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机动车用电子围栏停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90880阅读:490来源:国知局
一种非机动车用电子围栏停车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停车系统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非机动车用电子围栏停车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不断的更新,人们生活质量也在不断的提高,车作为人们出行的代步工具,受到人们的青睐,为响应我国低碳环保的绿色倡议,共享单车和电瓶车受走进人们的生活,受到人们的喜爱,目前随着车辆不断的增加,停车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停车困难已逐渐成为人们头疼的事情,电子围栏简单来说就是全出一个虚拟的停车框,无需建设实体围栏,节约土地,用户必须将车辆停在制定的区域内,便于统一管理,但是现有的非机动车用电子围栏停车系统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非机动车的电子围栏为虚拟停车框由于没有明确的边界,容易发生小型机动车和摩托车停泊的现象,不仅影响非机动车用户的正常停泊还对电子围栏组成设备造成损坏,不能满足人们需求。

2、电子围栏内的非机动车停放混乱,不整齐,造成无法取出车辆的情况,不利与人们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机动车用电子围栏停车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非机动车用电子围栏停车系统,包括电子围栏系统,所述电子围栏系统通过中央控制器与输出端进行无线连接,且电子围栏系统由视屏监控系统、电子停车系统和压力检测系统三个组成部分,所述输出端为电脑终端,所述视屏监控系统内包括监控器,所述监控器的内部安装有视屏采集模块,所述视屏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信号传输器的输入端进行有线电性连接,所述信号传输器通过中央控制器与信号接收器进行无线信号连接,所述信号接收器的输出端与电脑终端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电脑终端与显示器进行电性连接,所述显示器的输出端与储存模块输入端采用实时有线电性传输的连接方式,所述电子停车系统包括停车板,所述停车板的内部安装有蓝牙接收器,所述蓝牙接收器一端通过中央控制器与蓝牙发射器进行双向无线信号连接,所述蓝牙发射器固定安装在共享单车上,所述停车板的内部设置有红外线传感器,所述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端与中央控制器的输入端进行无线连接,所述压力检测系统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在停车板的内部,且压力传感器与信号放大器进行电性连接,所述信号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模数转换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模数转换器通过中央控制器与电脑终端进行无线连接,所述电脑终端与报警发射器进行电性连接,所述报警发射器与报警传感器进行无线信号连接,所述报警传感器安装在报警器的内部。

优选地,所述监控器和报警器均固定安装在电子围栏一侧的地面上。

优选地,所述停车板等距离均匀铺设在地面上,且一块停车板与一辆非机动车配合使用。

优选地,所述共享单车内部固定有gps定位器,所述gps定位器与gps接收器进行无线信号连接,所述gps接收器与电脑终端进行电性连接,所述电脑终端与显示屏进行有线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显示屏为平板电脑或手机。

优选地,所述中央控制器与电脑终端进行无线信号连接。

优选地,所述压力传感器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压力传感器均匀分布在停车板的四个拐角处。

优选地,所述电子围栏系统、中央控制器和输出端均与外部电源进行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报警器与显示器进行无线信号连接。

优选地,所述储存模块为电脑云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电子围栏停车系统通过压力传感器可以对围栏内停泊的车辆进行物理辨别,避免出现质量较重的机动车辆的停泊情况,提高了车辆分区停泊的规范性,美化城市的面貌。

2、本发明的电子围栏停车系统内设置的停车板起到停放引导作用,可以规范人们的停车行为,非机动车排放整齐,为人们的停车取车提供便利的条件,满足人们需求。

3、本发明的电子围栏停车系统设置有监控系统和报警设备,当使用者进行违规停放和乱摆乱放行为时,发出警报提醒使用者,并在显示屏上显示出来,实用性较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系统连接图;

图2为本发明视屏监控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电子停车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压力检测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输出端结构示意图。

