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社区社交共享终端设备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61731发布日期:2018-07-04 07:53阅读:6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社区社交共享终端设备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通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社区社交共享终端及系统。



背景技术:

就共享社区的共享资源范围来说,基本上涵盖公共物理空间(如客厅、大厅、院子、天台等)、公共生活设施(如卫生设施、休闲娱乐设施等)、公共生活工具(如信箱、告示牌、维修工具等)、公共文化娱乐资源(如各类社交聚会、读书会、分享沙龙、影视艺术放映、音乐会等)。但除此之外,共享社区内人们所共享的还有另外一种看不见的东西,那就是相互之间拥有的共同生活场景及生活经历促使人们相互认同并赋予人们情感上的纽带,社区的核心是居住期间的人们之间形成的人际关系纽带而不是“社区”本身。所以,共享社区中的人们共享的是那些可以被共享的社区公共资源、是那些共同经历的生活、是那些可以相互提供的帮助、是那些被分享的思想和观念,是那些不同的思想和观念碰撞时产生的痕迹与碰撞后产生的新的东西,是那些基于以上所有的一切给予人们的情感连接。这种在共同的生活空间和生活经历基础上形成的人与人的关系,也就是建立在共同社区之内的社交网络。

运用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共享社区的社交网络一般体现为小区业主论坛、业主微信群、业主qq群等网络载体的形式。基于网络载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社区业主的社交共享,比如发布一些租售房屋信息、旧物转让信息、物业通知信息等等。但是,这些社交载体只是存在于互联网之上,与社区的真实空间、真实场景是完全脱离的,因此互联网上的社交网络很难和业主在社区当中居住、出行、休闲等方面的真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因而在社区社交当中所能够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另外互联网是一个虚拟空间,对于互联网上人物的真实身份很难验证,特别是现在的社区论坛、微信群、qq群等平台也缺乏真正有效的实名认证机制,除了业主以外难免有非社区人员进驻这些平台,这就使得业主在上述平台发布信息和相互交流时难免心存顾虑;对于社区社交来说,建立在业主真实身份基础上的信息发布与交流才更为有效和可靠。而且,互联网的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是一个开放性的信息平台,信息一旦发布传播就难以控制,但是社区社交往往只关系到邻里之间,一条信息的目标人群可能只是小范围的若干个人,信息的传播范围不需要过于广泛,业主也不希望出现自身信息被广泛传播的情形。综上,对于社区社交来说,具有一个处于社区真实空间之内的、嵌入社区真实生活场景的、业主身份可验证的、信息传播范围有限且可控的平台,相比现有的互联网上的社交平台,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

社交物联网snot(socialnetworkofthings)是通过物联网把物与物相互互联,再以物为纽带,通过人与物的交互,最终服务于人与人之间的社交关系,从而构成一个万物互联,人与物互联的巨大的复杂的社交网络。社交物联网是社交网络与物联网的相互结合,但是目前还处于萌芽阶段,缺少实际应用的设备。具体到社区社交来说,目前,还没有基于物联网技术针对社区社交的具体需求实现信息共享的终端设备,无法帮助同一个社区的居民之间进行真实社区空间和场景下快速、可控、有限范围的社交与信息分享,给社区的居民日常生活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通信的社区社交共享终端设备及系统。该终端设备设立于社区真实空间,在社区居民生活的真实场景下提供服务,以物联网技术为依托,面向居民社区基于共同的生活空间而天然形成的社交网络,建立共享信息和服务平台,帮助同一个社区的居民之间进行快速的社交与信息分享。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基于物联网通信的社区社交共享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终端机、物联网中央单元、通信模块、个人设备和控制中心;

所述终端机被安放在社区的公共区域,用于在自动识别业主身份的基础上,显示以业主为目标对象的共享信息,以及与业主的个人设备进行近距离或者远程的共享信息交互;还通过与业主的人机交互,采集业主输入的共享信息;

所述个人设备包括:安放在社区业主住宅内的个人设备以及业主携带的个人设备;其中所述业主携带的个人设备具有物联网连接功能,能够直接连接至所述终端机并且在个人设备与终端机之间进行共享信息的收发;

所述物联网中央单元是终端机与个人设备、控制中心之间的远程信息中转中心,用于将个人设备远程输入的共享信息发送给所述终端机,或者将控制中心远程输入的通知信息发送给所述终端机;

