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防疫的掌静脉识别门禁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162342发布日期:2020-12-04 13:56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用于防疫的掌静脉识别门禁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卫生健康领域,尤其涉及门禁系统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用于防疫的掌静脉识别门禁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全球疫情的影响下,人脸识别由于受佩戴口罩的影响,用户接受度大大降低,其他接触式的生物识别方式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抵触。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可用于防疫的掌静脉门禁系统。人体的手掌静脉隐藏在表皮下,在可见光下无法拍摄,却可以在近红外光下拍摄,其结构复杂很难被复制,另外,掌脉拍摄时需将手掌伸平,而人手在自然状态下处于半握拳状态,因此无法窃取拍摄掌脉图像,这使得掌脉成为安全性高的生物特征。此外,掌静脉识别过程为非接触式,可以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满足操作简便、传播风险低、适用范围较为广泛的用于防疫的掌静脉识别门禁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用于防疫的掌静脉识别门禁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如下:

该用于防疫的掌静脉识别门禁系统,其主要特点是,所述的系统包括:

掌静脉鉴权识别门禁控制子系统,用于识别用户的掌静脉并控制门禁模块;

掌静脉信息采集注册子系统,与所述的掌静脉鉴权识别门禁控制子系统相连接,用于注册和管理用户的掌静脉信息;

体温监测子系统,与所述的掌静脉鉴权识别门禁控制子系统相连接,用于检测用户的体温;

中央控制服务子系统,与所述的掌静脉鉴权识别门禁控制子系统和掌静脉信息采集注册子系统相连接,用于存储和管理掌静脉鉴权信息。

较佳地,所述的掌静脉鉴权识别门禁控制子系统包括:

阻挡门控制模块,用于放行经过掌静脉身份验证的用户;

掌静脉识别模块,与阻挡门控制模块相连接,安装在阻挡门的左侧或右侧,用于验证用户的掌静脉信息。

较佳地,所述的掌静脉信息采集注册子系统包括:

掌静脉采集装置,用于采集用户的掌静脉信息;

人员信息采集装置,与所述掌静脉采集装置相连接,用于采集用户的基本个人信息。

较佳地,所述的体温监测子系统包括体温检测模块,与掌静脉鉴权识别门禁控制子系统相连接,用于测量用户的体温。

较佳地,所述的中央控制服务子系统包括:

角色权限管理模块,与所述的掌静脉鉴权识别门禁控制子系统和掌静脉信息采集注册子系统相连接,用于设定不同角色对于不同通道在一定时间段内的通行权限;

人员管理模块,与所述的掌静脉鉴权识别门禁控制子系统和掌静脉信息采集注册子系统相连接,管理存储人员基本信息,以及存储人员对应的掌静脉特征信息,设定人员角色赋予通行权限;

防疫信息接口,与所述的掌静脉鉴权识别门禁控制子系统和掌静脉信息采集注册子系统相连接,定期通过第三方数据服务查询所有人员的出行信息,确定是否在一定时间段内进入过疫区;

鉴权信息同步接口,与所述的掌静脉鉴权识别门禁控制子系统相连接,定期或根据事件触发的方式,同步鉴权信息和出行信息到掌静脉鉴权识别门禁控制子系统。

较佳地,所述的掌静脉鉴权识别门禁控制子系统还包括显示屏、喇叭和电源。

该利用上述系统实现用于防疫的掌静脉识别门禁控制方法,其主要特点是,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述掌静脉信息采集子系统采集到的用户及其掌静脉信息传到所述的中央控制服务子系统;

(2)所述的中央控制服务子系统将用户及其掌静脉信息根据预设的鉴权信息同步控制策略推送至掌静脉鉴权识别门禁控制子系统;

(3)所述掌静脉鉴权识别门禁控制子系统验证用户的掌静脉信息,给予注册过身份的人员通行。

较佳地,所述的步骤(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1)所述人员信息采集装置采集用户的基本个人信息;

