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分机的传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81527发布日期:2018-08-04 10:36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专门用来清点、分选纸币的金融机具,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清分机的传动系统。



背景技术:

清分机作为一种专门用来清点、分选纸币的金融机具,十分受银行等行业的青睐,从而广泛地应用于银行、货币等金融行业,现有的清分机一般包括上机架、后机架和下机架三部分,由于三者相互铰接,因此所述上机架、后机架和下机架三者之间可相对翻转开合,以便人们拆开维修或清洁,例如解决卡钞等问题。清分机的上机架、下机架、后机架上分别对应设有多个上传钞轮、多个下传钞轮、多个后传钞轮,所述上传钞轮与后传钞轮之间是通过传动带或齿轮传动,上传钞轮与下传钞轮之间也是通过传动带或齿轮传动。但是现有的清分机的传动系统的传动机构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一)由于现有的清分机上的上传钞轮、下传钞轮、后传钞轮之间是通过传动带或齿轮传动带来传动,使得清分机的上机架、后机架和下机架之间打开不方便,工人每次拆开清分机,均要先拆下多条传动带或齿轮,才可将清分机的内部打开,从而导致了现有清分机的清洁、维修很不方便。(二)研发体积小,结构紧凑,功能强大的清分机的传动系统是目前各清分机的传动系统生产厂家共同追求的目标,同时也是让各厂家感到头疼的一个问题,因为体积小,结构紧凑意味着走钞通道短,而现在的清分机的传动系统清分速度要求越来越快,这种情况下,分选钞票时,留给拨叉的反应时间就很短,而拨叉电机反应速度一定,这么短的时间很难满足拨叉完成打开及回位的动作,这就容易出现当一张钞票通过拨叉时,如果拨叉没有来得及完全回位,后面一张钞票就会撞到拨叉上,从而出现卡钞现象,如何防止快速清分时容易出现卡钞,这就需要对清分机的传动系统传动机构进行创新。

鉴于上述不足,因此,目前的清分机的传动系统急需创新、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清分机所存在的传动结构不合理,而导致现有清分机清洁、维修很不方便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拆装容易、清洁、维修方便、传动可靠的清分机的传动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清分机的传动系统,包括设于上机架上的上机架主动机构、设于下机架上的下机架从动机构、以及设于后机架上的后机架从动机构,所述上机架主动机构包括驱动轮、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三传动轮、第四传动轮、第五传动轮、转向传动轮、设于第一出钞口处的第六传动轮、第七传动轮、设于第二出钞口处的第八传动轮、以及退钞传动轮。

所述第一传动轮位于驱动轮的一侧,所述退钞传动轮位于驱动轮的另一侧,所述转向传动轮位于驱动轮的下方,所述第二传动轮、第三传动轮、第四传动轮、第五传动轮位于第一传动轮和转向传动轮之间,所述第六传动轮、第七传动轮、第八传动轮位于转向传动轮和退钞传动轮之间。

所述驱动轮通过第一传动带传动连接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四传动轮、第五传动轮以及第六传动轮,所述第四传动轮通过第二传动带与第三传动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五传动轮通过第三传动带传动连接转向传动轮和第七传动轮,所述驱动轮通过第四传动带传动连接退钞传动轮和第八传动轮。

所述下机架从动机构包括设于第一出钞口处的第一出钞轮和设于第二出钞口处的第二出钞轮,所述第六传动轮上的第六传钞轮与第一出钞轮摩擦传动,所述第八传动轮上的第八传钞轮与第二出钞轮摩擦传动。

本发明还可以做以下进一步改进。

本发明的第四传动带可以直接通过第八传动轮带动第八传钞轮加速转动,第八传钞轮再通过摩擦传动带动第二出钞传动轮转动。但是由于第八传钞轮是橡胶轮,且第八传钞轮的负荷重,第八传钞轮与第二出钞传动轮摩擦严重,第八传钞轮磨损严重,使用寿命缩短。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有更优选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第二出钞轮上设有第二出钞传动轮,所述第八传动轮与第二出钞传动轮啮合传动,所述第八传动轮通过轴承转动设置于第八传钞轮上,所述第四传动带通过第八传动轮带动第二出钞传动轮和第二出钞轮转动,第二出钞轮再通过摩擦传动带动第八传钞轮加速转动。因此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第八传钞轮磨损严重,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本发明得到进一步完善。

