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超导磁约束聚变装置的总控时序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04948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超导磁约束聚变装置的总控时序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时序发生器,具体说是一种用于超导磁约束聚变装置的总控时序发生器。
超导磁约束聚变装置均工作在极端恶劣的工况如高温、高压等条件下,且需要很多系统,例如脉中进气系统,波加温等系统按时序参与工作。因此,计算机输出到控制对象之间不能直接控制,需要有中间环节,如信号的隔离、放大、展宽、测试、调理等,称为时序发生器。但现有的总控时序发生器,由于采用光电隔离芯片,即集成电路进行隔离,其隔离耐压值不高,稳定可靠性差,芯片易损坏,且对计算机和操作人员不安全。另外,其展宽电路采用NE555模拟集成电路,展宽精度也不够高,不能满足总控系统的监控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离耐压值高、展宽精度也高的用于超导磁约束聚变装置的总控时序发生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用于超导磁约束聚变装置的总控时序发生器,包括CAMAC机箱、信号展宽、光电隔离和电流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号展宽电路采用CC4017数字集成电路,信号经展宽、放大后,通过光电发射、光纤传输、光电接受后,再经电流放大器放大输出。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路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
由图1、图2可见,计算机输出信号经CAMAC机箱的触发模件输入到CC4017数字集成电路的CLK时钟端,经十进制计数器进行十倍分频,即将信号展宽十倍,由CO(Carr out)端再输入到场效应管M1的漏极,经电流放大后分成两路一路到计算机采集监控;另一路到光电发射管D1。光电发射管D1发出的光经过5-10cm长的光纤1传输给光电接受三极管N1,光电接受三极管N1发射极输出的信号经两级三极管N2和M2进行电流放大后,再分成两路一路到LED监控,LED主要由NE555集成电路和发光二极管D2组成。信号经NE555的触发极,触发NE555使监测二极管D2发光显示,以供监测;另一路输出触发诸如脉中进气系统、波加热系统、计算机采集同步信号等控制对象。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CC4017数字集成电路十进制计数器分频,信号展宽精度高,同时将计算机的输出信号经展宽后,通过光电发射、光纤传输、光电接受的方式进行传递,并采用不同的隔离电源,即光电发射电路用CAMAC机箱电源,光电接受电路用市电的方法,可有效隔离和防止现场高温、高压等,特别是高压通过传输线、地线等对计算机及计算机操作人员的危害,其隔离耐压值高,可达数万伏以上,从而保证了人、机的安全。经在超导磁约束聚变装置HT-7托卡马克上应用,其隔离耐压值高,展宽精度高,使用稳定可靠,性能价格比优越,能够满足总控系统要求。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超导磁约束聚变装置的总控时序发生器,包括CAMAC机箱、信号展宽,光电隔离和电流放大电路,其特征是所述的信号展宽电路采用CC4017数字集成电路;信号经展宽、放大后,通过光电发射、光纤(1)传输,光电接受后再经电流放大器放大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时序发生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光纤(1)长度为5-10c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时序发生器,包括CAMAC机箱、信号展宽、光电隔离和电流放大器,其特征是:信号展宽电路采用CC4017数字集成电路,信号经展宽、放大后,通过光电发射、光纤传输,光电接受后再经电流放大器放大输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信号展宽精度高、隔离耐压值高、使用稳定可靠,性能价格比优越等特点,能够满足总控系统的监控要求。
文档编号G08C23/04GK2429871SQ00220599
公开日2001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00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00年6月12日
发明者季振山, 李建刚, 罗家融, 赵燕平, 庄明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