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磁报警系统及其门磁报警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13535阅读:692来源:国知局
门磁报警系统及其门磁报警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磁报警器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门磁报警系统及其门磁报警器。



背景技术:

门磁报警器主要由开关和磁铁两部分组成,开关部分由磁簧开关经引线连接。定型封装而成;磁铁部分由对应的磁场强度的磁铁封装于塑胶或合金壳体内。当两者分开或接近至一定距离后,引起开关的开断从而感应物体位置的变化。门磁报警器广泛应用于城市安防、银行、电信、电力、司法、小区、工厂、公司、学校、家庭、别墅、仓库等众多领域门窗安装使用。

在软件实时监控时,可以看到每个门现在的状态是开着的还是关着的。磁铁可以配合门禁控制器启用,门被非法闯入(没有刷卡或者不按钮的不合法操作,而门被打开了,例如踹开或者撬开)报警。可以配合门禁控制器启用门长时间未关闭报警等。

然而目前市场的门磁报警器往往只能检测门磁是否被打开,而无法判断门磁是从内侧还是外侧打开。这样导致门磁只要被触动就会报警,这时就需要其他设备,比如门禁钥匙等来提前关闭门磁,防止门窗被正常打开时报警。这样导致门磁报警器的使用非常不方便。

同时,同时传统门磁报警器无法与手机进行灵活通讯,设置各种工作场景。当发生报警时,传统门磁报警器也无法进行实时双向通讯,以及时了解报警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门磁报警系统及其门磁报警器,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门磁报警器无法对环境进行检测以及无法与移动终端进行远程通信连接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门磁报警器,所述门磁报警器包括壳体、光学遮挡探测器、扬声器、显示屏、控制芯片以及无线通信芯片;所述控制芯片和所述无线通信芯片设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控制芯片与所述光学遮挡探测器、所述扬声器、所述显示屏以及所述通信芯片电连接;所述壳体包括安装面、操作显示面以及多个侧面,所述光学遮挡探测器镶嵌设于所述操作显示面的底部,用于检测是否有人体靠近门磁报警器;所述显示屏嵌设于所述操作显示面,用于显示门磁报警器的工作状态信息;所述壳体上设有扬声器口,所述扬声器设于所述壳体内,并正对所述扬声器口设置;所述无线通信芯片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无线通信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所述门磁报警器还包括蓝牙通信单元,所述蓝牙通信单元设于所述壳体的内部,并与所述控制芯片电连接,所述蓝牙通信单元用于通过蓝牙信号与移动终端设备进行匹配识别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所述蓝牙通信单元采用低功耗蓝牙芯片。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光学遮挡探测器为红外传感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所述门磁报警器还包括紧急通信装置,所述紧急通信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壳体表面的按钮以及设于所述壳体内部的紧急通信控制芯片,所述按钮触发所述紧急通信控制芯片,以使门磁报警器直接与其关联的移动终端进行通信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所述门磁报警器进一步包括布撤防控制开关,所述布撤防控制开关设于所述壳体的表面,并与所述控制芯片连接,用于对门磁报警器进行布撤防控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所述无线通信芯片为WIFI通信芯片和/或GSM通信芯片。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所述门磁报警器还包括麦克风,所述麦克风嵌设于所述壳体的表面,并与所述控制芯片电连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门磁报警系统,所述门磁报警系统包括移动终端以及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门磁报警器,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门磁报警器关联设置,以使所述门磁报警器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在远程可以通过无线通信芯片进行通信连接,在近距离内可以通过蓝牙通信单元进行身份识别。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手机、平板电脑或者便携式笔记本电脑。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门磁报警系统及其门磁报警器,通过设置光学遮挡探测器、无线通信芯片以及蓝牙通信单元等结构,使该门磁报警器具备如下特点:1、通过光学遮挡探测器可以判断门窗是从内部还是外部被打开,防止门磁报警器误报警;2、通过设置无线通信芯片可以与被配置关联的移动终端(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等)进行实时快速沟通并发送报警消息;3、通过设置紧急通信装置,可以实现一键接通与之配置关联的移动终端,进而达到快速沟通以及实时沟通的目的;通过设置低功耗蓝牙芯片,可以自动匹配并判断附近的移动终端是否为被授权的移动终端,进而自动控制门磁报警器的布撤防状态。从以上分析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门磁报警系统及其门磁报警器其结构简单,功能多样,满足多种安防需求,具有很高的市场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门磁报警器一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实施例中门磁报警器的结构组成框图;

