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查集成电路线网连通关系的方法

文档序号:9865786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检查集成电路线网连通关系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所属的技术领域是邸A (电气设计自动化),尤其是版图验证领域的ERC (电气规则 检查)和LVS (集成电路版图与原理图的一致性检查)。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集成电路技术一直按照"摩尔定律"向前发展。芯片的特征尺寸越来越小, 单个芯片的集成度也越来越高,制造工艺越来越复杂。随着芯片规模的扩大和制造技术的 日益改进,在集成电路设计的各个阶段所需要的验证也不断增多。通常把集成电路设计分 为前端和后端两个阶段,前端主要进行逻辑设计,后端主要进行物理设计。后端设计的版图 必须与前端设计的原理图一致,且其电学结构必须满足设计和生产工艺的各种规则要求。 ERC (电气规则检查)和LVS (版图与原理图的一致性比较)作为后端设计中必不可少的验 证手段,对于消除错误、减少设计失败、提高良品率和降低设计成本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000引在邸C和LVS检查中,有一种"线网连通关系检查"可W帮助集成电路设计人员发 现其它检查难W发现的断路或其它连接错误。即使集成电路版图通过了常规的LVS检查, 仍可能存在一些不能与电源、地等"关键线网"连通的"孤立线网"。由于孤立线网与电源、 地等关键线网间没有电流通路,其电位通常是不确定的,如果送些线网连接了一些重要的 控制信号(例如M0S晶体管的栅极),在静电、福射、温度等外部条件的影响下,极有可能造成 电路误动作,干扰电路的正常运行。孤立线网检查是连通关系检查的一个比较常见的特例, 实际应用中可能更复杂,例如可涉及多个关键线网,检查的条件可W是多种连通关系的复 杂的逻辑组合。线网检查的结果除了直接作为错误报告给设计人员W外,还可W为作为中 间结果,为其它运算或检查提供依据,例如在LVS中可基于线网检查的结果过滤未使用的 器件。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针对甚大规模集成电路版图验证工具特别是邸C和LVS工具所面临的运 行速度慢、运行时间长、内存占用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高效简便的并发的连通关系检查方 法。此方法可降低内存占用,减少"原子检查"的时间,并能减少原子检查的次数,进而加快 版图验证工具的运行速度,支持更大规模的版图验证。
[0005] 当两个线网仅通过一个器件就能互相连通时,称送两个线网是"直接连通"的,当 两个线网能连通但至少通过两个W上的器件连通时,称送两个线网是?'哥接连通"的。若两 个线网不能通过有限多个器件连通,则它们是"不连通"的。两个线网连通的物理意义是送 两个线网之间至少存在一条电流通路。连通是双向的,若线网Ni和成连通,则成和Ni也连 通,反之亦然。
[0006] 对指定的两个线网进行一次"是否连通"的检查称为一次"原子检查",检查结果有 "连通"和"不连通"两种情况。通常需要对一个线网进行多次原子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 "与"、"或"、"非"、"异或"等逻辑运算,最终得出"合格"或"不合格"的结论。连通关系检查 的核必是原子检查,逻辑运算则非常简单。
[0007] 连通性问题的常规解决办法是生成一个二分图G(N,化巧来描述电路结构,其中 N是线网(肥T)的集合,D是器件(DEVICE)的集合,E是线网与器件之间的连接的集合。基 于二分图的连通关系检测通常需要遍历二分图。例如,对于"两个线网Ni和成是否连通"送 一原子检查,可W从Ni出发,W深度优先或广度优先方法遍历二分图,直到到达成或者遍历 完N1所在连通子图的所有线网和器件。当检查另外两个线网N3和Μ是否连通时,需要重 复执行相同的操作。在最坏情况下,每次原子检查都要遍历整个二分图,即一次原子检查的 复杂度为〇(N+D+E)。当需要进行大量的原子检查时,此方法的时间复杂度是无法容忍的。
[0008] 可W对上述方法进行改进,通过一次遍历完成多个原子检查。例如,从一个关键线 网出发遍历二分图的一个连通子图,在遍历过程中将所有访问到的线网标记为"与关键线 网连通"。如此改进后,遍历线网的复杂度没有变化,但原子检查的次数明显减少了。另外 还可W缓存检查结果,避免重复进行相同的原子检查,但送种方法也会带来额外的时间和 内存开销。基于二分图的方法无论如何优化,必然要生成和存储二分图,并W某种方法对二 分图进行多次遍历,无论时间还是空间的消耗都非常大。
[0009] 考虑到连通关系检查只关必有关线网"是否连通",并不关必它们是"如何连通" 的,本发明并不生成或使用二分图,只生成一个与记录线网连通关系的"连通关系表",并进 行一趟标记,空间复杂度为0 (脚,标记过程的时间复杂度是0 (N+D+E)。标记完成后,一次原 子检的复杂度为0(1)。在实际电路中,N远远小于D和E,内存和时间的降低十分明显。
[0010] 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四个步骤: 一、初始化线网连通关系表 设线网总数为N,建立一个包含N个结点的连通关系表,每个结点代表一个线网,表的 初始状态为所有线网互不连通,即每一结点都指向其自身。线网连通关系表可采用多种数 据结构,本发明只介绍"森林"和"数组"结构,送两种结构在逻辑上是等价的。相关领域 的技术人员可W借鉴本发明的设计思想,采用其它类似的数据结构和方法来实现连通关系 表,应视为本质上与本发明相同。
[0011] 在森林结构中,每个结点有一个指向其它结点的指针。如果结点A指向结点B,称 A为B的子结点,B为A的父结点。如果一个结点没有父结点,则指向其自身,送样的结点称 为"根结点"。森林结构中,每个结点的指针必须指向有效结点,没有"空指针",也不允许出 现环。数组结构是一个包含N个元素的一维数组。数组的每个元素就是一个整数,相当于森 林结构中的结点,整数的值相当于森林结构的指针,是对数组中另一整数的索引值(下标)。
[0012] 二、将器件构成的直接连通关系合并到连通关系表中 本发明假定在连通关系检查之前已经完成了 "线网提取"和"器件提取"。在器件提取中 识别出的器件保存在器件数据库中。遍历版图数据库中所有可构成电流通路的器件,将器 件构成的直接连通关系合并到连通关系表中。通常认为W下器件的W下两极之间可构成电 流通路,从而能连通两个线网:电阻、电容、二极管的正负极;场效应管的S (源)和D (漏); Η极管的C (集电极)和E (发射极)等。电容不能通过直流电流,但可通过交流电流,通常 认为是连通的。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但在本发明适用的领域中始终认为是双向连通的。 场效应管和Η极管通常视为二端器件,只考虑S-D或C-E的连通关系,当然根据需要也可视 为多端器件。由于连通关系具有传递性,当考虑一个器件的Τ (> 2)个电极时,可W将该器 件等效为τ-1个双端器件串联,不需要考虑每对电极间两两连通。做此等效变换后,双端器 件与多端器件的处理并无本质区别,因此只讨论双端连通的器件。
[0013] 假设从器件数据库中读取的一个双端器件的两极分别连接了线网Ni和成。在线 网连通关系表中,依次进行W下操作: (1)找到Ni对应结点的根结点Ri 由于每一结点都有一指针指向其父结点,从而形成了从该结点到根结点的指针序列, 沿该指针序列依次访问该结点的父节点,祖父结点,……,直到根结点。利用根结点的指针 指向其自身送一特点,很容易判断一结点是否为根结点。
[0014] (2 )找到成对应结点的根结点R2 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