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戴设备的提醒方法及穿戴设备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564277阅读:来源:国知局
则将X与第二阈值(这里可以取15)进行比较,若X > 15,则穿戴设备判断加速度传感器获取的运动幅度值表示用户当前正在活动或运动,反之,则用户在睡眠或休息。
[0055]当传感器包括摄像头时,以预设时间段为5分钟为例,以30秒为一时间分段,可以将5分钟分为10个时间分段,每个时间分段用于采集对应的一幅画面。摄像头采集初始画面和十个时间分段的对应画面共十一幅画面,若某一时间分段采集到的对应画面与前一时间分段采集到的对应画面的相似度低于第一阈值(该第一阈值可以是画面信息相似度值,第一个时间分段采集到的对应画面可以与初始画面比对),则判断用户在该时间分段内为活动状态。统计处于活动状态的时间分段的数量,生成次数信息,示例性的为1次,则将y与第二阈值(这里可以取5)进行比较,若y > 5,则穿戴设备判断摄像头采集的运动幅度值表示用户正在活动或运动,反之,则用户在睡眠或休息。
[0056]当传感器包括陀螺仪时,以预设时间段为5分钟为例,以5秒为一时间分段,可以将5分钟分为60个时间分段,每个时间分段用于获取对应的一次角度变化信息。若某一时间分段内的角度变化值大于第一阈值(该第一阈值可以是角度值),则判定用户在该时间分段内为活动状态。监测全部时间分段内的60个角度变化信息并判断用户为活动状态的时间分段的数量,生成次数信息,示例性的为z次,则将z与第二阈值(这里可以取30)进行比较,若z > 30,则穿戴设备判断陀螺仪获取的运动幅度值表示用户当前正在活动或运动,反之,则用户在睡眠或休息。
[0057]本实施例支持多种传感器对用户的状态进行检测,以确定是否进行后续提醒,使该方法能适用于更多穿戴设备,同时,本实施例可以采用传感器对每一时间分段的用户状态进行检测,并进行统计、判断,提高了穿戴设备检测用户状态的可靠性,再次,通过设置多次提醒,能有效防止提醒事件被用户忽略,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0058]请参考图4,是本发明穿戴设备的提醒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提醒方法包括:
[0059]步骤S31,获取当前时间。此步骤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对应步骤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0060]步骤S32,在获取的当前时间为用户设置的提醒时间点时,对用户进行提醒。此步骤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对应步骤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0061]步骤S33,在用户设置的提醒时间点之后的预设时间段内,获取用户运动幅度值信息,用户运动幅度值由穿戴设备的传感器检测。此步骤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对应步骤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0062]步骤S34,若用户运动幅度值信息为用户运动幅度值的总和信息,则根据用户运动幅度值的总和信息与第三阈值的关系,确定是否进行后续提醒。
[0063]本实施例的第三阈值用于判断在预设时间段内,用户是否针对穿戴设备的提醒做出反馈。
[0064]下面具体描述本实施例中,用户状态的检测方式:
[0065]示例性的,本实施例中的传感器可以是表面肌电传感器,表面肌电传感器会根据用户的肌肉运动情况生成表皮肌电信号,并根据表皮肌电信号与第三阈值比较,判断用户的状态。在预设时间段内(本实施例可以取30秒),若表面肌电信号传感器采集到的用户皮表肌电信号大于第三阈值,则穿戴设备判断表面肌电传感器获取的表皮肌电信号表示用户正在活动或运动,反之,则用户在睡眠或休息。
[0066]本实施例通过获取用户运动幅度值的总和信息,并将总和信息与第三阈值比较,确定是否进行后续提醒,可缩短判断时间,减少判断条件,降低穿戴设备功耗,若采用皮表肌电传感器还具有可靠性高的优点,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0067]请参考图5,是本发明穿戴设备的提醒方法的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提醒方法包括:
[0068]步骤S41,获取当前时间。此步骤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对应步骤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0069]步骤S42,在获取的当前时间为用户设置的提醒时间点时,对用户进行提醒。此步骤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对应步骤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0070]步骤S43,在用户设置提醒时间点之后的预设时间段内,获取第一用户运动幅度值超过第一阈值的次数信息和第二用户运动幅度值超过第四阈值的次数信息,第一用户运动幅度值由第一传感器检测,第二用户运动幅度值由第二传感器检测。
