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TM机内钞票防倒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95736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一种ATM机内钞票防倒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ATM机,特别是涉及一种ATM机内用于防止钞票倒下的机构。



背景技术:

ATM机即自动柜员机,它是一种代替银行柜面人员工作的自动化金融设备,可进行存款查询、转账、现金提取和现金存入等工作。当ATM机接收到相关指令而点算和转运钞票时,钞票会在ATM机内部沿输送通道进行输送,该种输送过程包括横向的移动和垂向的升降。其中,钞票的升降运动有些是由转钞轮驱动,也有一些是放置在升降装置上由升降装置带动的。而若钞票在随升降装置进行升降输送的过程中意外倒下,那么钞票就很容易会刮到ATM机内的零部件,既会导致卡纸现象的发生,又会造成设备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ATM机内钞票防倒机构,以防止钞票倒下,从而保护设备安全和工作的顺利进行。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ATM机内钞票防倒机构,包括对钞票施加作用力的防倒挡片,以及绕自身轴线旋转的防倒转盘、转轴、防倒齿轮和转杆;防倒转盘连接驱动组件并受驱动组件的驱动而转动,防倒转盘上沿周向开有凹槽,转轴上固定安装有沿凹槽运动的驱动杆,且防倒转盘转动至凹槽内壁与驱动杆相抵紧时带动转轴转动,转轴上还装有固定齿轮,固定齿轮与防倒齿轮相互啮合,转杆的一端连接于防倒齿轮上,防倒挡片与转杆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ATM机内钞票防倒机构,ATM机收到驱动指令,驱动组件带动防倒转盘转动,防倒转盘刚开始转动时,其内的凹槽与转轴上的驱动杆不相接触,直至转动到凹槽的末端从而使其与驱动杆相互抵紧,即对驱动杆施加转动的作用力,带动转轴转动,然后,转轴通过固定齿轮带动防倒齿轮转动,从而带动与之相固定连接的防倒挡片转动,最后使防倒挡片打开,此时,防倒挡片处于竖直状态,与机架形成封闭空间,从而对钞票进行防倒限位,防止钞票在输送时刮到其它零件;直到ATM机收到另一指令,驱动组件带动防倒转盘反向运动,使得防倒挡片处于关闭状态不再对钞票提供防倒限位作用,ATM机即可顺利重新进行存取钞票、点钞或转运钞票等工作。该防倒机构结构简单,工作稳定,通过凹槽和驱动杆的配合可以有效控制防倒挡片的转动角度,以满足工作所需,从而有效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ATM机内钞票防倒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ATM机内钞票防倒机构的侧视图。

图3是图1所示ATM机内钞票防倒机构的防倒挡片关闭状态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ATM机内钞票防倒机构的侧视图。

图5是图1所示ATM机内钞票防倒机构的防倒转盘与转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

一种ATM机内钞票防倒机构,包括对钞票施加作用力的防倒挡片1,以及绕自身轴线旋转的防倒转盘2、转轴3、防倒齿轮4和转杆5;防倒转盘连接驱动组件并受驱动组件的驱动而转动,防倒转盘上沿周向开有凹槽6,转轴上固定安装有沿凹槽运动的驱动杆7,且防倒转盘转动至凹槽内壁与驱动杆相抵紧时带动转轴转动,转轴上还装有固定齿轮8,固定齿轮与防倒齿轮相互啮合,转杆的一端连接于防倒齿轮上,防倒挡片与转杆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ATM机收到驱动指令,驱动组件带动防倒转盘转动,防倒转盘刚开始转动时,其内的凹槽与转轴上的驱动杆不相接触,直至转动到凹槽的末端从而使其与驱动杆相互抵紧,即对驱动杆施加转动的作用力,带动转轴转动,然后,转轴通过固定齿轮带动防倒齿轮转动,从而带动与之相固定连接的防倒挡片转动,最后使防倒挡片打开,此时,防倒挡片处于竖直状态,与机架形成封闭空间,从而对钞票进行防倒限位,防止钞票在输送时刮到其它零件;直到ATM机收到另一指令,如图3所示,驱动组件带动防倒转盘反向运动,使得防倒挡片处于关闭状态不再对钞票提供防倒限位作用,ATM机即可顺利重新进行存取钞票、点钞或转运钞票等工作。

所述的ATM机内钞票防倒机构,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11,第一驱动轴13的一端通过第一同步带12与驱动电机连接,第一驱动轴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同步带14连接第二驱动轴15的一端,第二驱动轴的另一端则通过驱动齿轮16与防倒转盘2啮合。该防倒机构的驱动组件包含多个连接部件,可便于ATM机内的布局设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