图3是红外收发器的信号扫描范围示意图;以及

图4是本实用新型门磁报警系统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实用新型门磁报警器一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实施例中门磁报警器的结构组成框图。该门磁报警器100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结构组成:壳体110、光学遮挡探测器120、扬声器130、显示屏140、紧急通信装置150、布撤防控制开关160、麦克风170、蓝牙通信单元101、控制芯片102以及无线通信芯片103。

具体而言,该控制芯片102和无线通信芯片103设于壳体的内部,控制芯片102与光学遮挡探测器120、扬声器130、显示屏140以及无线通信芯片103电连接。

优选地,该壳体110包括安装面111、操作显示面112以及多个侧面113,安装面111用于与门体或者窗户等固定连接。光学遮挡探测器120镶嵌设于操作显示面112的底部,用于检测是否有人体靠近门磁报警器100。在本实施例中,光学遮挡探测器120可以为红外传感器。

该红外传感器由1个红外发光管和1个红外接收管构成。当门被打开后,CPU(控制芯片102)控制红外发光管发射一个微弱的红外线,当有障碍物时,该红外线被反射回红外接收管,这样,CPU就可以判断出在附近是否有人存在。

本实施例中布置3个红外传感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布置一个、两个或者多个。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自行设置。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设计在门磁下面安装3对红外收发器,分别探测门磁报警器正下方,左下方和右下方大约50cm的空间内是否有人员存在,如果有,则判断为门被内侧人员授权打开。

红外收发器被门磁报警器的控制芯片102控制,发射出红外光,红外光被人员遮挡后发射给红外接收器,则红外接收器判断出报警器前方是有人员操作的话,则报警器不报警。3个红外收发器间隔30度左右,这样可以检测人员从侧面进行开门等动作。

每个红外收发器分别发射红外光,构成一个扇面来检测人员。每个红外收发器的发射功率进行控制,使其有效范围在50cm左右,防止出现被地面或其他物体反射的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环境对3个红外收发器进行配置,使其与实际使用更好地匹配。请参阅图3,图3是红外收发器的信号扫描范围示意图。

该显示屏140嵌设于操作显示面112,用于显示门磁报警器100的工作状态信息。优选地,该显示屏140可以为LED显示屏或者液晶显示屏等。

该壳体110上设有扬声器口(图中未示),扬声器130设于壳体内,并正对扬声器口设置,扬声器130用于门磁报警器110在与移动终端200通信连接时播放语音,以及播放报警声音等。

该无线通信芯片103用于与移动终端200进行无线通信连接。优选地,该无线通信芯片103可以为WIFI通信芯片和/或GSM通信芯片等。

该蓝牙通信单元101同样设于壳体110的内部,并与控制芯片102电连接,蓝牙通信单元101用于通过蓝牙信号与移动终端200进行匹配识别连接。优选采用低功耗蓝牙芯片。

蓝牙低能耗(Bluetooth low energy,BLE)技术是低成本、短距离、可互操作的鲁棒性无线技术,工作在免许可的2.4GHz ISM射频频段。它从一开始就设计为超低功耗(ULP)无线技术。它利用许多智能手段最大限度地降低功耗。蓝牙低能耗技术采用可变连接时间间隔,这个间隔根据具体应用可以设置为几毫秒到几秒不等。另外,因为BLE技术采用非常快速的连接方式,因此平时可以处于“非连接”状态(节省能源),此时链路两端相互间只是知晓对方,只有在必要时才开启链路,然后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关闭链路。

BLE技术的工作模式非常适合用于从微型无线传感器(每半秒交换一次数据)或使用完全异步通信的遥控器等其它外设传送数据。这些设备发送的数据量非常少(通常几个字节),而且发送次数也很少(例如每秒几次到每分钟一次,甚至更少)。

将手机等移动终端与门磁报警器100配置连接后,移动终端200就是身份证明,不需要额外的遥控器来进行撤防和布防操作。并且门磁报警器会主动探测移动终端200,每次用户进入家庭时都不需要进行移动终端200操作。

本使用新型加入门磁附近障碍物探测功能,在门磁被触发时探测门磁周围的环境,并通过蓝牙低能耗技术判断是否是授权触发。这样就大大减少了误报,并且不需要使用遥控器等来控制门磁报警器100,使门磁的操作也大大简化。

