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交通智能控制系统的车辆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54359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通控制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市交通智能控制系统的车辆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交通是现代城市经济生活、环境质量的关键问题。交通拥堵、交通环境污染以及交通事故已经严重影响我国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交通问题也成为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目前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十分严峻,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次数和死亡人数连续几年都居世界第一,加强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研究,建立更为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力争减少公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对提高我国城市道路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增加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城市交通在路口通行控制设备中,以全面应用了摄像和信号灯放行等保障安全的相关措施,但对于机动车辆在绿灯放行处于零界点时,往往都有加速闯行的行为。为了更加全面的对车速过快或闯行绿灯零界点的机动车辆进行检测和信息采集,发明人设计了城市智能控制系统中的车辆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城市交通智能控制系统的车辆检测装置,可以在迫使汽车减速的同时,实时监测机动车的车身重量及车速的相关信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城市交通智能控制系统的车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冲击力检测器、车辆称重器和控制装置,所述冲击力检测器安装在路面以上,与车辆的行驶方向相垂直;所述车辆称重器安装在路面以下;所述冲击力检测器能够检测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瞬时冲击力,所述车辆称重器能够检测车辆的重量,冲击力检测器和车辆称重器能够将检测到的瞬时冲击力数值和车辆重量数值传送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能够计算出车辆的瞬时速度。

优选的,所述冲击力检测器包括条形减速外壳,所述条形减速外壳的横截面呈“匚”形;在条形减速外壳的面向来车方向的一侧开设插口,在插口内插入冲击测速棒;在条形减速外壳中由插口处向内依次设置冲击回弹腔和冲击力数据芯片腔;在冲击回弹腔内设置冲击力传感器,所述冲击力传感器通过数据线连接冲击力数据芯片,所述冲击力数据芯片设置在冲击力数据芯片腔内。

优选的,在数据线上套装橡胶套,所述橡胶套的一端连接顶板,橡胶套的另一端连通冲击力数据芯片腔,在橡胶套外套装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抵住冲击力数据芯片腔的外壁,复位弹簧的另一端抵住顶板;在所述顶板的外周安装三个以上的复位滑轮,在冲击回弹腔的内壁上设置对应的复位滑槽,所述复位滑轮设置在复位滑槽中。

优选的,所述插口内设置上、下定位导向凸起,所述冲击测速棒的两端分别设置前端冲击力接触块和后端冲击力接触块,冲击测速棒的中部为平直杆体,在杆体的上侧面和下侧面设置导向滑轨,在上、下定位导向凸起上分别设置两个以上的导向滑轮,所述导向滑轮设置在导向滑轨中。

优选的,条形减速外壳上开设“T”字形铆接孔和“8”字形铆接孔;铆钉包括“T”形铆钉和膨胀铆钉,“T”形铆钉和膨胀铆钉分别穿过“T”字形铆接孔和“8”字形铆接孔固定在路面上。

优选的,所述膨胀铆钉包括中空的钉柱和两个以上的膨胀铆臂,所述钉柱的下部设置铆接凸起;在钉柱的中部设置拉绳外穿孔,在钉柱的外周围绕设置膨胀铆臂,所述膨胀铆臂的上部连接固定在钉柱的外壁上,膨胀铆臂的下部连接滑环,所述滑环套装在钉柱上;还包括铆臂拉绳,所述铆臂拉绳的一端穿过钉柱的中空腔体和拉绳外穿孔后连接滑环,铆臂拉绳的另一端连接定位插销;在钉柱和条形减速外壳上分别开设定位插销孔;所述“8”字形铆接孔包括上腔体、下腔体和铆接穿孔,膨胀铆钉由上而下依次穿过上腔体、下腔体和铆接穿孔,并将铆接凸起插入地面中;所述膨胀铆臂设置在下腔体中,并在铆臂拉绳的拉力下涨紧下腔体的侧壁,所述定位插销依次插入条形减速外壳和钉柱上的定位插销孔中。

