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17468发布日期:2019-12-14 01:04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服务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服务器,特别是一种具有漏液检测系统的服务器。



背景技术:

随着服务器内诸如处理器的电子元件的效能逐渐提升,伴随而来的是产生更多的热量以及更高的温度,因此在现有上利用风冷的散热方式已逐渐不敷使用。为了解决服务器的散热问题,目前业界逐渐改采用液冷的散热方式。通过冷却液与电子元件进行热交换,以期有效地提升服务器的散热能力。

一般而言,冷却液大多是通过液冷管进行输送。然而,用来输送冷却液的液冷管容易在搬运服务器的过程中被晃动,使得液冷管破损的机率增加,甚至发生漏液的情形。由于常见的冷却液为纯水与丙二醇的混合溶液,是具有导电性的溶液,一旦发生漏液的情形过于严重,容易对服务器内的电子元件产生短路而造成电子元件的损坏。因此,如何检测液冷管漏液的问题实为此领域研发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服务器,解决现有技术中不易得知液冷管漏液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公开的服务器,包含机箱、处理器、液冷管以及漏液检测系统。处理器设置于机箱。液冷管设置于处理器。漏液检测系统包含电路板以及第一检测线。电路板设置于机箱。第一检测线设置于液冷管并电性连接电路板。

根据上述实施例所公开的服务器,设置于机箱内的漏液检测系统可通过第一检测线检测到液冷管内部的冷却液是否有外漏,并且第一检测线可将检测结果传递给电路板。

以上关于本发明内容的说明及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以示范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并且提供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更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绘示的服务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服务器的部份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2的服务器的平面示意图。

图4为图2的服务器的第一检测线的前视剖面示意图。

图5为图2的服务器的第一检测线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6为图2的服务器的漏液检测系统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所绘示的服务器的平面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所绘示的服务器的平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0a、10b、10c服务器

100a机架

200a、200b、200c机箱

201a底面

300a、300b、300c处理器

400a、400b、400c液冷管

410b、410c第一管部

420b、420c第二管部

430c第三管部

500a、500c漏液检测系统

510a电路板

520a、520b、520c第一检测线

521a芯部

522a绝缘层

5221a第一开口

523a被覆层

5231a第二开口

530a连接器

531a母接头

532a公接头

540a信号线

550c第二检测线

600c支架岐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说明有关本发明的一实施例,首先请参阅图1至图3。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绘示的服务器10a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的服务器10a的部份立体示意图。图3为图2的服务器10a的平面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服务器10a包含机架100a、至少一机箱200a、至少一处理器300a、至少一液冷管400a以及至少一漏液检测系统500a。机箱200a设置于机架100a。处理器300a例如为产生大量热量的运算元件,并且处理器300a设置于机箱200a。液冷管400a设置于处理器300a,以通过液冷管400a内部流动的冷却液(未绘示)而利用热交换的方式来带走处理器300a所产生的热量。漏液检测系统500a设置于机箱200a。

在本实施例中,机箱200a的数量为多个并且机箱200a排列地设置于机架100a,每一个机箱200a内所设置的处理器300a的数量为多个,每一个机箱200a内所设置的液冷管400a的数量为一个,以及每一个机箱200a内所设置的漏液检测系统500a的数量为一个,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在部份实施例中,机箱的数量可仅为一个,每一个机箱内所设置的处理器的数量可仅为一个,每一个机箱内所设置的液冷管的数量可为多个,或者每一个机箱内所设置的漏液检测系统的数量可为多个。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于机箱200a内的漏液检测系统500a可检测液冷管400a内部的冷却液是否有外漏。具体来说,漏液检测系统500a包含电路板510a以及第一检测线520a,电路板510a设置于机箱200a,第一检测线520a设置于液冷管400a并电性连接于电路板510a。漏液检测系统500a可通过第一检测线520a检测到液冷管400a内部冷却液的外漏情形,并且第一检测线520a可将检测结果传递给电路板510a。

