线上的各个传感器单元中的电信号才能够被操作,例如:可对传感单元中的寄生电容的电荷清零,或者读取寄生电容上保存的电荷量。其中,栅极驱动电路可以是栅极驱动芯片(gateic),也可以是阵列基板行驱动(gatedriveronarray,goa)。

在本实施例的触控信号采集过程中,栅极驱动电路在向光电二极管传感器阵列输出驱动信号时,以每个触控组为单位,向各个触控组发送驱动信号,并且是按照预设的顺序例如自上而下或者自下而上的顺序依次开启各个触控组。

步骤s304:读取模块读取开启的触控组中传感单元的电信号。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该读取模块为读出芯片。也即,在此步骤中,读出芯片读取开启的触控组中传感单元的电信号。

这里,读出芯片用于读取开启的传感单元中的电信号。通常,将光电二极管传感器阵列中各源极线连接到读出芯片上的信号通道,可以通过读出芯片读取源极线上传感单元的电信号或者向传感单元输入电信号。当某一个触控组被开启时,意味着该触控组中的一行或多行栅极线被开启,此时,开启的栅极线上的传感单元上的电信号可以被读出芯片读取。

步骤s306:根据所读取的电信号及电信号对应的触控组的位置计算触控坐标。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每一个读出的电信号,与其对应有唯一的源极线和触控组,当触控组中只有一行栅极线被打开时,则对应有唯一的栅极线,这样,可以定位每一个电信号对应传感阵列中的位置。以光学触控应用于手机为例,当手指点触屏幕时,手指和屏幕接触区域涵盖若干条源极线以及若干个触控组的位置,读出芯片相应读出屏幕范围内各传感器在点触过程中的电信号,为了获得目标触控点的触控坐标,需要根据读出芯片读取的电信号计算触控坐标。

在至少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读取的电信号及电信号对应的触控组的位置计算触控坐标的步骤,包括:

首先,根据该电信号识别被触发的传感单元。

这里,可以将该电信号与预设的触发阈值进行比较,若大于该触发阈值,则将该电信号对应的传感单元标识为被触发传感单元。若小于该触发阈值,则认为该电信号对应的传感单元为未被触发传感单元。这样,通过这个步骤,即将所获得的电信号中属于被触发的传感单元筛选出来了。

然后,根据该被触发的传感单元所在触控组的位置计算触控坐标。

在筛选出被触发的传感单元之后,根据被触发的传感单元所在的触控组的位置,也即该传感单元在传感阵列中的行与列的位置信息,计算触控坐标。这里,可以利用质心算法进行触控坐标的计算。通常所谓的质心,就是指其横坐标、纵坐标分别为n个点的横坐标平均值、纵坐标平均值的点。即:假定n个点的坐标分别(x1,y1),(x2,y2),……,则质心的坐标为((x1+x2+…)/n,(y1+y2+…)/n)。在触控坐标的计算中,质心并不一定是各个被触发传感单元位置构成区域的几何质心,不但各个被触发传感单元的位置信息参与了运算,并且,它们的电信号量也参与运算,因为电信号所显示的电荷量越大,则该传感器本身所在位置离目标触控点距离越近,也越靠近所要计算的质心。

通过结合被触发传感单元的位置及其所含电信号值,最终计算得到触控坐标。至此,即实现了利用光学原理的触控。

相比于传统的利用电容耦合原理实现的触控方法,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方法利用光学原理实现,在硬件上采用光学指纹的硬件架构,也即基于光电二极管传感器阵列、栅极驱动电路和读出芯片构成的装置实现触控信号的采集。因此,将光学指纹与触控集成为一体的设计上,不需要另外一套用于触控的传感器阵列和触控芯片,不但节省了硬件成本,同时也简化了芯片封装及走线等工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信号采集方法,该触控信号采集方法包括驱动模块依次开启传感阵列模块的触控组;该传感阵列模块包括阵列式排布的多个传感单元,每个触控组包括相邻的若干行传感单元;读取模块读取开启的触控组中传感单元的电信号;根据所读取的电信号及电信号对应的触控组的位置计算触控坐标。该触控信号采集方法可以通过光学指纹的装置实现光学触控,从而精简光学指纹与触控一体设计的硬件结构,节省成本、简化工艺。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介绍了一种触控信号采集装置,如图4所示,为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由图4可见,该装置包括:光电二极管传感器阵列10、栅极驱动电路20以及读出芯片30。

