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智能家居安防无线报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33594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安防报警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智能家居安防无线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21世纪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无线智能报警系统已经成为了智能化小区必不可少的部分。随着我国智能化小区的建设推广,无线报警系统已经逐渐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智能化防盗技术发展多年,已从最初的模拟监控系统发展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但是传统的报警系统普遍采用有线组网方式,在有线组网方式中,供电电源和控制信号都是通过有线方式连接,这就会导致控制端信号线繁多、布线繁杂,从而增加施工的工作量,成本高。而目前采用WiFi、ZigBee等无线方式进行信息传输的报警系统,又造成功耗较大,成本高,传输距离短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采用NRF905射频芯片、GTiBee无线传感网络进行信息传输,避免了布线的不方便,时效性更好,成本更低,传输距离更远的新型智能家居安防无线报警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新型智能家居安防无线报警系统,由红外传感器、门窗传感阵列、震动传感器、语音识别模块、A/D转换器、处理器、中央控制器、报警器、电话自动拨号模块、物业管理主机组成,所述的红外传感器、门窗传感阵列、震动传感器、语音识别模块均与A/D转换器连接;所述的A/D转换器与处理器连接;所述的处理器与中央控制器连接;所述的中央控制器分别与报警器、电话自动拨号模块、物业管理主机连接。

而且,所述的中央控制器采用AT89C51单片机。

而且,所述的中央控制器内部配有相应的存贮单元和驱动控制电路。

而且,所述的报警器采用声光报警器。

而且,所述的处理器通过NRF905射频芯片与中央控制器连接。

而且,所述的中央控制器通过GTiBee无线传感网络与物业管理主机连接。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内的住户可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安全性更高,时效性更高。

本发明采用NRF905射频芯片、GTiBee无线传感网络进行信息传输,具有低功耗、低成本的特点。NRF905射频芯片,利用无线电波进行双向通信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完成识别工 作时无需人工干预,适于实现自动化且不易损坏,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射频卡,操作快捷方便。GTiBee无线传感网络,以长距离传输为特色,但同时可调距离、速度、耗能和系统协议。节点芯片和基站芯片分开设计,减低耗能,成本较低。相比目前的主流传感网协议例如ZigBee等,其在传送距离、传输速度、电池寿命、系统安全性等方面均有大幅度的性能改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连接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做进一步详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家居安防无线报警系统,由红外传感器、门窗传感阵列、震动传感器、语音识别模块、A/D转换器、处理器、中央控制器、报警器、电话自动拨号模块、物业管理主机组成,所述的红外传感器、门窗传感阵列、震动传感器、语音识别模块均与A/D转换器连接;所述的A/D转换器与处理器连接;所述的处理器与中央控制器连接;所述的中央控制器分别与报警器、电话自动拨号模块、物业管理主机连接;所述的中央控制器采用AT89C51单片机;所述的中央控制器内部配有相应的存贮单元和驱动控制电路;所述的报警器采用声光报警器;所述的处理器通过NRF905射频芯片与中央控制器连接;所述的中央控制器通过GTiBee无线传感网络与物业管理主机连接。

结合附图,阐述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本发明红外传感器用于检测是否有入侵者进入;门窗传感阵列,用于检测是否有入侵者从门和窗进入室内;震动传感器,用于采集室内门窗以及物品震动情况;语音识别模块,用于检测进入室内人员的语音信息,进行识别判断。所有检测到的信号被传输至A/D转换器,A/D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并传输至处理。处理器对数字信号进行编码、解码处理,传输至中央控制器。处理器通过NRF905射频芯片与中央控制器连接,NRF905射频芯片,利用无线电波进行双向通信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完成识别工作时无需人工干预,适于实现自动化且不易损坏,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射频卡,操作快捷方便。

中央控制器接收到报警信号,启动报警器,进行声光报警,同时存储信息。中央控制器驱动电话自动拨号模块启动,拨打用户预先设好的电话号码,如手机号码,办公室号码,物业管理中心号码等进行远程拨号报警。中央控制器通过GTiBee无线传感网络与物业管理主机连接,通知物业管理人员用户家中报警信息,方便其进行及时查看,确保用户家中安全。GTiBee无线传感网络,以长距离传输为特色,但同时可调距离、速度、耗能和系统协议。节点芯片和基站芯片分开设计,减低耗能,成本较低。相比目前的主流传感网协议例如ZigBee等,其 在传送距离、传输速度、电池寿命、系统安全性等方面均有大幅度的性能改进。

需要强调的是,本发明所述的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因此本发明并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实施例,凡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同样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