请参阅图4与图5以更详细地说明第一检测线520a检测漏液的方式。图4为图2的服务器10a的第一检测线520a的前视剖面示意图。图5为图2的服务器10a的第一检测线520a的侧视剖面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以及本发明的部份实施例中,第一检测线520a还可包含芯部521a、绝缘层522a以及被覆层523a。芯部521a位于绝缘层522a内,而绝缘层522a位于被覆层523a内。也就是说,第一检测线520a由内侧到外侧依序为芯部521a、绝缘层522a与被覆层523a。

绝缘层522a具有至少一第一开口5221a,而被覆层523a具有至少一第二开口5231a。在本实施例以及本发明的部份实施例中,第一开口5221a的数量为多个,而第二开口5231a的数量为多个,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在部份实施例中,绝缘层可仅具有一个第一开口,而被覆层可仅具有一个第二开口。在本实施例以及本发明的部份实施例中,第一开口5221a连通第二开口5231a,并且芯部521a通过第一开口5221a与第二开口5231a连通外部。也就是说,第一开口5221a与第二开口5231a将芯部521a暴露于外。

芯部521a的材质例如为不锈钢,并且芯部521a具有导电性。绝缘层522a具有电绝缘性。被覆层523a的材质例如为尼龙,并且被覆层523a具有电绝缘性以及毛细作用的能力。当液冷管400a内部的冷却液发生漏液时,被覆层523a会利用本身毛细作用的能力将冷却液吸附并扩散。一旦扩散到第二开口5231a的冷却液达到一定的量时,冷却液便会通过第一开口5221a并接触到芯部521a而使得芯部521a的导电性产生变化。芯部521的导电性变化例如为芯部521a的电阻发生变化,而芯部521a的电阻变化结果会传递到电路板510a。通过芯部521a的电阻变化结果,电路板510a即可判断液冷管400a是否有漏液的情形。

除此的外,绝缘层522a的电绝缘性可确保被覆层523a所吸附的冷却液需经过第一开口5221a与第二开口5231a才使得芯部521a的导电性产生变化,以避免些许的湿气造成芯部521a的导电性产生变化,因此可降低误判冷却液漏液的可能性。在部份实施例中,第一检测线也可无绝缘层与被覆层的设置,仅通过不锈钢材质的芯部来检测漏液情形。

在本实施例以及本发明的部份实施例中,第一开口5221a彼此相隔例如为25公厘的距离,且第二开口5231a彼此相隔例如为25公厘的距离。如此一来,可确保漏液的检测点足够,也可视机箱200a内部液冷管400a的实际配置而将第一开口5221a与第二开口5231a靠近有较大机会漏液的地方。

请一并参阅图2、图4与图5。在本实施例以及本发明的部份实施例中,机箱200a还可具有底面201a。当服务器10a放置于如地面的平台时,机箱200a以底面201a朝向平台的方式设置于机架100a,并且第一检测线520a较液冷管400a靠近机箱200a的底面201a。如此一来,当液冷管400a内部的冷却液外漏时,冷却液会受到重力的影响而朝向底面201a方向流动,因而较容易被被覆层523a所吸附,并因此较容易用前述的方式检测到漏液情形。

请参阅图2与图6。图6为图2的服务器10a的漏液检测系统500a的立体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以及本发明的部份实施例中,漏液检测系统500a还可包含至少一连接器530a。连接器530a例如为电线快速接头并且包含母接头531a以及公接头532a。母接头531a设置于电路板510a。第一检测线520a例如以螺丝锁附的方式设置于公接头532a。公接头532a可拆卸地设置于母接头531a而使得第一检测线520a通过连接器530a电性连接于电路板510a。如此一来,第一检测线520a便可快速且简单地设置于电路板510a上,并且第一检测线520a便可通过连接器530a将漏液检测结果传递给电路板510a。

