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执行方法及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528381阅读:来源:国知局
、生物电等。图1中以可穿戴式设备120是智能手环来示意。
[0075]可穿戴式设备120可以通过蓝牙技术、WIFI技术等与移动终端140相连。
[0076]移动终端140可以是智能手机、智能路由器、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移动终端140可以与可穿戴式设备120预先建立绑定关系。图1中以移动终端140是智能手机来示意。移动终端140具有执行支付操作的能力。
[0077]移动终端140通过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与后台服务器160相连。
[0078]后台服务器160是移动终端140在执行支付操作时提供后台支持的服务器。
[0079]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操作执行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操作执行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中来举例说明。该方法包括:
[0080]在步骤202中,在监测到执行支付操作且采用基于可穿戴式设备的身份认证方式时,获取绑定的可穿戴式设备的佩戴状态。
[0081]佩戴状态包括佩戴中状态和未佩戴状态。
[0082]在步骤204中,检测佩戴状态是否为未佩戴状态。
[0083]在步骤206中,若佩戴状态为未佩戴状态,则禁止执行支付操作,或,将基于可穿戴式设备的身份认证方式更换为其它身份验证方式。
[0084]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操作执行方法,通过获取绑定的可穿戴式设备的佩戴状态,在佩戴状态为未佩戴状态时,禁止执行支付操作或采用其它身份验证方式;解决了当用户未随身佩戴可穿戴式设备时,基于可穿戴式设备的认证方式可能会不安全的问题;达到了即便用户未随身佩戴可穿戴式设备,用户的网络财产也能够得到有效保护的问题。
[0085]图3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操作执行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仍然以该操作执行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来举例说明。该方法包括:
[0086]在步骤301中,对支付操作启用基于可穿戴式设备的身份认证方式;
[0087]移动终端在执行支付操作时,通常都需要进行用户的身份认证。身份认证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密码认证方式、指纹认证方式、验证码认证方式、电子口令认证方式、手势认证方式和基于可穿戴式设备的身份认证方式。
[0088]密码认证方式是用户在移动终端中输入η位预设密码来进行身份认证的方式。
[0089]指纹认证方式是用户在移动终端中输入用户指纹来进行身份认证的方式。
[0090]验证码认证方式是后台服务器向用户提供验证码,用户在移动终端中输入该验证码进行身份认证的方式。
[0091 ] 电子口令认证方式是预先向用户提供电子口令生成器,该电子口令生成器具有生成动态密码的能力,用户在移动终端中输入电子口令生成器生成的动态密码进行身份认证的方式。
[0092]手势认证方式是用户在移动终端的触摸屏上输入预设手势,或者借助移动终端中的运动型传感器做出预设手势来进行身份认证的方式。
[0093]基于可穿戴式设备的身份认证方式是用户借助可穿戴式设备进行身份认证的方式。比如,在移动终端和绑定的可穿戴式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时,身份认证通过;又比如,在监测到执行支付操作后的预设时间内,用户使用绑定的可穿戴式设备做出预设手势,可穿戴式设备将采集到的动作数据发送给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判定该动作数据与预设的手势动作匹配时,身份认证通过。
[0094]用户可以在移动终端中,对支付操作启用可穿戴式设备认证方式。参见图4,以支付操作是手机支付为例,用户在设置界面40勾选“使用智能手环来验证身份”选项,从而为手机支付功能启用可穿戴式设备认证方式。
[0095]在步骤302中,在监测到执行支付操作且当前的身份认证方式是可穿戴设备认证方式时,通过绑定的可穿戴式设备获取用户的当前生物数据;
[0096]在用户向移动终端请求执行支付操作时,移动终端通过绑定的可穿戴式设备获取用户的当前生物数据。
[0097]以可穿戴式设备是智能手环,当前生物数据是用户的腕部动作数据为例,可穿戴式设备通过内置的重力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用户的腕部动作数据,移动终端通过蓝牙连接获取可穿戴式设备采集到的腕部动作数据。