所述下机架从动机构还包括第三出钞传动轮和第四出钞传动轮,所述第三、第四出钞传动轮位于第一出钞轮的下方,所述第二出钞传动轮通过第五传动带传动连接第三出钞传动轮和第四出钞传动轮。

所述第六传钞轮、第八传钞轮、第一出钞轮、第二出钞轮是橡胶轮。所述第六传钞轮的直径大于第六传动轮的直径,所述第七传动轮上的第七传钞轮的直径大于第七传动轮的直径,所述第二出钞轮的直径大于第二出钞传动轮的内轮的直径。

根据同一传动带上的传钞轮的线速度相等这一原理可得知,第一传动带以及其上的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四传动轮、第五传动轮、第六传动轮的线速度都相等。同理可得,第二传动带以及其上的第三传动轮与第四传动轮的线速度都相等,第三传动带以及其上的第五传动轮、转向传动轮、第七传动轮的线速度都相等,第四传动带以及其上的驱动轮、第八传动轮、退钞传动轮的线速度都相等,第五传动带以及其上的第二出钞传动轮、第三出钞传动轮、第四出钞传动轮的线速度都相等。

并且由于清分机上的多根送钞轮(包括传钞轮、出钞轮、退钞轮、转向轮、导钞轮)与其上的传动轮(包括传动轮、出钞传动轮、转向传动轮、退钞传动轮)均是同轴一体设置的(此处不包括第八传钞轮),因此清分机上的送钞轮和传动轮的角速度相等,并且根据角速度W和线速度V的关系式,V=WR(R代表半径),从而得知在角速度一定时,线速度与半径成正比,因此第六传钞轮的线速度大于第六传动轮的线速度(即第一传动带的线速度),第七传钞轮的线速度大于第七传动轮的线速度(即第三传动带的线速度),第二出钞轮的线速度大于第二出钞传动轮的内轮的线速度(即第四传动带的线速度)。

所述驱动轮、第四传动轮、第五传动轮、第八传动轮以及第二出钞传动轮是包括内轮和外轮、且内、外轮同轴设置的双联齿轮,所述驱动轮的内、外轮分别与第一传动带和第四传动带传动连接,所述第四传动轮的内、外轮分别与第一传动带和第二传动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五传动轮的内、外轮分别与第三传动带和第一传动带传动连接,第八传动轮的内、外轮分别与第二出钞传动轮的内轮和第四传动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出钞传动轮的外轮与第五传动带传动连接。且由于所述驱动轮、第四传动轮以及第五传动轮的内、外轮的直径相等或相近,因此第一传动带、第二传动带、第三传动带、第四传动带的线速度相等。

优选的是,本发明的第六传动轮、第七传动轮、第八传动轮的内轮、第二出钞传动轮的内轮的直径相等,且分别对应的第六传钞轮、第七传钞轮、第八传钞轮、第二出钞轮的直径也都相等,因此第六传钞轮、第七传钞轮、第二出钞轮的线速度相等。并且,由于第六传钞轮与第一出钞轮摩擦传动,第八传钞轮与第二出钞轮摩擦传动,因此第一出钞轮的线速度与第六传钞轮的线速度相等,第八传钞轮的线速度与第二出钞轮的线速度相等。

并且,上机架除了第六传钞轮、第七传钞轮、第八传钞轮,上机架上的其他送钞轮的直径都是等于或约等于其上的传动轮的直径,因此,上机架上的其他送钞轮的线速度都相等,钞票在上机架上的其他送钞轮的传送中都是保持匀速前进,直到钞票传送到第六传钞轮处时,钞票突然被加速,瞬间拉开了与后面一张钞票的距离,如果钞票是从第一出钞口的第一拨叉处下钞,这就使得第一拨叉翻转后有足够的时间在后一张钞票撞上来之前完全复位好,避免卡钞。如果钞票不是从第一拨叉处下钞票,钞票就会以加速后的速度恒定传输到第二出钞口的第二拨叉处,这样第二拨叉也跟第一拨叉一样有足够的时间在后一张钞票撞上来之前完全复位,从而使得清分机在保证结构紧凑的同时又能实现快速出钞,且拨叉不容易卡钞。

如果钞票是从退钞口出来的,为了避免飞钞、伤钞,钞票输送到退钞轮处时,钞票的速度必须减下来,由上可知,所述退钞轮的直径等于退钞传动轮的直径,当然所述退钞轮的直径也可以设计成小于退钞传动轮的直径,因此退钞轮的线速度等于或小于第四传动带的线速度,即低于第六传钞轮、第八传钞轮、第七传钞轮的线速度,因此钞票传输到退钞口后便会减速输出。

