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出租车计价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55441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计价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出租车计价器。



背景技术:

出租车计价器是一种计量器具,用于测量出租持续时间及依据里程传感器传送的信号测量里程,并以测量的计时时间及里程为依据,计算并显示乘客出租车应付的费用。

传统方式中,出租车计价器只有计价功能,无法与智能设备例如手机,进行信息的交互。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支付手段上的无纸化、智能化的推进,传统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一种可行的方式,可以是在出租车计价器的外部连接相关的设备,以实现与外部其他设备的信息交互,但是外接设备时需要占用出租车计价器上设置的外部接口,而且外接设备还会占用出租车前排并不宽裕的位置空间。在具体实现中,还需要设置好外接设备与计价器之间的数据通信协议,以便于可以将计价器生成的费用信息传输给外接设备。外接设备的方式,存在成本高、占用空间多以及传输速度慢等问题。如果能够对计价器进行改进,使其自身可以实现与外部其他设备的信息交互,这样既可以节省出租车前排并不宽裕的位置空间,也无需计价器提供额外的接口。

可见,如何实现计价器与外部其他设备的信息交互,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出租车计价器,可以实现计价器与外部其他设备的信息交互。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出租车计价器,包括计价器主板,还包括:二维码生成模块和显示模块;

所述二维码生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计价器主板生成的费用信息,并将所述费用信息和预设信息按照预设要求生成二维码;所述预设信息包括车辆信息和收款账号信息;

所述显示模块与所述二维码生成模块连接,用于显示所述二维码。

可选的,所述显示模块具体为lcd液晶显示屏。

可选的,所述将所述费用信息和预设信息按照预设要求生成二维码包括:

将所述费用信息和所述预设信息封装成二维码数据;

并将所述二维码数据按照二维码格式要求生成对应的二维码。

可选的,还包括:提示模块;

当所述二维码生成模块生成所述二维码后,则触发所述提示模块,所述提示模块,用于发出提示声。

可选的,还包括:检测模块;

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计价器主板的运行状况,当所述计价器主板出现问题,则触发所述提示模块进行报警提示。

可选的,还包括:检测模块;

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计价器主板的运行状况,当所述计价器主板出现问题,则禁止所述二维码生成模块生成二维码。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通过在计价器主板上设置二维码生成模块,所述二维码生成模块,可以获取到计价器主板生成的费用信息,并将所述费用信息和预设信息按照预设要求生成二维码;其中预设信息可以包括车辆信息和收款账号信息;并通过与计价器主板连接的显示模块将生成的二维码显示出来,用户使用智能设备扫描该二维码,依据该二维码中包含的收款账号信息,便可以实现向该账号的转账,从而实现计价器与智能设备的信息交互。可见,通过在计价器主板上设置二维码生成模块和显示模块,便可将计价器计算出的费用信息,通过显示模块以二维码的形式呈现给用户,用户通过扫码方式实现电子支付,可以给用户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并且由于显示模块是与计价器主板直接连接,从而有效减少了对计价器外部接口的占用,并且内置的方式使得数据传输更加快速、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出租车计价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现有技术中,出租车计价器是单独功能型的计价器,需要外接设备才能与外部的其他设备进行信息交互,但是外接设备成本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和连接稳定性的问题。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出租车计价器,对出租车计价器主板进行改进,通过在该计价器主板上内置二维码生成模块和显示模块,通过将费用信息以二维码的形式展示给用户,以便于用户可以扫描付款,以此来实现与外部设备的信息交互。

接下来,详细介绍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出租车计价器。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出租车计价器的结构示意图,该该出租车计价器除包括计价器主板10外,还包括:二维码生成模块11和显示模块12;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将二维码生成模块11和显示模块12内置于计价器主板10。