(1.2)所述的掌静脉采集装置采集用户的掌静脉信息;

(1.3)系统将采集到的新注册用户信息及其掌静脉信息传输到所述的中央控制服务子系统。

较佳地,所述的步骤(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1)系统定期从外部数据接口中调取所有系统内用户的个人出行记录和历史体温记录;

(2.2)判断过去的15天内用户是否去过疫情城市或有过发热症状,如果是,中央控制服务子系统则将用户的异常状态信息同步给掌静脉鉴权识别门禁控制子系统,推送用户掌静脉信息;否则,中央控制服务子系统将用户及其掌静脉信息传到掌静脉鉴权识别门禁控制子系统。

较佳地,所述的步骤(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3.1)判断用户是否为注册用户,如果是,则继续步骤(3.3);否则,继续步骤(3.2);

(3.2)判断非注册用户刷手通行的次数是否大于3次,如果是,则发出失败语音,阻挡门模块不开启并发出警报;否则,发出提示音提示重新刷手,阻挡们模块不开启,继续步骤(3.1);

(3.3)通过中央控制服务子系统同步来的用户状态信息,判断用户15天内是否进入过疫区,判断用户最近是否有发热记录,如果是,则继续步骤(3.5);否则,继续步骤(3.4);

(3.4)系统启动体温监测子系统,判断用户体温是否正常,如果是,则继续步骤(3.6);否则,继续步骤(3.5),将用户的体温信息同步给中央控制服务子系统;

(3.5)发出告警语音,阻挡门模块不开启并发出警报;

(3.6)发出提示音提示通行,阻挡门模块开启,用户通行日志同步到中央控制服务子系统。

采用了本发明的用于防疫的掌静脉识别门禁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掌静脉识别本身是非接触式,干净卫生,同时在疫情期间可以降低疫情传播风险;通过调取用户的个人出行记录和监测用户体温等方式,可有效阻挡高风险人员,有助于防疫。通过中央控制服务子系统定期向掌静脉鉴权识别门禁控制子系信息同步的方式,有助于提高通行系统的响应速度和防止临时断网等异常状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现用于防疫的掌静脉识别门禁控制方法的根据预设的鉴权信息同步控制策略推送信息的步骤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现用于防疫的掌静脉识别门禁控制方法的验证用户的掌静脉信息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描述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本发明的该用于防疫的掌静脉识别门禁系统,其中包括:

掌静脉鉴权识别门禁控制子系统,用于识别用户的掌静脉并控制门禁模块;

掌静脉信息采集注册子系统,与所述的掌静脉鉴权识别门禁控制子系统相连接,用于注册和管理用户的掌静脉信息;

体温监测子系统,与所述的掌静脉鉴权识别门禁控制子系统相连接,用于检测用户的体温;

中央控制服务子系统,与所述的掌静脉鉴权识别门禁控制子系统和掌静脉信息采集注册子系统相连接,用于存储和管理掌静脉鉴权信息。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掌静脉鉴权识别门禁控制子系统包括:

阻挡门控制模块,用于放行经过掌静脉身份验证的用户;

掌静脉识别模块,与阻挡门控制模块相连接,安装在阻挡门的左侧或右侧,用于验证用户的掌静脉信息。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掌静脉信息采集注册子系统包括:

掌静脉采集装置,用于采集用户的掌静脉信息;

人员信息采集装置,与所述掌静脉采集装置相连接,用于采集用户的基本个人信息。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体温监测子系统包括体温检测模块,与掌静脉鉴权识别门禁控制子系统相连接,用于测量用户的体温。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中央控制服务子系统包括:

角色权限管理模块,与所述的掌静脉鉴权识别门禁控制子系统和掌静脉信息采集注册子系统相连接,用于设定不同角色对于不同通道在一定时间段内的通行权限;