所述通信模块包括nb-iot通信模块、无线局域通信模块以及远程通信模块;所述nb-iot通信模块提供基于nb-iot协议的无线物联网信号覆盖,所述终端机1通过nb-iot通信模块与物联网中央单元实现双向连接;所述无线局域通信模块提供基于wlan或wifi的无线局域网信号覆盖,业主的个人设备可以接入该无线局域网,并且通过无线局域通信模块与物联网中央单元实现双向连接;所述远程通信模块用于使所述控制中心远程连接至所述物联网中央单元;

所述控制中心用于远程输入发送给终端机的通知信息。

优选的是,所述终端机包括:微处理器模块、电源模块、发声模块、身份识别模块、nfc卡读卡器、液晶显示屏、储存模块、物联交互模块、人机交互模块以及nb-iot通信接口;微处理器模块分别连接所述电源模块、发声模块、身份识别模块、nfc卡读卡器、液晶显示屏、储存模块、物联交互模块、人机交互模块以及nb-iot通信接口;所述电源模块用于对各个模块提供供电,并且在微处理器模块的控制下,根据本终端机处于工作状态还是待机状态,调节对其它模块的供电电压;所述身份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拍摄的终端机前方一定区域画面判断是否为有人场景,并针对有人场景识别其中人物是否为已登记身份的业主;所述nfc卡读卡器读取业主配发的nfc卡并且识别进入终端机预定距离以内的业主身份;所述微处理器模块从身份识别模块或者nfc卡读卡器获取被识别出来的业主身份标识;根据该业主身份标识查询储存模块当中是否保存有以该业主为目标对象的共享信息;如果具有该共享信息,则微处理器模块利用液晶显示屏显示该共享信息,或者利用物联交互模块向业主携带的个人设备推送该共享信息。

优选的是,所述业主的个人设备通过所述物联交互模块向终端机上传其存储的数据作为共享信息以及该共享信息的目标对象;所述人机交互模块用于在终端机上输入共享信息以及该共享信息的目标对象;所述微处理器模块获取当前场景下该业主的业主身份标识、该业主上传的共享信息以及作为共享信息目标对象的业主身份标识,进而将这些数据存储在储存模块。

优选的是,所述身份识别模块包括:摄像模块、场景判断模块、面部识别模块、身份判断模块;所述摄像模块用于拍摄终端机前方一定区域内的画面;所述场景判断模块用于分析摄像模块采集的画面,判断终端机前方的一定区域内是否有人像目标的存在;若没有人像目标,则判断为无人场景,向微处理器模块提供无人场景判定信号,微处理器模块根据该信号控制终端机进入待机状态;若具有人像目标,则判断为有人场景,场景判断模块一方面向微处理器模块提供有人场景判定信号,使微处理器模块激活本终端机进入工作状态,另一方面场景判断模块将判断为有人场景的画面提供给面部识别模块;所述面部识别模块从有人场景的画面中提取场景中人物的面部区域,进而提取出来面部区域图像特征;所述身份判断模块将当前场景画面中的人物面部区域图像特征与储存模块中存储的在本终端机上已登记身份的业主的面部区域图像特征进行比对,从而判定当前场景中的人物是否是某个已经在本终端机上登记身份的业主;确认当前场景中的人物是已登记的该业主后,身份判断模块输出该业主的业主身份标识。

优选的是,所述场景判断模块对人像目标的提取和判断过程如下:首先对摄像模块输出的画面进行预处理,然后提取连续的三个画面帧求取帧差画面,将帧差画面与一个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帧差画面当中的像素值大于该阈值的区域被认定为连续画面帧之间的运动区域;提取出该运动区域的轮廓边界,根据轮廓边界上的像素点,确定运动区域轮廓的质心点,求取运动区域轮廓的每个像素点与该质心点直接的距离,将整个运动区域轮廓表示为由每个轮廓像素点到该质心点距离组成的数组;将摄像模块拍摄的每张画面当中提取的描述运动区域轮廓的数组输入svm训练器进行识别,从而识别每张画面中是否存在分类为人体区域的运动区域;若没有该区域,则判定画面中没有人像目标,场景判断模块输出无人场景判定信号;相反,若存在分类为人体区域的运动区域,则判定画面中具有人像目标,场景判断模块输出有人场景判定信号。

所述场景判断模块在预处理当中执行如下滤波运算:

其中i(x,y)表示滤波后的画面某像素的灰度值,p表示该像素3×3领域内的像素集,i(x′,y′)是该像素集内的每个像素的灰度值,对像素集内像素亮度的平均值作为滤波后的i(x,y)。