其中,光电二极管传感器阵列10包括阵列式排布的多个传感单元,相邻的若干行传感单元组成一个触控组101。并且,该光电二极管传感器阵列10的源极线、栅极线分别与读出芯片30、栅极驱动电路20相连接。

在该装置中,栅极驱动电路20用于依次开启触控组101,这里,栅极驱动电路20可以是栅极驱动芯片,也可以是阵列基板行驱动电路。另外,读出芯片30用于读取开启的触控组101中传感单元的电信号,并根据所读取的电信号及电信号对应的触控组101的位置计算触控坐标。这里,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读出芯片30中包括多个模拟前端,且每个模拟前端与一条或多条源极线相连。相比于模拟前端与源极线的一对一连接方式,在多条源极线连接同一个模拟前端情况下,当同一个模拟前端中的多条源极线上的传感单元都处于触控区域时,该模拟前端接收到的电信号得到了增强,有利于识别被触发的传感单元,提高触控坐标计算准确度。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利用该触控信号采集装置同时实现指纹信号的采集。在至少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指纹信号采集的步骤包括:

第一步,栅极驱动电路20依次开启各条栅极线,并通过读出芯片30对光电二极管的寄生电容上的电荷清零。

第二步,当所有区域清零完成后,所有栅极线关闭。此时,在外界光线的作用下,光电二极管产生光电流,将电荷积累到寄生电容上。这里,手指在触摸屏幕时,由手指反射的光线被触摸区域的光电二极管转化为电信号保存到寄生电容中。

第三步,当积累一定时间后(通常是几十毫秒到几百毫秒),栅极驱动电路20将各条栅极线再依次打开,读出芯片30将寄生电容上的电荷通过源极线读出来。

这样,携带有指纹信息的电信号即被采集到,再通过后续转化为数字信号并进行解析即可得到指纹的特征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指纹对分辨率的要求比触控要高很多。通常情况下,指纹的一个像素大小(pixelsize)在50μm*50μm左右,对应508dpi(dotsperinch,每英寸点数),而触控的分辨率一般为18*32,一个像素大小通常在4000μm*4000μm。但是,触控对刷新率的要求要比指纹高很多。通常触控刷新率在30~90hz,而指纹采图频率通常在1~20hz的范围。

由于在同一套信号采集装置中,触控信号采集的刷新率要求比指纹信号采集的刷新率更高,因此可以在满足指纹信号采集的分辨率及刷新频率的前提下,在进行触控信号采集时,对光电二极管传感器阵列10中的传感单元进行抽取部分行及部分列进行开启,以提高刷新率,满足触控的扫描频率。

如图5a、图5b所示,分别为指纹信号采集和触控信号采集的传感单元扫描方案的示意图,其中,阴影区域代表手指按压的区域,每个点代表对应面板上的一个传感单元。在该实施例中,由图5a可见,指纹信号采集采对光电二极管传感器阵列中的所有传感单元全部扫描一遍,其需要的时间为:

time=(row*column/nafe)*tafe*2+texp。

其中,time为扫描一次所需的总时间;

row为面板(panel)的总行数,比如2560;

column为面板(panel)的总列数,比如1440;

nafe为读出芯片(roic)同时采集信号的模拟前端(afe,analogfrontend)通道数,比如200;

tafe为读出芯片(roic)中模拟前端(afe)一次采集的时间。受限于噪声、建立等要求,通常在μs量级,比如50μs;

texp为光电二极管传感器(photodiodesensor)的曝光时间,通常在ms量级;在触控应用中,可以选1~10ms,比如5ms;

*2是因为光学采集时需要三步完成,第一步对传感器清零;第二步光电二极管曝光;第三步,传感器信号采集。

根据以上数据,可计算得到time=1.8482s。也即,所有传感单元均扫描一次的时间是1.8482s。这个周期对于触控来说是无法接受的。因此,触控信号采集时,必需减少扫描的传感单元的数量。当我们降低采集像素的个数时,比如只采集奇数行和奇数列,这样就可以将数据量降低为1/4,时间也相应减少。

极限情况下,当选取的源极线开启列数不大于读出芯片的通道数时,则触控组开启的组数决定了扫描时间。例如,对于开启32组触控组时,扫描时间只需要32*50μs*2+5ms=8.2ms,对应约122hz,满足触控扫描的最高频率。

