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95627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触控面板,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良好的触控感测能力的触控面板。【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技的进步,触控面板与显示面板等板状的电子构件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电子装置上,例如是智能型手机(smartphone)、卫星导航系统(GPSnavigatorsystem)、平板电脑(tabletPC)、个人数字助理(PDA)以及笔记本电脑(laptopPC)等。[0003]以触控面板为例,一般而言,触控面板分为单层电极与双层电极结构;其中,前者的代表例如有自容式的三角形电极或按键式电极,或是互容式的数条驱动电极搭配位于相邻两驱动电极之间的数个接收电极。后者的代表例如有设置于基板两侧的驱动电极与接收电极所构成的互容式触控面板,或是通过绝缘层搭配架桥结构将驱动电极与接收电极制作在基板同一侧的互容式触控面板。但不管是前者的单层电极或后者的双层电极结构,其感测触控的能力都仍有改善的空间。【
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具有良好的触控感测能力。[0005]本发明的一种触控面板,包括复数个第一电极;复数个第二电极;一介电层,设置于该些第一电极与该些第二电极之间;其中,该些第一电极与该些第二电极彼此相交,以形成多数个交错区域,各该第二电极至少在对应各该交错区域设有多数个开孔,且该些开孔显露出部分该第一电极。[0006]基于上述,本发明的触控面板通过至少在第一、二电极交错区域处的第二电极上设置数个开孔,以至少在各交错区域处减少与第一电极之间的耦合电容,尤其是在介电层非常薄的时候,此设计更可以有效避免电容值升高。此外,第二电极还可同时提供适当的噪声屏蔽效果,例如可屏蔽来自于触控面板下方的液晶显示器的噪声,以避免噪声影响触控感测,特别是交错区域处的触控检测点。另外,开孔也可用来调整第二电极的所需阻抗。[0007]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0008]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0009]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触控面板的电极示意图;[0010]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触控面板的电极示意图;[0011]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衍生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触控面板的电极示意图;[0012]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另一种衍生实施例示出的触控面板的电极示意图;[0013]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触控面板的电极示意图;[0014]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衍生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触控面板的电极示意图;[0015]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另一衍生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触控面板的电极示意图;[0016]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触控面板的电极示意图;[0017]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触控面板的电极示意图;[0018]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触控面板的电极示意图;[0019]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触控面板的电极示意图;[0020]图13A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触控面板的电极示意图;[0021]图13B是图13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0022]图1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触控面板的电极的局部放大示意图;[0023]图15至图19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示出的各种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0024]附图标记说明:[0025]110:基板;[0026]120、120,、320、320,、420、520、620:第一电极;[0027]122、622:桥接部;[0028]124、136、336、624:长条部;[0029]126、138、138,、338,、626、638、638a、638b:开孔;[0030]128、134:虚置电极;[0031]130、130'、330、330'、630、630a:第二电极;[0032]132、332、339:开口;[0033]138A:第一开孔;[0034]138B:第二开孔;[0035]140:介电层;[0036]150:周边走线;[0037]160:金属细线;[0038]328、328'、338:侧翼电极;[0039]100、101、102、103、104、105、200、200,、200,,、300、300,、300,,、400、500、600、700、800:触控面板;[0040]632:区块垫;[0041]634:连接部;[0042]710:虚置电极;[0043]900:覆盖板;[0044]910:显示器;[0045]910A:上基板;[0046]910B:下基板;[0047]920A、930A:薄膜基材;[0048]930:基材;[0049]C、C':交错区域;[0050]C1、C1':重叠处;[0051]C2、C2':非重叠处;[0052]D632、D634:距离;[0053]L624:线宽;[0054]G:组;[0055]W1、W2、W638:宽度;[0056]X:交会点。【具体实施方式】[0057]图1、2分别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及电极示意图。请参阅图1、图2,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100包括一基板110、复数个第一电极120、复数个第二电极130以及一介电层140。为方便说明,图2仅示出单一条第一电极120及第二电极130。在本实施例中,触控面板100为一电容式触控面板;基板110为透光覆盖板,具有高机械强度的硬质基板或是强化基板,可以为玻璃或是塑胶材质所制成,用以保护其下方元件。此外,可选择性地在基板110上配置装饰层,例如围绕基板110的周边设置,用以遮蔽在其投影方向上的周边走线150,但不以此为限。连接第一电极120或是第二电极130的周边走线150可以是与第一电极120同一道工序所形成,也可以是与第二电极130同一道工序所形成,也可以是独立于第一电极120或是第二电极130的另一道工序所形成,可以视设计需求而定并适用于本发明所有实施例的周边走线。[0058]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120及第二电极130构成一互电容式的触控感测电极结构;其中,第一电极120为接收电极,第二电极130为驱动电极,详细而言,当第二电极130通过周边走线150接收一脉冲信号时,第二电极130与第一电极120之间形成边际电场;当触碰物体(例如手指)触碰或靠近基板110时,边际电场发生变化,第一电极120可以接收此变化并经由周边走线150传回触控芯片,如此即可判断出触摸位置。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但凡已知的触控检测方式均可适用于本发明。[0059]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120的图形与第二电极130的图形不同;其中,第一电极120的形状为一长条框,且在框内设有多数个桥接部122。详言之,各第一电极120具有两条纵向的长条部124,以及多数条横向的桥接部122连接该两长条部124,因而在相邻两桥接部122之间形成有一开孔126,且各开孔126中设置有数个虚置电极128,各该虚置电极128并未被提供电位,且虚置电极的数量并不限制。本实施例的第二电极130的形状类似于第一电极120,同为长条框型电极,但其宽度W2大于第一电极120的宽度W1,且框内未设有桥接部,而仅是挖设一开口132,且开口132中设置有数个虚置电极134,但数量并不限制;换言之,第二电极130具有两条横向的长条部136,且只在头、尾两端相连。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电极130为一网格状电极,也就是说,第二电极130的两长条部136整面开设有数个开孔138,各该开孔138的长、宽分别例如均为80微米,且小于第二电极130的开口132,但开孔的尺寸并不以此为限,例如可介于20微米至160微米之间。此外,第一电极120与第二电极130彼此相交,以形成数个交错区域C。在交错区域C中的第一、第二电极120、130重叠处C1,第二电极130的开孔显露出部分第一电极120,在交错区域C中的第一、二电极120、130未重叠处C2,第一电极120的桥接部122位于第二电极130的开口132中。第一电极120与第二电极130在本实施例为透明导电材料,例如可以选自金属氧化物、纳米银丝、石墨烯、硅烯、导电高分子、ITO/Ag/ITO等材料,本实施例以氧化铟锡为例作说明。当然,本发明并不限于此,第一电极120与第二电极130也可以选用金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