所述驱动轮与第一传动轮之间的第一传动带上设有第一张紧轮,所述第二传动轮与第四传动轮之间的第一传动带设有第二张紧轮。

所述后机架从动机构包括多根导钞轮,所述多根导钞轮分别与第一传动轮上的第一传钞轮、第二传动轮上的第二传钞轮、第三传动轮上的第三传钞轮、第四传动轮上的第四传钞轮、第五传动轮上的第五传钞轮、转向传动轮上的转向轮摩擦传动,多根导钞轮分别与第一传钞轮、第二传钞轮、第三传钞轮、第四传钞轮、第五传钞轮之间的间隙为走钞通道。

所述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三传动轮、第四传动轮、第五传动轮、转向传动轮由上至下依次竖直设置,所述转向传动轮、第六传动轮、第七传动轮、第八传动轮、退钞传动轮由下往上依次倾斜设置。

所述第一传动轮、转向传动轮、以及退钞传动轮呈三角形布置在上机架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二)带有本发明的清分机的上机架、下机架、后机架分别设有上机架传动机构、下机架传动机构、后机架传动机构,所述上机架传动机构上的传钞轮与下机架传动机构的出钞轮都是通过摩擦传动的,后机架传动机构上的导钞轮与上机架传动机构上的传钞轮都是通过摩擦传动的,传钞轮与出钞轮之间的间隙以及传钞轮与导钞轮之间的间隙为走钞通道,因此带有本发明的清分机在卡钞或者清洁时不需要将多条传动带或多个齿轮给拆卸下来,可直接翻开后机架或上机架清洁或排除故障,因此带有本发明的清分机清洁、维修十分方便,即可方便地将后机架或上机架翻开、快速排除故障,例如解决卡钞等问题,便于使用者操作和维护。

(二)另外,本发明通过增大第六传钞轮、第七传钞轮、第八传钞轮的直径,以提高第六传钞轮、第七传钞轮、第八传钞轮、第一出钞轮、第二出钞轮的线速度,即是使第六传钞轮的直径大于第六传动轮的直径,所述第七传钞轮的直径大于第七传动轮的直径,所述第八传钞轮的直径大于第八传动轮的直径,从而使得钞票传送到第六、第七、第八传钞轮处时被加速输出,瞬间拉开了与后面一张钞票的距离,这就使得拨叉翻转后有足够的时间在后一张钞票撞上来之前完全复位好,避免卡钞。因此本发明在保证清分机体积小、结构紧凑、清分速度快的同时,又能避免容易出现卡钞,从而提高了清分机的清分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带有本发明的立式三口清分机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清分机的传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至图6所示,一种立式三口清分机包括外壳(图中未示出)、上机架35、下机架34、后机架36、以及传动系统,所述上机架35上设有进钞口46,所述下机架34由下至上依次设有第一出钞口39、第二出钞口38以及退钞口37,所述第一出钞口39和第二出钞口38处分别设有第一拨叉44和第二拨叉45,所述上机架35、下机架34、后机架36三者相互铰接,因此三者可相对转动,翻转开合。

所述传动系统主要包括后机架从动机构40、上机架主动机构41、以及下机架从动机构42,具体是由多根送钞轮以及其上的传动轮构成,所述送钞轮包括传钞轮、导钞轮、转向轮17、出钞轮以及退钞轮30,所述传动轮包括第一传动轮3……第八传动轮29、转向传动轮16、第三出钞传动轮20、第三出钞传动轮、第四出钞传动轮202以及退钞传动轮31。

所述后机架从动机构40设于后机架36上,所述上机架主动机构41设于上机架35上,所述下机架从动机构42设于下机架34上。

作为本发明更具体的技术方案。

所述上机架35上设有上机架主动机构41、电机43、第一传钞轮1、第二传钞轮5、第三传钞轮8、第四传钞轮11、第五传钞轮13、转向轮17、第六传钞轮24、第七传钞轮26、第八传钞轮28以及的退钞轮30,所述第六传钞轮24和第八传钞轮28分别设于下机架的第一出钞口39处和第二出钞口38处,所述退钞轮30设于退钞口37处。所述第三传钞轮8是厚度传感器轴,所述第四传钞轮11是一体长磁头橡胶轮。

所述上机架主动机构41包括驱动轮33、第一传动轮3、第二传动轮6、第三传动轮9、第四传动轮12、第五传动轮14、转向传动轮16、第六传动轮23、第七传动轮25、第八传动轮29、以及退钞传动轮31。

