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摸显示面板及触摸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412159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触摸显示面板及触摸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触摸显示面板及触摸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广泛使用,触控显示面板的技术也在不断发展。现有技术的触摸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如图1所示,包括多条驱动线11和多条感测线12、接地线13、保护玻璃14,及金属外壳15 ;由多条驱动线11和多条感测线12组成触摸区域,结合图2,图2给出图1中101区域的放大透视图;而驱动线和感测线是由位于触摸区域外部的走线16从触摸显示面板左右两侧连接到触摸区域17形成,这些走线通过柔性硬刷印刷电路板(FPC)连接至触摸芯片,现有技术还会在走线外侧设置一条接地线13,接地线13连接至触摸芯片的接地端,图中101区域为从触摸区域到保护玻璃之间的区域。
[0003]为了防止噪声对驱动线和感测线上信号的干扰,确保抗干扰的效果,现有技术将最外侧的走线16和接地线13之间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两类信号线不接触如图2所示),接地线13的宽度D—般约为0.2_。由于在布线时,无法实现在氧化铟锡薄膜18的边缘设置接地线,使得接地线13到氧化铟锡薄膜边缘A的存在距离LI ( 一般为0.4mm)。且在贴合过程中,使得氧化铟锡薄膜边缘A到保护玻璃边缘B也会存在距离L2 ( 一般为0.2mm)。可见现有技术的金属边框到触摸区域之间的距离比较大,无法实现窄边框的设计。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触摸显示面板及触摸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冋题。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摸显示面板及触摸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触摸显示面板的边框较大的技术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构造了一种触摸显示面板,其包括:多条驱动线,用于接收驱动信号;
[0007]多条感测线,与所述驱动线绝缘交错设置,用于根据所述驱动线上的驱动信号以及感应到的触控操作,产生检测信号;
[0008]触摸芯片,包括驱动单元和检测单元,所述驱动单元,用于向所述驱动线提供驱动信号;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检测信号判断所述触摸显示面板上是否有所述触控操作,生成判断结果;
[0009]金属外壳,位于所述触摸芯片的外部,所述金属外壳与参考线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值,其中所述参考线为所述驱动线或者所述感测线中距离所述金属外壳最近的线;
[0010]其中所述金属外壳与所述触摸芯片的接地端连接,以避免噪声对所述驱动线和所述感测线上的信号干扰。
[0011]在本发明的触摸显示面板中,所述触摸显示面板具有4个侧面,所述金属外壳包裹所述触摸显示面板的全部侧面。
[0012]在本发明的触摸显示面板中,所述驱动线、所述感测线、所述触摸芯片以及所述金属外壳一体形成。
[0013]在本发明的触摸显示面板中,所述金属外壳通过连接线与所述触摸芯片的接地端连接,其中所述连接线位于所述触摸显示面板的外部。
[0014]在本发明的触摸显示面板中,所述触摸显示面板还包括保护玻璃,所述金属外壳位于所述保护玻璃外部。
[0015]在本发明的触摸显示面板中,所述触摸显示面板还包括保护玻璃,所述金属外壳位于所述保护玻璃内部。
[0016]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触摸显示装置,其包括:背光源,以及触摸显示面板;
[0017]其中所述触換显不面板包括:
[0018]多条驱动线,用于接收驱动信号;
[0019]多条感测线,与所述驱动线绝缘交错设置,用于根据所述驱动线上的驱动信号以及感应到的触控操作,产生检测信号;
[0020]触摸芯片,包括驱动单元和检测单元,所述驱动单元,用于向所述驱动线提供驱动信号;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检测信号判断所述触摸显示面板上是否有所述触控操作,生成判断结果;
[0021]金属外壳,位于所述触摸芯片的外部,所述金属外壳与参考线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值,其中所述参考线为所述驱动线或者所述感测线中距离所述金属外壳最近的线;
[0022]其中所述金属外壳与所述触摸芯片的接地端连接,以避免噪声对所述驱动线和所述感测线上的信号干扰。
[0023]在本发明的触摸显示装置中,所述触摸显示面板具有4个侧面,所述金属外壳包裹所述触摸显示面板的全部侧面。
[0024]在本发明的触摸显示装置中,所述驱动线、所述感测线、所述触摸芯片以及所述金属外壳一体形成。
[0025]在本发明的触摸显示装置中,所述金属外壳通过连接线与所述触摸芯片的接地端连接,其中所述连接线位于所述触摸显示面板的外部。
[0026]本发明的触摸显示面板及触摸显示装置,用金属外壳替换现有的接地线,从而进一步减小了面板的边框宽度。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现有的触摸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图1中101区域的放大透视图;
[0029]图3为本发明的触摸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图3中102区域的放大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式,用以例示本发明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发明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发明,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以相同标号表示。
[0032]请参照图3,图3为本发明的触摸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3]本发明的触摸显示面板如图3所示,包括多条驱动线21、多条感测线22,触摸芯片(图中未示出),金属外壳24,所述驱动线21用来接收驱动信号;所述感测线22与所述驱动线21绝缘交错设置,即无电性连接;譬如所述感测线22沿X方向排布,所述驱动线21沿Y方向排布,所述驱动线21与所述感测线22垂直交错。通过相互绝缘交错的感测线22以及驱动线21可形成感测阵列。所述感测线22用来根据所述驱动线21上的驱动信号以及感应到的触控操作,产生检测信号。
[0034]所述触摸芯片包括驱动单元和检测单元(图中未示出),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驱动线21连接,所述驱动单元用来向所述驱动线21提供驱动信号;所述检测单元与所述感测线22连接,所述检测单元根据所述检测信号判断所述触摸显示面板上是否有所述触控操作,生成判断结果。
[0035]结合图4,图4给出图3中102区域的放大透视图;驱动线21和感测线22是由位于触摸区域外部的走线25从触摸显示面板左右两侧连接到触摸区域26形成,这些走线25通过柔性硬刷印刷电路板(FPC)连接至触摸芯片,图中102区域为从触摸区域到金属外壳之间的区域。
[0036]所述金属外壳24位于所述触摸芯片的外部,所述金属外壳24与参考线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值,其中所述参考线为所述驱动线21或者所述感测线22中距离所述金属外壳24最近的线,即为最接近所述金属外壳24的走线;所述预设值小于现有技术中金属外壳与参考线之间的距离,即小于图1中的L1+L2,所述触摸芯片具有接地端,所述金属外壳24与所述触摸芯片的接地端连接,以避免噪声对所述驱动线和所述感测线上的信号干扰。
[0037]现有技术中是通过在感测线和驱动线的外侧设置一接地线,来解决噪声的干扰问题,而本发明用金属外壳替换所述接地线,可直接在氧化铟锡薄膜27边缘设置金属外壳,从而可以避免需额外设置接地线,使得接地线和氧化铟锡薄膜边缘存在距离,减小了触摸显示面板的边框宽度。
[0038]优选地,所述触摸显示面板具有4个侧面,所述金属外壳24包裹所述触摸显示面板的全部侧面。由于现有的接地线和驱动线或者感测线在同一层制作,为了避免接地线与驱动线或者感测线连接在一起,一般接地线只包裹触摸显示面板的3个侧面(譬如左右上),因而未被接地线包裹的侧面,还是存在噪声干扰的问题。而本发明用金属外壳代替接地线,由于金属外壳与驱动线或者感测线不在同一层制作,可将金属外壳包裹所述触摸显示面板的全部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