该紧急通信装置150包括设于壳体110表面的按钮151以及设于壳体110内部的紧急通信控制芯片(图中未示),按钮151触发紧急通信控制芯片,以使门磁报警器100直接与其关联的移动终端200进行通信连接。当然,该紧急通信装置150的控制芯片也可以为门磁报警器100的总控制芯片102。

紧急通信装置150的功能可以使门磁报警器100方便地成为老人儿童的紧急联系方式,出现紧急情况,不需要找电话和拨号,按一下即可通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布撤防控制开关160则设于壳体110的表面,并与控制芯片102连接,用于对门磁报警器100进行布撤防控制。优选地,布撤防控制开关160为摇杆型拨动开关,其使布防和撤防操作更简单。

麦克风170嵌设于壳体110的表面,并与控制芯片102电连接,用于输入声音。进一步地,该门磁报警器100还可以包括指示灯180、配置按键190以及供电装置等结构,指示灯180用于指示门磁报警器100的工作状态信息,配置按键190则可以用于对门磁报警器进行配置设置等。供电方式可以为插头直接供电,还可以优选为电池供电。关于这部分的技术特征,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范围内,此处不再详述。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门磁报警系统并不限于图示实施例中的一个移动终端200与一个门磁报警器100配置关联的情况,还可以为多个门磁报警器100与一个移动终端200配置关联,或者一个门磁报警器100与多个移动终端200配置关联。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门磁报警器,通过设置光学遮挡探测器、无线通信芯片以及蓝牙通信单元等结构,使该门磁报警器具备如下特点:1、通过光学遮挡探测器可以判断门窗是从内部还是外部被打开,防止门磁报警器误报警;2、通过设置无线通信芯片可以与被配置关联的移动终端(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等)进行实时快速沟通并发送报警消息;3、通过设置紧急通信装置,可以实现一键接通与之配置关联的移动终端,进而达到快速沟通以及实时沟通的目的;通过设置低功耗蓝牙芯片,可以自动匹配并判断附近的移动终端是否为被授权的移动终端,进而自动控制门磁报警器的布撤防状态。从以上分析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门磁报警器其结构简单,功能多样,满足多种安防需求,具有很高的市场推广价值。

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门磁报警系统,请参阅图4,图4是本实用新型门磁报警系统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组成图,该门磁报警系统包括但不限于移动终端200以及门磁报警器100。

具体而言,移动终端200与门磁报警器100之间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进行关联设置,以使门磁报警器100与移动终端200之间在远程可以通过无线通信芯片进行通信连接,在近距离内可以通过蓝牙通信单元进行身份识别。其中,本实施例中所指的移动终端包括手机、平板电脑或者便携式笔记本电脑等。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实用新型门磁报警器一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实施例中门磁报警器的结构组成框图。该门磁报警器100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结构组成:壳体110、光学遮挡探测器120、扬声器130、显示屏140、紧急通信装置150、布撤防控制开关160、麦克风170、蓝牙通信单元101、控制芯片102以及无线通信芯片103。

具体而言,该控制芯片102和无线通信芯片103设于壳体的内部,控制芯片102与光学遮挡探测器120、扬声器130、显示屏140以及无线通信芯片103电连接。

优选地,该壳体110包括安装面111、操作显示面112以及多个侧面113,安装面111用于与门体或者窗户等固定连接。光学遮挡探测器120镶嵌设于操作显示面112的底部,用于检测是否有人体靠近门磁报警器100。在本实施例中,光学遮挡探测器120可以为红外传感器。

该红外传感器由1个红外发光管和1个红外接收管构成。当门被打开后,CPU(控制芯片102)控制红外发光管发射一个微弱的红外线,当有障碍物时,该红外线被反射回红外接收管,这样,CPU就可以判断出在附近是否有人存在。

本实施例中布置3个红外传感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布置一个、两个或者多个。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自行设置。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设计在门磁下面安装3对红外收发器,分别探测门磁报警器正下方,左下方和右下方大约50cm的空间内是否有人员存在,如果有,则判断为门被内侧人员授权打开。

红外收发器被门磁报警器的控制芯片102控制,发射出红外光,红外光被人员遮挡后发射给红外接收器,则红外接收器判断出报警器前方是有人员操作的话,则报警器不报警。3个红外收发器间隔30度左右,这样可以检测人员从侧面进行开门等动作。

每个红外收发器分别发射红外光,构成一个扇面来检测人员。每个红外收发器的发射功率进行控制,使其有效范围在50cm左右,防止出现被地面或其他物体反射的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环境对3个红外收发器进行配置,使其与实际使用更好地匹配。请参阅图3,图3是红外收发器的信号扫描范围示意图。