所述二维码生成模块11,用于获取所述计价器主板生成的费用信息,并将所述费用信息和预设信息按照预设要求生成二维码。

其中,预设信息可以包括车辆信息和收款账号信息;车辆信息具体可以是出租车的车牌号码。该预设信息可以预先存储在计价器的二维码生成模块中,或者是存储在计价器中具有存储功能的模块中,以便于该二维码生成模块11在获取到费用信息后,可以将费用信息和预设信息汇总后按预设要求生成二维码。

预设要求可以用于表示将数据信息转换成二维码的要求。

其中,该转换过程具体如下:

二维码生成模块11将费用信息和预设信息封装成二维码数据,并将所述二维码数据按照二维码格式要求生成对应的二维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生成的二维码所包含的数据信息可以有多种类型,例如,费用信息、车辆信息、收款账号信息等,在生成二维码之前首先需要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汇总,不同的数据信息之间可以用特定的符号进行分割,例如“?”,从而完成这些数据信息的封装。

二维码格式要求可以包括二维码的编码方式、二维码的矩形大小等。封装后的二维码数据根据该二维码格式要求便可生成对应的二维码。

所述显示模块12与所述二维码生成模块11连接,用于显示所述二维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于显示二维码的显示模块具体可以是lcd液晶显示屏。在具体实现中,可以将该显示模块对应的硬件电路设置在计价器主板上,此时该显示模块相当于内置于计价器主板,无需计价器提供额外的接口来连接该lcd液晶显示屏。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通过在计价器主板上设置二维码生成模块,所述二维码生成模块,可以获取到计价器主板生成的费用信息,并将所述费用信息和预设信息按照预设要求生成二维码;其中预设信息可以包括车辆信息和收款账号信息;并通过与计价器主板连接的显示模块将生成的二维码显示出来,用户使用智能设备扫描该二维码,依据该二维码中包含的收款账号信息,便可以实现向该账号的转账,从而完成车费的支付。可见,通过在计价器主板上设置二维码生成模块和显示模块,便可将计价器计算出的费用信息,通过显示模块以二维码的形式呈现给用户,用户通过扫码方式实现电子支付,可以给用户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并且由于显示模块是与计价器主板直接连接,从而有效减少了对计价器外部接口的占用,并且内置的方式使得数据传输更加快速、安全。

当生成该二维码后,为了便于及时提醒用户扫码付款,可以在该计价器中设置提示模块,该提示模块用于当所述二维码生成模块生成所述二维码后,发出提示声。

其中,该提示声可以是“嘟嘟嘟”的声音,也可以是语音,例如,“请扫码付款”的语音提示等。对于该提示声的具体形式,在此不做限定。

考虑到出租车计价器在运行时,可能会出现系统故障,导致计算的费用信息出现错误,或者是生成的二维码出现错误等问题,针对上述情况,可以在出租车计价器中增加检测模块。

该检测模块,可以用于检测所述计价器主板的运行状况,当所述计价器主板出现问题,则触发所述提示模块进行报警提示。

为了便于与上述生成二维码后,该提示模块发出的提示声进行区分,可以在该提示模块中设置不同的提示声,也即针对不同的情况设置不同的提示声。例如,针对主板出现问题的情况,设置的报警提示可以是“嘀嘀嘀”的声音,或者是语音,如“系统故障”的语音提示等。

针对检测模块在检测到计价器主板出现故障的情况,除上述发出报警提示外,也可以在检测模块,检测到计价器主板出现问题,则禁止所述二维码生成模块生成二维码。

计价器主板出现问题往往会导致计算出的费用信息存在问题,则相应的依据该费用信息生成的二维码可能存在错误,即该二维码包含的费用信息存在问题,故此,针对计价器主板出现问题的情况,可以通过检测模块来禁止二维码生成模块生成二维码。从而可以有效减少二维码的错误率,提升二维码的准确性,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禁止所述二维码生成模块生成二维码和报警提示同时进行,例如,检测模块检测出计价器主板出现问题,则可以禁止二维码生成模块生成二维码,并同时触发提示模块进行报警提示。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出租车计价器进行了详细介绍。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