[0071]在本实施例中,穿戴设备包括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第一传感器或第二传感器可以是加速度传感器、摄像头或陀螺仪。
[0072]本实施例可以通过将预设时间段划分成若干时间分段,获取所有时间分段中,第一传感器检测的第一运动幅度值超过第一阈值的次数信息,或第二传感器检测的第二运动幅度值超过第四阈值的次数信息,具体获取方式可以与第二实施例相同。
[0073]步骤S44,根据第一用户运动幅度值超过第一阈值的次数信息与第二阈值的关系,以及第二用户运动幅度值超过第四阈值的次数信息与第五阈值的关系,确定是否进行后续提醒。
[0074]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阈值和第五阈值可以是与各传感器对应的预设次数信息,穿戴设备通过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确定用户状态的方式可以与上述第二实施例的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当穿戴设备通过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均判断用户在提醒后的状态发生改变、即对提醒做出反馈之后,确定不对用户进行后续提醒,否则,则进行后续提醒。
[0075]本实施例通过采用第一传感器获取第一用户运动幅度值,第二传感器获取第二用户运动幅度值,并根据第一运动幅度值超过第一阈值的次数信息与第二阈值的关系,以及第二运动幅度值超过第四阈值的次数信息与第五阈值的关系,确定是否进行后续提醒,实现了穿戴设备通过多个传感器对用户状态的检测,提高了穿戴设备检测的可靠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0076]上文对本发明穿戴设备的提醒方法的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下面将相应于上述方法的穿戴设备作进一步阐述。其中,穿戴设备可以是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腰带或智能眼镜等。
[0077]请参考图6,是本发明穿戴设备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穿戴设备100可以实现上述方法的第一实施例中的提醒方法。
[0078]本发明实施例的穿戴设备100包括:第一获取模块110、提醒模块120、第二获取模块130和确定模块140。
[0079]其中,第一获取模块110与提醒模块120连接,用于获取当前时间。
[0080]在本实施例中,该当前时间的获取方式可以是实时获取,该当前时间可以是系统时间,也可以是从网络获取的时间。
[0081]提醒模块120,与第二获取模块130连接,用于在获取的当前时间为用户设置的提醒时间点时,对用户进行提醒。
[0082]提醒的方式可以包括振动提醒、响铃提醒或灯光闪烁提醒。
[0083]第二获取模块130,与确定模块140连接,用于在用户设置的提醒时间点之后的预设时间段内,获取用户运动幅度值信息,用户运动幅度值由穿戴设备的传感器检测。
[0084]预设时间段可以是提醒开始后的一段时间,也可以是提醒结束后的一段时间,示例性的,可以为5分钟。
[0085]传感器可以是加速度传感器、摄像头、陀螺仪或表面肌电传感器。
[0086]确定模块140,用于根据获取的运动幅度值信息,确定是否进行后续提醒。
[0087]本实施例中,运动幅度值信息可以用来反映用户的状态。
[0088]示例性的,若当前提醒用于起床闹铃或运动提醒,则当穿戴设备判断用户的运动幅度值信息表明用户已经起床或开始运动,不进行后续提醒。反之,则进行后续提醒。
[0089]同理,若当前提醒用于睡眠闹铃或休息提醒,则当穿戴设备判断用户的运动幅度值信息表明用户已经准备入睡或开始休息,不进行后续提醒。反之,则进行后续提醒。
[0090]上述判断方式可以通过数值比较的形式实现,示例性的,当运动幅度值信息大于某一阈值时,表明用户正在活动或运动,反之表明用户正在睡眠或休息。
[0091]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用户设置的提醒时间点提醒用户之后,获取用户运动幅度值信息,并根据运动幅度值信息判断用户是否对该提醒做出反馈,可以在用户的运动状态没改变时,判断用户没有对该提醒做出反馈,并进行后续提醒,可有效防止用户在提醒后提醒被关闭的情形,同时,当用户运动状态改变时,判断用户已对该提醒做出反馈,穿戴设备可以不再对用户进后续提醒,智能化程度高,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0092]请参考图7,是本发明穿戴设备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穿戴设备200可以实现本发明方法的第二实施例中的提醒方法。
[0093]本发明实施例的穿戴设备200包括:第一获取模块210、提醒模块220、第二获取模块230和确定模块240。
[0094]其中,第一获取模块210,与提醒模块220连接,用于获取当前时间。
[0095]此模块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对应模块相同,这里不再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