优选的,还包括加固悬臂,所述加固悬臂的一端设置漏斗形铆接凹槽,所述铆接凹槽的底部设置铆接穿孔;加固悬臂的另一端插入条形减速外壳的上顶面中;加固悬臂的铆接凹槽嵌入在“8”字形铆接孔的上腔体中,所述加固悬臂通过膨胀铆钉与条形减速外壳固定为一体。

优选的,所述车辆称重器包括重量传感器,所述重量传感器安装在路面以下10-15cm 处;重量传感器通过数据线连接控制装置。

优选的,还包括数据显示器,所述数据显示器连接控制装置,控制装置能够将检测和计算出的通过车辆的时速和重量现实在数据显示器上。

优选的,还包括报警器,当控制装置检测和计算出的通过车辆的时速和重量高于预设值时,报警器能够发出报警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装置通过冲击力检测器、车辆称重器两部分相结合一方面可以检测车辆的重量,防止超载超限的情况,另一方面可以检测车辆通过的车速,因为该装置会设置在交通路口位置,从而防止了车辆闯行绿灯零界点或者交通道口通过车速过快的情况。该装置不仅通过各检测环节保障交通道口的通行安全,同时由于突出道路之外,从而迫使车辆进行强制减速操作,最大程度的保障了车辆车速过快带来的安全隐患。

2.为了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装置采用了全新的安装方式,通过膨胀铆钉和铆臂拉绳形成了自锁结构,非常稳固的保障了装置的安装要求。该设计的加入,可以使得车辆检测装置牢固的安装在道路上,因为装置采用通过冲击力来检测车速,所以对装置不能发生相对于道路的位移有非常严格的要求,而带有自锁设计的安装方式满足了这一方面的需要。该装置结构巧妙,不仅可以应用在该装置的固定安装上,也可以在对安装横向牢固程度有较为严格的部件固定时做等同替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冲击力检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部放大图;

图4是图2的B部放大图;

图中:

1、控制装置;

2、冲击力检测器:2.1、“8”字形铆接孔;2.2、冲击力数据芯片;2.3、冲击力数据芯片腔;2.4、数据线;2.5、冲击回弹腔;2.6、橡胶套;2.7、复位滑轮;2.8、顶板;2.9、冲击力传感器;2.10、“T”字形铆接孔;2.11、“T”形铆钉;2.12、冲击测速棒;2.13、加固悬臂;2.14、条形减速外壳;2.15、膨胀铆钉;2.16、铆臂拉绳;2.17、上腔体;2.18、定位插销;2.19、下腔体;2.20、铆接凸起;2.21、滑环;2.22、拉绳外穿孔;2.23、膨胀铆臂; 2.24、钉柱;2.25、导向滑轮;2.26、导向滑轨;

3、车辆称重器;

4、数据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城市交通智能控制系统的车辆检测装置,包括冲击力检测器、车辆称重器和控制装置,所述冲击力检测器安装在路面以上,与车辆的行驶方向相垂直;所述车辆称重器安装在路面以下;所述冲击力检测器能够检测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瞬时冲击力,所述车辆称重器能够检测车辆的重量,冲击力检测器和车辆称重器能够将检测到的瞬时冲击力数值和车辆重量数值传送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能够计算出车辆的瞬时速度。该装置安装在交通道口位置,一方面可以检测车辆的重量,防止超载超限的情况,另一方面可以检测车辆通过的车速,因为该装置会设置在交通路口位置,从而防止了车辆闯行绿灯零界点或者交通道口通过车速过快的情况。该装置不仅通过各检测环节保障交通道口的通行安全,同时由于突出道路之外,从而迫使车辆进行强制减速操作,最大程度的保障了车辆车速过快带来的安全隐患。如图2和4所示,冲击力检测器包括条形减速外壳,所述条形减速外壳的横截面呈“匚”形;在条形减速外壳的面向来车方向的一侧开设插口,在插口内插入冲击测速棒;在条形减速外壳中由插口处向内依次设置冲击回弹腔和冲击力数据芯片腔;在冲击回弹腔内设置冲击力传感器,所述冲击力传感器通过数据线连接冲击力数据芯片,所述冲击力数据芯片设置在冲击力数据芯片腔内。在数据线上套装橡胶套,所述橡胶套的一端连接顶板,橡胶套的另一端连通冲击力数据芯片腔,在橡胶套外套装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抵住冲击力数据芯片腔的外壁,复位弹簧的另一端抵住顶板;在所述顶板的外周安装三个以上的复位滑轮,在冲击回弹腔的内壁上设置对应的复位滑槽,所述复位滑轮设置在复位滑槽中。所述插口内设置上、下定位导向凸起,所述冲击测速棒的两端分别设置前端冲击力接触块和后端冲击力接触块,冲击测速棒的中部为平直杆体,在杆体的上侧面和下侧面设置导向滑轨,在上、下定位导向凸起上分别设置两个以上的导向滑轮,所述导向滑轮设置在导向滑轨中。检测装置运作时,冲击测速棒迎向车辆的来车方向,车辆行驶过来时首先经过车辆称重器,将车辆的重量进行检测,然后车辆正面迎向冲击测速棒,进行冲击力的检测,将两个检测结果对应比较通过计算得出车速。该装置不仅用于检测车速,该装置主要测量车辆重量、冲击力和车速等多项数据。