对于栅极向的传感单元抽取,传统的goa(gatedriveronarray,阵列基板行驱动)无法实现,因为其只能从第一行开始扫描。这里,可以采用分子屏的方式,也即将光电二极管传感器阵列分成若干触控组,需要抽多少行,就将分成多少个触控组,这样,每个触控组都可以独立控制了。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只对被选取栅极行进行正常扫描,其他无效行进行快速扫描的方式,以节省时间,或者将上述分屏的方法与之结合使用。

由于触控扫描频率要求高,因此光电二极管曝光时间相对较短,信号量较小。因此,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在扫描时,将goa驱动的子屏扫描时启动所有栅极线打开功能(也即将触控组中的所有行传感单元全部开启)。这样,在读出芯片中模拟前端的一次采集中,将不仅仅是采集一个传感单元的信号量,而是采集一个触控组中一列传感单元的信号量,增大了触控信号采集的信号量。

为了进一步增大了触控信号采集的信号量,可以通过对该触控信号采集装置进行改进实现,例如,通过一次将连接同一个模拟前端的多个开关同时打开来增加信号量,这样模拟前端采集的信号量将变为n列,n为连通到一个模拟前端的i/o通道数。参见图6,为一种光电二极管传感器阵列源极线与模拟前端的连接示意图,这里,各源极线和读出芯片模拟前端的连接通过多路选择开关(mux)实现,由图6可见,每个模拟前端连接8条源极线,对于每个模拟前端,其中的8条源极线上有多条经过触控区域时,其上的电信号同时输出到一个模拟前端,增加了该通道的信号量,这有利于区分触发的传感单元,提高触控坐标计算的准确性。这里,多路选择开关(mux)将输入信号组合成一个单一的矢量输出,输入可以是一个标量或矢量信号,所有的输入必须是相同的数据类型和数值类型。

另外,还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同时扫描多行多列,以增加扫描的区域,提高信号量及触控识别精度。

这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信号采集装置,可以在光学光电二极管传感器阵列的基础上,实现兼容光学触控的方案,实现了光学指纹和光学触控的集成,不但降低了生产成本,且降低了与面板的贴合难度。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信号采集装置,其实现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前述触控信号采集方法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装置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屏幕信号采集系统,如图7所示,为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由图7可见,该系统包括指纹信号采集模块71、触控信号采集模块72以及控制模块70,其中,该控制模块70分别与该指纹信号采集模块71以及该触控信号采集模块72相连。这里,各个模块的功能如下:

触控信号采集模块72,用于获取屏幕触控坐标;

指纹信号采集模块71,用于获取屏幕触发区域的指纹信息;

控制模块70,用于控制该指纹信号采集模块71以及该触控信号采集模块72的优先级。

在该屏幕信号采集系统中,触控信号采集模块72的优先级预先设置高于该指纹信号采集模块71的优先级,当该指纹信号采集模块71被调用时,将该指纹信号采集模块71的优先级调整为高于该触控信号采集模块72的优先级。这里,该控制模块70可以是mcu(microcontrollerunit,微控制单元)或ap(applicationprocessor,应用处理器),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控制电路。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该触控信号采集模块72包括彼此相连的触控组开启单元721、电信号读取单元722以及触控坐标计算单元723,其中,各个单元的功能如下:

触控组开启单元721,用于由栅极驱动电路依次开启光电二极管传感器阵列的触控组;该光电二极管传感器阵列包括阵列式排布的多个传感单元,每个该触控组包括相邻的若干行传感单元;

电信号读取单元722,用于由读出芯片读取开启的触控组中传感单元的电信号;

触控坐标计算单元723,用于根据所读取的电信号及电信号对应的触控组的位置计算触控坐标。

这样,在默认情况下,触控信号采集模块72处于高优先级,该屏幕信号采集系统实时采集触控信号,处于触控模式。而在一些特定情况下,需要进行指纹识别时,则调用指纹信号采集模块71,此时,控制模块70将指纹信号采集模块71的优先级调整为高于触控信号采集模块72,这样,即处于指纹信号采集模式。以手机为例,应用于手机的屏幕信号采集系统,具备全屏光学指纹和触控的功能,通常情况下,手机大部分时间处于触控模式,在特定的应用场景下,则调用光学指纹模式,进行指纹的识别。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屏幕信号采集系统,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屏幕信号采集装置具有相同的技术特征,所以也能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屏幕信号采集系统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屏幕信号采集装置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步骤、数字表达式和数值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这里示出和描述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他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进行触控信号采集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处理器可执行的非易失的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程序代码包括的指令可用于执行前面方法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具体实现可参见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