所述第一传动轮3、第二传动轮6、第三传动轮9、第四传动轮12、第五传动轮14、转向传动轮16、第六传动轮23、第七传动轮25、第八传动轮29、以及退钞传动轮31分别对应设于第一传钞轮1、第二传钞轮5、第三传钞轮8、第四传钞轮11、第五传钞轮13、转向轮17、第六传钞轮24、第七传钞轮26、第八传钞轮28、以及退钞轮30的同一端部上,所述第八传动轮通过轴承转动设置于第八传钞轮上。

所述第一传动轮3位于驱动轮33的一侧,所述退钞传动轮31位于驱动轮33的另一侧,所述转向传动轮16位于驱动轮33的下方,所述第一传动轮3、转向传动轮16、以及退钞传动轮31呈三角形布置在上机架35上。所述第二传动轮6、第三传动轮9、第四传动轮12、第五传动轮14位于第一传动轮3和转向传动轮16之间,所述第六传动轮23、第七传动轮25、第八传动轮29位于转向传动轮16和退钞传动轮31之间。

所述第一传动轮3、第二传动轮6、第三传动轮9、第四传动轮12、第五传动轮14、转向传动轮16由上至下依次竖直设置,所述转向传动轮16、第六传动轮23、第七传动轮25、第八传动轮29、退钞传动轮31由下往上依次倾斜设置。

所述驱动轮33设于电机43的电机轴上,所述驱动轮33通过第一传动带2传动连接第一传动轮3、第二传动轮6、第四传动轮12、第五传动轮14以及第六传动轮23,所述第四传动轮12通过第二传动带10与第三传动轮9传动连接,所述第五传动轮14通过第三传动带15传动连接转向传动轮16和第七传动轮25,所述驱动轮33通过第四传动带32传动连接退钞传动轮31和第八传动轮29。

所述下机架34上设有下机架从动机构42,所述下机架从动机构42包括第一出钞轮22、第二出钞轮27、第三出钞轮21、以及第四出钞轮201,所述第一出钞轮22和第二出钞轮27分别设于下机架的第一出钞口39和第二出钞口38处,所述第二出钞轮27、第三出钞轮21、以及第四出钞轮201上分别设有第八传钞轮28、第三出钞传动轮20以及第四出钞传动轮202,所述第三出钞轮21和第四出钞轮201依次位于第一出钞轮22的下方,所述第二出钞传动轮18通过第五传动带19传动连接第三出钞传动轮20和第四出钞轮201。

所述第六传钞轮24与第一出钞轮22摩擦传动,所述第二出钞传动轮与第八传动轮啮合传动,所述第八传钞轮28与第二出钞轮27摩擦传动,第六传钞轮24与第一出钞轮22之间的间隙、第八传钞轮28与第二出钞轮27之间的间隙为走钞通道。

所述后机架上设有后机架从动机构40,所述后机架从动机构40包括多根导钞轮,所述多根导钞轮分别与第一传钞轮1、第二传钞轮5、第三传钞轮8、第四传钞轮11、第五传钞轮13、转向轮17摩擦传动,多根导钞轮分别与第一传钞轮1、第二传钞轮5、第三传钞轮8、第四传钞轮11、第五传钞轮13之间的间隙为走钞通道。

作为本发明更具体的技术方案。

第六传钞轮24、第八传钞轮、所述第一出钞轮22、第二出钞轮27是橡胶轮。

所述第六传钞轮24的直径大于第六传动轮23的直径,所述第七传钞轮26的直径大于第七传动轮25的直径,所述第二出钞轮的直径大于第二出钞传动轮的内轮的直径。

根据同一传动带上的传钞轮的线速度相等这一原理可得知,第一传动带2以及其上的第一传动轮3、第二传动轮6、第四传动轮12、第五传动轮14、第六传动轮23的线速度都相等。同理可得,第二传动带10以及其上的第三传动轮9与第四传动轮12的线速度都相等,第三传动带15以及其上的第五传动轮14、转向传动轮16、第七传动轮25的线速度都相等,第四传动带32以及其上的驱动轮33、第八传动轮29、退钞传动轮31的线速度都相等,第五传动带19以及其上的第二出钞传动轮、第三出钞传动轮20以及第四出钞传动轮202的线速度都相等。