图中:1-视屏监控系统;2-电子围栏系统;3-电子停车系统;4-压力检测系统;5-中央控制器;6-输出端;7-监控器;8-视屏采集模块;9-信号传输器;10-停车板;11-红外线传感器;12-蓝牙接收器;13-蓝牙发射器;14-共享单车;15-gps定位器;16-压力传感器;17-信号放大器;18-模数转换器;19-gps接收器;20-电脑终端;21-显示器;22-储存模块;23-报警器;24-信号接收器;25-报警发射器;26-报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非机动车用电子围栏停车系统,包括电子围栏系统2,所述电子围栏系统2通过中央控制器5与输出端6进行无线连接,且电子围栏系统2包括视屏监控系统1、电子停车系统3和压力检测系统4,所述输出端6为电脑终端20,所述视屏监控系统1内包括监控器7,所述监控器7的内部安装有视屏采集模块8,所述视屏采集模块8的输出端与信号传输器9的输入端进行有线电性连接,所述信号传输器9通过中央控制器5与信号接收器24进行无线信号连接,所述信号接收器24的输出端与电脑终端20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电脑终端20与显示器21进行电性连接,所述显示器21的输出端与储存模块22输入端采用实时有线电性传输的连接方式,所述电子停车系统3包括停车板10,所述停车板10的内部安装有蓝牙接收器12,所述蓝牙接收器12一端通过中央控制器5与蓝牙发射器13进行双向无线信号连接,所述蓝牙发射器13固定安装在共享单车14上,所述停车板1的内部设置有红外线传感器11,所述红外线传感器11的输出端与中央控制器5的输入端进行无线连接,所述压力检测系统4包括压力传感器16,所述压力传感器16安装在停车板10的内部,且压力传感器16与信号放大器17进行电性连接,所述信号放大器17的输出端与模数转换器18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模数转换器18通过中央控制器5与电脑终端20进行无线连接,所述电脑终端20与报警发射器25进行电性连接,所述报警发射器25与报警传感器26进行无线信号连接,所述报警传感器26安装在报警器23的内部。

所述监控器7和报警器23均固定安装在电子围栏一侧的地面上,主要起到监测机动车停放和非机动车摆放混乱的作用,提高城市车辆停放的规范性和美观性,所述停车板10等距离均匀铺设在地面上,且一块停车板10与一辆非机动车配合使用,避免车辆拥挤停放,规范停放秩序,所述共享单车14内部固定有gps定位器15,所述gps定位器15与gps接收器19进行无线信号连接,所述gps接收器19与电脑终端20进行电性连接,确定共享单车14位置,保证成功上锁,所述电脑终端20与显示屏21进行有线电性连接,所述显示屏21为平板电脑或手机,所述中央控制器5与电脑终端20进行无线信号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16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压力传感器16均匀分布在停车板10的四个拐角处,主要起到检测停放车辆质量的作用,避免机动车停放,所述电子围栏系统1、中央控制器5和输出端6均与外部电源进行电性连接,所述报警器23与显示器21进行无线信号连接,所述储存模块22为电脑云盘,储存电子围栏系统2的运行状态,为电子围栏的选取和规划提供参考资料。

工作原理:本发明的非机动车用电子围栏停车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从电子围栏的视屏监控、停车状态以及压力检测三方面进行实时监测,当共享单车14驶入电子围栏内,停车板10内的蓝牙接收器12检测到蓝牙发射器13的信号,使用者即可关闭车锁结束行程,仅靠蓝牙设备有时无法进行精确定位,造成无法上锁的现象,此时,共享单车14上设置有gps定位器15,该定位器15与电脑终端20上的gps接收器19信号连接,从而实现车辆的准确定位,为人们的停放提供便利的条件,当普通的非机动车停在停车板10上,停车板10内部安装的压力传感器16接收到非机动车的质量信号,通过信号放大器17、模数转换器18将该信号传递给中央控制器5,中央控制器5在将该信号通过信号接收器24传输至电脑终端20,电脑终端20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当停放车辆超重时,报警发射器25对报警传感器26发出信号,使得报警器23发出警报,提醒停放者将该车辆驶处电子围栏外,且通过视屏监控系统1显示出实时影像,该系统能有效避免机动车的停放,提高城市车辆停放规范,满足人们使用,且停车板10内安装有红外线传感器11,当人们没有将非机动车按规范进行停放时,传感器将该信号通过中央控制器5传输至电脑终端20,并在显示屏21上显示出来,工作人员便触动报警发射器25,使报警器23发出警告,从而规范电子围栏停车行为,保证停车秩序,提高城市车辆摆放美观性,满足人们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