优选的是,面部识别模块从人体区域当中按照预定的头身比例取得面部区域,进而确定面部区域的外接矩形;将整个面部区域的外接矩形分解为n×n个子区域,n的取值范围为10-20;针对其中每一个子区域,为该子区域内的每一个像素提取以该像素为中心像素、包括该像素左上、上、右上、右、右下、下、左下、左侧相邻像素的3×3像素块;该中心像素的图像纹理特征值tc为:

其中ic表示中心像素的像素灰度值,ip表示相邻像素的像素灰度值,按照左上、上、右上、右、右下、下、左下、左的顺序,p的取值依次由1至8;且

对于n×n个子区域中的每一个子区域,获得其中每一个像素的图像纹理特征值,进而进行该子区域像素图像纹理特征值的直方图统计,获得每个子区域的直方图数据;将全部子区域的直方图数据组合在一起,形成的数据集合作为面部区域的图像特征。

优选的是,身份判断模块如下进行当前场景画面中的人物面部区域图像特征与储存模块中存储的在本终端机上已登记身份的业主的面部区域图像特征的比对计算:当前场景中人物的面部特征信息表示为fi,j,其中,i=1,2,3,……n×n表示将面部区域分解出来的n×n个子区域,j表示该子区域统计出来的图像纹理特征值直方图中的每一列,fi,j表示第i个子区域直方图第j列的值;业主登记的面部区域图像特征表示为mi,j,mi,j表示第i个子区域直方图第j列的值;则二者的面部区域图像特征差异度s表示为

其中,αi表示n×n个子区域中每个子区域的权重值;如果差异度s小于身份同一阈值,则身份判断模块确认当前场景中的人物是已登记的该业主,进而输出该业主的业主身份标识;反之,如果当前场景中人物的面部区域图像特征与任何一个已登记业主的面部区域图像特征相比较,二者计算出来的差异度s均不小于身份同一阈值,则身份判断模块判定当前场景中的人物不是本终端机上已登记身份的业主。

优选的是,所述业主的个人设备接入无线局域通信模块覆盖的无线局域网,通过无线局域通信模块与该物联网中央单元实现交互,将共享信息上传至物联网中央单元,再通过物联网中央单元通过nb-iot通信模块转发至对应的终端机。

优选的是,控制中心面向某个特定业主输入通知消息,并且推送至该业主所在单元的物联网中央单元,再由该物联网中央单元转发至终端机;由终端机识别到该通知消息指定的业主之后,向该业主进行通知消息的显示和/或向该业主个人设备的共享推送。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通信的社区社交共享终端设备,具备以下

有益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基于物联网通信的社区社交共享终端设备及其平台,一方面,终端机安放在在社区的公共区域,例如住宅小区每个单元的门厅、电梯间等公共区域,在业主身份识别基础上的信息共享与人机交互,帮助同一个社区的居民之间进行友邻社交与生活分享,给社区的居民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本发明填补了基于物联网的社交网络还没有针对社区社交应用场景的空白,相比于互联网社交平台,可以保障社区社交的信息传播可控、传播范围有限、社交身份真实、传播方式便捷而人性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个人设备的表示图;

图3为本发明终端机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身份识别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接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通信的社区社交共享终端设备,包括终端机1、物联网中央单元2、通信模块3、个人设备4和控制中心5。其中,终端机1被安放在社区的公共区域,例如住宅小区每个单元的门厅、电梯间等公共区域,或者也可以安装在小区单元门、告示栏等已有设施之上;终端机1作为本系统的核心,具有物联网通信功能、显示功能、人机交互功能以及身份识别功能;可以在自动识别业主身份的基础上,显示以业主为目标对象的共享信息,以及与业主的个人设备进行近距离或者远程的信息交互推送;还可以通过与业主的人机交互,采集业主输入的共享信息。个人设备4由社区业主拥有,包括安放在社区业主住宅内的电脑、智能电视、机顶盒以及智能家庭系统等,如图2,个人设备4还可以是业主携带的手机41或智能手环42,手机41或智能手环42均为具有物联网连接功能的信息设备。物联网中央单元2是对一定空间范围(例如一个住宅或者一个单元)内的终端机1的中枢,且作为终端机1与个人设备4、控制中心5之间的远程信息中转中心。通信模块3具体包括nb-iot通信模块301、无线局域通信模块302以及远程通信模块303。nb-iot通信模块301在上述空间范围内提供基于nb-iot协议的无线物联网信号覆盖,每个终端机1的通信端口均通过nb-iot通信模块301与物联网中央单元2实现双向连接。无线局域通信模块302用于在上述空间范围内提供基于wlan或wifi的无线局域网信号覆盖,因而业主的个人设备4可以接入该无线局域网,并且通过无线局域通信模块302与物联网中央单元2实现双向连接。设在住宅小区物业等管理部门的控制中心5通过远程通信模块303连接至该物联网中央单元2,远程通信模块303作为物联网中央单元2的联网接口,可以基于3g、4g、gprs或者是有线接入网络,使得该物联网中央单元2远程连接至控制中心5。