如图3所示,条形减速外壳上开设“T”字形铆接孔和“8”字形铆接孔;铆钉包括“T”形铆钉和膨胀铆钉,“T”形铆钉和膨胀铆钉分别穿过“T”字形铆接孔和“8”字形铆接孔固定在路面上。所述膨胀铆钉包括中空的钉柱和两个以上的膨胀铆臂,所述钉柱的下部设置铆接凸起;在钉柱的中部设置拉绳外穿孔,在钉柱的外周围绕设置膨胀铆臂,所述膨胀铆臂的上部连接固定在钉柱的外壁上,膨胀铆臂的下部连接滑环,所述滑环套装在钉柱上;还包括铆臂拉绳,所述铆臂拉绳的一端穿过钉柱的中空腔体和拉绳外穿孔后连接滑环,铆臂拉绳的另一端连接定位插销;在钉柱和条形减速外壳上分别开设定位插销孔;所述“8”字形铆接孔包括上腔体、下腔体和铆接穿孔,膨胀铆钉由上而下依次穿过上腔体、下腔体和铆接穿孔,并将铆接凸起插入地面中;所述膨胀铆臂设置在下腔体中,并在铆臂拉绳的拉力下涨紧下腔体的侧壁,所述定位插销依次插入条形减速外壳和钉柱上的定位插销孔中。该装置还包括加固悬臂,所述加固悬臂的一端设置漏斗形铆接凹槽,所述铆接凹槽的底部设置铆接穿孔;加固悬臂的另一端插入条形减速外壳的上顶面中;加固悬臂的铆接凹槽嵌入在“8”字形铆接孔的上腔体中,所述加固悬臂通过膨胀铆钉与条形减速外壳固定为一体。该装置中通过膨胀铆钉和铆臂拉绳的定位插销形成了自锁结构,非常稳固的保障了装置的安装要求。该设计的加入,可以使得车辆检测装置牢固的安装在道路上,因为装置采用通过冲击力来检测车速,所以对装置不能发生相对于道路的位移有非常严格的要求,而带有自锁设计的安装方式满足了这一方面的需要。该装置结构巧妙,不仅可以应用在该装置的固定安装上,也可以在对安装横向牢固程度有较为严格的部件固定时做等同替换。

所述车辆称重器包括重量传感器,所述重量传感器安装在路面以下10-15cm处;重量传感器通过数据线连接控制装置。装置还包括数据显示器和报警器,所述数据显示器连接控制装置,控制装置能够将检测和计算出的通过车辆的时速和重量现实在数据显示器上;所述报警器,当控制装置检测和计算出的通过车辆的时速和重量高于预设值时,报警器能够发出报警声。该装置在充分检测的同时,可以及时的通过显示器和报警器,将检测结果直面的反映出来,便于检测装置的及时反馈和现场应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