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手机卡的远程控制智能门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57443阅读:55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锁,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基于手机卡的远程控制智能门锁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门锁是门十分重要的一个部件,在安全防盗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有的门锁根据开锁方式大致可以分为机械门锁和电子门锁,机械门锁的开锁方式就是通过钥匙来进行开锁,而电子门锁的开锁方式则有多种多样,目前市面较为常见的电子门锁的开锁方式是通过刷卡、指纹来进行的,这种门锁在开锁的时候需要将卡放到门锁上的刷卡或是把手按到指纹识别器上,在下雨天的时候,就显得不怎么方便,同事指纹识别若是手上沾有水的话,就很容易出现识别不出来的问题,因而市场上又出现了一种无线开锁的方式,利用手机和门锁之间的无线通信进行开锁,现有的无线通信方式主要是采用蓝牙和手机APP的无线网络,而蓝牙和手机APP容易被破解,因而现有无线开锁方式防盗性能上存在一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盗性能更好的基于手机卡的远程控制智能门锁及使用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手机卡的远程控制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外部门上的电子门锁、与电子门锁耦接的控制器、插设在控制器内的手机卡以及供人携带的手机,所述手机与控制器通过手机卡通信,所述控制器内预设有开锁号码,所述手机的号码与开锁号码相同,当手机向手机卡拨打电话时,控制器控制电子门锁打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器设置在电子门锁外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器设置在电子门锁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器与电子门锁分开供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器与电子门锁统一供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手机卡为4G手机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手机为内装有4G手机卡,并具有4G通信功能的手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电子门锁的设置就可以有效的锁定或是打开门了,而通过控制器、手机卡和手机的设置,就可以实现利用手机与手机卡之间的通信来控制控制器驱动电子门锁打开了,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通过蓝牙和手机APP进行通信,手机与手机卡之间的通信具有难以破解的效果,因而用在这里就可以大大提升电子门锁的防盗性能,同时现有的蓝牙通信距离太短,差不多10米左右,因而通过手机卡和手机的设置就可以有效的实现远程通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远程控制智能门锁的模块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述。

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基于手机卡的远程控制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外部门上的电子门锁1、与电子门锁1耦接的控制器2、插设在控制器2内的手机卡3以及供人携带的手机4,所述手机4与控制器2通过手机卡3通信,所述控制器2内预设有开锁号码,所述手机4的号码与开锁号码相同,当手机4向手机卡3拨打电话时,控制器2控制电子门锁1打开,在需要打开电子门锁1的时候,只需要用手机4给手机卡3打电话即可,手机卡3在接收到电话要求以后,就会向控制器2发送驱动信号,那么控制器2就会驱动电子门锁1打开,如此便可 以有效的实现利用手机4和手机卡3之间的通信将电子门锁1打开的效果了,由于手机4与手机卡3之间的通信破解难度比蓝牙和手机APP更高,因而相比于现有的采用蓝牙通信和手机APP通信安全性更高,同时手机4与手机卡3之间的通信距离要远远大于蓝牙之间的通信,有效的实现了远程控制。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控制器2设置在电子门锁1外部,将控制器2设置在电子门锁1外面,更加容易实施且其成本更低。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控制器2设置在电子门锁1内部,将控制器2设置在电子门锁1内,就使得整个智能门锁的集成化更高,结构更加的简洁。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控制器2与电子门锁1分开供电,这样就可以利用外部电源单独对控制器2进行供电,使得控制器2的供电更加的稳定可靠,保证了控制器2的正常有效工作。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控制器2与电子门锁1统一供电,采用统一供电可以实现智能门锁的线路更加的集成化,结构更加的简洁。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手机卡3为4G手机卡,所述手机4为内装有4G手机卡,并具有4G通信功能的手机,4G手机卡是目前最先进的技术,因而其破解难度也是最高,用在这里可以有效的增加电子门锁1的防盗性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基于手机卡的远程控制智能门锁,通过手机卡3、控制器2、电子门锁1和手机4的设置,就可以有效的实现利用手机4与手机卡3之间的通信实现控制电子门锁1打开的效果,如此便可以有效的利用手机4与手机卡3之间通信的安全性来提升整个智能门锁的安全性了。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 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