漏液检测系统500a还可包含信号线540a。信号线540a电性连接于电路板510a与处理器300a。如前所述,当漏液检测系统500a通过第一检测线520a检测到液冷管400a内部的冷却液外漏时,第一检测线520a可将检测结果传递给电路板510a。接着,电路板510a可再通过信号线540a将此检测结果传递给处理器300a。处理器300a在接受到冷却液外漏的检测结果后,便可用例如发送控制信号的方式来停止冷却液的循环,以避免漏液情形变得更严重;或是用例如发送视觉或听觉警告提示的方式来告知使用者,让使用者采取适当的后续措施。

请参阅图7。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所绘示的服务器10b的平面示意图。以下仅针对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与前述的部份实施例中不同之处进行说明,其余相同之处将被省略。在本实施例以及本发明的部份实施例中,由于考量到液冷管400b内部冷却液的流速,整个液冷管400b的管径可为不相同的。具体来说,液冷管400b还可包含一第一管部410b以及一第二管部420b。第一管部410b设置于处理器300b,而第二管部420b设置于机箱200b。第一管部410b连通第二管部420b,并且第一管部410b的管径小于第二管部420b的管径。第一检测线520b设置于第一管部410b与第二管部420b并且缠绕于第一管部410b与第二管部420b的交界处。由于第一管部410b与第二管部420b的交界处可能较其他部份的液冷管400b还要来得容易漏液,通过缠绕于第一管部410b与第二管部420b交界处的第一检测线520b,则可强加检测缠绕处的漏液情形。

请参阅图8。图8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所绘示的服务器10c的平面示意图。以下仅针对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与前述的部份实施例中不同之处进行说明,其余相同之处将被省略。在本实施例以及本发明的部份实施例中,由于考量到液冷管400c内部冷却液的流速,整个液冷管400c的管径可为不相同的。具体来说,液冷管400c还可包含第一管部410c、第二管部420c以及第三管部430c。漏液检测系统500c还可包含第二检测线550c。服务器10c还可包含支架岐管600c。第一管部410c设置于处理器300c,第二管部420c设置于机箱200c,而第三管部430c设置于支架岐管600c内。第一管部410c、第二管部420c与第三管部430c彼此相连通,第一管部410c的管径小于第二管部420c的管径,并且第二管部420c的管径小于第三管部430c的管径。第一检测线520c设置于第一管部410c与第二管部420c并且缠绕于第一管部410c与第二管部420c的交界处,而第二检测线550c缠绕于第二管部420c与第三管部430c的交界处。由于第一管部410c与第二管部420c的交界处以及第二管部420c与第三管部430c的交界处可能较其他部份的液冷管400c还要来得容易漏液,通过缠绕于第一管部410c与第二管部420c交界处的第一检测线520c以及缠绕于第二管部420c与第三管部430c的交界处的第二检测线550c,则可强加检测缠绕处的漏液情形。

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服务器,设置于机箱内的漏液检测系统可通过第一检测线检测到液冷管内部的冷却液是否有外漏,并且第一检测线可将检测结果传递给电路板。

在部份实施例中,第一检测线还可包含芯部、绝缘层以及被覆层。当液冷管内部的冷却液发生漏液时,被覆层会利用本身毛细作用的能力将冷却液吸附并扩散。一旦扩散到第二开口的冷却液达到一定的量时,冷却液便会通过第一开口并接触到芯部而使得芯部的导电性产生变化,电路板即可判断液冷管是否有漏液的情形。

在部份实施例中,第一检测线较液冷管靠近机箱的底面。如此一来,当液冷管内部的冷却液外漏时,冷却液会受到重力的影响而朝向底面方向流动,因而较容易被被覆层所吸附,并因此较容易检测到漏液情形。

在部份实施例中,漏液检测系统还可包含信号线。电路板可通过信号线将检测结果传递给处理器。处理器在接受到冷却液外漏的检测结果后,便可用例如发送控制信号的方式来停止冷却液的循环,以避免漏液情形变得更严重;或是用例如发送视觉或听觉警告提示的方式来告知使用者,让使用者采取适当的后续措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