请参阅图3,社区社交共享终端机1包括微处理器模块101、电源模块102、发声模块103、身份识别模块104、nfc卡读卡器105、液晶显示屏106、储存模块107、物联交互模块108、人机交互模块109以及nb-iot通信接口110。微处理器模块101分别与电源模块102、发声模块103、身份识别模块104、nfc卡读卡器105、液晶显示屏106、储存模块107、物联交互模块108、人机交互模块109以及nb-iot通信接口110连接。

作为中央控制器,微处理器模块101向以上模块发送控制信号,控制以上模块的工作状态。

电源模块102为微处理器模块101以及其它模块提供供电,并且电源模块102在微处理器模块101的控制下,可以根据本终端机处于工作状态还是待机状态,调节对其它模块的供电电压,例如待机状态下降低微处理器模块101、液晶显示屏106、物联交互模块108以及nb-iot通信接口110等主要元件的供电电压,以节约电量消耗。

社区社交共享终端机1首先识别本终端机设立的住宅单元的业主的身份,然后再执行信息的分享。身份识别模块104以及nfc卡读卡器105用于以不同的方式实现对身份进行识别。

身份识别模块104的结构如图4所示,包括摄像模块104a、场景判断模块104b、面部识别模块104c、身份判断模块104d。摄像模块104a可以设置于终端机1正面的壳体上,用于拍摄终端机1前方一定区域内的画面,将拍摄的画面传输给场景判断模块104b。场景判断模块104b分析摄像模块104a采集的画面,判断终端机1前方的一定区域内是否有人像目标的存在;若没有人像目标,则判断为无人场景,向微处理器模块101提供无人场景判定信号,微处理器模块101根据该信号控制终端机1进入待机状态;若具有人像目标,则判断为有人场景,场景判断模块104b一方面向微处理器模块101提供有人场景判定信号,使微处理器模块101激活本终端机1进入工作状态,另一方面场景判断模块104b将判断为有人场景的画面提供给面部识别模块104c,用于后续的面部区域提取和身份识别。场景判断模块104b对人像目标的提取和判断过程如下:首先对摄像模块104a输出的画面进行预处理,执行如下滤波运算:

其中i(x,y)表示滤波后的画面某像素的灰度值,p表示该像素3×3领域内的像素集,i(x′,y′)是该像素集内的每个像素的灰度值,对像素集内像素亮度的平均值作为滤波后的i(x,y)。对于滤波预处理之后的画面,提取连续的画面帧ft-1,ft,ft+1,利用连续的三个画面帧求取帧差画面dt:

dt(x,y)=|ft-1(x,y)-ft(x,y)|×|ft(x,y)-ft+1(x,y)|

其中dt(x,y)表示帧差画面dt每个像素的像素值,该像素值是利用画面帧ft-1,ft,ft+1相同位置的像素值通过上述运算获得的。将计算获得的dt(x,y)与一个设定的阈值d进行比较,帧差画面dt当中像素值大于该阈值d的区域被认定为连续画面帧之间的运动区域。然后,利用梯度判断等算法提取出该运动区域的轮廓边界,根据轮廓边界上的像素点,确定运动区域轮廓的质心点坐标如下:

其中(xe,ye)表示运动区域轮廓的质心点坐标,xi和yi表示运动区域轮廓上的像素点的坐标,共计n个像素。然后,求取运动区域轮廓的每个像素点与该质心点直接的距离

从而,整个运动区域轮廓可以表示为由每个轮廓像素点到该质心点距离组成的数组{d1,d2…dn}。取一定数量(例如1000个)的人体区域轮廓的该数组{d1,d2…dn}作为样本,对svm分类器进行训练;然后将摄像模块104a拍摄的每张画面当中提取的描述运动区域轮廓的数组{d1,d2…dn}输入svm训练器进行识别,从而识别每张画面中是否存在分类为人体区域的运动区域;若没有该区域,则判定画面中没有人像目标,场景判断模块104b输出无人场景判定信号;相反,若存在分类为人体区域的运动区域,则判定画面中具有人像目标,场景判断模块104b输出有人场景判定信号。在判定为有人场景的情况下,面部识别模块104c获得被判定为有人场景的画面,针对该画面中的面部区域提取图像特征,并且身份判断模块104d将该图像特征与预存储的已登记身份的业主的面部区域图像特征进行比对。面部识别模块104c从人体区域当中按照预定的头身比例取得面部区域,进而确定面部区域的外接矩形。将整个面部区域的外接矩形分解为n×n个子区域,n的取值范围为10-20;针对其中每一个子区域,为该子区域内的每一个像素提取以该像素为中心像素、包括该像素左上、上、右上、右、右下、下、左下、左侧相邻像素的3×3像素块;该中心像素的图像纹理特征值tc为:

其中ic表示中心像素的像素灰度值,ip表示相邻像素的像素灰度值,按照左上、上、右上、右、右下、下、左下、左的顺序,p的取值依次由1至8;且

也就是说,在3×3像素块内,以中心像素的灰度值为阈值,将相邻的8个像素的灰度值与其进行比较,若相邻像素灰度值大于等于中心像素灰度值,则该相邻像素被标记为1,否则该相邻像素标记为0。这样,3×3像素块内的8个相邻像素经比较可产生8个数值为0或者1的标记,按照左上、上、右上、右、右下、下、左下、左的顺序将相邻像素对应的标记排列为一个8位的二进制数,该8位二进制数转化为十进制即为tc,作为中心像素的图像纹理特征值,并用这个值来反映该像素块的纹理信息。对于n×n个子区域中的每一个子区域,获得其中每一个像素的图像纹理特征值,进而进行该子区域像素图像纹理特征值的直方图统计,获得每个子区域的直方图数据;将全部子区域的直方图数据组合在一起,形成的数据集合作为面部区域的图像特征。面部识别模块104c针对有人场景的画面,实时从该画面中提取出来场景中人物的面部区域图像特征,即上述直方图数据;并且,在储存模块107中存储了在本终端机1上已登记身份的业主的面部区域图像特征,身份判断模块104d将当前场景画面中的人物面部区域图像特征与业主的面部区域图像特征进行比对,从而判定当前场景中的人物是否是某个已经在本终端机上登记身份的业主;具体来说,当前场景中人物的面部特征信息表示为fi,j,其中,i=1,2,3,……n×n表示将面部区域分解出来的n×n个子区域,j表示该子区域统计出来的图像纹理特征值直方图中的每一列,fi,j表示第i个子区域直方图第j列的值;同理,业主登记的面部区域图像特征表示为mi,j,mi,j表示第i个子区域直方图第j列的值;则二者的面部区域图像特征差异度s表示为

其中,αi表示n×n个子区域中每个子区域的权重值,在眼睛、嘴巴等关键位置处的子区域权重值更大。如果当前场景中人物的面部区域图像特征与某个已登记业主的面部区域图像特征相比较,二者计算出来的差异度s小于身份同一阈值,则身份判断模块104d确认当前场景中的人物是已登记的该业主,进而输出该业主的业主身份标识;反之,如果当前场景中人物的面部区域图像特征与任何一个已登记业主的面部区域图像特征相比较,二者计算出来的差异度s均不小于身份同一阈值,则身份判断模块104d判定当前场景中的人物不是本终端机上已登记身份的业主。

为了实现本单元业主身份的识别认证,也可以给业主每人配发一张存储了业主身份标识的nfc卡;当业主持卡来到本终端机1一定距离(例如5米)以内,终端机1的nfc卡读卡器105读取该卡,从而识别当前进入本终端机1预定距离以内的业主身份。