该显示屏140嵌设于操作显示面112,用于显示门磁报警器100的工作状态信息。优选地,该显示屏140可以为LED显示屏或者液晶显示屏等。

该壳体110上设有扬声器口(图中未示),扬声器130设于壳体内,并正对扬声器口设置,扬声器130用于门磁报警器110在与外部设备通信连接时播放语音,以及播放报警声音等。

该无线通信芯片103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无线通信连接。该外部通信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或者便携式笔记本电脑等。优选地,该无线通信芯片103可以为WIFI通信芯片和/或GSM通信芯片等。

该蓝牙通信单元101同样设于壳体110的内部,并与控制芯片102电连接,蓝牙通信单元101用于通过蓝牙信号与移动终端设备进行匹配识别连接。优选采用低功耗蓝牙芯片。

蓝牙低能耗(Bluetooth low energy,BLE)技术是低成本、短距离、可互操作的鲁棒性无线技术,工作在免许可的2.4GHz ISM射频频段。它从一开始就设计为超低功耗(ULP)无线技术。它利用许多智能手段最大限度地降低功耗。蓝牙低能耗技术采用可变连接时间间隔,这个间隔根据具体应用可以设置为几毫秒到几秒不等。另外,因为BLE技术采用非常快速的连接方式,因此平时可以处于“非连接”状态(节省能源),此时链路两端相互间只是知晓对方,只有在必要时才开启链路,然后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关闭链路。

BLE技术的工作模式非常适合用于从微型无线传感器(每半秒交换一次数据)或使用完全异步通信的遥控器等其它外设传送数据。这些设备发送的数据量非常少(通常几个字节),而且发送次数也很少(例如每秒几次到每分钟一次,甚至更少)。

将手机等移动终端与门磁报警器100配置连接后,手机就是身份证明,不需要额外的遥控器来进行撤防和布防操作。并且门磁报警器会主动探测手机,每次用户进入家庭时都不需要进行手机操作。

本使用新型加入门磁附近障碍物探测功能,在门磁被触发时探测门磁周围的环境,并通过蓝牙低能耗技术判断是否是授权触发。这样就大大减少了误报,并且不需要使用遥控器等来控制门磁报警器100,使门磁的操作也大大简化。

该紧急通信装置150包括设于壳体110表面的按钮151以及设于壳体110内部的紧急通信控制芯片(图中未示),按钮151触发紧急通信控制芯片,以使门磁报警器100直接与其关联的移动终端进行通信连接。当然,该紧急通信装置150的控制芯片也可以为门磁报警器100的总控制芯片102。

紧急通信装置150的功能可以使门磁报警器100方便地成为老人儿童的紧急联系方式,出现紧急情况,不需要找电话和拨号,按一下即可通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布撤防控制开关160则设于壳体110的表面,并与控制芯片102连接,用于对门磁报警器100进行布撤防控制。优选地,布撤防控制开关160为摇杆型拨动开关,其使布防和撤防操作更简单。

麦克风170嵌设于壳体110的表面,并与控制芯片102电连接,用于输入声音。进一步地,该门磁报警器100还可以包括指示灯180、配置按键190以及供电装置等结构,指示灯180用于指示门磁报警器100的工作状态信息,配置按键190则可以用于对门磁报警器100进行配置设置等。供电方式可以为插头直接供电,还可以优选为电池供电。关于这部分的技术特征,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范围内,此处不再详述。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门磁报警器100与移动终端200的配置关联情况并不限于图示实施例中的一个移动终端200与一个门磁报警器100配置关联的情况,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为一个移动终端200与多个门磁报警器100配置关联,或者一个门磁报警器100与多个移动终端200配置关联。这些情况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精神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门磁报警系统具备如下特点:1、通过在门磁报警器上设置光学遮挡探测器可以判断门窗是从内部还是外部被打开,防止门磁报警器误报警;2、通过设置无线通信芯片可以与被配置关联的移动终端(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等)进行实时快速沟通并发送报警消息;3、通过设置紧急通信装置,可以实现一键接通与之配置关联的移动终端,进而达到快速沟通以及实时沟通的目的;通过设置低功耗蓝牙芯片,可以自动匹配并判断附近的移动终端是否为被授权的移动终端,进而自动控制门磁报警器的布撤防状态。从以上分析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门磁报警系统,其结构简单,功能多样,满足多种安防需求,具有很高的市场推广价值。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装置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