人员管理模块,与所述的掌静脉鉴权识别门禁控制子系统和掌静脉信息采集注册子系统相连接,管理存储人员基本信息,以及存储人员对应的掌静脉特征信息,设定人员角色赋予通行权限;

防疫信息接口,与所述的掌静脉鉴权识别门禁控制子系统和掌静脉信息采集注册子系统相连接,定期通过第三方数据服务查询所有人员的出行信息,确定是否在一定时间段内进入过疫区;

鉴权信息同步接口,与所述的掌静脉鉴权识别门禁控制子系统相连接,定期或根据事件触发的方式,同步鉴权信息和出行信息到掌静脉鉴权识别门禁控制子系统。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掌静脉鉴权识别门禁控制子系统还包括显示屏、喇叭和电源。

本发明的该利用上述系统实现用于防疫的掌静脉识别门禁控制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述掌静脉信息采集子系统采集到的用户及其掌静脉信息传到所述的中央控制服务子系统;

(1.1)所述人员信息采集装置采集用户的基本个人信息;

(1.2)所述的掌静脉采集装置采集用户的掌静脉信息;

(1.3)系统将采集到的新注册用户信息及其掌静脉信息传输到所述的中央控制服务子系统;

(2)所述的中央控制服务子系统将用户及其掌静脉信息根据预设的鉴权信息同步控制策略推送至掌静脉鉴权识别门禁控制子系统;

(2.1)系统定期从外部数据接口中调取所有系统内用户的个人出行记录和历史体温记录;

(2.2)判断过去的15天内用户是否去过疫情城市或有过发热症状,如果是,中央控制服务子系统则将用户的异常状态信息同步给掌静脉鉴权识别门禁控制子系统,推送用户掌静脉信息;否则,中央控制服务子系统将用户及其掌静脉信息传到掌静脉鉴权识别门禁控制子系统;

(3)所述掌静脉鉴权识别门禁控制子系统验证用户的掌静脉信息,给予注册过身份的人员通行。

较佳地,所述的步骤(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3.1)判断用户是否为注册用户,如果是,则继续步骤(3.3);否则,继续步骤(3.2);

(3.2)判断非注册用户刷手通行的次数是否大于3次,如果是,则发出失败语音,阻挡门模块不开启并发出警报;否则,发出提示音提示重新刷手,阻挡们模块不开启,继续步骤(3.1);

(3.3)通过中央控制服务子系统同步来的用户状态信息,判断用户15天内是否进入过疫区,判断用户最近是否有发热记录,如果是,则继续步骤(3.5);否则,继续步骤(3.4);

(3.4)系统启动体温监测子系统,判断用户体温是否正常,如果是,则继续步骤(3.6);否则,继续步骤(3.5),将用户的体温信息同步给中央控制服务子系统;

(3.5)发出告警语音,阻挡门模块不开启并发出警报;

(3.6)发出提示音提示通行,阻挡门模块开启,用户通行日志同步到中央控制服务子系统。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用于防疫的掌静脉门禁系统,包括:

1、掌静脉鉴权识别门禁控制子系统:掌静脉鉴权识别门禁控制子系统,用于识别用户的掌静脉并控制门禁模块;

2、掌静脉信息采集注册子系统:用于注册和管理用户的掌静脉信息,掌静脉信息采集注册子系统与掌静脉鉴权识别门禁控制子系统相连;

3、体温监测子系统:用于检测用户的体温,体温监测子系统与掌静脉鉴权识别门禁控制子系统相连;

4、中央控制服务子系统:用于存储和管理掌静脉鉴权信息,中央控制服务子系统与掌静脉鉴权识别门禁控制子系统和掌静脉信息采集注册子系统相连接。

其中,掌静脉鉴权识别门禁控制子系统包括:

阻挡门控制模块,用于放行经过掌静脉身份验证的用户,阻挡门可以是任何形式的们结构。

掌静脉识别模块,安装在阻挡门的左侧或右侧,与阻挡门控制模块相连接,用于验证用户的掌静脉信息。

掌静脉鉴权识别门禁控制子系统还包括显示屏、喇叭和电源。

掌静脉信息采集注册子系统包括:

掌静脉采集装置,用于采集用户的掌静脉信息;

人员信息采集装置,与掌静脉采集装置连接用于采集用户的基本个人信息。

体温监测子系统包括:

体温检测模块,用于测量用户的体温,与掌静脉鉴权识别门禁控制子系统相连接。

中央控制服务子系统包括:

角色权限管理系统,用于设定不同角色对于不同通道在一定时间段内的通行权限。

人员管理系统,管理存储人员基本信息如姓名,手机号,员工号,身份证号等,管理存储人员对应的掌静脉特征信息,设定人员角色赋予通行权限。

防疫信息接口,定期通过第三方数据服务如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查询所有人员的出行信息,确定是否在一定时间段内进入过疫区。

鉴权信息同步接口,定期或根据事件触发的方式同步鉴权信息和出行信息到掌静脉鉴权识别门禁控制子系统。

该掌静脉门禁系统的主要步骤如下:

(1)系统将掌静脉信息采集子系统采集到的用户及其掌静脉信息传到中央控制服务子系统;

(2)中央控制服务子系统将用户及其掌静脉信息根据预设的鉴权信息同步控制策略推送至掌静脉鉴权识别门禁控制子系统;

(3)掌静脉鉴权识别门禁控制子系统验证用户的掌静脉信息,给予注册过身份的人员通行。

步骤(1)还包括以下步骤:

(1.1)人员信息采集装置采集用户的基本个人信息;

(1.2)掌静脉采集装置采集用户的掌静脉信息;

(1.3)系统将采集到的新注册用户信息及其掌静脉信息传输到中央控制服务子系统。

步骤(2)还包括以下步骤:

鉴权信息同步控制策略调用用户的个人出行记录、历史检测体温记录后再推送用户掌静脉信息,步骤(2)还包括以下步骤:

(2.1)中央控制服务子系统将用户及其掌静脉信息传到掌静脉鉴权识别门禁控制子系统。

(2.2)系统定期从外部数据接口中调取所有系统内用户的个人出行记录,历史体温记录,判断过去的15天内用户是否去过疫情城市或有过发热症状。如果是,中央控制服务子系统则将用户的异常状态信息同步给掌静脉鉴权识别门禁控制子系统,禁止或警示该人员的通行;

如图2所示,步骤(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3.1)判断用户是否为注册用户,如果是,则继续步骤(3.3);如否,继续步骤(3.2)。

(3.2)判断非注册用户刷手通行的次数是否大于3次,如果是,则发出失败语音,阻挡门模块不开启并发出警报;否则,发出提示音提示重新刷手,阻挡们模块不开启。

(3.3)通过中央控制服务子系统同步来的用户状态信息,判断用户15天内是否进入过疫区,判断用户最近是否有发热记录。如有,则则发出告警语音,阻挡门模块不开启并发出警报。如否,则继续步骤(3.4)。

(3.4)系统启动体温监测子系统,判断用户体温是否正常。如果否,则发出告警语音,阻挡门模块不开启并发出警报,将用户的体温信息同步给中央控制服务子系统;如是,则继续步骤(3.5)。

(3.5)发出提示音提示通行,阻挡门模块开启,用户通行日志同步到中央控制服务子系统。

采用了本发明的用于防疫的掌静脉识别门禁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掌静脉识别本身是非接触式,干净卫生,同时在疫情期间可以降低疫情传播风险;通过调取用户的个人出行记录和监测用户体温等方式,可有效阻挡高风险人员,有助于防疫。通过中央控制服务子系统定期向掌静脉鉴权识别门禁控制子系信息同步的方式,有助于提高通行系统的响应速度和防止临时断网等异常状况。

在此说明书中,本发明已参照其特定的实施例作了描述。但是,很显然仍可以作出各种修改和变换而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