并且由于立式三口清分机上的多根送钞轮与其上的传动轮均是同轴一体设置的,因此送钞轮和传动轮的角速度相等,并且根据角速度W和线速度V的关系式,V=WR(R代表半径),从而得知在角速度一定时,线速度与半径成正比,因此第六传钞轮24的线速度大于第六传动轮23的线速度,第七传钞轮26的线速度大于第七传动轮25的线速度,第二出钞轮的线速度大于第二出钞传动轮的线速度。

所述驱动轮33、第四传动轮12、第五传动轮14、第八传动轮29以及第二出钞传动轮18是包括内轮和外轮、且内、外轮同轴设置的双联齿轮,所述驱动轮33的内、外轮331、332分别与第一传动带2和第四传动带32传动连接,所述第四传动轮12的内、外轮122、121分别与第一传动带2和第二传动带10传动连接,所述第五传动轮14的内、外轮141、142分别与第三传动带15和第一传动带2传动连接,第八传动轮的内、外轮分别与第二出钞传动轮的内轮和第四传动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出钞传动轮的外轮与第五传动带19传动连接。且由于所述驱动轮、第四传动轮以及第五传动轮的内、外轮的直径相等或相近,因此第一传动带2、第二传动带10、第三传动带15、第四传动带32的线速度相等。

优选的是,本发明的第六传动轮23、第七传动轮25、第八传动轮29的内轮、第二出钞传动轮18的内轮的直径相等,且分别对应的第六传钞轮24、第七传钞轮26、第八传钞轮28、第二出钞轮的直径也都相等,因此第六传钞轮24、第七传钞轮26、第二出钞轮的线速度相等。并且,由于第六传钞轮24与第一出钞轮摩擦传动,第八传钞轮28与第二出钞轮27摩擦传动,因此第一出钞轮的线速度与第六传钞轮24的线速度相等,第八传钞轮28的线速度与第二出钞轮的线速度相等。

并且,上机架上除了第六传钞轮24、第七传钞轮26、第八传钞轮28,上机架上的其他的送钞轮的直径都是约等于其上的传动轮的直径,因此,上机架上的其他送钞轮的线速度都相等,钞票在上机架的其他送钞轮的传送中都是保持匀速前进,直到钞票传送到第六传钞轮24处时,钞票突然被加速,瞬间拉开了与后面一张钞票的距离,如果钞票是从第一出钞口的第一拨叉44处下钞,这就使得第一拨叉44翻转后有足够的时间在后一张钞票撞上来之前完全复位好,避免卡钞。

所述驱动轮33与第一传动轮3之间的第一传动带2上设有第一张紧轮4,所述第二传动轮6与第四传动轮12之间的第一传动带2设有第二张紧轮7。

所述退钞轮的直径等于或小于退钞传动轮的直径。

作为本发明更优化的技术方案。

带有本发明的清分机的走钞通道呈V字型,所述走钞通道包括呈竖直状的进钞通道和倾斜直线状的出钞通道,所述后机架36与上机架35之间为进钞通道,所述下机架34与上机架35之间为出钞通道。

所述进钞口46和退钞口37分别位于走钞通道的始端和末端,所述第一出钞口39、第二出钞口38位于出钞通道上。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

跑钞时,钞票以恒定速度从第一传钞轮1传送到转向轮17,当钞票传送到第六传钞轮24时,也就是第一拨叉44所在处,第六传钞轮24与第一出钞轮22摩擦传动,钞票突然被加速,瞬间拉开了与后面一张钞票的距离,如果钞票是从第一拨叉44处下钞,这就使得第一拨叉44翻转后有足够的时间在后一张钞票撞上来之前完全复位好,避免卡钞。如果钞票不是从第一拨叉44处下钞票,钞票就会以加速后的速度恒定传输到第二拨叉45处,接着第八传动轮带动第二出钞传动轮18和第二出钞轮27转动,所述第二出钞轮27再通过摩擦传动带动第八传钞轮28加速转动,这样第二拨叉45也跟第一拨叉44一样有足够的时间在后一张钞票撞上来之前完全复位,从而使得立式三口清分机在保证结构紧凑的同时又能实现快速出钞,且拨叉不容易卡钞。

如果钞票是从退钞口出来的,为了避免飞钞、伤钞,钞票输送到退钞轮处时,钞票的速度必须减下来,由上可知,所述退钞轮的直径等于退钞传动轮的直径,当然所述退钞轮的直径也可以设计成小于退钞传动轮的直径,因此退钞轮的线速度等于或小于第四传动带的线速度,即低于第六传钞轮24、第八传钞轮28、第七传钞轮26的线速度,因此钞票传输到退钞口后便会减速输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