[0098]在步骤303中,根据能否获取到用户的当前生物数据得到佩戴状态。
[0099]由于在用户未佩戴可穿戴式设备时,可穿戴式设备无法采集到用户的当前生物数据,所以:
[0100]若能够获取到用户的当前生物数据,则移动终端确定可穿戴式设备处于佩戴中状
??τ O
[0101]若不能够获取到用户的当前生物数据,则移动终端确定可穿戴式设备处于未佩戴状态。
[0102]在步骤304中,检测佩戴状态是否为未佩戴状态;
[0103]若佩戴状态为佩戴中状态,则进入步骤305 ;若佩戴状态为未佩戴状态,则进入步骤 306。
[0104]在步骤305中,若佩戴状态为佩戴中状态,则通过绑定的可穿戴式设备进行身份认证,并在身份认证通过时,执行支付操作。
[0105]若佩戴状态为佩戴中状态,则移动终端通过绑定的可穿戴式设备进行身份认证的步骤,该步骤可以为如下三种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
[0106]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移动终端检测与绑定的可穿戴式设备是否存在蓝牙连接,且该蓝牙连接的信号强度高于预设阈值。该信号强度可以用于表征移动终端与可穿戴式设备之间的距离。
[0107]当存在蓝牙连接,且该蓝牙连接的信号强度高于预设阈值时,移动终端确定身份认证通过。当不存在蓝牙连接,或蓝牙连接的信号强度低于预设阈值时,移动终端确定身份认证失败。
[0108]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移动终端显示提示信息,该提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做出预定手势;移动终端获取可穿戴式设备在显示提示信息后的预定时长时间段内(比如5秒内)所采集的用户的动作数据;移动终端检测该动作数据是否与预定手势匹配;若匹配,则移动终端确定身份认证通过,若不匹配,则移动终端确定身份认证失败。
[0109]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移动终端通过绑定的可穿戴式设备检测当前佩戴用户是否属于预设用户。该检测过程由移动终端或可穿戴式设备将采集到的当前生物数据与预设用户的历史生物数据进行匹配来进行。若当前生物数据与预设用户的历史生物数据匹配,则移动终端确定身份认证通过;若当前生物数据与预设用户的历史生物数据不匹配,则移动终端确定身份认证失败。
[0110]在身份认证通过时,移动终端执行支付操作。比如,移动终端完成支付操作。执行支付操作可能需要由移动终端和后台服务器的交互来完成。
[0111]在步骤306中,若佩戴状态为未佩戴状态,则禁止执行支付操作。
[0112]若可穿戴式设备处于未佩戴状态,则移动终端禁止执行支付操作。
[0113]在步骤307中,若佩戴状态为未佩戴状态,则执行预定操作中的至少一种。
[0114]可选地,若可穿戴式设备处于未佩戴状态,则向移动终端请求执行支付操作的用户可能是恶意用户。为了记录恶意用户的信息,移动终端执行如下预定操作中的至少一种:
[0115]通过前置摄像头采集当前环境的图像或视频;
[0116]通过后置摄像头采集当前环境的图像或视频;
[0117]通过绑定的摄像头采集当前环境的图像或视频;
[0118]通过麦克风采集当前环境的声音。
[0119]可选地,移动终端还将采集到的当前环境的图像或视频或声音发送给后台服务器,或者,发送给关联的其它终端。关联的其它终端可以是配偶、父母、子女所使用的移动终端。
[0120]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操作执行方法,通过获取绑定的可穿戴式设备的佩戴状态,在佩戴状态为未佩戴状态时,禁止执行支付操作或采用其它身份验证方式;解决了当用户未随身佩戴可穿戴式设备时,基于可穿戴式设备的认证方式可能会不安全的问题;达到了即便用户未随身佩戴可穿戴式设备,用户的网络财产也能够得到有效保护的问题。
[0121]本实施例提供的操作执行方法,还通过在可穿戴式设备处于未佩戴状态时,执行至少一种预定操作,使得移动终端能够记录疑似为恶意用户的相关信息,能够更好地保护用户的网络财产。
[0122]在另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由于可穿戴式设备的计算能力比较强,分析可穿戴式设备的佩戴状态的步骤可以由可穿戴式设备执行。也即,步骤303和步骤304可被替代实现成为步骤303a,参见图5:
[0123]在步骤303a中,调用绑定的可穿戴式设备的预设接口,获得佩戴状态,佩戴状态是可穿戴式设备根据能否采集到用户的当前生物数据所得到的。
[0124]可穿戴式设备可以不断采集用户的生物数据,然后每隔预定时间间隔根据能否采集到用户的生物数据来分析得到佩戴状态,并缓存最近一个时间间隔所分析得到的佩戴状
??τ O
[0125]同时,可穿戴式设备还可以提供预设接口,该预设接口用于被移动终端调用时,反馈佩戴状态。
[0126]在监测到执行支付操作时,移动终端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