终端机1首先利用上述身份识别模块104或者nfc卡读卡器105识别了业主的身份,然后再执行与已登记业主的交互以及信息分享。具体来说,微处理器模块101从身份识别模块104或者nfc卡读卡器105获取当前场景中被识别出来的业主身份标识;根据该业主身份标识查询储存模块107当中是否保存有以该业主为目标对象的共享信息;如果具有该共享信息,则微处理器模块101可以采用如下方式的任何一种或者多种向该被识别的业主传递该共享信息。一是利用液晶显示屏106显示该共享信息;如果共享信息包括声音,则利用发声模块103播放。二是利用物联交互模块108向业主携带的手机41推送该共享信息;个人设备4当中的手机41具有物联网连接功能,可以基于物联网协议(例如zigbee、蓝牙等)自动与终端机1的物联交互模块108实现直接数据连接,进而实现手机41与终端机1之间的直接信息交互,因此可以将终端机1上存储的共享信息推送到业主的手机41;业主的手机41首先与业主身份标识绑定在一起并被登记在终端机1之内,然后,当终端机1识别到业主身份标识以后,就通过物联交互模块108连接到该业主登记的手机41进行信息推送。另一方面,终端机1在识别了当前场景中已登记的业主身份的基础上,也可以从该业主获取共享信息,并确定业主上传至终端机1的共享信息的目标对象。具体来说,业主的手机41或者智能手环42可以通过物联交互模块108向终端机1上传其存储的数据作为共享信息;业主也可以利用人机交互模块109(例如键盘或者触控板)在终端机1上输入共享信息;并且,业主可以在手机1、智能手环42上设置好自己上传的共享信息的目标对象是本终端机1登记的哪些业主(一般来说也就是与该业主在同一个单元或者小区的其他业主),或者通过操作人机交互模块109输入自己上传的共享信息的目标对象。微处理器模块101获取当前场景下该业主的业主身份标识、该业主上传的共享信息以及作为共享信息目标对象的业主身份标识,进而将这些数据存储在储存模块107。

基于以上共享信息的交互过程,可以实现丰富和有趣的应用功能,为业主的生活提供便利,并且促进业主之间的共同社交。例如,业主a可以利用个人的手机编辑好并向该终端机推送各种希望分享的信息,也可以在该终端机上之间输入编辑希望分享的信息,并且就希望分享的信息设定共享的目标对象,例如只共享给自己的邻居或者同一层的业主;这样,业主a如果有想面向邻里之间发布的留言、寻物启事、倡议等,都可以推送到该终端机1上。当作为共享目标的业主b来到终端机前方一定区域并且被该终端机1识别,则该终端机就可以显示以业主b作为共享目标的共享信息,或者将共享信息推送给业主b的手机。又例如,从社交分享的应用来说,比如业主可以将作为个人设备的智能手环上的计步数字,或者是手机上的心情状态、音乐等,推送到该终端机1上,并可以将本单元的其他业主设定为共享目标;这样,就可以实现本单元业主之间的心情分享、音乐共享或者是步数比赛。

当然,业主也并不是只有在来到终端机1附近时才具有分享信息的需求,相反,随着社区社交的深入,业主在家中也完全具有与其他业主进行社交交流和信息共享的要求。因此,本系统除了上述社区社交共享终端机1之外,还设立了物联网中央单元2作为社交信息共享交互的中枢。业主家里的个人设备4(也包括手机和智能手环)可以接入无线局域网,通过无线局域通信模块302与该物联网中央单元2实现交互,从而,可以将共享信息上传至物联网中央单元2,再通过物联网中央单元2通过nb-iot通信模块301转发至对应的终端机1。

物联网中央单元2还通过远程通信模块303连接至控制中心5,控制中心5可以是设置在物业的远程计算机控制终端。物联网中央单元2通过远程通信模块303从控制中心5远程接收小区物业公告、天气预报、新闻、时事宣传等公告信息,并且通过nb-iot通信模块301转发至对应的终端机1,由终端机1在显示屏幕播放,从而,使得终端机能够起到告示牌的作用。小区物业也可以面向某个特定业主在控制中心5输入通知消息,并且推送至该业主所在单元的物联网中央单元2,再由该物联网中央单元2转发至终端机1;由终端机1识别到该通知消息指定的业主之后,向该业主进行消息共享与推送。这样,可以便于物业开展催收物业费、供暖费等方面的工作,并且保护业主的个人隐私。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基于物联网通信的社区社交共享终端设备及其平台,一方面,终端机安放在在社区的公共区域,例如住宅小区每个单元的门厅、电梯间等公共区域,在业主身份识别基础上的信息共享与人机交互,帮助同一个社区的居民之间进行友邻社交与生活分享,给社区的居民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本发明填补了基于物联网的社交网络还没有针对社区社交应用场景的空白,相比于互联网社交平台,可以保障社区社交的信息传播可控、传播范围有限、社交身份真实、传播方式便捷而人性化。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